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向流通熱力膨脹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冷媒流通控制部件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雙向流通熱力膨脹閥。
【背景技術】
[0002]眾所周知,熱泵系統(tǒng)夏天時能夠制冷,冬天時能夠制熱,依靠的是四通換向閥的換向來切換制冷劑的流向;制冷時,通過熱力膨脹閥實現(xiàn)節(jié)流降壓,制熱時,為防止熱力膨脹閥切斷制冷回路,在系統(tǒng)管路中加裝一個與熱力膨脹閥并聯(lián)的單向閥(方向與熱力膨脹閥方向相反)。然而,單獨的單向閥和旁路通道會增加安裝費用和維護費用,潛在的泄漏也會增加。
[0003]基于上述情況,近年來為簡化制冷系統(tǒng)的元器件,將單向閥結構設計到熱力膨脹閥的內部,即熱力膨脹閥能夠實現(xiàn)雙向流通的功能,以減少泄漏點并降低成本。為方便描述,本文中將該種內置單向閥結構的熱力膨脹閥稱之為雙向流通熱力膨脹閥。
[0004]請參考圖1-2,圖1為現(xiàn)有一種雙向流通熱力膨脹閥在制冷狀態(tài)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現(xiàn)有一種雙向流通熱力膨脹閥在制熱狀態(tài)下的結構示意圖。
[0005]該雙向流通熱力膨脹閥包括閥體11,閥體11的進口通道11a和出口通道lib可通過大閥口 12a連通,大閥口 12a設于與閥體11連接的閥芯座12 ;還包括閥芯14、閥芯套15和導向套16,導向套16外套于閥芯14,閥芯套15外套于導向套16,且可相對導向套16軸向移動,以開啟或關閉大閥口 12a ;為確保閥芯套15與閥芯座12之間的密封性,閥芯座12上還設置有密封塊13。
[0006]閥芯套15具有入口 15a、小閥口 15b以及連通入口 15a和小閥口 15b的套腔15c ;其中,入口 15a與進口通道11a連通,小閥口 15b與出口通道lib連通,也就是說,閥體11的進口通道11a還可通過小閥口 15b與出口通道lib連通。
[0007]如圖1所示,熱泵系統(tǒng)在制冷狀態(tài)下,常溫高壓的的制冷劑從進口通道11a流入,在制冷劑的高壓作用下,閥芯套15壓向密封塊13,關閉大閥口 12a,制冷劑全部從閥芯套15的入口 15a流入套腔15c,再經(jīng)小閥口 15b節(jié)流降壓后從出口通道lib流出,如圖中箭頭所示方向。其中,小閥口 15b的開度通過閥芯14的軸向移動調節(jié),與常規(guī)熱力膨脹閥一致。
[0008]如圖2所示,熱泵系統(tǒng)在制熱狀態(tài)下,高溫高壓的制冷劑從出口通道lib流入,在制冷劑的高壓作用下,閥芯套15上移,打開大閥口 12a,制冷劑經(jīng)大閥口 12a從進口通道11a流出,如圖中箭頭方向所示。
[0009]上述結構雖然也可以實現(xiàn)雙向流通功能,但是仍存在以下問題:其一,零部件較多,結構復雜,裝配難度大;其二,閥芯座12與閥體11通常采用螺紋連接,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松動,使得閥芯14與閥芯套15的相對距離發(fā)生變化,影響制冷狀態(tài)時制冷劑的流量調節(jié);其三,閥芯套15與導向套16的導向距離較短,在相對運動中導向難度大,容易卡死,從而制熱狀態(tài)時容易截斷制冷劑的流動,致使系統(tǒng)無法運轉。
[0010]有鑒于此,亟待針對現(xiàn)有雙向流通熱力膨脹閥作出改進,簡化結構,降低裝配難度,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fā)明內容】
[0011]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雙向流通熱力膨脹閥,該雙向流通熱力膨脹閥的結構簡單,裝配難度低。
[001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雙向流通熱力膨脹閥,包括具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閥體以及設于所述閥體內的閥芯、閥芯套;所述閥芯套可相對于所述閥體軸向移動以開啟或關閉連通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的大閥口 ;所述閥芯可相對于所述閥體軸向移動以開啟或關閉所述閥芯套的小閥口,所述小閥口與所述大閥口連通;所述閥芯套還具有連通所述小閥口和所述第一接口的開口 ;所述大閥口開設于所述閥體;還包括設置于所述閥體上端的蓋體以及位于所述蓋體上端的感溫部件,所述閥芯插裝于所述蓋體和所述閥芯套,并抵接所述感溫部件。
[0013]本發(fā)明提供的雙向流通熱力膨脹閥,結構簡單,裝配難度低,且閥體氣密性良好。具體地,本方案中,大閥口開設于閥體,閥體的上端還固設有蓋體,閥芯插裝于該蓋體和閥芯套;由于大閥口直接開設于閥體,可以省去【背景技術】中的閥芯座和密封塊,避免了因閥芯座的裝配問題導致的閥芯與閥芯套的相對偏移;閥體的上端設置蓋體,閥芯套可自閥體上端向下安裝,便于裝配;閥芯插裝于蓋體和閥芯套,閥芯套軸向移動可開啟或關閉設于閥體的大閥口,也就是說,閥芯套的軸向移動可通過閥芯和閥體內壁導向,省去【背景技術】中導向套的設計,從而避免了因閥芯套與導向套的導向距離較短造成的卡死問題;相較【背景技術】,本發(fā)明提供的雙向流通熱力膨脹閥零部件較少,結構簡單,易于裝配,并可靠性高。
[0014]優(yōu)選地,所述閥芯套與所述大閥口配合的配合面為錐面。
[0015]優(yōu)選地,所述閥芯套由密度小于3的材料制成。
[0016]優(yōu)選地,所述閥芯套和所述蓋體之間設置有彈性件。
[0017]優(yōu)選地,所述閥芯套的頂部和底部中至少一者形成與所述閥體的內徑適配的導向部;
[0018]所述閥芯套的中部與所述閥體形成與所述第一接口連通的環(huán)腔,所述中部的周壁開設有至少一個與所述小閥口連通的通孔。
[0019]優(yōu)選地,所述閥芯套的頂部和底部均形成與所述閥體的內徑適配的導向部;且兩所述導向部之間的軸向最大距離大于所述閥芯套最大外緣的直徑。
[0020]優(yōu)選地,所述蓋體與所述閥體螺紋連接。
[0021]優(yōu)選地,所述蓋體包括直徑較大的上部和直徑較小的下部,所述閥體的上端具有臺階面朝上的臺階部;所述蓋體插裝于所述閥體,其上部與所述臺階部螺紋連接,下部與所述閥體內壁貼合。
[0022]優(yōu)選地,所述蓋體的上部具有至少兩個以軸心對稱設置的開口朝上的安裝盲孔。
[0023]優(yōu)選地,所述蓋體的上部與所述閥芯之間,以及所述蓋體的下部與所述閥體之間均設置有密封件。
【附圖說明】
[0024]圖1為現(xiàn)有一種雙向流通熱力膨脹閥在制冷狀態(tài)下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2為現(xiàn)有一種雙向流通熱力膨脹閥在制熱狀態(tài)下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3為本發(fā)明所提供一種雙向流通熱力膨脹閥在制冷狀態(tài)下的剖視圖;
[0027]圖4為本發(fā)明所提供一種雙向流通熱力膨脹閥在制熱狀態(tài)下的剖視圖;
[0028]圖5為具體實施例中雙向流通熱力膨脹閥的閥芯套的軸測示意圖;
[0029]圖6為圖5所示閥芯套的剖視圖;
[0030]圖7為具體實施例中雙向流通熱力膨脹閥的密封蓋的軸測示意圖;
[0031]圖8為圖7所示密封蓋的剖視圖。
[0032]圖1-2 中:
[0033]閥體11,進口通道11a,出口通道11b,閥芯座12,大閥口 12a,密封塊13,閥芯14,閥芯套15,入口 15a,小閥口 15b,套腔15c,導向套16 ;
[0034]圖3-8 中:
[0035]閥體31,第一接口 31a,第二接口 31b,大閥口 31c ;
[0036]閥芯32 ;
[0037]閥芯套33,頂部331,盲孔331a,中部332,通孔332a,底部333,錐面333a,導向部33a,小閥口 33c ;
[0038]蓋體34,上部341,安裝盲孔341a,下部342,環(huán)形槽342a ;
[0039]感溫部件35,彈簧36,密封件37。
【具體實施方式】
[0040]本發(fā)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種雙向流通熱力膨脹閥,該雙向流通熱力膨脹閥的結構簡單,裝配難度低。
[0041]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fā)明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42]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本文中涉及到的上、下等方位詞均是以圖3-圖8中零部件位于圖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間的位置來定義的,只是為了表達技術方案的清楚及方便。應當理解,所述方位詞的使用不應限制本申請請求的保護范圍。
[0043]請參考圖3-4,圖3為本發(fā)明所提供一種雙向流通熱力膨脹閥在制冷狀態(tài)下的剖視圖;圖4為本發(fā)明所提供一種雙向流通熱力膨脹閥在制熱狀態(tài)下的剖視圖。
[0044]該實施例中,雙向流通熱力膨脹閥包括閥體31,該閥體31具有第一接口 31a和第二接口 31b,第一接口 31a和第二接口 31b通過大閥口 31c連通;大閥口 31c開設于閥體31。
[0045]閥體31上端設置有蓋體34,通過蓋體34封閉閥體31內腔;閥體31內設有閥芯32和閥芯套33 ;其中,閥芯套33具有與大閥口 31c連通的小閥口 33c,且具有連通小閥口33c和第一接口 31a的開口,也就是說,第一接口 31a和第二接口 31b也可通過小閥口 33c連通。
[0046]蓋體34的上端設有感溫部件35 ;閥芯32插裝于蓋體34和閥芯套33,其一端與感溫部件35抵接,另一端與閥芯套33的小閥口 33c配合;閥芯32可相對于閥體31軸向移動以開啟或關閉小閥口 33c,從而控制第一接口 31a和第二接口 31b之間流通的制冷劑流量。
[0047]閥芯套33也可相對閥體31軸向移動以開啟或關閉大閥口 31c。顯然閥芯套33和蓋體34之間存在距離,為閥芯套33軸向移動提供空間。
[0048]如上,由于該雙向流通熱力膨脹閥的大閥口 31c直接開設于閥體31,可以省去【背景技術】中的閥芯座和密封塊,避免了因閥芯座的裝配問題導致的閥芯與閥芯套的相對偏移;閥體31的上端設置蓋體34,通過蓋體34封閉閥體31內腔,從而閥芯套33可自閥體31上端向下安裝,便于裝配,閥體31的加工也比較方便;而,閥芯32插裝于蓋體34和閥芯套33,閥芯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