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一種制冰模具及其制冰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227634閱讀:2016來源:國知局
      一種制冰模具及其制冰方法與流程

      本發(fā)明涉及制冰裝置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能夠制備空心冰塊的制冰模具及其制冰方法。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制冰模具都是用來制備不規(guī)則或方形或球形的實心冰塊。實心冰塊在制備的過程中,先是表面冷凍,使水中的雜質以及空氣被往中心擠壓,最終易導致制備出的實心冰塊中有不透明的云狀物,晶瑩度不夠。同時,很多冰塊都是用來冰鎮(zhèn)飲料的,實心的冰塊冰鎮(zhèn)飲料的速率慢且易導致冰鎮(zhèn)后的飲料味道變淡,而中空的冰塊能夠達到快速冰鎮(zhèn)飲料且使冰鎮(zhèn)后的飲料味道不會變得太淡的效果。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制冰模具及其制冰方法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制備空心冰塊的制冰模具及其制冰方法。

      為實現(xiàn)上述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制冰模具,包括:上冰模,所述上冰模上設有至少一個第一制冰格,所述第一制冰格上設有貫穿所述第一制冰格的入料口;下冰模,所述下冰模上設有與所述第一制冰格一一對應的第二制冰格,且在所述上冰模與所述下冰模相扣合后,所述第一制冰格及與該第一制冰格相對應的第二制冰格圍設形成用以制冰的制冰腔;充氣塞,包括與所述入料口形狀相匹配的充氣管、連接于充氣管一端的膨脹球以及用以控制所述充氣管的通斷的充氣閥,所述膨脹球能夠在膨脹狀態(tài)以及收縮狀態(tài)之間切換,且在所述膨脹球處于收縮狀態(tài)時所述膨脹球能夠自所述入料口進/出所述制冰腔。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充氣塞還包括連接于所述充氣管上的定位塊,以在將所述充氣塞安裝至所述上冰模上后,所述膨脹球位于所述制冰腔的中間。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制冰模具還包括與水源相連通的注水管;所述第一制冰格上設有通孔,所述注水管遠離所述水源的一端連接于所述通孔上。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制冰模具還包括與水源相連通的注水管;所述注水管遠離所述水源的一端與所述入料口可拆卸連接。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制冰格上靠近所述入料口的位置處凸設有凸起,所述凸起內具有與所述第一制冰格相連通的緩沖腔。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上冰模與所述下冰模的材質為軟性材質。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制冰格自所述上冰模朝向所述下冰模的一側向遠離所述下冰模的方向凹陷形成;所述第二制冰格自所述下冰模朝向所述上冰模的一側向遠離所述上冰模的方向凹陷形成。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制冰格與所述第二制冰格均呈半球形。

      為實現(xiàn)上述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制冰方法,所述制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提供上述制冰模具;

      將上冰模與下冰模相扣合形成制冰腔;

      向所述制冰腔內注入預設量的液體;

      在所述膨脹球處于收縮狀態(tài)時,首先將所述充氣塞安裝至所述上冰模上以使所述膨脹球自所述入料口進入所述制冰腔內,然后,使所述膨脹球處于膨脹狀態(tài);

      將上述安裝有充氣塞的制冰模具放置于冷卻環(huán)境中;

      在液體冷凍成型后,使所述膨脹球處于收縮狀態(tài),在取出所述膨脹球后,將上冰模與下冰模拆開,即可得到制好的冰塊。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在液體冷凍成型后,使所述膨脹球處于收縮狀態(tài)具體包括如下步驟:打開充氣閥并經(jīng)所述充氣管向膨脹球內充入熱氣使膨脹球與冰塊脫離后,排出膨脹球內的熱氣使所述膨脹球處于收縮狀態(tài)。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中的制冰模具中的充氣塞包括能夠在膨脹狀態(tài)以及收縮狀態(tài)之間切換的膨脹球,且在所述膨脹球處于收縮狀態(tài)時所述膨脹球能夠自所述入料口進/出所述制冰腔;在將所述充氣塞安裝至所述上冰模上,且使位于所述制冰腔內的膨脹球處于膨脹狀態(tài)后,制冰腔內的液體填充于所述膨脹球與所述制冰腔之間,從而,一方面,能夠冷凍形成空心的冰塊,同時,能夠根據(jù)需要在制冰腔內放置一些有意義的東西,例如字體、熒光物等;另一方面,因膨脹球與所述制冰腔之間的間隙較小,使制成的冰塊的厚度較薄,從而加快制冰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中的制冰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制冰模具的分解圖。

      圖3是本發(fā)明中的制冰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所示的各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描述,請參照圖1至圖3所示,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方式。

      請參圖1至圖3所示,為本發(fā)明提供的用以制備空心冰塊的制冰模具100,所述制冰模具100包括上冰模1、與所述上冰模1相配合的下冰模2以及充氣塞3。

      所述上冰模1上設有至少一個第一制冰格11,所述下冰模2上設有與所述第一制冰格11一一對應的第二制冰格21,在所述上冰模1與所述下冰模2相扣合后,所述第一制冰格11及與該第一制冰格11相對應的第二制冰格21圍設形成用以制冰的制冰腔,從而在位于所述制冰腔內的液體冷凍為冰塊的過程中,該液體與外界無接觸,能夠防止液體串味或者有雜質,從而提高制成的冰塊的質量。

      本實施方式中,上述液體以水為例進行說明,當然,所述液體也不僅限于水。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制冰格11上凸設有凸起13,所述凸起13內具有與所述第一制冰格11相連通的緩沖腔,從而所述制冰腔內的水自液態(tài)冷凍為固態(tài)后,增大體積的部分冰塊能夠進入所述緩沖腔內,防止所述制冰腔被撐壞,導致所述上冰模1與所述下冰模2相分離,使制成的冰塊變形。

      所述上冰模1與所述下冰模2的材質均為軟性材質,例如,軟質硅膠或者其他符合食品安全的軟性材料,以便于取出冰塊。從而,在位于制冰腔內的水冷凍為冰塊且將上冰模1以及下冰模2拆開后,扭轉所述上冰模1即能夠將粘附于第一制冰格11內的冰塊取出,扭轉所述下冰模2即能夠將粘附于第二制冰格21內的冰塊取出。

      所述第一制冰格11自所述上冰模1朝向所述下冰模2的一側向遠離所述下冰模2的方向凹陷形成,所述第二制冰格21自所述下冰模2朝向所述上冰模1的一側向遠離所述上冰模1的方向凹陷形成。

      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制冰格11與所述第二制冰格21均呈半球形,在所述上冰模1與所述下冰模2相扣合后,所述第一制冰格11及與該制冰格11相對應的第二制冰格21能夠圍設形成球形的制冰腔,從而能夠制備出球形的冰塊。

      當然,于其他實施方式中,也可以根據(jù)需要將所述第一制冰格11與所述第二制冰格21設置為其他形狀。

      進一步地,所述制冰模具100還包括充氣塞3,所述充氣塞3包括充氣管31、用以控制所述充氣管31的通斷的充氣閥、連接于所述充氣管31的一端的膨脹球32,所述膨脹球32能夠在膨脹狀態(tài)以及收縮狀態(tài)之間切換。

      在向所述膨脹球32內充入氣體使所述膨脹球32處于膨脹狀態(tài)后,關閉所述充氣閥,使所述膨脹球32始終處于膨脹狀態(tài);在所述充氣閥處于打開狀態(tài)時,所述膨脹球32處于收縮狀態(tài)。

      所述第一制冰格11上設有入料口12,所述充氣管31的外徑與所述入料口12的內徑相同,在所述膨脹球32處于收縮狀態(tài)時,所述膨脹球32能夠自所述入料口12進/出所述制冰腔,從而,在需要制備空心的冰塊時,首先向制冰腔內注入預設量的水,并將充氣塞3安裝至上冰模1上,使膨脹球32位于所述制冰腔內,然后通過所述充氣管31向所述膨脹球32內充入氣體使所述膨脹球32處于膨脹狀態(tài),在所述膨脹球32處于膨脹狀態(tài)時,制冰腔內的液體填充滿所述膨脹球32與所述制冰腔之間的間隙,一方面,能夠冷凍形成空心的冰塊,同時,能夠根據(jù)需要在制冰腔內放置一些有意義的東西,例如字體、熒光物等;另一方面,因膨脹球32與所述制冰腔之間的間隙較小,使制成的冰塊的厚度較薄,從而加快制冰效率。

      具體地,在需要將所述膨脹球32放入所述制冰腔內或者自所述制冰腔內取出所述膨脹球32時,打開所述充氣閥,使所述膨脹球32內的氣體放出,從而使所述膨脹球32處于收縮狀態(tài)以便于將所述膨脹球32自所述入料口12進入所述制冰腔或者取出所述制冰腔。

      進一步地,所述充氣塞3還包括連接于所述充氣管31上的定位塊,以在將所述充氣塞3安裝至所述上冰模1上后,所述膨脹球32位于所述制冰腔的中間,從而能夠制備形成的中間具有空心的冰塊。

      具體地,上述凸起13設于所述第一制冰格11上靠近所述入料口12的位置處。

      進一步地,所述制冰模具100還包括與水源相連通的注水管,所述注水管遠離所述水源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制冰格11相連接,以在將所述上冰模2與所述下冰模2相扣合形成制冰腔后,能夠通過所述注水管向所述制冰腔內注入預設量的水。

      具體地,所述第一制冰格11上設有通孔,所述注水管遠離水源的一端連接于所述通孔上,所述連接可以理解為固定連接或者可拆卸連接。

      本實施方式中,所述通孔即所述入料口12,所述注水管遠離所述水源的一端與所述入料口12可拆卸連接,即,所述注水管能夠安裝至所述入料口12,并在自所述入料口12向所述制冰腔內注入預設量的水后能夠將所述注水管自所述入料口拆離。

      在所述上冰模1與所述下冰模2相扣合形成制冰腔后,將所述注水管與所述入料口12相連接以通過所述注水管向所述制冰腔內注入預設量的水,然后拆下所述注水管并將所述充氣塞3安裝至所述入料口12處以使所述膨脹球32進入所述制冰腔內,并通過所述充氣管31向所述膨脹球32內充入氣體使所述膨脹球32處于膨脹狀態(tài)后關閉所述充氣閥,所述制冰腔內的水填充于所述膨脹球32與所述制冰腔之間,以冷凍形成空心的冰塊。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制冰方法,所述制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提供上述的制冰模具100;

      s2:將上冰模1與下冰模2相扣合形成制冰腔;

      在上冰模1與下冰模2相扣合后,所述第一制冰格11及與該第一制冰格11相對應的第二制冰格21圍設形成所述制冰腔。

      s3:向所述制冰腔內注入預設量的液體;

      所述制冰模具100還包括與水源相連通的注水管,所述注水管遠離所述水源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制冰格11相連接,以在將所述上冰模2與所述下冰模2相扣合形成制冰腔后,能夠通過所述注水管向所述制冰腔內注入預設量的水。

      當需要制備實心的冰塊時,向所述制冰腔內注滿預設量的液體;當需要制備空心的冰塊時,向所述制冰腔內注入少量的液體即可。

      s4:在所述膨脹球32處于收縮狀態(tài)時,首先將所述充氣塞3安裝至所述上冰模1上以使所述膨脹球32自所述入料口12進入所述制冰腔內,然后,使所述膨脹球32處于膨脹狀態(tài);

      在所述膨脹球32處于膨脹狀態(tài)并關閉所述充氣閥后,制冰腔內的液體填充滿所述膨脹球32與所述制冰腔之間的間隙,一方面,能夠冷凍形成空心的冰塊,同時,能夠根據(jù)需要在制冰腔內放置一些有意義的東西,例如字體、熒光物等;另一方面,因膨脹球32與所述制冰腔之間的間隙較小,使制成的冰塊的厚度較薄,從而加快制冰效率。

      s5:將上述安裝有充氣塞3的制冰模具100放置于冷卻環(huán)境中;

      步驟s5的目的是將所述制冰腔內的水冷凍成冰塊,以形成空心的冰塊。

      s6:在液體冷凍成型后,使所述膨脹球32處于收縮狀態(tài),在取出所述膨脹球32后,將上冰模1與下冰模2拆開,即可得到制好的冰塊。

      在液體冷凍成型后,使所述膨脹球32處于收縮狀態(tài)具體包括如下步驟:打開充氣閥并經(jīng)所述充氣管31向膨脹球32內充入熱氣使膨脹球32與冰塊脫離后,排出膨脹球32內的熱氣使所述膨脹球32處于收縮狀態(tài),以便于將所述膨脹球32經(jīng)所述入料口12自所述制冰腔內取出。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中的制冰模具100中的充氣塞3包括能夠在膨脹狀態(tài)以及收縮狀態(tài)之間切換的膨脹球32,且在所述膨脹球32處于收縮狀態(tài)時所述膨脹球32能夠自所述入料口12進/出所述制冰腔;在將所述充氣塞3安裝至所述上冰模1上,且使位于所述制冰腔內的膨脹球32處于膨脹狀態(tài)后,制冰腔內的液體填充于所述膨脹球32與所述制冰腔之間,從而,一方面,能夠冷凍形成空心的冰塊,同時,能夠根據(jù)需要在制冰腔內放置一些有意義的東西,例如字體、熒光物等;另一方面,因膨脹球32與所述制冰腔之間的間隙較小,使制成的冰塊的厚度較薄,從而加快制冰效率。

      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方式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jīng)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詳細說明僅僅是針對本發(fā)明的可行性實施方式的具體說明,它們并非用以限制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凡未脫離本發(fā)明技藝精神所作的等效實施方式或變更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