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型空調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家電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冷暖型空調器。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空調技術的發(fā)展,空調器的電控部件的發(fā)熱量逐漸增加。相關技術公開的空調器中,大部分電控部件由散熱片通過空氣對流來完成散熱,但是在高溫環(huán)境下散熱效果較差。
[0003]對于變頻空調,廠家通常的做法是降低壓縮機的運轉頻率來降低電控部件的發(fā)熱量,以維持空調器的正常運行。這種方式影響了空調器在高溫環(huán)境時的制冷效果,也就影響了用戶使用的舒適性。
[0004]相關技術公開了一種采用低溫冷媒對電控部件進行散熱的空調器,但是這些空調器均存在電控部件溫度降的過低,甚至產(chǎn)生凝露水的問題,影響了電控部件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申請是基于發(fā)明人對以下事實和問題的發(fā)現(xiàn)和認識作出的:
[0006]相關技術中的采用低溫冷媒對電控部件進行散熱的空調器存在降溫過度、產(chǎn)生凝露水的問題。發(fā)明人經(jīng)過研宄發(fā)現(xiàn),導致降溫過度、產(chǎn)生凝露水的原因在于,空調器在制熱時冷媒對電控部件散熱過度。為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冷暖型空調器,該冷暖型空調器在制冷時冷媒對電控散熱器組件進行散熱,而在制熱時避免冷媒對電控元件過度降溫。
[0007]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冷暖型空調器,包括:壓縮機,所述壓縮機具有排氣口和回氣口 ;換向組件,所述換向組件具有第一端口至第四端口,所述第一端口與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中的其中一個連通,所述第四端口與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中的另一個連通,所述第一端口與所述排氣口相連,所述第四端口與所述回氣口相連;室外換熱器和室內換熱器,所述室外換熱器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二端口相連,所述室內換熱器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三端口相連,所述室外換熱器的第二端和所述室內換熱器的第二端之間串聯(lián)有節(jié)流元件;并聯(lián)連接的第一冷媒流路和第二冷媒流路,所述第一冷媒流路和所述第二冷媒流路分別串聯(lián)在所述室外換熱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節(jié)流元件之間;電控散熱器組件,所述電控散熱器組件包括電控元件和用于對所述電控元件進行散熱的散熱組件,所述散熱組件串聯(lián)在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上;第一單向閥和第二單向閥,所述第一單向閥串聯(lián)在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上且在從所述室外換熱器的第二端到所述散熱組件的方向上單向導通,所述第二單向閥串聯(lián)在所述第二冷媒流路上且在從所述節(jié)流元件到所述室外換熱器的第二端的方向上單向導通。
[0008]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冷暖型空調器,通過在室外換熱器和節(jié)流元件之間設置并聯(lián)連接的第一冷媒流路和第二冷媒流路,電控散熱器組件中的散熱組件串聯(lián)在第一冷媒流路上,且第一冷媒流路和第二冷媒流路上分別設有第一單向閥和第二單向閥,以使制冷循環(huán)時冷媒全部流經(jīng)第一冷媒流路,從而對電控散熱器組件進行散熱,進而提高了電控元件的工作性能。而冷媒在進行制熱循環(huán)時第一冷媒流路不導通,從而避免冷媒對電控元件過度降溫,防止電控散熱器組件上產(chǎn)生冷凝水,進而保證電控元件的可靠性。
[0009]可選地,所述第一單向閥串聯(lián)在所述室外換熱器和所述散熱組件之間。
[001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散熱組件位于所述電控元件的下方且與所述電控元件接觸。由此,散熱組件可支撐電控元件,避免電控元件受力變形或損壞,散熱組件與電控元件接觸可保證電控元件的熱量盡可能地傳遞至散熱組件處以散熱,提高了電控元件的散熱效率。
[0011]具體地,所述散熱組件包括:散熱管,所述散熱管串聯(lián)在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上?’散熱殼,所述散熱管設在所述散熱殼上,所述散熱殼與所述電控元件接觸用于對所述電控元件散熱。其中,散熱管的設置保證了冷媒可流經(jīng)散熱組件以與散熱組件換熱,散熱殼的設置用于固定散熱管且用于傳熱。
[0012]更具體地,所述散熱殼包括:散熱基板,所述散熱基板與所述電控元件接觸;固定擋板,所述固定擋板設在所述散熱基板上,所述固定擋板和所述散熱基板之間限定出用于容納所述散熱管的容納空間。其中,固定擋板用于支撐散熱管,散熱基板與固定擋板配合以固定、保護散熱管,且方便了散熱管與散熱殼的裝配。
[0013]可選地,所述散熱管的兩端分別從所述散熱殼的相對側壁延伸以串聯(lián)在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上。
[0014]可選地,所述散熱管的兩端分別從散熱殼的同一側伸出以串聯(lián)在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上O
[0015]可選地,所述散熱管包括兩根平行設置的管道,所述兩個管道的兩側的端部分別通過三通管串聯(lián)在所述第一冷媒流路上。
[0016]有利地,所述容納空間的形狀與所述散熱管的形狀相同。從而便于散熱管的安裝定位。
[0017]優(yōu)選地,所述換向組件為四通閥。由此,換向組件體積小、成本較低,且換向功能穩(wěn)定、可靠。
[0018]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yōu)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0019]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yōu)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0]圖1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冷暖型空調器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電控散熱器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3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實施例的電控散熱器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3]附圖標記:
[0024]冷暖型空調器10、
[0025]壓縮機1、排氣口 a、回氣口 b、
[0026]換向組件2、四通閥21、第一端口 C、第二端口 d、第三端口 e、第四端口 f、
[0027]室外換熱器3、室外換熱器的第一端g、室外換熱器的第二端1、
[0028]室內換熱器4、室內換熱器的第一端h、室內換熱器的第二端j、
[0029]節(jié)流元件5、
[0030]第一冷媒流路L1、第二冷媒流路L2、
[0031 ] 電控散熱器組件6、散熱組件61、散熱管611、散熱殼612、散熱基板6121、固定擋板6122、電控元件62、PCB板621、功率器件622、容納空間V、上凹槽vl、下凹槽v2、
[0032]第一單向閥7、第二單向閥8。
【具體實施方式】
[0033]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34]下面參考圖1-圖3描述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冷暖型空調器10。
[0035]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冷暖型空調器10,如圖1所示,包括:壓縮機1、換向組件
2、室外換熱器3、室內換熱器4、并聯(lián)連接的第一冷媒流路LI和第二冷媒流路L2、電控散熱器組件6、第一單向閥7和第二單向閥8。
[0036]其中,壓縮機I具有排氣口 a和回氣口 b,壓縮機I用于將回氣口 b流入的冷媒進行壓縮,冷媒壓縮后形成高溫高壓冷媒氣體并從排氣口 a排出。換向組件2具有第一端口c至第四端口 f,第一端口 c與第二端口 d和第三端口 e中的其中一個連通,第四端口 f與第二端口 d和第三端口 e中的另一個連通,第一端口 c與排氣口 a相連,第四端口 f與回氣口 b相連。也就是說,換向組件2具有兩種導通狀態(tài),一種導通狀態(tài)為第一端口 c與第二端口 d導通且第三端口 e與第四端口 f導通,另一種導通狀態(tài)為第一端口 c與第三端口 e導通且第二端口 d與第四端口 f導通。室外換熱器3的第一端g與第二端口 d相連,室內換熱器4的第一端h與第三端口 e相連,室外換熱器3的第二端i和室內換熱器4的第二端j之間串聯(lián)有節(jié)流元件5。
[0037]具體地,壓縮機1、換向組件2、室外換熱器3、室內換熱器4及節(jié)流元件5限定出用于流通冷媒的制冷循環(huán)通道和制熱循環(huán)通道,即冷暖型空調器10具有制冷和制熱的功能。
[0038]當室內環(huán)境需要降溫時,換向組件2控制第一端口 c與第二端口 d導通,且第三端口 e與第四端口 f導通,壓縮機1、換向組件2、室外換熱器3、室內換熱器4及節(jié)流元件5構成冷媒的制冷循環(huán)通道。在制冷循環(huán)通道中,冷媒流向如圖1中箭頭A所示,冷媒被壓縮機I壓縮成高溫高壓冷媒氣體后從排氣口 a排出,排出的冷媒從換向組件2流向室外換熱器3,高溫高壓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