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空調系統(tǒng),尤其涉及一種利用多效蒸發(fā)式冷凝器來有效且高效地冷卻制冷劑的空調機。
背景技術:
圖1到圖2顯示了應用于中央空調系統(tǒng)的一種傳統(tǒng)冷凝器1002p和一種傳統(tǒng)冷卻塔1001p。傳統(tǒng)冷卻塔1001p和傳統(tǒng)冷凝器1002p通過水管931p,923p相接,冷卻水924p被水泵932p泵出后通過水管931p,923p在冷卻塔1001p與冷凝器1002p之間循環(huán)流動。冷卻塔1001p通常安裝于一建筑物外部,例如建筑物頂部。
具有一定高溫的制冷劑蒸汽934p(來自于中央空調機組的一壓縮機)進入冷凝器1002p,并與來自冷卻塔1001p灑落下來的冷卻水924p進行換熱。換熱之后,制冷劑蒸汽934p將被冷卻下來,轉化為液體狀態(tài)。液態(tài)制冷劑935p被預設流出冷凝器1002p后返回蒸發(fā)器,進行蒸發(fā)吸熱成飽和蒸汽,經(jīng)壓縮機壓縮進入到下一個換熱循環(huán)。
冷卻水924p在冷卻塔1001p和冷凝器1002p之間循環(huán)流動。冷卻水924p在冷凝器1002p中流動時,從蒸汽態(tài)制冷劑934p中吸收熱量,從而增加了自身溫度。吸熱后,冷卻水924p經(jīng)水管923p被泵送回冷卻塔1001p使其降溫。然后低溫的冷卻水924p經(jīng)水管931p循環(huán)回流至冷凝器1002p,進入下一個與蒸汽態(tài)制冷劑934p進行換熱的循環(huán)。通常,流出冷卻塔1001p的冷卻水924p的溫度接近于32℃,而流出冷凝器1002p的冷卻水924p的溫度(也就是,從蒸汽狀制冷劑中吸收熱量之后)接近于37℃。
流出冷凝器1002p的冷卻水924p被收集于一頂部儲水盆925p內(nèi)。冷卻塔1001p包括一具有容納腔的塔殼,一入風口929p和一出風側930p,入風口929p與出風側930p都與容納腔相連通,其中頂部儲水盆925p位于塔殼頂部。冷卻塔1001p還包括一底部儲水盆928p,和被容納于容納腔的一定數(shù)量的填料926p。收集于頂部布水盆925p的冷卻水924p被(重力)倒流至容納腔,并與填料926p直接進行接觸。流經(jīng)空氣通過入風口929p被吸入容納腔,并被預設為與流經(jīng)填料929p的冷卻水924p進行換熱。換熱之后,空氣被預設為經(jīng)出風側929p流出冷卻塔1001p,而冷卻水924p被收集于連接到冷凝器1002p上的底部儲水盆928p。
上述空調系統(tǒng)存在著很多缺陷。第一,對于上述冷凝器1002p來說,流入冷凝器1002p的冷卻水924p溫度越低,降低蒸汽態(tài)制冷劑934p的溫度的效果就越好,且流出冷凝器1002p的冷卻水924p的溫度也就越低。然而,對于冷卻塔1001p來說,收集于頂部布水盆925p的冷卻水924p的溫度越高,空氣與流經(jīng)填料926p的冷卻水924p之間的換熱就越有效。也就是說,冷凝器1002p與冷卻塔1001p中各自的冷卻水924p之間的溫度要求存在著一定的張力關系。
第二,如圖2所示,冷卻塔1001p被填料926p所填充以引導水膜與流經(jīng)填料的冷卻空氣進行換熱。流入頂部儲水盆925p的水被引導沿著水塔1001p的縱向流經(jīng)填料(成為薄水膜的形態(tài))。然而從實踐角度來看,入風側929p和出風側930p之間的空氣存在著逐漸升溫的現(xiàn)象,因為空氣被從入風側929p吸至出風側930p。另一方面,沿著冷卻塔1001p的橫向也存在著換熱效果逐漸減弱的現(xiàn)象。如圖2所示,如果冷卻塔1001p被假想分為四個部分,也就是w1,w2,w3,和w4,那么換熱效果在這四個部分是不同的,因為它們的空氣溫度不同。因此,流出這四部分的冷卻水924p具有不同的溫度,然而它們?nèi)慷急皇占诘撞績λ?28p中。因而,通過水管931p流出冷卻塔1001p的冷卻水924p的整體溫度實際上是流出填料926p的四個不同部分的冷卻水924p混合后的最終合成溫度。
第三,傳統(tǒng)冷卻塔空調系統(tǒng)需要使用很長的管子(例如水管923p,931p)來連接它的不同部件。例如,空調機組與冷卻塔安裝的位置不同時,連接冷卻塔1001p和冷凝器1002p的管道長度就必須很長,因為冷卻塔1001p通常位于建筑物頂部,而冷凝器1002p則位于建筑物內(nèi)某個位置。這樣一個長管道系統(tǒng)需要麻煩的維護程序,且造成原材料的大量浪費。而且,由于連接冷卻塔1001p和冷凝器1002p的輸送管很長,輸送管內(nèi)將產(chǎn)生很大的供水阻力,這樣,泵送在冷卻塔1001p和冷凝器1002p之間循環(huán)流動的冷卻水所需的能量必然被浪費。這實際上降低了整個冷卻塔空調系統(tǒng)的效率。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提供了一種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其中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中的換熱被最大限度地進行著以便于有效且高效地從制冷劑中釋放熱量。
本發(fā)明的另一優(yōu)點在于,提供一種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它不需要像傳統(tǒng)中央空調系統(tǒng)那樣在傳統(tǒng)冷卻塔和冷凝器之間需要大量管道和配件。
本發(fā)明的另一優(yōu)點在于,提供一種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其利用多個大表面積的高效換熱管在冷卻水和制冷劑之間進行換熱。
本發(fā)明的另一優(yōu)點在于,提供一種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其包括多個用于在流動空氣、冷卻水和制冷劑之間進行多級換熱(也就是,形成溫度梯度)的換熱單元,以解決上述傳統(tǒng)冷卻塔中存在的不協(xié)調不令人滿意的換熱問題。
本發(fā)明的另一優(yōu)點在于,提供一種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其能夠增加出風側空氣的飽和溫度,以增強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的換熱效果。
本發(fā)明的另一優(yōu)點在于,提供一種換熱器,所述換熱器能夠通過使用至少一個高效換熱管來促進一定量的水和一定量的制冷劑之間的換熱。
本發(fā)明的另一優(yōu)點在于,提供一種高效換熱管,其包括多個內(nèi)換熱翅片和多個外換熱翅片,以形成較大換熱表面積。更特別的是,高效換熱管可以依其自身給定材料達到最大熱流量。
以下,將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做進一步的說明,然而實施例僅是本發(fā)明可選實施方式的舉例。其所公開的特征僅用于說明及闡述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以及更多的優(yōu)點將得以實現(xiàn),通過提供一種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用一定量的冷卻水來冷卻一定量的制冷劑,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包括:
一水泵,所述水泵用于以一定流速泵送所述冷卻水;
一塔殼,所述塔殼具有一入風側和一出風側,其中,一氣流風向圖形成于所述入風側和所述出風側之間:
一第一儲水盆。所述第一儲水盆安裝于所述塔殼內(nèi),用來收集從所述水泵中泵送出的所述冷卻水:
一第一冷卻單元,所述第一冷卻單元包括多個換熱管,和一第一填料單元,位于各所述換熱管之下,其中,收集于所述第一儲水盆中的所述冷卻水被預設為流經(jīng)各所述換熱管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一填料單元:和一底部儲水盆,所述底部儲水盆位于所述第一冷卻單元之下,用來收集流出所述第一冷卻單元的所述冷卻水,其中,被收集于所述底部儲水盆的所述冷卻水被預設為被所述水泵泵送回所述第一儲水盆,其中,所述制冷劑流經(jīng)所述第一冷卻單元中的各所述換熱管內(nèi)。使所述制冷劑被預設為與所述冷卻水進行高效換熱過程,以降低所述制冷劑的溫度,其中,所述一定量的空氣經(jīng)入風側被吸進所述塔殼,以與流經(jīng)所述第一填料的所述冷卻水進行換熱,來降低所述冷卻水的溫度,其中從所述冷卻東中吸收了所述熱量的所述空氣,經(jīng)所述出風側被排出所述塔殼。
根據(jù)本發(fā)明其地方面,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高效換熱管,包括:
一管身:
多個內(nèi)換熱翅片,各所述內(nèi)換熱翅片間隔地突出地沿著所述管身內(nèi)表面以螺旋方式延伸出來,以增大相應所述換熱管的換熱表面積,且引導液體沿著各所述內(nèi)換熱翅片的螺旋路經(jīng)在相應所述換熱管的所述內(nèi)表面流動。
多個外換熱翅片,各所述外換熱翅片間隔地突出地沿著所述管身外表面延伸出來,以增大相應所述換熱管的換熱表面積,且引導液體沿著各所述外換熱翅片在相應所述換熱管的所述外表面流動。
根據(jù)本發(fā)明其地方面,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換熱器,包括,
一換熱器外殼,所述換熱器外殼具有一入水口,一出水口,一制冷劑入口,一制冷劑出口,和一蓋子,所述蓋子可拆卸地位于所述換熱器外殼上:
一上水室,所述上水室位于所述換熱器外殼的上部,并與所述出水口相連通;
一下水室,所述下水室位于所述換熱器外殼的下部,并與所述入水口相連通;
和
至少一個換熱管,所述換熱管延伸于所述上水室和所述下水室之間,其中,具有較低溫度的水被預設為經(jīng)所述入水口流入所述換熱器,并暫時儲存在所述下水室,其中,水經(jīng)所述換熱管被向上泵送到所述換熱器外殼,并暫時儲存在所述上水室,并經(jīng)所述出水口離開所述換熱器,其中,所述換熱管包括一管身,多個內(nèi)換熱翅片,所述內(nèi)換熱翅片從所述管身向內(nèi)延伸,和多個外換熱翅片,所述外換熱翅片從所述管身向外延伸。
其中,所述制冷劑被引導著經(jīng)所述制冷劑入口流入所述換熱器,并流經(jīng)各所述換熱管的各所述外換熱翅片的外部,以與流經(jīng)相應的各所述換熱管各所述內(nèi)換熱翅片的水進行換熱,其中,所述制冷劑吸收了熱量變成蒸汽,其中,所述制冷劑的蒸汽之后被引導著經(jīng)所述制冷劑出口離開所述換熱器。
以下,將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做進一步的說明,然而實施例僅是本發(fā)明可選實施方式的舉例,其所公開的特征僅用于說明及闡述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中央空調系統(tǒng)內(nèi)的傳統(tǒng)冷卻塔和傳統(tǒng)冷凝器的示意圖。
圖2為傳統(tǒng)空調系統(tǒng)內(nèi)的冷卻塔的示意圖。
圖3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優(yōu)選實施例的一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的透視圖。
圖4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的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的示意圖。
圖5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的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的示意圖,顯示制冷劑的流程。
圖6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的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的示意圖,顯示其中一所述冷卻單元及所述換熱管。
圖7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的另一示意圖,顯示配備有一盆隔板的所述第一儲水盆。
圖8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的第一種改進,顯示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是中央空調系統(tǒng)的組成部分。
圖9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的第一種改進,顯示圖8在平面9-9上的側視截面圖。
圖10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的第一種改進,顯示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具有一到三個冷卻單元。
圖11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的第一種改進的放大圖。
圖12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的第一種改進的側面圖,顯示圖10和圖11中所示的換熱管的側面圖。
圖13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的第一種改進的平面截圖,是示圖10和沿平面13-13的圖1(沒有可參照的圖)所示的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從其頂部俯視的各所述換熱管。
圖14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的第一種改進,顯示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僅有一個冷卻單元。
圖15a到15c顯示的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的第二種改進。
圖16顯示的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的第三種改進。
圖17a到17c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的第三種改進,顯示換熱管和制冷劑的流程。
圖18a到18c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的第三種改進,顯示圖16所示的儲水盆。
圖19顯示的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的第四種改進。
圖20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的第四種改進,顯示所述第一冷卻單元中的所述制冷劑的流程,
圖21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的第四種改進,顯示所述第二冷卻單元中的所述制冷劑的流程。
圖22顯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的第五種改進。
圖23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的第五種改進,顯示所述第一冷卻單元中的所述制冷劑的流程。
圖24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的第五種改進,顯示所述第二冷卻單元中的所述制冷劑的流程。
圖25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的第五種改進,顯示所述第三冷卻單元中的所述制冷劑的流程。
圖26a到26c顯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的第六種改進。
圖27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的第六種改進的平面圖。
圖28a到28c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的第六種改進的示意圖,顯示所述制冷劑的流程。
圖29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一換熱管的透視圖。
圖30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換熱管的一個側面圖。
圖31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換熱管的一個側視截面圖,顯示沿圖30平面2-2的側視截面圖。
圖32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換熱管的俯視截面圖,顯示沿圖30平面3-3的側視截面圖。
圖33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換熱管的俯視截面圖圖,顯示所述內(nèi)換熱翅片和所述外換熱翅片橫截面呈“i”形。
圖34a到34i顯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換熱翅片的各種不同橫截形狀。
圖35a和35b為根據(jù)本發(fā)明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換熱管的示意圖,顯示所述換熱管能與一種外部保護管套接使用。
圖36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換熱管第一種改進的示意圖,顯示所述換熱管內(nèi)嵌于所述外部保護管。
圖37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換熱管一種改進的透視圖。
圖38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換熱管上述改進的前視截面圖。
圖39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換熱管上述改進的側面圖。
圖40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換熱管上述改進的側面圖,顯示了所述外換熱翅片具有圖形橫截面。
圖41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一種換熱器的側面圖。
圖42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一種換熱器的側視截面圖,其中,所述側視截面圖為沿圖41的平面10-10。
圖43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換熱器的側視截面圖,其中,所述側視截面圖為沿圖42的平面11-11。
圖44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換熱器的局部示意圖。
圖45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換熱器的第一種改進。
圖46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換熱器第一種改進的側視截面圖。
圖47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換熱器的第二種改進。
圖48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換熱器第二種改進的側視截面圖。
圖49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換熱器第二種改進的側視截面圖(沿圖47的平面17-17)。
圖50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換熱器第二種改進的側視截面圖(沿圖49的平面18-18)。
圖51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換熱器的第三種改進。
圖52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換熱器第三種改進的側視截面圖(沿圖51的平面20-20)。
圖53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換熱器第三種改進的局部放大示意圖,顯示所述換熱器外殼的上部。
圖54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換熱器第三種改進的截平圖。
圖55a到55f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新增冷卻設備的多個示意圖。
圖56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兩個所述換熱器的示意圖。顯示這兩個所述換熱器并聯(lián)。
圖57為報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兩個所述換熱器的示意圖,顯示這兩個所述換熱器串聯(lián)。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和說明書所公開的內(nèi)容,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具體如下文所述。
圖3到圖6顯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優(yōu)選實施例一種應用于空調系統(tǒng)的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所述空調系統(tǒng)適用于通過使用一定量的冷卻水1和制冷劑3使一定空間降溫,比如一座建筑物中某特定空間。以下,所述空調系統(tǒng)的組件一個一個詳述。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些組件本身就具有可專利性獨特性。并可以有空調系統(tǒng)以外的應用。
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包括一水泵10,所述水泵10用于以一定流速泵送所述冷卻水1,一塔殼200,所述塔殼200具有一入風側201和一出風側202,其中,在所述入風側201和所述出風側202之間形成了一個氣流風向圖。
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還包括一第一儲水盆21,所述第一儲水盆21安裝于所述塔殼200內(nèi),用于收集從所述水泵10中泵送出來的所述冷卻水1。
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還包括一第一冷卻單元24,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包括多個換熱管240和一第一填料單元245,所述第一填料單元245位于各所述換熱管240之下,其中,收集于所述第一儲水盆21中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流經(jīng)各所述換熱管240的外表面之后流經(jīng)所述第一填料單元245。
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還包括一第二儲水盆22,所述第二儲水盆22位于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之下,用于收集流出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的所述冷卻水1,其中,收集于所述第二儲水盆22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被所述水泵10泵送回至所述第一儲水盆21,其中,所述制冷劑3流經(jīng)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中的各所述換熱管240內(nèi),這樣,所述制冷劑3被預設為流經(jīng)至少一個換熱回路,以與所述冷卻水1進行高效換熱,來降低所述制冷劑3的溫度,其中,一定量的空氣經(jīng)所述入風側201被吸入所述塔殼200,以與流經(jīng)所述第一填料單元245的所述冷卻水1進行換熱,來降低所述冷卻水1的溫度,其中,從所述冷卻水1中吸熱后的所述空氣經(jīng)所述出風側202被排出所述塔殼200。
根據(jù)本發(fā)明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還包括一第二冷卻單元25,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位于所述第二儲水盆22之下,以進一步降低所述冷卻水1的溫度。
所述第二儲水盆22被預設為用于收集流出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的所述冷卻水1。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包括多個所述換熱管240,和一定數(shù)量的第二填料單元255,其中,收集于所述第二儲水盆22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流經(jīng)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中的各所述換熱管240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填料單元255。
所述制冷劑3被預設為至少經(jīng)過一個由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和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中的各所述換熱管240所形成的換熱回路。
在所述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還包括一第三儲水盆23,所述第三儲水盆23位于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之下,用于收集流出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的所述冷卻水1,其中,收集于所述第三儲水盆23中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被所述水泵10泵送回所述第一儲水盆21,其中,所述制冷劑3流經(jīng)各所述換熱管240內(nèi),以一定的方式和流動順序,使所述制冷劑3被預設為與流經(jīng)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的所述冷卻水1進行換熱,以降低所述制冷劑3的溫度,其中,一定量的空氣經(jīng)所述入風側201被吸入所述塔殼200,以與流經(jīng)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和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的所述冷卻水1進行換熱,來降低所述冷卻水1的溫度,其中,從所述冷卻水1中吸熱后的所述空氣經(jīng)所述出風側202被排出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
本階段重要的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是“多效能的”,是從所述冷卻水1每流經(jīng)一個冷卻單元24/25就被加熱和降溫,因此,以圖4為例,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流經(jīng)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就被加熱和降溫一次,然后流到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就被在加熱和再降溫一次。換言之,一個單位的冷卻水每次經(jīng)過一個循環(huán)過程就被利用了不少于一次。
所述冷卻水1流經(jīng)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和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之后,所述水泵10位于所述塔殼200內(nèi),且被預設為將所述冷卻水1從所述第三儲水盆23向上泵送至所述第一儲水盆21中。在此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儲水盆21和所述第三儲水盆23之間的垂直不超過4.5m。而在三個以上的冷卻單元的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才會超過4.5m。
在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和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之間連接著多個所述換熱管240。所述換熱管240的準確數(shù)量和所述制冷劑3的循環(huán)流量,取決于使用環(huán)境和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中所述冷卻單元的數(shù)量。
所述第一儲水盆21具有一第一水槽底板211,一第一水槽側板212,多個第一間隔洞213,所述各第一間隔間洞213穿透地間隔地形成于所述水槽底板211上,其中,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被所述水泵10泵送進入所述第一儲水盆21,且經(jīng)各所述第一間隔間213灑落至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更具體地,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還包括一第一布水盆246,所述第一布水盆246具有一個從其底面向上延伸出來的第一托盤分隔組件2463,用來將所述第一布水盆246劃分為一第一水盆部分2461和一第二水盆部分2462,其中,有兩個所述換熱管240(分別命名為第一換熱管241和第二換熱管242)被所述第一水盆部分2461所間隔地支撐于其內(nèi),且另外又有兩個所述換熱管240(分別命名為第三換熱管243和第四換熱管244)被所述第二水盆部分2462所間隔地支撐于其內(nèi)。
而且,所述第一儲水盆21又包括多個第一分隔物214,所述第一分隔物214從所述水槽底板211間隔地向下延伸出來,從而在每兩個相對應鄰近的所述第一分隔物214之間定義了多個第一隔腔215,其中,所述第一到第四換熱管241、242、243、244都分別被各個所述第一隔腔215所維持在其內(nèi),這樣,當所述冷卻水1經(jīng)相對應的各所述第一間隔洞213灑落進各所述第一隔腔215內(nèi)時,所述冷卻水1被引導著充分地浸潤相對應的各所述換熱管240,以確保各所述換熱管240和所述冷卻水1之間的換熱有效且高效。
所述第一水盆246還包括多個形成于其上的穿透的第一通洞2467,其中,收集于所述第一水盆246內(nèi)的所述冷卻水1可以流入所述第一填料單元245。
所述第一填料單元245又包括一第一填料包2451和一第二填料包2452,間隔地被支撐于所述塔殼200內(nèi),其中,流出所述第一托盤部分2461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灑落進所述第一填料包2451,而流出所述第二托盤部分2462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灑落進所述第二填料包2452。正如下面所提到的,由于流經(jīng)所述第一換熱管241和所述第二換熱管242內(nèi)的所述制冷劑3的溫度不同于流經(jīng)所述第三換熱管243和所述第四換熱管244內(nèi)的所述制冷劑3的溫度,所以流入所述第一填料包2451的所述冷卻水1的溫度和流入所述第二填料包2452的所述冷卻水1的溫度也是不同的。在所述第一填料包2451和所述第二填料包2452中的換熱效果也會有很大的不同。
另一方面,所述第二儲水盆22具有一第二水槽底板221,一第二水槽側板222,多個第二間隔洞223,各所述第二間隔洞223穿透地間隔地形成于所述第二水槽底板221上,其中,從所述第一填料單元245中滴落下來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被收集于所述第二儲水盆22,并經(jīng)各所述第二間隔洞223灑落至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
如圖4到圖6所示,所述第二儲水盆22又包括一隔件226,所述隔件226從所述第二水槽底板221向上延伸出來,用于將所述第二儲水盆22分隔為第一儲水室227和一第二儲水室228,其中,流出所述第一填料包2451的所述冷卻水1被收集于所述第一儲水室227,而流出所述第二填料包2452的所述冷卻水1被收集于所述第二儲水室228。
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又包括一第二水盆256,所述第二水盆256具有一個從其底面向上延伸出來的第二托盤分隔組件2563,所述第二托盤分隔組件2563用來將所述第二支撐盤256劃分為一第一托盤部分2561和第二托盤部分2562,其中,有兩個所述換熱管240(分別命名為第五換熱管251和第六換熱管252)被間隔地支撐于所述第一托盤部分2561內(nèi),且另外又有兩個所述換熱管240(分別命名為第七換熱管253和第八換熱管254)被間隔地支撐于所述第二托盤部分2562內(nèi)。
而且,所述第二儲水盆22又包括多個第二分隔物224,各所述第二分隔物224從所述第二水槽底板221向下間隔地延伸出來,從而在每兩個相對應鄰近的所述第二分隔物224之間定義了相應數(shù)量的第二隔腔225,其中,四個所述換熱管240(命名為第五到第八換熱管251、252、253、254)都分別被各個所述第二隔腔225所維持于其內(nèi),這樣,當所述冷卻水1經(jīng)相對應的各所述第二間隔洞223灑落進各所述第二隔腔225內(nèi)時,所述冷卻水1被引導著充分地浸潤相對應的所述第五到第八換熱管251,252,253,254,以保證所述第五到第八換熱管251,252,253,254與所述冷卻水1之間的換熱有效且高效。
所述第二水盆256還包括多個形成于其上的穿進的第二通洞2567,其中,收集于所述第二水盆256的所述冷卻水1了以流入所述第二填料單元255。
所述第二填料單元255又包括一第三填料包2551和一第四填料包2552間隔地被支撐于所述塔殼200內(nèi),其中,流出所述第一托盤部分2561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灑落進所述第三填料包2551,而流出所述第二托盤部分2562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灑落進所述第四填料包2552,此外,由于流經(jīng)所述第五換熱管251和所述第六換熱管252內(nèi)的所述制冷劑3的溫度不同于流經(jīng)所述第七換熱管253和所述第八換熱管254內(nèi)的所述制冷劑3的溫度,所以流入所述第三填料包2551的所述冷卻水1的溫度和流入所述第四填料包2552的所述冷卻水1的溫度也是不同的。最終,所述冷卻水1被收集于所述第三儲水盆23,且被泵送回所述第一儲水盆21以進入下一個換熱循環(huán)。
注意,所述空氣被預設為流經(jīng)所述第一填料單元245和所述第二填料單元255,以通過熱傳導從所述冷卻水1中吸收熱量。這樣,所述冷卻水1從所述制冷劑3中吸收熱量,而這些被吸收的熱量之后又被流經(jīng)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的空氣所帶走。
值得一提的是,本發(fā)明目的之一是增強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的熱傳遞效果以及節(jié)約能耗,要達到這個目的,方法之一是增加所述出風側202的出風飽和溫度。然而,傳統(tǒng)蒸汽式冷凝器無法實現(xiàn)這一點,其缺陷問題已在前面背量技術中有所提及。但是,任何一個熟知本技術領城的人都能意識到,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可以在所述冷卻水1、所述制冷劑3和各所述換熱管240之間實現(xiàn)多次換熱。
更具體地,所述冷卻水1在從所述第一儲水盆21流到所述第三儲水盆23時,已經(jīng)進行了兩次換熱循環(huán)。所述冷卻水1先與所述制冷劑3進行換熱(從而增加其自身溫度),然后每流經(jīng)一次相關冷卻單元24/25就與進來的所述空氣再進行一次換熱(從而降低其自身溫度)。與此同時,所述制冷劑3通過相應的各所述換熱管240與所述冷卻水1進行換熱,熱量被吸收到所述冷卻水1中,而所述冷卻水1之后被流動在所述入風側201與所述出風側202之間的空氣帶走熱量。
如圖3到圖6所示,流入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的所述制冷劑3首先被引導著流經(jīng)所述第三換熱管243,所述第四換熱管244,所述第七換熱管253以及所述第八換熱管254內(nèi)。流經(jīng)這些所述換熱管243,244,253,254之后,所述制冷劑3降了第一個溫度梯度。所述制冷劑3其次被引導著流經(jīng)所述第一換熱管241和所述第二換熱管242內(nèi),又降了第二個溫度梯度。所述制冷劑3再次被導流著流經(jīng)所述第五換熱管251和所述第六換熱管252內(nèi),因而又降了第三個溫度梯度。
圖7顯示了對所述蒸發(fā)式冷凝器100所作的一點小的改進,其中,所述蒸發(fā)式冷凝器100還包括一第二水泵10,和多個盆隔板27,各所述盆隔板27位于所述第一儲水盆21和所述第三儲水盆23上,位于所述第一儲水盆21上的所述盆隔板27將所述第一儲水盆21分隔為一第一儲水區(qū)216和一第二儲水區(qū)217,同樣地,位于所述第三儲水盆23上的所述盆隔板27將所述第三儲水盆23分為一第三儲水區(qū)231和一第四儲水區(qū)232流出所述第三填料包2551和所述第四填料包2552的所述冷卻水1分別被收集于所述第三儲水區(qū)231和所述第四儲水區(qū)232,且分別被(所述水泵10)泵送至所述第一儲水盆21的所述第一儲水區(qū)216和所述第二儲水區(qū)217。
所述盆隔板27的用途在于阻止在所述第一儲水盆21的冷卻水向下流過兩組填料2551和2552時而產(chǎn)生的兩種不同溫度的冷卻水在儲水盆23中的所述冷卻水1進行混合,以最小化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各個側部之間換熱效果的相互影響。
圖8顯示了一中央空調系統(tǒng),其中,所述中央空調系統(tǒng)包括一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的第一種改進。如圖8顯示,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的第一種改進(或者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可以應用于所述中央空調系統(tǒng)。因此,如圖8所示的所述中央空調系統(tǒng)包括多個壓縮機40,多個換熱器30,各所述換熱器30分別通過多個調節(jié)閥50連接于所述壓縮機40,和多個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其被連接于所述壓縮機40上,這樣,所述制冷劑3被引導和泵送以流經(jīng)各所述換熱管240’內(nèi)。兩個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共用一個水泵10’。
而且,所述制冷劑3通過多個所述調節(jié)閥50在各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和所述換熱器30之間循環(huán)流動。蒸汽狀態(tài)的所述制冷劑3被壓縮入各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以與所述冷卻水1進行換熱。與所述冷卻水1換熱之后,所述制冷劑3變成液態(tài),且被引導流出各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并流入所述換熱器30,在換熱器30中,所述制冷劑3吸收了熱量變成飽和蒸汽(也就是,蒸汽態(tài)),所述制冷劑3之后被壓縮進入各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以進入下一個與所述冷卻水1進行換熱的循環(huán)。
如圖9在平面9-9上的局部圖所示,各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共用一個所述水泵10’泵送所述冷卻水1使其在各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中循環(huán)流動。對于任何一個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來說,所述水泵10’連接于所述第三儲水盆23’和相應的所述第一儲水盆21’之間。
對于任何一個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來說,所述第一儲水盆21’具有一第一水槽底板211’,一第一水槽側板212’,多個第一間隔洞213’,各所述第一間隔洞213’穿透地間隔地形成于所述水槽底板211’上,其中,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被泵送入所述第一儲水盆21’并經(jīng)各所述第一間隔洞213’灑落至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包括一第一支撐盤246’,所述第一支撐盤246’具有一個從其底面向上延伸出來的托盤分隔組件2463’,以將所述第支撐盤246’分為一第一托盤部分2461’和一第二托盤部分2462’。其中,有兩個所述換熱管240’(它們被命名為第一換熱管241’和第二換熱管242’)間隔地被支撐于所述第一托盤部分2461’內(nèi),且又有兩個換熱管240’(它們被命名為第三換熱管243’和第四換熱管244’)間隔地被支撐于所述第二托盤部分2462’內(nèi)。
所述第一填料單元245’包括一第一填料包2451’和一第二填料包2452’,間隔地被支撐于所述塔殼200’內(nèi),其中,流出所述第一托盤部分2461’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灑落進所述第一填料包2451’,而流出所述第二托盤部分2462’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灑落進所述第二填料包2452’。
另一方面,所述第二儲水盆22’具有一第二水槽底板221’,一第二水槽側板222’,多個第二間隔洞223’,各所述第二間隔洞223’穿透地間隔地形成于所述第二水槽底板221’上,其中,從所述第一填料單元245’中灑落出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被收集于所述第二儲水盆22’且經(jīng)各所述第二間隔洞223’灑落至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
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又包括一第二支撐盤256’,所述第二支撐盤256’具有一從其底面向上延伸出來的第二托盆分隔組件2563’,以將所述第二支撐盤256’分為一第三托盤部分2561’和一第四托盤部分2562’,其中,有兩個所述換熱管240’(它們被命名為第五換熱管251’和第六換熱管252’)間隔地被支撐于所述第三托盤部分2561’中,且又有兩個所述換熱管240’(它們被命名為第七換熱管253’和第八換熱管254’)間隔地被支撐于所述第四托盤部分2562’中。
所述第二填料單元255’包括一第三填料包2551’和一第四填料包2552’,間隔地被支撐于所述塔殼200’內(nèi),其中,流出所述第一托盤部分2461’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灑落進所述第三填料包2551’,而流出所述第二托盤部分2562’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灑落進所述第四填料包2552’。
在此第一種改進中,所述空氣被預設為流經(jīng)所述第一填料單元245’和所述第二填料單元255’,以及所述第一到第八換熱管241’,242’,243’,244’,251’,252’,253’,254’,以將熱量從所述冷卻水1中傳遞到流過的空氣。
而且,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還包括多個第一水膜分散器247’,各所述第水膜分散器247’分別位于所述第一到第四換熱管241’,242’,243’,244’上,以引導所述冷卻水1以薄水膜的形式順沿流經(jīng)所述第一到第四換熱管241’,242’,243’,244’外,薄水膜狀態(tài)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與流經(jīng)所述第一到第四換熱管241’,242’,243’,244’內(nèi)的所述制冷劑3進行熱交換。
所述冷卻水1之后被收集于所述第一支撐盤246’,所述第一支撐盤246’又具有多個形成于其上的穿透的第一通洞2467’,其中,收集于所述第一支撐盤246’的所述冷卻水1可以流入所述第一填料單元245’。同樣地,所述第二支撐盤256’又具有多個形成于其上的第二低通洞2567’,其中,收集于所述第二支撐盤256’的所述冷卻水1可以流入所述第二填料單元255’。
而且,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又包括多個第二水膜分散器257’,各所述第二水膜分散器257’分別位于所述第五到第八換熱管251’,252’,253’,254’上,以引導所述冷卻水1以薄水膜的形式順沿流經(jīng)所述第五到第八換熱管251’,252’,253’,254’外。薄水膜狀態(tài)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與流經(jīng)所述第五到第八換熱管251’,252’,253’,254’內(nèi)的所述制冷劑3進行熱交換。
圖10到圖11示了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又包括一增加的(也就是,第三)冷卻單元26’,所述冷卻單元26’位于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之下,且結構上與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和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相同。因此,每個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都包括一第四儲水盆28’,所述第四儲水盆28’位于所述第三冷卻單元26’之下,以收集流出所述第三冷卻單元26’的所述冷卻水1。
所述第三冷卻單元26’包括一第三支撐盤266’,所述第三支撐盤266’具有一從其底面向上延伸出來的第三托盤分隔組件2663’以將所述第三支撐盤266’分為一個第五托盤部分2661’和一個第六托盤部分2662’,其中,有兩個所述換熱管240’(它們被命名為第九換熱管261’和第十換熱管262’)被間隔地支撐于所述第五托盤部分2661’內(nèi),且又有兩個所述換熱管240’(它們被命名為第十一換熱管263’和第十二換熱管264’)被間隔地支撐于所述第六托盤部分2662’內(nèi)。
所述第三冷卻單元26’又包括一第三填料單元265’,其包括一第五填料包2651’和一第六填料包2652’,間隔地被支撐于所述塔殼200’內(nèi),其中,流出所述第五托盤部分2661’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灑落進所述第五填料包2651’,而流出所述第六托盤部分2662’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灑落進所述第六填料包2652’。
而且,所述第三冷卻單元26’又包括多個第三水膜分散器267’各所述第三水膜分散器267’分別位于所述第九到第十二換熱管261’,262’,263’,264’上,供引導所述冷卻水1以薄水膜的形式順沿流經(jīng)所述第九到第十二換熱管261’,262’,263’,264’。薄水膜狀態(tài)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與流經(jīng)所述第九到第十二換熱管261’,262’,263’,264’內(nèi)的所述制冷劑3進行熱交換。
另一方面,所述第三儲水盆23’具有一第三水槽底板231’,一第三水槽側板232’,多個第三間隔洞233’,各所述第三間隔洞233’穿透地間隔地形成于所述第三水槽底板231’上,其中,從所述第二填料單元255’灑落下來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被收集于所述第三儲水盆23’,且經(jīng)各所述第三間隔洞233’灑落進所述第三冷卻單元26’,流經(jīng)所述第三冷卻單元26’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被收集于所述第四儲水盆28’,且被泵送回所述第一儲水盆21’,以進入下一個與所述制冷劑3進行換熱的循環(huán)。
如圖11到圖13所示,每個所述換熱管240’都被制成一個立體管道列,延伸在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內(nèi)。因此,每個換熱管240’都包括一第一水平部分2401’,所述第一水平部分2401’水平地延伸在所述塔殼200’內(nèi),一第二水平部分2402’,所述第二水平部分2402’水平地延伸在所述塔殼200’內(nèi),位于所述第一水平部分2401’之下,和多個垂直部分2403’,各所述垂直部分2403’延伸在所述第一水平部分2401’和所述第二水平部分2402’之間,其中,所述制冷劑3被預設為從所述第二水平部分2402’經(jīng)所述垂直部分2403’流向所述第一水平部分2401’。流經(jīng)某一特定所述換熱管240’內(nèi)的所述第二水平部分2402’的所述制冷劑3之后被導流進一個相鄰所述換熱管240’的所述第二水平部分2402’。
如圖14所示,每個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都只包括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以便流出所述第一填料單元245’的所述冷卻水1被收集于所述第二儲水盆22’且被泵送回所述第一儲水盆21’。
圖15顯示了第二種改進后的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圖15顯示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經(jīng)第二種改進,包括一第一冷卻單元24”和一第二冷卻單元25”,第二種改進的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除了所述冷卻單元24”/25”不同外與優(yōu)選實施例相似,在此第二種改進中,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包括三個所述換熱管240”(它們被命名為第一到第三換熱管241”,242”,243”),而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包括另外三個所述換熱管240”(它們被命名為第四到第六換熱管251”,252”,253”)。
所述第一到第三換熱管241”,242’,243’被浸入所述第一儲水盆21”,所述第一儲水盆21”與所述水泵10”相連通,以使所述冷卻水1首先被泵送入所述第一儲水盆21”來與流經(jīng)所述第一到第三換熱管241”,242”,243”內(nèi)的所述制冷劑3進行換熱。流經(jīng)所述第一到第三換熱管241”,242”,243’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流經(jīng)所述第一填料單元245”,所述第一填料單元245”包括一第一填料包2451以與從所述入風側201進來的所述空氣進行換熱,
此外,所述第四到第六換熱管251”,252”,253”被浸入所述第二儲水盆22”以便流出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與流經(jīng)所述第四到第六換熱管251”,252”,253”內(nèi)的所述制冷劑3進行換熱。
在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的第二種改進中,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又包括一第一支撐盤246”,且所述第一儲水盆21”包括一第一水槽體211”,所述第一水槽體211”具有一個第一水槽腔2111”供收集所述冷卻水1,和多個第一水管212”,各第一水管212”間隔地形成于所述第一水槽體211”內(nèi)以在各所述第一水管212”內(nèi)分別定義多個第一水通道2121”,各所述第一水管212”將所述第一水槽腔2111”與所述第一支撐盤246”相連通,這樣,所述冷卻水1能夠通過各所述第一水通道2121”從所述第一儲水盆21”流入所述第一支撐盤246”。
所述冷卻水1之后被收集于所述第一支撐盤246”,所述第一支撐盤246”又具有多個形成于其上的穿透的第一通洞2467”。其中,收集于所述第一支撐盤246”內(nèi)的所述冷卻水1可以流入所述第一填料單元245”以與從所述入風側201進來的所述空氣進行換熱。
值得一提的是,每個所述第一水管212”部被安裝于所述第一儲水盆21”中,使所述第一水管212”的一頂部開口高于所述第一到第三換熱管241”,242”,243”。
利用簡單物理學,具有較高溫度的所述冷卻水1易于在所述第一儲水盆21”內(nèi)上浮而具有相對較低溫度的所述冷卻水1易于在所述第一儲水盆21”內(nèi)下沉。因此,所述第一儲水盆21”中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從所述第一到第三換熱管241”,242”,243”中吸熱。且吸熱后的所述冷卻水1在所述第一儲水盆21”中上浮且流入其中一個所述第一水管212”,相對較低溫度的所述冷卻水1被保留在所述第一儲水盆21”的低部以吸熱,直到溫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所述冷卻水1在所述第一儲水盆21”中上浮并流入所述第一水管212”。
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又包括一第二支撐盤256”,且所述第二儲水盆22”包括一第二水槽體221”,所述第二水槽體221”定義了一第二水槽腔2211”,供收集流出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的所述冷卻水1,和多個第二水管222”,各所述第二水管222”間隔地形成于所述第二水槽體221”內(nèi),以在各所述第二水管222”內(nèi)分別定義多個第二水通道2221。各所述第二水管222”將所述第二水槽腔2211”與較低所述填料單元255”中的所述第二填料包2551”相連通,這樣,所述冷卻水1能夠通過各所述第二水通道2221”從所述第二儲水盆22”流入所述第二支撐盤256”。
所述冷卻水1之后被收集于所述第二支撐盤256”,所述第二支撐盤256”又具有多個形成于其上的穿透的第二通洞2567”,其中,收集于所述較低支撐盤256”內(nèi)的所述冷卻水1”可以流入所述第二填料單元255”中的所述第二填料包2551”以與從所述入風側202流入的所述空氣進行換熱。
如所述第一儲水盆21”的情況一樣,每個所述第二水管222”部被安裝于所述第二儲水盆22”內(nèi),使所述第二水管222”的一頂部開口高于所述第四到第六換熱管251”,252”,253”。所述第二儲水盆22”中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從所述第四到第六換熱管251”,252”,253”中吸熱,且吸熱后,所述冷卻水1在所述第二儲水盆22”中上浮且流入其中一個所述第二水管222”。相對較低溫度的所述冷卻水1被保留在所述第二儲水盆22”的低部以吸熱,直到溫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所述冷卻水1在所述第二儲水盆22”中上浮并流入所述第二水管222”。
所述第二支撐盤256”又具有多個形成于其上的穿透的所述第二通洞2567”。其中,收集于所述較低支撐盤256”的所述冷卻水1可以流入所述第二填料單元255″。
所述第二儲水盆22”還包括一導流器229”,所述導流器229”傾斜地延伸于所述第二水槽腔2211”內(nèi),使流出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的所述冷卻水1被引導著通過所述導流器229”流入所述第二儲水盆22”以與所述第四到第六換熱管251”,252”,253”進行換熱。
圖16到18顯示了第三種改進后的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a。圖15顯示了第三種改進后的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a,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a包括一第一冷卻單元24a,一第二冷卻單元25a和一第三冷卻單元26a。第三種改進后的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a與前述第二種改進相似。在此第三種改進中,每個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a,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a和所述第三冷卻單元26a都包括五個所述換熱管240a。
而且,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a還包括一第一制冷劑入口管248a,所述第一制冷劑入口管248a連接到所述換熱器30上,和一第一制冷劑出口管249a,其中,相應的各所述換熱管240a都延伸于所述第一制冷劑入口管248a和所述第二制冷劑出口管249a之間,同樣,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a還包括一第二制冷劑入口管258a,所述第二制冷劑入口管258a連接于所述第一制冷劑出口管249a,和一第二制冷劑出口管259a,其中,相應的各所述換熱管240a都延伸于所述第二制冷劑入口管258a和所述第二制冷劑出口管259a之間,而且,所述第三冷卻單元26a還包括一第三制冷劑入口管268a,所述第三制冷劑入口管268a連接于所述第二制冷劑出口管259a,和一第三制冷劑出口管269a,所述第三制冷劑出口管269a連接到所述換熱器30,其中,相應的各所述換熱管240a都延伸于所述第三制冷劑入口管268a和所述第三制冷劑出口管269a之間,也就是說,對于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a到所述第三冷卻單元26a中的每個來說,相應的所述換熱管240a和相應的所述制冷劑入口管248a/258a/268a和相應的所述制冷劑出口管249a/259a/269a形成了三列管道以傳送所述制冷劑3,其被預設為與流經(jīng)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a到所述第三冷卻單元24a的所述冷卻水1進行換熱。
流入所述第一制冷劑入口管248a的所述制冷劑3分叉流入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a中的各所述第五換熱管240a,各所述換熱管240a都被浸入所述第一儲水盆21a,所述第一儲水盆21a與所述水泵10相連,這樣,所述冷卻水1首先被泵送入所述第一儲水盆21a以與流經(jīng)所述換熱管240a內(nèi)的所述制冷劑3進行換熱,流經(jīng)這些所述換熱管240a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流經(jīng)所述第一填料單元245a,其包括一第一填料包2451a,以與從所述入風側201流入的空氣進行換熱。
注意,流經(jīng)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a中的所述換熱管240a內(nèi)的所述制冷劑3匯集起來流入所述第一制冷劑出口管249a,其連接于所述第二制冷劑入口管258a,流入所述第二制冷劑入口管258a的所述制冷劑3分叉流入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a中的各個所述第五換熱管240a。
此外,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a中的各所述換熱管240a都被浸入所述第二儲水盆22a內(nèi),這樣,流出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a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與流經(jīng)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a中的各所述換熱管240a內(nèi)的所述制冷劑3進行換熱。流經(jīng)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a的各個所述換熱管240a內(nèi)的所述制冷劑3匯集起來流入所述第二制冷劑出口管259a,所述第二制冷劑出口管259a連接于所述第三制冷劑入口管268a。
在第三種改進后的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中,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a還包括一第一支撐盤246a,且所述第一儲水盆21a包括一第一水槽體211a,所述第一水槽體211a定義了一第一水槽腔2111a供收集所述冷卻水1,和多個第一水管212a,各所述第一水管間隔地形成于所述第一水槽體211a內(nèi)以在各所述第一水管212a內(nèi)分別定義多個第一水通道2121a從所述第一水管212a將所述第一水槽腔2111a與所述第一填料單元245a相連通,這樣,所述冷卻水1能夠通過各所述第一水通道2121a從所述第一儲水盆21a流入所述第二支撐盤246a。
所述冷卻水1之后流經(jīng)所述第一支撐盤246a,所述第一支撐盤246a又具有多個形成于其上的穿透的第一通洞2467a,其中,到達所述第一支撐盤246a的所述冷卻水1可以流入所述第一填料單元245a以與從所述入風側201流入的空氣進行換熱。
值得一提的是,每個所述第一水管212a都被安裝于所述第一儲水盆21a內(nèi),使所述第一水管212a的一頂部開口高于相應的各所述換熱管240a。利用簡單物理學,具有較高溫度的所述冷卻水1易于在所述第一儲水盆21a內(nèi)上浮而具有相對較低溫度的所述冷卻水1易于在所述第一儲水盆21a內(nèi)下沉。因此,所述第一儲水盆21a中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從多個所述換熱管240a中吸熱,且吸熱后的所述冷卻水1在所述第一儲水盆21a中上浮并流入其中一十所述第一水管212a。相對較低溫度的所述冷卻水1被保留在所述第一儲水盆21a的低部以吸熱,直到溫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所述冷卻水1在所述第一儲水盆21a中上浮并流入所述第一水管212a。
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a又包括一第二支撐盤256a,且所述第二儲水盆22a包括一第二水槽體221a,所述第二水槽體221a定義了一第二水槽腔2211a以收集流出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a的所述冷卻水1,和多個第二水管222a,各所述第二水管222a間隔地形成于所述第二水槽體221a內(nèi)以在多個所述第二水管222a內(nèi)分別定義多個第二水通道2221a,所述第二水管222a將所述第二水槽體2211a與所述第二填料單元255a相連通,所述第二填料單元255a包括一個第二填料包2551a,這樣,所述冷卻水1能夠經(jīng)多個所述第二水通道2221a從所述第二儲水盆22a流入所述第二支撐盤256a。
所述冷卻水1之后被收集于所述第二支撐盤256a,所述第二支撐盤256a又具有多個形成于其上的穿透的第二通洞2567a,其中,被收集于所述第二支撐盤256a的所述冷卻水1可以流入所述第二填料單元255a中的所述第二填料包2551a,以與從所述入風側202流入的空氣進行換熱。
像所述第一儲水盆21a的情況一樣,每個所述第二水管222a都被安裝于所述第二儲水盆22a,使所述第二水管222a的一頂部開口高于相應的所述換熱管240a,所述第二儲水盆22a內(nèi)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從各所述換熱管240a中吸熱,且吸熱后的所述冷卻水1在所述第二儲水盆22a內(nèi)上浮并流入其中一個所述第二水管222a,相對較低溫度的所述冷卻水1被保留于所述第二儲水盆22a的低部以吸熱,直到其溫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所述冷卻水1在所述第二儲水盆22a內(nèi)上浮并流入所述第二水管222a。
所述第二儲水盆22a還包括一第一導流器229a,所述第一導流器229a傾斜地延伸于所述第二水槽腔2211a內(nèi),使流出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a的所述冷卻水1通過所述第一導流器229a被引導著流入所述第二儲水盆22a的低部,以與各所述換熱管240a進行換熱。注意,所述第一導流器229a被安裝于所述第二水管222a之上,這樣,流出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a的所述冷卻水1不與已從各所述換熱管240a吸熱后的所述冷卻水1相混。
如圖18所示,所述第一導流器229a具有一第一斜部2291a,所述第一斜部2291a從所述第二儲水盆22a的頂部側邊斜伸到所述第二儲水盆22a相對的側部。以引導流出所述第一填料單元245a的所述冷卻水1在所述第一斜部2291a上斜著滑落下來,和一第一導流部2292a,所述第一導流部2292a從所述第一制部2291a向下大體垂直地延伸到所述第二水槽腔2211a,這樣,在所述第一斜部2291a上滑落著且具有較低溫度的所述冷卻水1被引導著流入所述第二水槽腔2211a的低部,并與各所述換熱管240a進行換熱。
所述第三冷卻單元26a還包括一第三支撐盤266a,且所述第三儲水盆23a包括一第三水槽體231a,所述第三水槽體231a定義了一第三水槽腔2311a以容納流出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a的所述冷卻水1,和多個第三水管232a,各所述第三水管232a間隔地形成于所述第三水槽體231a內(nèi),以在各所述第三水管232a內(nèi)分別定義多個第三水通道2321a,各所述第三水管232a將所述第三水槽腔2311a與所述第三填料單元265a相連通,所述第三填料單元265a包括一個第三填料包2651a,這樣,所述冷卻水1能夠過過各所述第三水通道2321a從所述第三儲水盆23a流入所述第三支撐盤266a。
所述冷卻水1之后被收集于所述第三支撐盤266a,所述第三支撐盤266a又具有多個形成于其上的穿透的第三通洞2667a,其中,收集于所述第三支撐盤266a的所述冷卻水1可以流入所述第三填料單元265a中的所述第三填料包2651a以與從所述入風側202流入的空氣進行換熱。
如所述第二儲水盆22a的情況,每個所述第三水管232a都被安裝于所述第三儲水盆23a中,使所述第三水管232a的一頂部開口高于相應的各所述換熱管240a,所述第三儲水盆23a中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從所述換熱管240a中吸熱,且吸熱后的所述冷卻水1在所述第三儲水盆23a中上浮并流入其中二個所述第三水管232a。較低溫度的所述冷卻水1被保留于所述第三儲水盆23a的低部以吸熱,直到其溫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所述冷卻水1在所述第三儲水盆23a中上浮并流入所述第三水管232a。
所述第三儲水盆23a還包括一第二導流器230a,所述第二導流器230a傾斜地延伸于所述第三水槽腔2311a內(nèi),使流出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a的所述冷卻水1通過所述第二導流器230a被引導著流入所述第三儲水盆23a,以與各所述換熱管240a進行換熱,注意,所述第一導流器230a被安裝于各所述第三水管232a之上,這樣,流出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a的所述冷卻水1不與己從所述換熱管240a吸熱的所述冷卻水1相混。
所述第二導流器230a具有一第二斜部2301a,所述第二斜部2301a從所述第三儲水盆23a的頂部側邊斜伸到所述第三儲水盆23a相對的側部,以引導流出所述第二填料單元255a的所述冷卻水1在所述第二斜部2301a上斜著滑落下來,和一第二導流部2302a,所述第二導流部2302a從所述第二斜部2301a向下大體垂直地延伸到所述第二水槽腔2211a,這樣,在所述第二斜部2301a上滑落著且具有較低溫度的所述冷卻水1被引導著流入所述第三水槽腔2311a的低部,并與各所述換熱管240a進行換熱。
圖19到20顯示了本發(fā)明優(yōu)選實施例第四種改進的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第四種改進與前述類似,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b也包括一塔殼200,其具有一入風側201和一出風側202,一第一儲水盆21b,一第一冷卻單元24b,一第二冷卻單元25b,和一第二儲水盆22b,其位于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b之下。
所述第一儲水盆21b被安裝于所述塔殼200b內(nèi)以收集被泵送自所述水泵10的所述冷卻水1,另一方面,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b包括多個換熱管240b和一第一填料單元245b,其中,被收集于所述第一儲水盆21b內(nèi)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流經(jīng)所述換熱管240b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一填料單元245b。
另一方面,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b包括多個換熱管240b和一定數(shù)量的第二填料單元255b,其中,流經(jīng)所述第一填料單元245b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流經(jīng)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b中的所述換熱管240b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填料單元255b。
所述第二儲水盆22b被置于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b之下以收集從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b流出的所述冷卻水1,其中,收集于所述第二儲水盆22b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被所述水泵10泵送回所述第一儲水盆21b,其中,所述制冷劑3被預設為與流經(jīng)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b的所述冷卻水1進行換熱,以降低其自身溫度,其中,一定量的空氣經(jīng)所述入風側201b被吸入所述塔殼200以與流經(jīng)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b和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b的所述冷卻水1進行換熱,來降低所述冷卻水1的溫度,其中,已從所述冷卻水1吸熱的空氣經(jīng)所述出風側202被排出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b。
所述第一儲水盆21b具有一第一水槽底板211b,一第一水槽側板212b,多個第一間隔洞213b,各所述第一間隔洞213b穿透地間隔地形成于所述水槽底板211b上,其中,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被泵送入所述第一儲水盆21b并經(jīng)各所述第一間隔洞213b到達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b。
如圖19到20所示,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b和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b內(nèi)的各所述換熱管240b間隔地延伸在所述塔殼200內(nèi)。而且,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b還包括一第一制冷劑入口管248b,所述第一制冷劑入口管248b連接于所述換熱器30,和一第一制冷劑出口管249b,其中,相應的各所述換熱管240b都延伸于所述第一制冷劑入口管248b和所述第一制冷劑出口管249b之間,同樣地,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b還包括一第二制冷劑入口管258b,所述第二制冷劑入口管258b連接于所述第一制冷劑出口管249b,和一第二制冷劑出口管259b,其中,相應的各所述換熱管240b都延伸于所述第二制冷劑入口管258b和所述第二制冷劑出口管259b之間。
離開所述換熱器30的所述制冷劑3首先進入所述第一制冷劑入口管248b,所述第一制冷劑入口管248b連接于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b內(nèi)的所述換熱管240b(它們被命名為第一到第五換熱管241b,242b,243b,244b,245b),如圖20所示,所述制冷劑3之后被引導著流入所述第一換熱管241b和所述第二換熱管242b,并到達所述第一制冷劑出口管249b,所述第一制冷劑出口管249b收集流出所述第一換熱管241b和所述第二換熱管242b的所述制冷劑3。
所述制冷劑3之后被引導著流入所述第三換熱管243b和所述第四換熱管244b,并到達所述第一制冷劑入口管248b,流經(jīng)所述第三換熱管243b和所述第四換熱管244b內(nèi)的所述制冷劑3之后被收集于所述第一制冷劑入口管248b并被引導著流入所述第五換熱管245b,流經(jīng)所述第五換熱管245b內(nèi)的所述制冷劑3之后被收集于所述第一制冷劑出口管249b,且所述制冷劑3被引導著流出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b。
值得一提的是,每個所述第一制冷劑入口管248b和所述第一制冷劑出口管249b都包括一個安裝于其內(nèi)的阻塞物2481b/2491b,以引導所述制冷劑3按上述流程循序流動。
也就是說,流入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b的所述制冷劑3首先流入所述第一制冷劑入口管248a并遇到置于其中的所述阻塞物2481b。遇到所述阻塞物2481b的所述制冷劑3轉而流入所述第一換熱管241b和所述第二換熱管242b并到達所述第二制冷劑出口管249b。到達所述第一制冷劑出口管249b的所述制冷劑3被預設為遇到置于其中的所述阻塞物2491b,并轉而流入所述第三換熱管243b和所述第四換熱管244b,并到達所述第一制冷劑入口管248b,到達所述第一制冷劑入口管248b的所述制冷劑3被所述阻塞物2481b所阻檔,并被阻止流回所述第一換熱管241b和所述第二換熱管242b,所述制冷劑3之后轉而流向所述第五換熱管245b,流經(jīng)所述第五換熱管245b內(nèi)的所述制冷劑3被所述第一制冷劑出口管249b的所述阻塞物2491b阻止流回所述第四換熱管244b和所述第三換熱管243b。
同樣如圖19到圖20所示,離開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b的所述制冷劑3流入所述第二制冷劑入口管258b,所述第二制冷劑入口管258b連接于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b中的所述換熱管240b(它們被命名為第六到第十換熱管251b,252b,253b,254b,265b)。如圖21所示,所述制冷劑3之后被引導著流入所述第六換熱管251b和所述第七換熱管252b,并到達所述第二制冷劑出口管259b,其收集流出所述第六換熱管251b和所述第七換熱管252b。
而且,所述制冷劑3之后被引導著流入所述第八換熱管253b和所述第九換熱管254b,并到達所述第二制冷劑入口管258b。流經(jīng)所述第八換熱管253b到所述第九換熱管254b內(nèi)的所述制冷劑3之后匯集于所述第二制冷劑入口管258b并被引導著流入所述第十換熱管255b,流經(jīng)所述第十換熱管255b內(nèi)的所述制冷劑3之后匯集于所述第二制冷劑出口管259b,且所述制冷劑3被引導著流出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b。
值得一提的是,每個所述第二制冷劑入口管258b和所述第二制冷劑出口管259b都包括一個安裝于其內(nèi)的阻塞物2581b/2591b以引導所述制冷劑3按上述流程循序流動。
也就是說,流入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b的所述制冷劑3首先流入所述第二制冷劑入口管258b并遇到置于其內(nèi)的所述阻塞物2581b。遇到所述阻塞物2581b的所述制冷劑3轉而流入所述第六換熱管251b和所述第七換熱管252b并到達所述第二制冷劑出口管259b,到達所述第二制冷劑出口管259b的所述制冷劑3被預設為過到置于其內(nèi)的所述阻塞物2591b,并轉而流入所述第八換熱管253b和所述第九換熱管254b,并到達所述第二制冷劑入口管258b。到達所述第二制冷劑入口管258b的所述制冷劑3被所述阻塞物2581b所阻塞,并被阻止流回所述第六換熱管251b和所述第七換熱管255b。所述制冷劑3之后轉而流入所述第十換熱管255b,流經(jīng)所述第十換熱管255b內(nèi)的所述制冷劑3被所述第二制冷劑出口管254b的所述阻塞物2591b阻止流回所述第八換熱管253b和所述第九換熱管254b。
圖22到圖23顯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優(yōu)選實施例對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所作的第五種改進,其與前述幾種改進類似,據(jù)此,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包括一第一冷卻單元24c,一第二冷卻單元25c和一第三冷卻單元26c。
而且,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疑器100c包括三個水泵10,一第一儲水盆21c,一第二儲水盆22c,和多個盆隔板27c,各盆隔板27c位于所述第一儲水盆21c和所述第二儲水盆22c上,
多個所述盆隔板27c間隔地置于所述第一儲水盆21c上,將所述第一儲水盆21c分為第一到第三儲水區(qū)216c,217c,218c,同樣地,位于所述第二儲水盆22c上的所述盆隔板27c,將所述第二儲水盆22c分為第四到第六儲水區(qū)226c,227c,228c,在第五種改進中,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c包括一第一填料單元245c,其包括第一到第三填料包2451c,2452c,2453c,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c包括一第二填料單元255c,其包括第四到第六填料包2551c,2552c,2553c。所述第三冷卻單元26c包括一個第三填料單元265c,其包括第七到第九填料包2651c,2652c,2653c。
所述冷卻水1首先被收集于所述第一儲水盆21c,所述第一儲水盆21c被分隔為第一到第三儲水區(qū)216c,217c,218c。收集于所述第一儲水區(qū)216c內(nèi)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流經(jīng)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c,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c,所述第三冷卻單元26c,并最終被收集于所述第二儲水盆22c內(nèi)的所述第四儲水區(qū)226c。同樣地,收集于所述第二儲水區(qū)217c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流經(jīng)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c,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c,所述第三冷卻單元26c,并最終收歸于所述第二儲水盆22c內(nèi)的所述第五儲水區(qū)227c,而且,收集于所述第三儲水區(qū)218c內(nèi)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流經(jīng)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c,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5c。所述第三冷卻單元26c,并最終被收集于所述第二儲水盆22c內(nèi)的所述第六儲水區(qū)228c。
如圖22所示,每個所述水泵10都被預設為泵送在所述第一修水盆21c和所述第二儲水盆22c內(nèi)的兩個相對應所述儲水區(qū)之間循環(huán)流動的所述冷卻水1。
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包括九個所述換熱管240c(它們名為第一到第九換熱管2401c,2402c,2403c,2404c,2405c,2406c,2407c,2408c,2409c),其中,收集于所述第一儲水區(qū)216c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順次流經(jīng)所述第一到第三換熱管2401c,2402c,2403c,所述第一填料包2451c,第十到第十二換熱管2501c,2502c,2503c,所述第四填料包2551c,第十九到第二十一換熱管2601c,2602c,2603c和所述第四儲水區(qū)226c。
同樣地,被收集于所述第二儲水區(qū)217c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順次流經(jīng)所述第四到第六換熱管2404c,2405c,2406c,所述第二填料包2452c,第十三到第十五換熱管2504c,2505c,2506c,所述第五填料包2552c,第二十二到第二十四換熱管2604c,2605c,部06c和所述第五儲水區(qū)227c。
而且,被收集于所述第三儲水區(qū)218c的所建冷卻水1被預設為順次汲經(jīng)所述第七到第九換熱管2407c,2408c,2409c,所述第三填料包2453c,第十六到第十八換熱管2507c,2508c,2509c,所述第六填制包2553c,第二十五到第二十七換熱管2607c,2608c,2609c和所述第六儲水區(qū)228c。
如圖23所示,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c還包括一第一制冷劑入口管248c,其連接于所述換熱器30,和一個第一制冷劑出口管249c,其中,相應的所述換熱管(第一到第九換熱管2401c,2402c,2403c,2404c,2405c,2406c,2407c,2408c,2409c)延伸在所述第一制冷劑入口管248c和所述第一制冷劑出口管249c之間。
同樣地,如圖24所示,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c還包括一第二制冷劑入口管258c,其連接于所述換熱器30,和一第二制冷劑出口管259c,其中,相應的所述換熱管(第十到第十八換熱管2501c,2502c,2503c,2504c,2505c,2506c,2507c,2508c,2509c)延伸在所述第二制冷劑入口管258c和所述第二制冷劑出口管259c之間。
而且,如圖25所示,所述第三冷卻單元26c還包括一第三制冷劑入口管268c,其連接于所述換熱器30,和一第三制冷劑出口管269c,其中,相應的所述換熱管(第十九到第二十七換熱管2601c,2602c,2603c,2604c,2605c,2606c,2607c,2608c,2609c)延伸在所述第三制冷劑入口管268c和所述第三制冷劑出口管269c之間。
如圖23所示,每個所述第一制冷劑入口管248c和所述第一制冷劑出口管249c都包括一個安裝于其內(nèi)的阻塞物2481c/2491c以引導所述制冷劑3按下述流程循序流動。
也就是說,流出所述換熱器30又流入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c的所述制冷劑3,首先流入所述第一制冷劑入口管248c并遇到置于其內(nèi)的所述阻塞物2481c。遇到所述阻塞物2481c的所述制冷劑3被引導著流入所述第一換熱管2401c,所述第二換熱管2402c和所述第三換熱管2403c,并到達所述第一制冷劑出口管249c,到達所述第一制冷劑出口管249c的所述制冷劑3被預設為遇到置于其內(nèi)的所述阻塞物2491b,并轉而流入所述第四換熱管2404c,所述第五換熱管2405c和所述第六換熱管2406c,并到達所述第一制冷劑入口管248c。到達所述第一制冷劑入口管248c的所述制冷劑3被所述阻塞物2481c所阻塞,且被阻止流回所述第一到第三換熱管2401c,2402c,2403c。所述制冷劑3之后被引導著流入所述第七換熱管2407c,所述第八換熱管2408c,和所述第九換熱管2409c:以及所述第一制冷劑出口管249c。所述制冷劑3之后被預設為離開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c并流回所述換熱器30。
如圖24所示,每個所述第二制冷劑入口管258c和所述第二制冷劑出口管259c都包括一個安裝于其內(nèi)的阻塞物2581c/2591c以引導所述制冷劑3按下述流程循序流動。
也就是說,流出所述換熱器30的所述制冷劑3進入所述第二制冷劑入口管258c,且流入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c的所述制冷劑3首先流入所述第二制冷劑入口管258c并過到置于其內(nèi)的所述阻塞物2581c。遇到所述阻塞物2581c的所述制冷劑3被引導著流入所述第十換熱管2501c,所述第十一換熱管2502c和所述第十二換熱管2503c,并到達所述第二制冷劑出口管259c,到達所述第二制冷劑出口管259c的所述制冷劑3被預設為遇到置于其內(nèi)的所述阻塞物2591b,并轉而流入所述第十三換熱管2504c,所述第十四換熱管2505c和所述第十五換熱管2506c,并到達所述第二制冷劑入口管258c,到達所述第二制冷劑入口管258c的所述制冷劑3被所述阻塞物2581c所阻塞,且被阻止流回所述第十換熱管2501c,所述第十一換熱管2502c和所述第十二換熱管2503c,所述制冷劑3之石被引導著流入所述第十六換熱管2507c,所述第十七換熱管2508c,和所述第十八換熱管2509c以及所述第二制冷劑出口管259c,所述制冷劑3之后被預設為離開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c并流回所述換熱器30。
與此同時,流出所述換熱器30的所述制冷劑3也流入所述第三冷卻單元26c內(nèi)的所述第三制冷劑入口管268c,且遇到置于其內(nèi)的所述阻塞物2681c,遇到所述阻塞物2681c的所述制冷劑3被引導著流入所述第十九換熱管2601c,所述第二十換熱管2602c和所述第二十一換熱管2603c,并到達所述第三制冷劑出口管269。到達所述第三制冷劑出口管269c的所述制冷劑3被預設為遇到置于其內(nèi)的所述阻塞物2691c,并轉而流入所述第二十二換熱管2604c,所述第二十三換熱管2605c和所述第二十四換熱管2606c,并到達所述第三制冷劑入口管268c,到達所述第三制冷劑入口管268c的所述制冷劑3被所述阻塞物2681c所阻塞,且被阻止流回所述第十九換熱管2601c,所述第二十換熱管2602c和所述第二十一換熱管2603c、所述制冷劑3之后被引導著流入所述第二十五換熱管2607c,所述第二十六換熱管2608c,和所述第二十七換熱管260w:以及所述第三制冷劑出口管269c,所述制冷劑3之石被預設為離開所述第三冷卻單元26c并被引導著流回所述換熱器30。
注意,上述所述制冷劑3可以來自于任何其它部件(不必為所述換熱器30),只要降低所述制冷劑3的溫度必須利用熱交換,使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c能被應用于廣泛的技術領域(而不僅僅是空調系統(tǒng)),這是本發(fā)明的重要特點。
圖26到圖28顯示了根據(jù)上述本發(fā)明優(yōu)選實施例經(jīng)過第六種改進的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d。所述第六種改進體大體上類似于優(yōu)選實施例。
圖26顯示了兩個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d,且每個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d都利用了一水泵10,在此第六種改進中,每個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d都包括一第一儲水盆21d,一第一冷卻單元24d,一第二冷卻單元25d,一第二儲水盆22d,所述第二儲水盆22d位于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d和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d之間,一個第三儲水盆23d,和多個盆隔板27d,各所述盆隔板27d分別位于所述第一儲水盆21d,所述第二儲水盆22d,和所述第三儲水盆23d上。
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d包括多個換熱管240d,和一第一填料單元245d,所述第一填料單元245d位于所述換熱管240d之下,其中,收集于所述第一儲水盆21d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流經(jīng)所述換熱管240d的外表面并繼而流經(jīng)所述第一填料單元245d。
位于所述第一儲水盆21d上的所述盆隔板27d將所述第一儲水盆21d分為所述第一和第二儲水區(qū)216d,217d,同樣地,位于所述第二儲水盆22d的所述盆隔板27d將所述第二儲水盆22d分為所述第三和第四儲水區(qū)226d,227d,而且,位于所述第三儲水盆23d上的所述盆隔板27d將所述第三儲水盆23d分為所述第五和第六儲水區(qū)236d,237d。
在所述第六種改進中,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d包括一第一填料單元245d,所述第一填料單元245d包括第一和第二填料包2451d,2452d,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d包括一第二填料單元255d,所述第二填料單元255d包括第三和第四填料包2551d,2552d。
所述冷卻水1首先被收集于所述第一儲水盆21d,所述第一儲水盆21d被分隔為第一和第二儲水區(qū)216d,217d,被收集于所述第一儲水區(qū)216d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流經(jīng)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d,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d中的所述第三儲水區(qū)226d,并最終被收集于所述第三儲水盆23d內(nèi)的所述第五儲水區(qū)236d。
同樣地,被收集于所述第二儲水區(qū)217d的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流經(jīng)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d,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d中的所述第四儲水區(qū)227d,并最終被收集于所述第三儲水盆23d內(nèi)的所述第六儲水區(qū)237d。
所述制冷劑3被預設為至少經(jīng)過一個換熱回路,這個回路由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d和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d內(nèi)的各所述換熱管240d所組成。
所述第一儲水盆21d具有一第一水槽底板211d,一第一水槽側板212d,多個第一間隔洞213d,各所述第一間隔洞213d穿透地間隔地形成于所述水槽底板211d上,其中,所述冷卻水1被預設為被所述水泵10泵送入所述第一儲水盆21d并通過各所述第一間隔洞213d到達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d。
另一方面,所述第二儲水盆22d具有一第二水槽底板221d,一第二水槽側板222d,多個第二間隔洞223d,各所述第二間隔洞223d穿透地間隔地形成于所述第二水槽底板221d上,其中,從所述第一填料單元245d灑落下來的所述冷卻水1以上述方式被收集于所述第二儲水盆22d并經(jīng)各所述第二間隔洞223d到達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d。
圖27顯示了所述制冷劑3的流程,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d又包括一第一制冷劑入口管248d,所述第一制冷劑入口管248d連接于所述換熱器30,和一第一制冷劑傳送管249d,其中,相應的各所述換熱管(第一到第四換熱管241d,242d,243d,244d)延伸于所述第一制冷劑入口管248d和所述第一制冷劑傳送管249d之間。
同樣地,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d又包括一第二制冷劑入口管258d,所述第二制冷劑入口管258d連接于所述換熱器30,和一第二制冷劑傳送管259d,其中,相應的各所述換熱管(第五到第八換熱管251d,252d,253d,254d)延伸于所述第二制冷劑入口管258d和所述第二制冷劑傳送管259d之間。
如圖28所示,所述第一制冷劑入口管248d包括一個安裝于其內(nèi)的阻塞物2481d,所述阻塞物2481d位于所述第二換熱管242d和所述第三換熱管243d之間,以引導所述制冷劑3按下述流程中循序流動。
流入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d的所述制冷劑3首先流入所述第一制冷劑入口管248d并遇到位于其內(nèi)的所述阻塞物2481d。遇到所述阻塞物2481d的所述制冷劑3被引導著流入所述第一換熱管241d和所述第二換熱管242d并到達所述第一制冷劑傳送管249d,到達所述第一制冷劑傳送管249d的所述制冷劑3被預設為被導流入所述第三換熱管243d和所述第四換熱管244d,并流回所述第一制冷劑入口管248d,之后被引導著離開所述第一冷卻單元24d。
所述第二制冷劑入口管258d包括一個安裝于其內(nèi)的阻塞物2581d,所述阻塞物2581d位于所述第六換熱管252d和所述第七換熱管253d之間,以引導所述制冷劑3按下述流程中循序流動。
流入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d的所述制冷劑3首先流入所述第二制冷劑入口管258d并流到位于其內(nèi)的所述阻塞物2581d。遇到所述阻塞物2581d的所述制冷劑3被引導著流入所述第五換熱管251d和所述第六換熱管252d并到達所述第制冷劑傳送管259d。到達所述第二制冷劑傳送管259d的所述制冷劑3被預設為被導流入所述第七換熱管253d和所述第八換熱管254d,并流回所述第二制冷劑入口管258d,之后被引導著離開所述第二冷卻單元25d。
如圖28顯示了所述制冷劑3的又一種流程。重要的是,在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中循環(huán)流動著多種所述制冷劑3的流程,多種不同的流程是對本發(fā)明所做的明顯的改進,也都應在本發(fā)明的權利范圍之內(nèi)。
而且,對于上述多種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優(yōu)選實施例以及所有改進)來說,每個所述換熱管240都經(jīng)特別設計并以上述方式所構造,以達到換熱效率最大化的效果。所述換熱管240的一優(yōu)選實施例將先被討論,而其各種改進隨后將被詳細于以描述。
如圖29到圖33所示,顯示了本發(fā)明優(yōu)選實施例中一種高效換熱管240,其中,所述換熱管240包括一管身51,多個內(nèi)換熱翅片52,和多個外換熱翅片53。
所述內(nèi)換熱翅片52間隔地突出地沿著所述管身51的內(nèi)表面511以螺旋方式延伸,以增大相應的所述換熱管240的換熱表面積,并引導流體在相應的所述換熱管240的所述內(nèi)表面511上沿著所述內(nèi)換熱翅片52的螺旋狀流程流動。
所述外換熱翅片53間隔地突出地沿著所述管身51的外表面512延伸,以增大相應的所述換熱管240的換熱表面積,并引導流體在相應的所述換熱管240的所述外表面512上沿著所述外換熱翅片53的流程流動。
重要值得一提的是,每個所述內(nèi)換熱翅片52和所述外換熱翅片53都可以體現(xiàn)為具有多種橫截面形狀,以最佳地大相應所述換熱管240的換熱表面積,例如,每個所述內(nèi)換熱翅片52和所述外換熱翅片53的橫截面形狀都可以體現(xiàn)為“i”形,“l(fā)”形,“t”形,“v”形,“w”形,或者甚至“z”形。這些所述內(nèi)換熱翅片52和所述外換熱翅片53的不同橫截面形狀將在圖34a到34i中作進一步說明。
更具體地,圖34a顯示每個所述內(nèi)換熱翅片52和所述外換熱翅片53都具有“v”形橫截面形狀。圖34b顯示每個所述內(nèi)換熱翅片52和所述外換熱翅片53都具有“s”形橫截面形狀。圖34d顯示每個所述內(nèi)換熱翅片52和所述外換熱翅片53都具有“z”形橫截面形狀。圖34c到34e顯示每個所述內(nèi)換熱翅片52和所述外換熱翅片53都從相應的所述管身51延伸出來,而每個這些所述內(nèi)換熱翅片52和所述外換熱翅片53的外尾部厚度都逐漸減小以形成外部尖末端。圖34f顯示每個所述內(nèi)換熱翅片52和所述外換熱翅片53都具有“w”形截面形狀。圖34g顯示每個所述內(nèi)換熱翅片52和所述外換熱翅片53都具有波浪形截面形狀。圖34h顯示每個所述內(nèi)換熱翅片52和所述外換熱翅片53都具有微小傾角的“v”形截面形狀。圖34i顯示每個所述內(nèi)換熱翅片52和所述外換熱翅片53都具有“t”形截面形狀。
某一特定所述換熱管240的換熱效果取決于該所述換熱管240的熱流密度。導熱定律,通常被稱之為傅立葉定律,表述為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給定材料截面的熱量,正比例于垂直于該截面方向上的溫度變化率和截面面積,而熱量傳遞的方向則與溫度升高的方向相反,因此,為了使單位時間內(nèi)熱傳遞量最大化,人們必須使進行相應換熱過程的面積最大化。不同形狀的所述內(nèi)換熱翅片52和所述外換熱翅片53都是用來最大化傳熱表面積的。
而且,為了便于輕松清潔所述換熱管240,每個所述內(nèi)換熱翅片52和所述外換熱翅片53在有需要的部位,都可被涂上化學涂層或電鍍氧化層,比如telfon特氟龍層(ptfe聚四氟乙烯),以便于輕松從所述內(nèi)外換熱翅片52,53上去除污物。
如圖35a,35b和36所示,每個所述換熱管240都能與一外部保護管54套接使用,因此,每個所述換熱管240又包括一外部保護管54,所述外部保護管54具有一定直徑使所述管身51和所述外換熱翅片53能夠嵌入進被加熱膨脹后的所述外部保護管54內(nèi)。待冷卻后與外部保護管能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更具體地,所述外部保護管54包括一管件541和多個所述外換熱翅片53,所述外換熱翅片53從所述管件541的外表面5412向外延伸出來,以與沿所述外部保護管54外部流動的流體進行換熱。
而且,如圖36所示,所述換熱管240的所述管身51被預設為完全嵌入所述外部保護管54內(nèi),其中,流體可以流經(jīng)所述管身51內(nèi),管內(nèi)流體通過,內(nèi)管翅片52,管身51及“t”形翅片51a,外套管54,外表面5412,外翅片53與在其上面得流體傳遞熱量。當內(nèi)外兩管套入后就會形成多條窄小縫隙51b,縫隙的作用是當無論外套管或內(nèi)管在使用爆管時,都可以通過小縫隙51b排往大氣,不會污染另一側的流體。值得一提的是,從所述管件541延伸出來的所述外換熱翅片53的特征與上面描述過的相間,也就是說,它們也能體現(xiàn)為具有多種橫截面形狀。
值得一提的是,室溫下,所述外部保護管54的內(nèi)徑實際上稍小于所述管身51上的所述外換熱翅片53的外徑或者說是放射直徑,這樣,所述管身51和所述外換熱翅片53就不能被容納進所述外部保護管54內(nèi)。制造者想要務所述管身51插入所述外部保護管54內(nèi)時,它需要將所述外部保護管54加熱到一定高溫,那么所述外部保護管54相應地就將膨脹。擴張之后,制造者就可以將所述管身51及其上的所有所述內(nèi)換熱翅片52和所述外換熱翅片53部插入到所述外部保護管54內(nèi)。
圖37到圖39顯示了本發(fā)明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換熱管240’的第一種改進,在此第一種改進中。每個所述換熱管240’都包括一管身51’,多個內(nèi)換熱翅片52’,各所述內(nèi)換熱翅片52’間隔地突出地沿著所述管身51’的內(nèi)表面511’以螺旋方式延伸出來,以增大相應的所述換熱管240’的換熱表面積,并引導流體在相應的所述換熱管240’的所述內(nèi)表面511’上沿著所述內(nèi)換熱翅片52’的螺旋狀流程流動。
另一方面,每個所述換熱管240’還包括多個外換熱翅片53’。各所述外換熱翅片53’間隔地從所述管身51’的外表面512’向外延伸出來。更具體地,每個所述外換熱翅片53’都從所述管身51’的所述外表面512’周身廷伸出來,以形成一個換熱板來與相應的沿所述管身51’的所述外表面512’流動的流體(如上面描述過的冷卻水)進行換熱。
如圖37所示,每個所述外換熱翅片53’又具有多個穿透的間隔地位于其上的引導孔531’,以促進流體(如上面描述過的所述冷卻水1)穿過所述外換熱翅片53’流動,此流體,如所述冷卻水1,能夠通過所述引導孔531’穿過所述外換熱翅片53’。而且,每個所述外換熱翅片53’還具有多個形成于其上的紋532’,以進一步最大化各所述外換熱翅片53’與流經(jīng)相應的各所述換熱管240’外的所述流體之間的換熱表面積。
重要值得一提的是,每個所述外換熱翅片53’的橫截面形狀可以不同以適應所述換熱管240’的不同應用。例如,每個所述外換熱翅片53’可以具有正方形或者長方形的橫截面形狀,如圖37到38所示。然而,如圖40所示,所述外換熱翅片53’也可以具有一個圖形截面以與相應的流體進行換熱。
重要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外換熱翅片53’可以體現(xiàn)為具有多種橫截面形狀。例如,每個所述外換熱翅片53’都可以體現(xiàn)為具有一個矩形橫截面,六邊形橫截面,八邊形橫截面,或者任何其他橫截面形狀。
而且,上面提到的所述換熱管240(以及所有改進)都能應用于上面提到的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及其所有改進。此外,所述換熱管240也將應用于下面提及的所述換熱器30。
圖41和圖44顯示了本發(fā)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一種換熱器30。根據(jù)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換熱器30包括一換熱器外殼31,一上水室33,所述上水室33位于所述換熱器外殼31的上部,一下水室34,所述下水室34位于所述換熱器外殼31的下部,和一個反饋裝置32。
所述換熱器外殼31具有一入水口311,一出水口312,一制冷劑入口314,一制冷劑出口315,和一蓋子313,所述蓋子可拆卸地置于所述換熱器外殼31上。
所述上水室33與所述出水口312相連通,而所述下水室34與所述入水口311相連通。所述換熱器30還包括多個換熱管240,各所述換熱管240延伸在所述上水室33和所述下水室34之間。其中,具有一定低溫的水被預設為經(jīng)所述入水口311流入所述換熱器30,并經(jīng)換管240降溫后流上上水室33通過出水口312離開換熱器30。
與此同時,所述制冷劑3被引導著經(jīng)所述制冷劑入口314流入所述換熱器30,并流經(jīng)所述換熱管240外部(即,沿著相應的所述外換熱翅片53)以與流經(jīng)相應的所述換熱管240內(nèi)的水進行換熱。在所述制冷劑3與所述水的換熱過程中。所述制冷劑3吸收了熱量被蒸發(fā)(即,蒸汽態(tài)),所述制冷劑3的蒸汽之后被引導著經(jīng)所述制冷劑出口315離開所述換熱器30。
所述反饋裝置32包括一反饋出口321,一反饋入口322,和一反饋管323,所述反饋管323連接所述反饋出口321和所述反饋入口322,其中,未完全被蒸發(fā)的所述制冷劑3被預設為經(jīng)所述反饋出口321和所述反饋入口322被反饋回所述換熱器30,以進入下一個換熱循環(huán),這樣,使未完全被蒸發(fā)的所述制冷劑3在離開所述換熱管30之前被完全蒸發(fā),并返回至空調系統(tǒng)的壓縮機或者其他部件。
所述換熱器30還包括一制冷劑引導器36,所述制冷劑引導器36位于所述上水室33之內(nèi),以引導來自所述制冷劑入口314的所述制冷劑3流經(jīng)各所述換熱管240外。更具體地,所述制冷劑引導器36包括一主引導管361,所述主引導管361延伸自所述制冷劑入口314,多個制冷劑分配管362,各所述制冷劑分配管362橫向間隔地延伸自所述主引導管361,其中,每個所述制冷劑分配管362都具有一個形成于其末端的噴嘴3621。
所述制冷劑引導器36還包括一分隔組件363,所述分隔組件363被安裝于所述換熱器外殼31內(nèi),位于各所述噴嘴3621之上,和一個導向板364,所述導向板364橫向隔開地安裝于所述分隔組件363之下,以在所述分隔組件363和所述導向板364之間定義一個氣腔部365,其中,流經(jīng)所述引導支362內(nèi)的所述制冷劑3以準氣態(tài)狀(即,半氣態(tài)半液態(tài))被噴入所述氣腔365內(nèi)。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導向板364具有多個穿透的間隔地形成于其上的引導孔3641,其中,各所述換熱管240都被預設為經(jīng)所述引導孔3641延伸于所述上水室33和所述下水室34之間。但是,每個所述引導孔3641的直徑都略大于相應的各所述換熱管240的外徑(包括所述外換熱翅片53),這樣,液態(tài)的所述制冷劑3可以穿過所述換熱管240與相應的所述引導孔3641的側壁之間的小間隙,并從所述氣腔365到達所述換熱器外殼31的低部。
如圖42所示,所述換熱器30還包括多個轉向板35,各所述轉向板35橫向懸吊地間隔地安裝于所述換熱器外殼31內(nèi),位于所述導向板364之下,共中,每兩個相鄰的所述轉向板35都安裝于所述換熱器外殼31相對的側壁,且每個所述轉向板35的直徑都小于所述換熱器外殼31,以在各所述特向板35的內(nèi)端與所述換熱器外殼31相應的相對側壁之間形成一定的通道間隙。各所述轉向板35的各所述通道間隙構成了一個通道301,使被蒸發(fā)的所述制冷劑3從所述換熱器外殼31的上部316流向其下部317,所述制冷劑出口315位于所述下部317。
也就是說,每兩個相鄰的所述轉向板35的側邊352部分別安裝到所述換熱器外殼31的兩個相對的內(nèi)側壁,這樣,被蒸發(fā)的所述制冷劑3被預設為從所述換熱器外殼31的所述頂部316曲折地移到其所述下部317,直到被蒸發(fā)的所述制冷劑3到達所述制冷劑出口315。
也要注意,每個所述轉向板35都具有多個間隔地形成于其上的穿透的間隔洞351,且分別與各所述引導孔3641對齊,其中,各所述換熱管240都被預設為穿過各所述間隔洞351。
而且,每個所述間隔洞351的直徑都略大于相應的各所述換熱管240的外徑(包括所述外換熱翅片53),這樣,液態(tài)的所述制冷劑3可以通過各所述換熱管240與相應的各所述間隔洞351的側壁之間的小空隙,并沿著相應的各所述換熱管240的各所述外換熱翅片53到達所述換熱器外殼31的所述下部317。
也就是說,液態(tài)的所述制冷劑3之后被預設為形成一層薄水膜流經(jīng)各所述換熱管240的各所述外換熱翅片53外以與流經(jīng)所述換熱管240內(nèi)的所述水流進行換熱(即,所述換熱管240的內(nèi)部,并被預設為從所述換熱管240的頂部向下移向其底部。而且,每兩個所述轉向板35之間的垂直距離從最高所述轉向板35到最低轉向板35逐漸增大。
當所述制冷劑3從各所述換熱管240的頂部移動到其底部時,它從水流中吸收熱量并以一定速率被蒸發(fā)。另一方面,流經(jīng)各所述換熱管240內(nèi)的水流中的熱量被排出,且水流的溫度在它從各所述換熱管240的底部流向其頂部時下降。等到所述制冷劑3到達各所述換熱管240的底部,大量所述制冷劑3被蒸發(fā),并被引導著經(jīng)所述制冷劑出口315流出所述換熱器30。
如圖42所示,所述反饋裝置32還包括一余留收集室324,所述余留收集室324位于所述換熱器外殼31的所述下部317,且與所述反饋出口321相連通以使未被蒸發(fā)的所述制冷劑3(即,余留制冷劑3)被預設為被引導和收集于所述余留收集室324,所述余留制冷劑3之后經(jīng)所述反饋管323被泵送回所述反饋入口322。所述反饋入口322與形成于所述蒸發(fā)器外殼31內(nèi)的所述導向板364與所述頂部轉向板35之間的空隙相連通,這樣,所述余留制冷劑3可以與來自各所述引導支362的所述制冷劑3相匯合,并通過再次沿所述換熱管240流動而又一次經(jīng)歷換熱過程。
圖45和圖46顯示了本發(fā)明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換熱器的第一種改進。此第一種改進的所述換熱器30除了制冷劑引導器36’外類似于上面已經(jīng)描述過的優(yōu)選實施例。
在此第一種改進中,所述制冷劑引導器36’包括所述主引導管361’,所述主引導管361’延伸自所述制冷劑入口314’,且各所述引導支362’延伸自位于所述換熱器外殼31外部的所述主引導管361’,其中,每個所述引導支362’都直接延伸到所述氣腔365’以使液態(tài)所述制冷劑3與各所述換熱管240進行換熱。
圖47和圖50顯示了本發(fā)明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換熱器的第二種改進。此第二種改進的所述換熱器30”除了所述換熱管240”外與上面描述過的優(yōu)選實施例相似。
根據(jù)所述換熱器30”的第二種改進,所述換熱器30”只包括一換熱管240e來促進水流與所述制冷劑3之間的換熱,更具體地,所述換熱器30”包括一換熱器外殼31”,一上水室33”,所述上水室33”位于所述換熱器外殼31”的頂部316”,一下水室34”,所述下水室34”位于所述換熱器外殼31”的底部317”,和一個反饋裝置32”,所述換熱器外殼31”具有一入水口311”,一出水口312”,一制冷劑入口314”,一制冷劑出口315”,和一蓋子313”,所述蓋子313”可拆卸地置于所述換熱器外殼31”上。
所述上水室33”與所述出水口312”相連通,而所述下水室34”則與所述入水口311”相連通。所述換熱管240e延伸自所述上水室33”與所述下水室34”之間,其中,具有一定低溫的水流被預設為經(jīng)所述入水口311”流入所述換熱器30”,并通過在所述下水室34”經(jīng)所述出水口312”離開所述換熱器30”。泵送由另外設置的凍水泵所完成。
與此同時,所述制冷劑3被引導著經(jīng)所述制冷劑入口314”流入所述換熱器30”,且流經(jīng)所述換熱管240e的外部(即,沿著相應的所述外換熱翅片53e)以與流經(jīng)相應的所述換熱管240e內(nèi)的水流進行換熱、在所述制冷劑3與水流進行換熱的過程中,所述制冷劑3吸收了熱量被蒸發(fā)(即,蒸汽態(tài)),所述制冷劑3的蒸汽之后被引導著經(jīng)所述制冷劑出口315”離開所述換熱器30”。
所述反饋裝置32”包指一反饋出口321”,一反饋入口322”,和一反饋管323”,所述反饋管323”連接所述反饋出口321”與所述反饋入口322”,其中,未完全被蒸發(fā)的所述制冷劑3被預設為經(jīng)所述反饋出口321”和所述反饋入口322”反饋回所述換熱器30”,以進入下一個換熱循環(huán),這樣,最終使未完全被蒸發(fā)的所述制冷劑3在離開所述換熱器30”之前被完全蒸發(fā),并流回所述空調系統(tǒng)的壓縮機或者其他部件。
所述制冷劑引導器36與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公開的一樣,除了所述制冷劑引導器36被預設為引導所述制冷劑3在所述換熱器30”中從所述制冷劑入口314”流入唯一的所述換熱管240e。
在此所述換熱器30”的第二種改進中,所述換熱器30”還包括一內(nèi)螺旋引導組件37”,所述內(nèi)螺旋引導組件37”安裝于所述換熱管240e內(nèi),其中,所述內(nèi)螺旋引導組件37”的外徑略小于所述換熱管240e的內(nèi)徑,這樣,所述內(nèi)螺旋引導組件37”不會觸到所述換熱管240e的各所述內(nèi)換熱翅片52e(其延伸自所述管身51e)。
所述內(nèi)螺旋引導組件37”又具有一內(nèi)螺旋引導器371”,所述內(nèi)螺旋引導器371”沿所述內(nèi)螺旋引導組件371”的外沿而形成,以防止所述內(nèi)螺旋引導組件37”觸到各所述內(nèi)換熱翅片52e、本階段最重要的是,所述內(nèi)螺旋引導組件37”沿所述換熱器外殼31”的縱向呈螺旋狀延伸,且被預設為沿與所述換熱管240e呈螺旋狀延伸的各所述內(nèi)換熱翅片52e相反的方向延伸。也就是說,當各所述內(nèi)換熱翅片52e順時針延伸時,所述內(nèi)螺旋引導組件37”逆時鐘延伸。當水流流經(jīng)所述換熱管240e內(nèi)時,水流被所述內(nèi)螺旋引導組件37”所引導,由于所述內(nèi)螺旋引導組件37”的螺旋延伸方向與各所述內(nèi)換熱翅片52e相反,所以流經(jīng)所述內(nèi)螺旋引導組件37”的水流被引導著接觸各所述內(nèi)換熱翅片52e,而且。當所述內(nèi)螺旋引導組件37”被安裝于所述換熱管240e內(nèi)時。水流在所述換熱管240e內(nèi)的流動時間將被最大化以最大化水流與所述制冷劑3的換熱時間。
另一方面,所述換熱器30”還包括多個外螺旋引導組件38”。各所述外螺旋引導組件38”沿著所述換熱器外殼31”的內(nèi)表面螺旋地向內(nèi)延伸以形成多個外螺旋引導器381”,其中,來自所述制冷劑入口314”的蒸汽態(tài)所述制冷劑3被預設為接觸所述外螺旋引導組件38”,并流向所述換熱管240e的各所述外換熱翅片52e。所述制冷劑3被預設為與流經(jīng)各所述外換熱翅片52e和各所述內(nèi)換熱翅片53e的水流進行換熱。而且,如圖50所示,每兩個相鄰的所述外螺旋引導器381”之間的垂直距離都隨著所述換熱器外殼31”的高度的降低而增加。
所述換熱器30”還包括一外部引導器39”,所述外部引導器39”被置于所述換熱器外殼31”的內(nèi)表面的縱向以調整和引導流經(jīng)各所述外換熱翅片52e與所述換熱器外殼31”內(nèi)表面之間空隙的所述制冷劑3的流程,注意,當所述制冷劑3被各所述外換熱翅片52e引導著以螺旋方式流動,將會產(chǎn)生一種離心力,且所述制冷劑3將趨向于流向所述換熱器外殼31”的內(nèi)表面,所述外部引導器39”的用途在于引導沖擊于其上的所述制冷劑3流回各所述外換熱翅片52e以延長所述制冷劑3與各所述外換熱翅片52e的接觸時間。圖51和54顯示了本發(fā)明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換熱器的第三種改進、所述換熱器30a的此第三種改進類似于上面己描述過的第二種改進過的所述換熱器30”,除了所述換熱器30a還包括一個可拆裝置39a。
在此第三種改進中,所述可拆裝置39a位于所述換熱器外殼31a之上以允許使用者通過將所述蓋子313a從所述換熱部外殼31a上去除來更換所述換熱管240e。
更具體地,所述可拆裝置39a包括一第一法蘭391a和一第二法蘭392a,所述可拆裝置39a將所述蓋子313a連接到所述換熱器外殼31a上。所述第一法蘭391a具有多個間隔地形成于其上的第一連接孔3911a,其中,所述第一法蘭391a將所述換熱器外殼31a與所述蓋子313a通過多個連接器,如螺釘,穿透各所述第一連接孔3911a連接起來。另一方面,所述可拆裝置39a還包括一支架393a,所述支架393a將所述蓋子313a與所述換熱管240e可拆卸地連接起來,如圖53所示,所述第二法蘭392a具有多個第二連接孔3921a,其中,所述支架393a連接于所述第二法蘭392a,所述第二法蘭392a反過來又通過多個連接器,如螺釘,穿透所述第二連接孔3921a,連接于所述第一法蘭391a上,注意,所述第二法蘭392a的直徑小于所述第一法蘭391a,這樣,當所述蓋子313a連接于所述第一法蘭391a時能夠蓋住所述第二法蘭392a和所述換熱管240e,而且,所述可拆裝置39a還包括一密封組件394a,所述密封組件394a通過多個安裝于所述第二法蘭392a上的緊固螺釘395a被緊固在所述第二法蘭392a和所述管身51e之間。
所述支架393a包括一第一和一第二支撐組件3931a,3932a,它們以相交的方式互相連接以與所述第二法蘭392a相連。
值得一提的是,本發(fā)明使用者可以很輕松地從所述換熱器30a內(nèi)更換或者取出所述換熱管240e以清潔。該使用者僅需要旋開連接所述蓋子313a和所述換熱器外殼31a的所述連接器,并從所述第一法蘭391a上取下所述蓋子313a,之后,該使用者需要從所述第二法蘭392a上旋開所述緊固螺釘395a。然后,該使用者可以分離所述第一法蘭391a和所述第二法蘭392a,并從所述換熱器外殼31a內(nèi)取出所述換熱管240e及所述支架393a以清潔或者更換。
圖55a到55f顯示本發(fā)明所述空調系統(tǒng)還包括一個利用較低溫度的不給水對液體制冷劑進行再冷卻的冷卻設備60。舉一個例于,所述冷卻設備60可以被連接在所述調節(jié)閥50和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之間,其中,所述冷卻設備60被預設為進一步降低流出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的所述制冷劑3的溫度。
所述冷卻設備60包括一管狀外殼61,所述管狀外殼61具有一個形成于其底部的制冷劑入口611,和一個形成于其頂部的制冷劑出口612,其中,離開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的所述制冷劑3被預設為經(jīng)所述制冷劑入口611流入所述管狀外殼61內(nèi)置的換熱管240以進一步降溫,而所述制冷劑3被預設為經(jīng)所述制冷劑出口612離開所述冷卻設備60。
所述冷卻設備60還包括一換熱管240(同上所述),所述換熱管240延伸自所述制冷劑入口611和所述制冷劑出口612,其中,所述制冷劑3被預設為流經(jīng)所述冷卻設備60的所述換熱管240內(nèi)。而且,所述管狀外殼61還具有一個位于其頂部的入水口613,和一個位于其底部的出水口614,其中,補給水被預設為經(jīng)所述入水口613流入所述管狀外殼61,并與所述制冷劑3進行換熱以進一步降低所述制冷劑3的溫度,注意,流經(jīng)所述冷卻設備60的水流收集自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這樣,當水流從所述制冷劑3中吸熱后,水流被引導著流回所述多層效蒸發(fā)式冷凝器100以補充蒸發(fā)消耗的水。
所述冷卻設備60還包括多個節(jié)向器63,其間隔地延伸自所述管狀外殼61的內(nèi)側壁使每個所述節(jié)向器63被定位為當水流沖進來,水流在流經(jīng)所述換熱管240的外表面時被引導著流向相對的低一級的所述節(jié)向器63,以與流經(jīng)所述換熱管240內(nèi)的所述制冷劑3進行換熱。從所述入水口613流入的水流因此在所述管狀外殼61內(nèi)曲折地流動。
所述管狀外殼61包括一第一和一第二殼體615,616,可拆卸地互相連接著以形成所述管狀外殼61,如圖55e和55f所示,每個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殼體615,616都具有一個半圓形的橫截面,且通過一個接合裝置617可拆卸地連接彼此。
如圖56到圖57所示,兩個所述換熱器30(也就是一個第一換熱器30和一個第二換熱器30)以并聯(lián)或者串聯(lián)的方式互相連接,以進一步增強本發(fā)明的換熱能力。圖56顯示了兩個所述換熱器30以并排方式被放置,而圖57顯示兩個所述換熱器30以串聯(lián)方式被垂直放置。后一情況中,離開所述第一換熱器30(位于底部)的水流被引導著流入所述第二換熱器30(位于項部),其中,每個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換熱器30中的換熱機制部間上所述,在圖57中。離開所述第一換熱器30的水流被引導著流入所述第二換熱器30以再一次傳出熱量給所述制冷劑3。
上述內(nèi)容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的例舉,對于其中未詳盡描述的設備和結構,應當理解為采取本領域已有的通用設備及通用方法來于以實施。
同時本發(fā)明上述實施例僅為說明本發(fā)明技術方案之用,僅為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列舉。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及其保護范圍,采用等同技術手段、等同設備等對本發(fā)明權利要求書及說明書所公開的技術方案的改進應當認為是沒有超出本實發(fā)明權利要求書及說明書所公開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