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導風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空氣調節(jié)設備領域,涉及空調、風扇、空氣凈化器等用于對室內空氣進行調節(jié)的電器設備。具體涉及一種導風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面上的空氣調節(jié)設備出風口處通常設有用以對出風風向進行控制的導風板或導風格柵,導風擋板或導風格柵通常設于出風口處并且位置非常醒目,對于空氣調節(jié)設備的整體美感是不利的?,F(xiàn)有技術中缺少能將導風板或導風格柵隱藏在出風口內,使用戶從外部不能直接觀察到導風板或導風格柵的出風口結構。
【發(fā)明內容】
[0003]有鑒于此,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能夠將導風板隱藏于出風口的導風結構。
[0004]為達此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5]—種導風結構,包括送風通道,送風通道的端部形成出風口,所述送風通道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在出風口的下方位于所述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間設有導風板,所述導風板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導風板的上緣的高度不高于所述出風口的下緣的高度。
[0006]優(yōu)選的,在前述的導風結構中,所述送風通道向上方和前方傾斜延伸,所述第一壁位于下方,所述第二壁位于上方。
[0007]優(yōu)選的,在前述的導風結構中,所述第一壁由整體呈中空的外徑由下至上逐漸增大的第一喇叭結構形成,所述第二壁由整體呈中空的外徑由下至上逐漸增大的第二喇叭結構形成,所述第二喇叭結構從下方套設在所述第一喇叭結構的外周,所述第一喇叭結構的上緣和所述第二喇叭結構的上緣分別形成所述出風口的下緣和上緣,所述導風板設置在第一喇叭結構前側的徑向外側壁和/或第二喇叭結構前側的徑向內側壁上。
[0008]優(yōu)選的,在前述的導風結構中,所述第一喇叭結構的上緣和所述第二喇叭結構的上緣相對于水平方向以相同的方向傾斜設置。
[0009]優(yōu)選的,在前述的導風結構中,所述第二喇叭結構具有包括處于前側且位于最低位置的第一邊緣和處于后側且位于最高位置的第二邊緣,所述導風板靠近所述第二喇叭結構的所述第一邊緣設置且所述導風板的上緣的高度不高于所述第二喇叭結構的所述第一邊緣的高度。
[0010]優(yōu)選的,在前述的導風結構中,所述導風板的固定端與第一喇叭結構前側壁的外側相連接,所述導風板的自由端朝向位于前方的第二喇叭結構的前側壁延伸,所述導風板的自由端形狀與所述第二喇叭結構的前側壁的內側形狀相匹配。
[0011]優(yōu)選的,在前述的導風結構中,所述導風板的固定端與第二喇叭結構前側壁的內側相連接,所述導風板的自由端朝向位于后方的第一喇叭結構的外側壁延伸,所述導風板的自由端形狀與所述第一喇叭結構的外側壁形狀相匹配。
[0012]優(yōu)選的,在前述的導風結構中,所述導風板包括并排設置的多個導風板,所述多個導風板具有不同的長度。
[0013]優(yōu)選的,在前述的導風結構中,在所述多個導風板中,位于前方中部的導風板的長度小于位于前方的兩旁位置的導風板的長度。
[0014]優(yōu)選的,在前述的導風結構中,還包括升降裝置,所述升降裝置用于帶動所述第一喇叭結構在一升起位置和一降下位置之間運動,所述導風板的長度小于在降下位置第一喇叭結構的前側壁的外壁和第二喇叭結構前側壁的內壁之間的距離。
[0015]優(yōu)選的,在前述的導風結構中,所述第一喇叭結構的上緣和所述第二喇叭結構的上緣形狀相匹配,在所述降下位置,所述第一喇叭結構的上緣覆蓋所述第二喇叭結構的上緣進而封閉所述送風通道。
[0016]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7]1、對于向上方和前方傾斜延伸的送風通道,在出風口的下方的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間設置導風板,并將導風板的上緣的高度設置成不高于出風口的下緣的高度,這樣用戶從外部觀察只能觀察到出風口內的風道不能看到導風板,導風板的存在不會影響整體的美觀性。
[0018]2、對于喇叭形的送風通道,可以將導風板設置在主要的出風方向上,實現(xiàn)對主要出風方向的出風導向,同時可隱藏導風板。
[0019]3、導風板根據(jù)送風通道的不同形狀可以設置成具有不同的長度,實現(xiàn)導風板對整個送風通道的出風導向。
[0020]4、對于可升降的喇叭形送風通道,導風板設置成與降下位置的導風通道的形狀相匹配的外形,進而不會對升降動作造成干擾。
【附圖說明】
[0021]通過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描述,本發(fā)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將更為清楚,在附圖中:
[0022]圖1a是本發(fā)明的導風結構的主視圖。
[0023]圖1b是本發(fā)明的導風結構的俯視圖。
[0024]圖1C是本發(fā)明的導風結構的側視圖。
[0025]圖2是本發(fā)明的導風結構安裝在頂部開口的立式空氣調節(jié)設備上的示意圖。
[0026]圖3是圖2中A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0027]圖4是本發(fā)明的導風口結構的分解示意圖。
[0028]圖5、6是本發(fā)明的兩種不同的導風板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0029]圖7a是本發(fā)明的導風結構在頂蓋處于升起位置(導風板不可見)的整體視圖。
[0030]圖7b是本發(fā)明在頂蓋處于降下位置時的整體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1]以下基于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描述,但是本發(fā)明并不僅僅限于這些實施例。在下文對本發(fā)明的細節(jié)描述中,詳盡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細節(jié)部分。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沒有這些細節(jié)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發(fā)明。為了避免混淆本發(fā)明的實質,公知的方法、過程、流程、元件并沒有詳細敘述。
[0032]在以下的說明中,如圖2、3所示,將上下方向定義為:從空氣調節(jié)設備外殼5的底部向頂蓋2延伸的方向為上方,與其相反的方向為下方;并且,空氣調節(jié)設備軸向方向定義為空氣調節(jié)設備外殼5的軸線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空氣調節(jié)設備面對用戶的一側為前偵U,與前側相反的一側為后側;并且,在徑向方向上將靠近空氣調節(jié)設備外殼的軸線的位置定義為徑向內側,將與其相反的遠離空氣調節(jié)設備外殼5的軸線的位置定義為徑向外側;周向方向被定義為圍繞空氣調節(jié)設備的軸線旋轉的圓周方向。
[0033]實施例一涉及一種導風結構,包括送風通道,送風通道的端部形成出風口,所述送風通道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在出風口的下方位于所述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間設有導風板,所述導風板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導風板的上緣的高度不高于所述出風口的下緣的高度。
[0034]該送風通道可以是沿上方和前方傾斜延伸的送風通道;還可以是上下延伸的送風通道(圖中未示出),出風口位于送風通道的上端并朝前側送風,第一壁位于前側,第二壁位于后側,導風板在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間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導風板的上緣高度不高于所述出風口的下緣的高度,這樣用戶在觀察出風口時,只能看到出風口,不能看到出風口處的擋風板,擋風板在提供出風導向的功能的同時不會被用戶觀察到,不會影響空氣調節(jié)設備整體的觀感。
[0035]優(yōu)選的其應用在具有傾斜出風口的空氣調節(jié)設備上,如圖1a-1c所示,導風結構包括向上方和前方傾斜延伸的送風通道16,送風通道16的上端形成出風口 15,送風通道15包括位于下方的第一壁17和上方的第二壁122,在出風口 15的下方位于所述第一壁17和第二壁18之間設有導風板18,導風板18豎直的設置并沿前后方向延伸,導風板18的上緣183的高度不高于出風口 15的下緣的高度,優(yōu)選的,導風板18的上緣183的高度低于出風口 15的下緣的高度,存在一高度差H,如圖1a所示。這樣用戶在觀察出風口 15時,如圖1c所示,只能看到出風口,不能看到出風口處的擋風板,擋風板在提供出風導向的功能的同時不會被用戶觀察到,不會影響空氣調節(jié)設備整體的觀感,增加產(chǎn)品的美觀性。第一壁17和第二壁122可以是平面或者是曲面,可以平行或者呈一定角度的設置;出風口 15優(yōu)選的與第一壁17和/或第二壁18垂直的固定,也可以傾斜的設置;導風板18的外形也不限于圖1a-1c中的大致三角形的形狀,也可采用矩形、其他多邊形等任意的形狀;導風板18可以設置一個或一個以上,優(yōu)選為并排排列的方式,并排排列的導風板之間的間距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多個導風板的長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均可根據(jù)送風通道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