包裝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產(chǎn)品包裝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包裝盒。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現(xiàn)有的卡紙翻蓋糖盒的制作形式基本已經(jīng)處于固定形式,雖然表現(xiàn)形式有些變化,但是基本都是各側邊采用直接向上彎折的形式,這種形式的糖盒的牢固程度較低。另外,現(xiàn)有技術中的糖盒對側邊的粘邊工序較多,這使得糖盒的組裝效率較低。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包裝盒,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包裝盒的牢固程度較低的問題。
[0004]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包裝盒,包裝盒由頂板、底板、前壁板、后壁板、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圍成,頂板的端部、底板的端部、前壁板的端部和后壁板的端部均突出于第一側板;其中,包裝盒由一張帶有折線的板料折疊而成,包裝盒還包括第一折疊條,底板的突出于第一側板的一端通過第一折疊條與第一側板連接。
[0005]進一步地,頂板的端部、底板的端部、前壁板的端部和后壁板的端部均突出于第二側板;包裝盒還包括第二折疊條,底板的突出于第二側板的一端通過第二折疊條與第二側板連接。
[0006]進一步地,第一折疊條與底板和第一側板均可彎折地設置,在包裝盒處于組裝狀態(tài)時,第一折疊條與底板重疊設置;第二折疊條與底板和第二側板均可彎折地設置,在包裝盒處于組裝狀體時,第二折疊條與底板重疊設置。
[0007]進一步地,包裝盒包括第一連接部、第二連接部、第三連接部和第四連接部,前壁板通過第一連接部與第一側板連接,前壁板通過第二連接部與第二側板連接,后壁板通過第三連接部與第一側板連接,后壁板通過第四連接部與第二側板連接。
[0008]進一步地,第一連接部與前壁板和第一側板均可彎折地設置,第二連接部與前壁板和第二側板均可彎折地設置,第三連接部與后壁板和第一側板均可彎折地設置,第四連接部與后壁板和第二側板均可彎折地設置;其中,在包裝盒處于組裝狀態(tài)時,第一連接部折入前壁板和第一側板的內(nèi)側,第二連接部折入前壁板和第二側板的內(nèi)側,第三連接部折入后壁板和第一側板的內(nèi)側,第四連接部折入后壁板和第二側板的內(nèi)側。
[0009]進一步地,第一側板的遠離底板的一端設置有第一遮擋部,第一遮擋部與第一側板可彎折地連接,第二側板的遠離底板的一端設置有第二遮擋部,第二遮擋部與第二側板可彎折地連接;其中,在包裝盒處于組裝狀態(tài)時,第一遮擋部壓設在第一連接部和第三連接部的上端,第二遮擋部壓設在第二連接部和第四連接部的上端。
[0010]進一步地,包裝盒還包括加強板,加強板與頂板可彎折地連接;其中,在包裝盒處于組裝狀態(tài)時,加強板與后壁板的內(nèi)側壁相貼合。
[0011 ] 進一步地,包裝盒還包括頂蓋板,頂蓋板與后壁板可彎折地連接,且頂蓋板的遠離后壁板的一端與前壁板可拆卸地連接。
[0012]進一步地,頂蓋板包括由折疊線分隔的頂板部和壁板部,在包裝盒處于組裝狀態(tài)時,頂板部與頂板的外壁相貼合,壁板部與前壁板的外壁相貼合。
[0013]進一步地,前壁板上設置有插設孔,壁板部上設置有插舌,在包裝盒處于組裝狀態(tài)時,插舌插設在插設孔內(nèi)。
[0014]本實用新型中的包裝盒由頂板、底板、前壁板、后壁板、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圍成,由于頂板的端部、底板的端部、前壁板的端部和后壁板的端部突出于第一側板。這樣,可以使第一側板對頂板、底板、前壁板和后壁板起到支撐作用,進而增加該包裝盒的牢固程度,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的包裝盒的牢固程度較低的問題。
[0015]另外,本實用新型通過使底板通過第一折疊條與第一側板連接,可以在第一側板和底板一體成型的情況下,使第一側板突出于底板。
【附圖說明】
[0016]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17]圖1示出了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包裝盒的實施例的組裝狀態(tài)圖;
[0018]圖2示出了圖1中的包裝盒在第一展開狀態(tài)時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示出了圖1中的包裝盒在第二展開狀態(tài)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4示出了圖1中的包裝盒在第三展開狀態(tài)時的結構示意圖;以及
[0021]圖5示出了圖1中的包裝盒在完全展開狀態(tài)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2]其中,上述附圖包括以下附圖標記:
[0023]10、頂板;20、底板;30、前壁板;31、插設孔;40、后壁板;50、第一側板;51、第一遮擋部;60、第二側板;61、第二遮擋部;71、第一折疊條;72、第二折疊條;73、第一間隙;74、第二間隙;75、第三間隙;76、第四間隙;81、第一連接部;82、第二連接部;83、第三連接部;84、第四連接部;91、加強板;92、頂蓋板;92a、頂板部;92b、壁板部;92c、插舌。
【具體實施方式】
[0024]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0025]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包裝盒,請參考圖1至圖5,包裝盒由頂板10、底板20、前壁板30、后壁板40、第一側板50和第二側板60圍成,頂板10的端部、底板20的端部、前壁板30的端部和后壁板40的端部均突出于第一側板50 ;其中,包裝盒由一張帶有折線的板料折疊而成,包裝盒還包括第一折疊條71,底板20的突出于第一側板50的一端通過第一折疊條71與第一側板50連接。
[0026]本實施例中的包裝盒由頂板10、底板20、前壁板30、后壁板40、第一側板50和第二側板60圍成,由于頂板10的端部、底板20的端部、前壁板30的端部和后壁板40的端部突出于第一側板50。這樣,可以使第一側板50對頂板10、底板20、前壁板30和后壁板40起到支撐作用,進而增加該包裝盒的牢固程度,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的包裝盒的牢固程度較低的問題。
[0027]另外,本實施例通過使底板20通過第一折疊條71與第一側板50連接,可以在第一側板50與底板20 —體成型的情況下,使第一側板50突出于底板20。
[0028]由于本實施例中的包裝盒由一張帶有折線的板料折疊而成,于是,本實施例中的包裝盒的各個部分之間的可彎折設置均是通過折痕線的形式實現(xiàn)的。
[0029]在本實施例中,頂板10的端部、底板20的端部、前壁板30的端部和后壁板40的端部均突出于第二側板60。本實施例通過使頂板10的端部、底板20的端部、前壁板30的端部和后壁板40的端部均突出于第二側板60,可以進一步地加強對頂板10、底板20、前壁板30和后壁板40的支撐作用,有利于加強該包裝盒的牢固程度。
[0030]在本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包裝盒還包括第二折疊條72,底板20的突出于第二側板60的一端通過第二折疊條72與第二側板60連接。本實施例通過設置第二折疊條72,并使底板20通過第二折疊條72與第二側板60連接,可以在第二側板60與底板20 —體成型的情況下,使第二側板60突出于底板20。
[0031]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至圖5所示,第一折疊條71與底板20和第一側板50均可彎折地設置,在包裝盒處于組裝狀態(tài)時,第一折疊條71與底板20重疊設置;第二折疊條72與底板20和第二側板60均可彎折地設置,在包裝盒處于組裝狀體時,第二折疊條72與底板20重疊設置。這樣,可以比較方便地使底板20突出于第一側板50和第二側板60。
[0032]在本實施例中,如圖4和圖5所示,包裝盒包括第一連接部81、第二連接部82、第三連接部83和第四連接部84,前壁板30通過第一連接部81與第一側板50連接,前壁板30通過第二連接部82與第二側板60連接,后壁板40通過第三連接部83與第一側板50連接,后壁板40通過第四連接部84與第二側板60連接。
[0033]本實施例通過設置第一連接部81、第二連接部82、第三連接部83和第四連接部84,可以使前壁板30、第一側板50、第二側板60和后壁板40之間連接起來,進而提高包裝盒的牢固程度和密封性能。
[0034]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部81與前壁板30和第一側板50均可彎折地設置,第二連接部82與前壁板30和第二側板60均可彎折地設置,第三連接部83與后壁板40和第一側板50均可彎折地設置,第四連接部84與后壁板40和第二側板60均可彎折地設置;其中,在包裝盒處于組裝狀態(tài)時,第一連接部81折入前壁板30和第一側板50的內(nèi)側,第二連接部82折入前壁板30和第二側板60的內(nèi)側,第三連接部83折入后壁板40和第一側板50的內(nèi)側,第四連接部84折入后壁板40和第二側板60的內(nèi)側。
[0035]本實施例中的第一連接部81、第二連接部82、第三連接部83和第四連接部84的中部均設置有折痕線,在包裝盒處于組裝狀態(tài)時,第一連接部81、第二連接部82、第三連接部83和第四連接部84均通過各自的折痕線彎折,使折痕線兩側的部分重疊。
[0036]為了保證該包裝盒在組裝過程中的正常折疊,第一連接部81與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