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長距離冷卻水母管末端用戶冷卻效果強化裝置。
背景技術(shù):
鍋爐在工作時不斷輸出蒸汽,需要用冷卻水進行冷卻。尤其是,大型鍋爐工作時,需要同時采用多個冷卻支管輸送冷卻水進行冷卻,然后使受熱的冷卻水回水返回冷卻水池進行冷卻以供循環(huán)利用。
在大型鍋爐中,所有冷卻支管均連通至冷卻水母管冷,通過冷卻水母管提供冷卻水以及使受熱的冷卻水回水返回卻水池。因此,冷卻水母管長度長,常被稱為長距離冷卻水母管。
然而,這種長距離冷卻水母管的缺點是:在對多個冷卻用戶提供冷卻水時,常常會出現(xiàn)末端用戶冷卻效果極差,冷卻水回水溫度超溫30℃至40℃的情況。而在現(xiàn)有技術(shù)中,還未發(fā)現(xiàn)能夠有效克服該問題的方案。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為克服現(xiàn)有長距離冷卻水母管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長距離冷卻水母管末端用戶冷卻效果強化裝置,有助于推動冷卻水回水返回冷卻水池,提高冷卻效果。
為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長距離冷卻水母管末端用戶冷卻效果強化裝置,其具有以下特征:
一種長距離冷卻水母管末端用戶冷卻效果強化裝置,其包括:
長距離冷卻水母管,其包括母管本體和從母管本體延伸出的多個支管,以及
設(shè)置在所述長距離冷卻水母管末端的擾流裝置,所述擾流裝置將靜壓轉(zhuǎn)換為動壓,推動末端回水返回冷卻水池。
通過上述設(shè)置,在長距離冷卻水母管末端增加擾流裝置,提高長距離冷卻水母管末端冷卻水回水的流動性,從而解決末端冷卻用戶的回水不暢的問題。
同時,本實用新型的長距離冷卻水母管末端用戶冷卻效果強化裝置還能具有下列特征中的一種或多種:
進一步,所述擾流裝置包括縮放噴嘴和隔離閥,所述縮放噴嘴連通所述長距離冷卻水母管末端,所述隔離閥設(shè)置在所述縮放噴嘴和外部壓力水源之間,所述外部壓力水源通過所述隔離閥進入所述縮放噴嘴。
這樣,通過隔離閥將來自外部壓力水源的壓力水導(dǎo)入縮放噴嘴,利用伯努利原理將靜壓轉(zhuǎn)為動壓,推動末端用戶回水返回冷卻水池。
進一步,還包括連通隔離閥與外部壓力水源的導(dǎo)管。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縮放噴嘴包括寬口部和窄口部,其中寬口部連通所述長距離冷卻水母管末端,所述窄口部連通所述隔離閥。
且進一步,所述寬口部延伸到所述母管內(nèi)部。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所述縮放噴嘴是文丘里管的式樣,其包括第一寬口部和第二寬口部以及一個中間窄口部,其中第一寬口部連通所述長距離冷卻水母管末端,第二寬口部連通所述隔離閥,中間窄口部設(shè)置在所述第一寬口部和所述第二寬口部之間。
進一步,所述第一寬口部延伸到所述母管內(nèi)部,所述中間窄口部位于所述縮放噴嘴與所述長距離冷卻水母管末端的連接處。
可選的,所述第一寬口部第一寬口部的截面大于所述第二寬口部的截面。
可選的,所述第一寬口部第一寬口部的截面小于所述第二寬口部的截面。
可選的,所述第一寬口部第一寬口部的截面等于所述第二寬口部的截面。
通過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的長距離冷卻水母管末端用戶冷卻效果強化裝置通過安裝縮放噴嘴以利用伯努利原理將靜壓轉(zhuǎn)為動壓,從而解決末端冷卻用戶的回水不暢的問題,提高末端用戶冷卻效果。
附圖說明
應(yīng)理解的是,在本實用新型中,除明顯矛盾或不兼容的情況外,全部特征、變形方式和/或具體實施例可以根據(jù)多種組合相結(jié)合。
通過閱讀以下作為非限制性說明的具體實施例,并結(jié)合附圖,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優(yōu)點將顯而易見:
圖1 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長距離冷卻水母管末端用戶冷卻效果強化裝置的示意圖;
圖2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的長距離冷卻水母管末端用戶冷卻效果強化裝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應(yīng)理解的是,上述附圖并非真實比例,而僅僅是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基本原理的多種優(yōu)選特征的簡圖。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設(shè)計特征,例如尺寸、方向、定位和形狀根據(jù)具體應(yīng)用和使用環(huán)境確定。
下面結(jié)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xì)說明。在附圖中,相同的參考號是指在所有附圖中本實用新型的相同或等效元件。
如圖1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中,長距離冷卻水母管末端用戶冷卻效果強化裝置1包括:長距離冷卻水母管,其包括母管本體10和從母管本體延伸出的多個支管20,所述多個支管20分別連通不同的冷卻用戶,以及
設(shè)置在所述長距離冷卻水母管末端15的擾流裝置,所述擾流裝置將靜壓轉(zhuǎn)換為動壓,推動末端回水返回冷卻水池。
其中,母管本體10和支管20均是中空的,并且母管本體10的管徑大于支管20的管徑,并且母管本體10和支管20可以是金屬或非金屬材料制造的。
具體的,所述擾流裝置包括縮放噴嘴3和隔離閥4,所述縮放噴嘴連通所述長距離冷卻水母管末端15,所述隔離閥4設(shè)置在所述縮放噴嘴3和外部壓力水源5之間,所述外部壓力水源5通過所述隔離閥4進入所述縮放噴嘴3。
其中,還包括連通隔離閥4與外部壓力水源5的導(dǎo)管50。
其中,所述縮放噴嘴3包括寬口部31和窄口部32,其中寬口部31連通所述長距離冷卻水母管末端15,所述窄口部32連通所述隔離閥4。
其中,所述寬口部31延伸到所述母管10內(nèi)部。
通過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的長距離冷卻水母管末端用戶冷卻效果強化裝置通過安裝縮放噴嘴以利用伯努利原理將靜壓轉(zhuǎn)為動壓,從而解決末端冷卻用戶的回水不暢的問題,提高末端用戶冷卻效果。
如圖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中,長距離冷卻水母管末端用戶冷卻效果強化裝置1包括:
長距離冷卻水母管,其包括母管本體10和從母管本體延伸出的多個支管20,所述多個支管20分別連通不同的冷卻用戶,以及
設(shè)置在所述長距離冷卻水母管末端15的擾流裝置,所述擾流裝置將靜壓轉(zhuǎn)換為動壓,推動末端回水返回冷卻水池。
其中,母管本體10和支管20均是中空的,并且母管本體10的管徑大于支管20的管徑,并且母管本體10和支管20可以是金屬或非金屬材料制造的。
具體的,所述擾流裝置包括縮放噴嘴3和隔離閥4,所述縮放噴嘴連通所述長距離冷卻水母管末端15,所述隔離閥4設(shè)置在所述縮放噴嘴3和外部壓力水源5之間,所述外部壓力水源5通過所述隔離閥4進入所述縮放噴嘴3。
其中,還包括連通隔離閥4與外部壓力水源5的導(dǎo)管50。
其中,所述縮放噴嘴3是文丘里管的式樣,其包括第一寬口部31’和第二寬口部33’以及一個中間窄口部32’,其中第一寬口部31’連通所述長距離冷卻水母管末端15,第二寬口部33’連通所述隔離閥4,中間窄口部32’設(shè)置在所述第一寬口部31’和所述第二寬口部33’之間。
其中,所述第一寬口部31’延伸到所述母管10內(nèi)部,所述中間窄口部32’位于所述縮放噴嘴3與所述長距離冷卻水母管末端15的連接處。
可選的,所述第一寬口部第一寬口部31’的截面大于所述第二寬口部33’的截面。
可選的,所述第一寬口部第一寬口部31’的截面小于所述第二寬口部33’的截面。
可選的,所述第一寬口部第一寬口部31’的截面等于所述第二寬口部33’的截面。
通過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的長距離冷卻水母管末端用戶冷卻效果強化裝置通過安裝縮放噴嘴以利用伯努利原理將靜壓轉(zhuǎn)為動壓,從而解決末端冷卻用戶的回水不暢的問題,提高末端用戶冷卻效果。
以上實施例僅作為示例,不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起到限定作用。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在此基礎(chǔ)上,可以在本實用新型權(quán)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nèi),預(yù)想到能實現(xiàn)相同功能的其它實施方式。
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掌握多種實施例及多種變形及改進。尤其是,需明確的是,除明顯矛盾或不兼容的情況外,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特征、變形方式和/或具體實施例可以相互結(jié)合。所有這些實施例及變形及改進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