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在收容從??讛D出的合成樹脂的收容室的內部,使用切斷齒依次切斷所述合成樹脂而形成切斷片(粒)的造粒裝置。
背景技術:
以往,已知有在收容從模孔擠出的合成樹脂的收容室的內部,使用切斷齒依次切斷所述合成樹脂而形成切斷片(粒)的造粒裝置。在此種造粒裝置中,例如切斷齒與模之間的間隙變大,切斷后的切斷片的切斷面成為長細狀或者切斷面產生毛刺。如果切斷面成為長細狀或在切斷面產生毛刺,則難以在使用切斷片的后續(xù)工序順利地熔融切斷片等。因此,調整切斷齒與模之間的間隙變得重要。此時,也考慮在收容室的壁面形成用于觀察收容室的內部的窗口。但是,較多情況下在??椎那胺絺扰渲冒惭b了切斷齒的旋轉軸,因此,窗口被形成在收容室的上壁等,難以從所述窗口觀察使用切斷齒切斷的切斷部分。而且,難以通過窗口的觀察獲知切斷齒與模的間隙的量的變化。
另一方面,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如下間隙調整法,即:當將切斷齒安裝于旋轉軸而設置時,在安裝切斷齒后,代替模而安裝獨立于造粒裝置而預先形成的用于調整間隙的調節(jié)板,通過將切斷齒與調節(jié)板調整為規(guī)定的間隙,從而調整切斷齒與模的間隙,調整后將調整板拆卸。
但是,該專利文獻1中公開的間隙調整法是在新安裝切斷齒而設置時調整所述間隙的方法,不是觀察實際上利用切斷齒切斷的運轉過程中的切斷部分的方法。因此,在所述專利文獻1公開的間隙調整法中,例如因造粒裝置的溫度變化的影響或者運轉過程中的切斷齒的磨耗而間隙發(fā)生變化的情況下,難以獲知其間隙的變化,難以根據切斷部分而立即調整間隙。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特開平11-129243號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是鑒于所述的情況而作出的發(fā)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明確地目視確認切斷部分的造粒裝置。
本發(fā)明所涉及的造粒裝置包括用于從收容室的外部觀察在所述收容部的內部使用切斷齒切斷合成樹脂的切斷部分的觀察部,該觀察部包括將所述切斷部分的光學像從所述收容室的內部傳送到所述收容室的外部的光學系統(tǒng)。因此,在此種造粒裝置中,能夠通過所述光學系統(tǒng)明確地目視確認切斷部分。
所述以及其它本發(fā)明的目的、特征及優(yōu)點通過以下的詳細記載和附圖將更為明確。
附圖說明
圖1是第一實施方式的造粒裝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視圖。
圖2是圖1所示的ii-ii線的剖視圖。
圖3是圖1所示的iii-iii線的剖視圖。
圖4是圖1所示的iv-iv線的剖視圖。
圖5是圖1的v-v線的剖視圖。
圖6是用于說明第一實施方式中的觀察部的第一變形例的剖視圖。
圖7是用于說明第一實施方式中的觀察部的第二變形例的圖。
圖8是用于說明第一實施方式中的觀察部的第三變形例的圖。
圖9是用于說明第一實施方式中的觀察部的第四變形例的圖。
圖10是用于說明第一實施方式中的觀察部的第五變形例的圖。
圖11是第二實施方式的造粒裝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視圖。
圖12是用于說明第二實施方式的造粒裝置的觀察部的變形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圖說明本發(fā)明所涉及的一實施方式。另外,在各圖中附上相同符號的結構表示相同的結構,適當省略其說明。在本說明書中,在總稱的情況下用省略后綴的參照符號來表示,在指個別的結構的情況下用附上后綴的參照符號來表示。
圖1是第一實施方式中的造粒裝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視圖。圖2是圖1所示的ii-ii線的剖視圖。圖3是圖1所示的iii-iii線的剖視圖。圖4是圖1所示的iv-iv線的剖視圖。圖5是圖1的v-v線的剖視圖。另外,在以下的說明中,以圖中所示的x1方向為前方側、x2方向為后方側、y1方向為左方側、y2方向為右方側來進行說明。
如圖1至圖5所示,實施方式中的造粒裝置1包括模2、切斷齒3、旋轉操作切斷齒3的齒操作部5、收容使用切斷齒3切斷的切斷片(粒)的收容室4以及用于從收容室4的外部觀察收容室4的內部的切斷齒3的切斷部分的觀察部6。
如圖1、圖3及圖5所示,模2包括形成在其部件的前面的模面21和形成在模面21的多個模孔22a、22。模面21呈在徑向具有規(guī)定的寬度的圓盤狀,并從模2的前面向前方側突出設置。
???2在周向上等間隔配置在從模面21的中心o1離開規(guī)定距離形成的間距圓(predeterminedpitchcircle)221上。各???2以從模2的后面貫穿模面21的方式沿厚度方向形成。
如此形成的模2的后面?zhèn)冗B結于未圖示的合成樹脂捏合機,從模孔22擠出合成樹脂。
如圖1及圖2所示,收容室4由以包圍模2的前方的方式形成的收容室區(qū)劃壁41和模2而區(qū)劃形成。詳細而言,收容室區(qū)劃壁41包括周壁411和向模2的前方側隔開規(guī)定距離而形成的前壁412。由收容室區(qū)劃壁41的周壁411、前壁412以及模2區(qū)劃形成為使收容室4的內部與模孔22連通。
在收容室區(qū)劃壁41的周壁411的下部設有讓用于冷卻切斷片的溫水(水)流入收容室4的內部的流入口42。而且,在收容室區(qū)劃壁41的周壁411的上部設有使流入到收容室4的內部的溫水流出的流出口43。
齒操作部5包括旋轉軸部51和保持切斷齒3的齒保持部52。旋轉軸部51以旋轉軸部51的軸心o2與模面21的中心o1一致的方式被配置成旋轉自如地貫穿收容室區(qū)劃壁41的前壁412,旋轉軸部51的軸向的其中之一端部被收容在收容室4的內部。另外,該旋轉軸部51的另一端部連結于未圖示的驅動馬達,旋轉軸部51伴隨所述驅動馬達的工作而旋轉。
齒保持部52被連結于旋轉軸部51的軸向的其中之一端部,并以與模2相向的方式配置在收容室4的內部,在其與模2相向的圓形狀的模相向面521具備安裝切斷齒3的切斷齒安裝部522。在該實施方式中,切斷齒安裝部522包括在模相向面521的周向上等間隔地形成在四個部位的四個切斷齒安裝部。
切斷齒3在該實施方式中如圖4及圖5所示地包括與切斷齒安裝部522相對應的個數的4個切斷齒。各切斷齒3呈大致長方體狀。切斷齒3以使切斷齒3的長度方向沿模相向面521的徑向延伸,并被配置在???2的間距圓221上的方式,裝拆自如地安裝于切斷齒安裝部522。
觀察部6在該實施方式中如圖1及圖2所示地包括被配置在收容室4的內部的切斷面確認用反射鏡(光學系統(tǒng)的一例)61、使被切斷面確認用反射鏡61反射的光學像通向收容室4的外部的光學像通過部62、攝像機63及光照射部64。
光學像通過部62在該實施方式中包括形成在收容室區(qū)劃壁41的周壁411的右部的圓形狀的光學像送出孔621和配置在光學像送出孔621的板狀的透明體622。光學像送出孔621以從周壁411的外面貫穿到內面的方式被形成。透明體622以不讓收容室4的內部的溫水從光學像送出孔621泄漏的方式覆蓋光學像送出孔621。
切斷面確認用反射鏡61在該實施方式中以配置在最右側的???2a的前方且光學像通過部62的左方側的方式被未圖示的支撐部件支撐。
更詳細而言,在收容室4的收容室區(qū)劃壁41設有支撐部件。該支撐部件的其中一端連結于收容室區(qū)劃壁41,支撐部件的另一端延伸至最右側的模孔22的前方且光學像通過部62的左方側。并且,切斷面確認用反射鏡61連結于支撐部件的另一端,據此,能夠反射切斷齒3橫穿模2的最右側的???2a及該???2a附近的模孔22而切斷從???2擠出的合成樹脂的切斷部分的光學像,并將其傳送到光學像通過部62。
攝像機63在該實施方式中包括例如能夠在一秒鐘拍攝100鏡頭的高速攝像機。該攝像機63被配置成在收容室4的外部的光學像通過部62的右側方側,能夠接收并拍攝經由光學像通過部62而由切斷面確認用反射鏡61傳送來的光學像。
光照射部64被配置在收容室4的外部的攝像機63的側方,能夠通過光學像通過部62向收容室4的內部的模2的最右側的???2a及其周邊部照射光。
接著,說明該第一實施方式的造粒裝置1的動作。收容室4被設為從流入口42流入溫水,并且,收容室4被流入的溫水充滿并從流入口43流出的狀態(tài)。
在該狀態(tài)下,通過驅動馬達起動而齒操作部5的旋轉軸部51旋轉,伴隨該旋轉,切斷齒3沿模面21旋轉。而且,從模2的各模孔22向收容室4的內部擠出合成樹脂。
被擠出的合成樹脂每當切斷齒3橫穿???2時被切斷而形成切斷片(粒)。
并且,在該切斷時,切斷齒3剛橫穿最右側的模孔22a或其附近的???2后,攝像機63拍攝切斷片的切斷面或者???2內的合成樹脂的切斷面(在該本實施方式中,攝像機63拍攝剛橫穿最右側的???2a后的切斷片的切斷面)。據此,能夠通過攝像機63始終目視確認合成樹脂的切斷面,例如通過觀察合成樹脂的切斷面的形狀等,能夠辨別切斷齒3與模面21的間隙是否良好。因此,例如在合成樹脂的切斷面的形狀為橢圓形狀或帶有毛刺的情況下,認為切斷齒3與模面21的間隙不良而可立即修正。
另外,觀察部中的光學系統(tǒng)在所述第一實施方式中為被配置在最右側的???2a的前方且光學像通過部62的左方側的切斷面確認用反射鏡61,但并不限定于該方式,可適當變更。圖6是用于說明第一實施方式中的觀察部的第一變形例的剖視圖。例如,該第一變形例的觀察部中的光學系統(tǒng)如圖6所示為間隙確認用反射鏡61a,該間隙確認用反射鏡61a包括相對于???2a配置在模面21的徑向外側的間隙確認用第一反射鏡61b以及被配置在間隙確認用第一反射鏡61b的前方且光學像通過部62的左方側的間隙確認用第二反射鏡61c。
在此種結構中,能夠利用間隙確認用第一反射鏡611a和間隙確認用第二反射鏡61c而從模面21的徑向外側觀察切斷部分,并且,能夠目視確認模面21與切斷齒3的間隙。
此外,間隙確認用反射鏡61a可代替所述切斷面確認用反射鏡61而配置,但也可以不僅配置所述切斷面確認用反射鏡61,而且間隙確認用反射鏡61a與所述切斷面確認用反射鏡61一起被配置。
此外,切斷面確認用反射鏡61也可以被光學系統(tǒng)覆蓋部件7覆蓋。圖7是用于說明第一實施方式中的觀察部的第二變形例的圖。圖7a是其剖視圖,圖7b是其正視圖。例如圖7所示,該光學系統(tǒng)覆蓋部件7例如由具有不讓切斷片通過的大小的孔的網部件形成,覆蓋切斷面確認用反射鏡61的大致整體。該實施方式的光學系統(tǒng)覆蓋部件7在切斷面確認用反射鏡61的前方側的部位配置透明體71,不讓光學系統(tǒng)覆蓋部件7的一部分遮住切斷面確認用反射鏡61。
在此種結構中,通過由光學系統(tǒng)覆蓋部件7覆蓋切斷面確認用反射鏡61,能夠減輕施加于光學系統(tǒng)覆蓋部件7的水流的力,切斷面確認用反射鏡61因水流的力而位置偏移的可能性少。通過用網來形成光學系統(tǒng)覆蓋部件7,從而施加于光學系統(tǒng)覆蓋部件7的水流的力減輕。
在該實施方式中,光學系統(tǒng)覆蓋部件7以不讓被切斷的切斷片進入形成在???2a至切斷面確認用反射鏡61之間以及切斷面確認用反射鏡61至收容室4的周壁411(內側壁)之間形成的光路的方式包圍光路。根據該結構,已被切斷的切斷片不會被照到切斷面確認用反射鏡61,能夠可靠地觀察切斷部分。
此外,在所述第一實施方式中,觀察部中的光學系統(tǒng)由切斷面確認用反射鏡61、61a形成,但觀察部中的光學系統(tǒng)并不限定于由反射鏡61、61a形成的方式,例如也可由使光折射等的棱鏡形成。圖8是用于說明第一實施方式中的觀察部的第三變形例的圖。圖9是用于說明第一實施方式中的觀察部的第四變形例的圖。圖10是用于說明第一實施方式中的觀察部的第五變形例的圖。圖10a是其剖視圖,圖10b是其正視圖。
例如,也可以代替圖2所示的切斷面確認用反射鏡61,圖8所示的切斷面確認用棱鏡161被配置在與切斷面確認用反射鏡61大致相同的位置,通過模2的切斷齒3橫穿最右側的模孔22a從而切斷從???2擠出的合成樹脂的切斷部分的光學像,通過切斷面確認用棱鏡161被傳送到光學像通過部62。
此外,例如也可以代替圖6所示的間隙確認用反射鏡61a的間隙確認用第一反射鏡61b而圖9所示的間隙確認用第一棱鏡161b被配置在與間隙確認用第一反射鏡61b大致相同的位置,并且,代替圖6所示的間隙確認用反射鏡61a的間隙確認用第二反射鏡61c而圖9所示的間隙確認用第二棱鏡161c被配置在與間隙確認用第二反射鏡61c大致相同的位置。據此,切斷部分的光學像通過間隙確認用第一棱鏡161b及間隙確認用第二棱鏡161c被傳送到光學像通過部62。
在光學系統(tǒng)如上所述地由棱鏡形成的情況下,如圖10所示,也可以使用與覆蓋反射鏡61的光學系統(tǒng)覆蓋部件7同樣的光學系統(tǒng)覆蓋部件107來覆蓋所述棱鏡。
此外,在光學系統(tǒng)由棱鏡形成的情況下,例如也可以棱鏡的其中之一端部插通于設置在收容室區(qū)劃壁41的周壁411的貫穿孔,將被棱鏡反射的光從收容室4的內部向外部輸出。據此,能夠省略支撐透明體622及反射鏡的支撐部件,制作變得容易。
但是,棱鏡的利用需要注意。在棱鏡內折彎光路的反射中利用全反射的棱鏡以在空氣中使用并且棱鏡材料與周圍介質的折射率差大(例如光學玻璃:空氣為1.52:1.00)為前提,如果在水中使用,則棱鏡材料與周圍介質的折射率差小(光學玻璃:水為1.52:1.33),產生全反射的角度范圍變窄而無法與空氣中同樣地使用。優(yōu)選在反射面上涂敷了鋁等反射層的棱鏡。
接著,說明第二實施方式的造粒裝置100。圖11是第二實施方式的造粒裝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視圖。圖12是用于說明第二實施方式中的觀察部的變形例的剖視圖。
第二實施方式中的造粒裝置100如圖11所示,與前面的第一實施方式中的造粒裝置1同樣地包括模2、切斷齒3、齒操作部5、收容室4以及觀察部106。模2、切斷齒3、齒操作部5以及收容室4采用與前面的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結構。
觀察部106在該第二實施方式中使用內視鏡160a、160b來作為光學系統(tǒng)。內視鏡在該實施方式中包括第一內視鏡160a和采用與第一內視鏡160a相同的結構的第二內視鏡160b這兩個內視鏡。
第一內視鏡160a包括筒狀的外殼162和設置在外殼162的內部的未圖示的透鏡。
外殼162在其中一端具備拍攝用開口161a。并且,外殼162插通于第一內視鏡插通孔141而被保持于收容室區(qū)劃壁41。
更詳細而言,在收容室區(qū)劃壁41以從收容室4的內部貫穿至外部的方式形成有第一內視鏡插通孔141。外殼162的拍攝用開口161a被配置在收容室4的內部,外殼162的另一端部被配置在收容室4的外部。并且,在該狀態(tài)下,拍攝用開口161a被配置成在???2的前方側面向???2。
透鏡讓橫穿???2a而切斷從模孔22擠出的合成樹脂的切斷部分的光學像從拍攝用開口161a通過。另外,在該實施方式中,通過了透鏡的光學像通過被設置在外殼162內周的光纖而被傳送到收容室4的外部,在外殼162的外部利用連接于光纖的顯示畫面來顯示切斷部分的光學像。
第二內視鏡160b插通于以從收容室4的內部貫穿至外部的方式形成在周壁411的第二內視鏡插通孔142而被保持于周壁411。據此,第二內視鏡160b的外殼162的拍攝用開口161a被配置在收容室4的內部,第二內視鏡160b的外殼162的另一端部被配置在收容室4的外部。在該狀態(tài)下,拍攝用開口161a被配置成在???2的徑向外側面向模孔22。
通過使用此種第一內視鏡160a和第二內視鏡160b,例如能夠從在收容室4的壁411、412打開的插通孔141、142將內視鏡160a、160b配置在收容室4的內部,向收容室4的內部的光學系統(tǒng)的配置變得容易。如果在內視鏡160a、160b連接顯示裝置,能夠用顯示裝置觀察切斷部分,能夠更可靠地目視確認切斷部分。
另外,在該第二實施方式中,采用了包括第一內視鏡160a和第二內視鏡160b兩個內視鏡的結構,但也可以包括第一內視鏡160a和第二內視鏡160b的任意其中之一,或者在第一內視鏡160a和第二內視鏡160b的基礎上還追加一個以上內視鏡而共計包括三個以上內視鏡的結構,可適當變更。
此外,在該第二實施方式中,第一內視鏡160a和第二內視鏡160b利用光纖將光學像傳送到收容室4的外部,但是,例如也可以第一內視鏡160a和第二內視鏡160b的其中之一或雙方為例如具有將光學像變換為電信號并傳輸到收容室4的外部的ccd(charge-coupleddevice)圖像傳感器的結構,可適當變更。
此外,在使用第一內視鏡160a及第二內視鏡160b的情況下,如圖12所示,也可以用與前面的第一實施方式所示的光學系統(tǒng)覆蓋部件7同樣的光學系統(tǒng)覆蓋部件170來覆蓋。
另外,在使用第一內視鏡160a及第二內視鏡160b的情況下,如果使用在外殼內設有光照射部的內視鏡,則無需另外設置光照射部而容易形成。
本說明書公開了如上所述的各種方式的技術,將其中的主要技術概括如下。
一方式所涉及的造粒裝置包括:收容室,收容從模孔擠出的合成樹脂;切斷齒,被配置在所述收容室的內部,在所述收容室的內部依次切斷所述合成樹脂;以及觀察部,用于從所述收容室的外部觀察使用所述切斷齒切斷所述合成樹脂的切斷部分,其中,所述觀察部包括將所述切斷部分的光學像從所述收容室的內部傳送到所述收容室的外部的光學系統(tǒng)。
根據該結構,觀察部包括被配置在收容室的內部的光學系統(tǒng),該光學系統(tǒng)能夠將利用切斷齒切斷樹脂的切斷部分的光學像從收容室的內部傳送到收容室的外部,因此,通過光學系統(tǒng)能夠始終明確地目視確認切斷部分。據此,能夠觀察切斷后的切斷片的剖面,通過觀察剖面,能夠容易辨別切斷部分的良否、即間隙是否良好。因此,根據切斷部分能夠立即調整間隙。
在另一方式,在所述的造粒裝置中,所述收容室包括使水流入所述收容室的流入口和使所述流入的水流出到所述收容室的外部的流出口,所述觀察部包括覆蓋所述光學系統(tǒng)的光學系統(tǒng)覆蓋部,該光學系統(tǒng)覆蓋部能夠減輕因在所述收容室的內部流動的水流而施加于所述光學系統(tǒng)的力。
根據該結構,減輕因光學系統(tǒng)覆蓋部而施加于光學系統(tǒng)的水流的力,因水流而光學系統(tǒng)在裝置的運轉過程中引起位置偏移的可能性減少。
在另一方式,在所述的造粒裝置中,所述光學系統(tǒng)覆蓋部為了防止通過切斷所述合成樹脂而形成的切斷片進入光路,以包圍所述光路的方式而形成,其中,所述光路形成在所述模孔至所述光學系統(tǒng)之間以及所述光學系統(tǒng)至所述收容室的內側壁之間。
根據該結構,利用光學系統(tǒng)覆蓋部能夠防止切斷片進入光路而遮住光路,通過光學系統(tǒng)能夠明確地目視確認切斷部分。
在另一方式,在這些所述的造粒裝置中,所述光學系統(tǒng)是內視鏡。
根據該結構,通過使用內視鏡,例如能夠從在收容室的壁面打開的貫穿孔將內視鏡配置在收容室的內部,向收容室的內部的光學系統(tǒng)的配置變得容易。如果在內視鏡連接顯示裝置,則能夠用顯示裝置來觀察切斷部分,能夠更可靠地目視確認切斷部分。
在另一方式,在這些所述的造粒裝置中,所述觀察部包括拍攝從所述光學系統(tǒng)傳送來的光學像的攝像機,所述攝像機被配置在所述收容室的外部,以便能夠從所述收容室的外部拍攝所述光學像。
根據該結構,用攝像機拍攝切斷部分,能夠更可靠地目視確認切斷部分。
在另一方式,在這些所述的造粒裝置中,所述觀察部包括向所述切斷部分照射光的光照射部。
根據該結構,利用光照射部,進一步容易地目視確認切斷部分。
本申請以2014年12月19日提出的日本專利申請?zhí)卦?014-257096號為基礎,其內容包含在本申請中。
為了表述本發(fā)明,在所述說明中參照附圖并通過實施方式適當且充分說明了本發(fā)明,但應認為只要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就能容易地對所述的實施方式進行變更及/或改良。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實施的變更方式或改良方式只要不脫離權利要求書記載的權利范圍,就應解釋為該變更方式或該改良方式包含在該權利要求范圍內。
產業(yè)上的可利用性
根據本發(fā)明,能夠提供造粒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