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含油污水預處理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含油污水預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油田投入開發(fā)后,隨著開采時間的增長,油層本身能量將不斷地被消耗,致使油層壓力不斷地下降,地下原油大量脫氣,粘度增加,油井產(chǎn)量大大減少,甚至會停噴停產(chǎn),造成地下殘留大量死油采不出來。為了彌補原油采出后所造成的地下虧空,保持或提高油層壓力,實現(xiàn)油田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并獲得較高的采收率,必須對油田進行注水,而注進去的水又會隨著油從采油井出來,從采油井出來的水稱為油田采出水。油田采出水中重金屬元素多,含油量高、礦化度高,直接外排不僅污染環(huán)境,重金屬元素對地下水源會造成嚴重損害。
[0003]目前絕大多數(shù)油田利用油田采出水作為注水水源,這樣解決了注水水源問題,又保護了環(huán)境,為油田帶來巨大的經(jīng)濟和社會效益。但是由于油田采出水中含有很多油污,直接回注會堵塞輸送管道和地層縫隙,對油田開采造成嚴重危害,因此必須通過對其進行一系列處理,防止其在管道中結垢或者對管道造成嚴重腐蝕,影響油田的正常生產(chǎn)。但是如果直接將其經(jīng)過含油污水處理系統(tǒng),不利于含油污水處理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容易損壞含油污水處理系統(tǒng),增加運行費用。
[0004]另外對于,汽車制造業(yè)以及石化煉制行業(yè)在生產(chǎn)過程中也會產(chǎn)生的大量含油污水,直接將其經(jīng)過含油污水處理系統(tǒng),不利于含油污水處理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容易損壞含油污水處理系統(tǒng),增加運行費用。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含油污水預處理裝置,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含油污水對含油污水處理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造成不利影響的技術問題。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含油污水預處理裝置,包括沉淀罐和反應罐;所述反應罐設置在所述沉淀罐的內(nèi)部,所述反應罐的頂部為開口狀;所述反應罐的下部設置有進水管,且所述進水管的進口端位于所述沉淀罐的外部;所述沉淀罐的內(nèi)部設置有導流槽,且所述導流槽固定在所述沉淀罐的側壁;所述導流槽的上邊緣與所述反應罐的上邊緣齊平;所述沉淀罐的側壁設有出水管和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高度高于所述出水管的高度,所述溢流管與所述導流槽連通。
[0007]進一步地,沉淀罐的形狀和反應罐的形狀均呈圓柱狀;所述反應罐包括混合區(qū)和反應區(qū),所述混合區(qū)位于所述反應區(qū)的下方,所述混合區(qū)的徑向最大尺寸小于所述反應區(qū)的徑向最大尺寸;所述進水管位于所述混合區(qū)。
[0008]進一步地,所述反應罐還包括過渡區(qū),所述過渡區(qū)位于所述混合區(qū)和所述反應區(qū)之間,所述過渡區(qū)由上向下逐漸縮小。
[0009]進一步地,所述反應罐還包括溢流區(qū),所述溢流區(qū)位于所述反應區(qū)的上方;所述溢流區(qū)的上邊緣與所述導流槽的上邊緣齊平,且所述溢流區(qū)的上邊緣和所述導流槽的上邊緣呈齒狀。
[0010]進一步地,所述溢流區(qū)由上向下逐漸縮小。
[0011]進一步地,所述沉淀罐底部設置有沉淀區(qū),所述沉淀區(qū)由上向下逐漸縮??;所述沉淀區(qū)的底端設置有排污管。
[0012]進一步地,所述排污管設置有排污閥。
[0013]進一步地,所述進水管的出口端與所述混合區(qū)的側壁相切。
[0014]進一步地,所述反應罐的高度為所述沉淀罐的高度的65% -75%。
[0015]進一步地,所述反應區(qū)的高度為反應罐的高度的55% -65%,所述過渡區(qū)的高度為反應罐的高度的15% -25%,所述混合區(qū)的高度為所述反應罐的高度的15% -25%。
[0016]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0017]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含油污水預處理裝置,先對含油污水加入絮凝劑和空氣,然后使其進入反應罐實現(xiàn)混凝和絮凝,油污和絮凝劑反應物在氣浮的作用下,上浮至反應罐的上邊緣,進入導流槽,油污和比重較小的絮凝劑反應物從溢流管排出,而比重較大的絮凝劑反應物則逐漸在沉淀罐沉淀,經(jīng)過處理后的水從沉淀罐的出水管排出,實現(xiàn)了一個裝置同時具有混凝、絮凝、氣浮和沉淀等多種功能,可以承受不同種類的含油污水的水質的波動,為含油污水處理系統(tǒng)的精處理提供了穩(wěn)定的水質條件。本實用新型操作方便,含油污水的處理精度高,可以保證含油污水處理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降低運行成本。
【附圖說明】
[001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含油污水預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含油污水預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1]附圖標記:
[0022]101-沉淀罐;102-反應罐;103-支撐件;
[0023]104-進水管;105_導流槽;106_出水管;
[0024]107-溢流管;108_混合區(qū);109_反應區(qū);
[0025]110-過渡區(qū);111-溢流區(qū);112-沉淀區(qū);
[0026]113-排污管;114-排污閥;115_清理管;
[0027]116-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9]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nèi)”、“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0030]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nèi)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31]實施例一
[0032]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含油污水預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參見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了一種含油污水預處理裝置,包括沉淀罐101和反應罐102 ;反應罐102設置在沉淀罐101的內(nèi)部,具體的說,反應罐102通過支撐件103固定在沉淀罐101的內(nèi)部,反應罐102的徑向最大尺寸小于沉淀罐101的徑向最大尺寸;反應罐102的頂部為開口狀;反應罐102的下部設置有進水管104,且進水管104的進口端位于沉淀罐101的外部;沉淀罐101的內(nèi)部設置有導流槽105,且導流槽105固定在沉淀罐101的側壁;導流槽105的上邊緣與反應罐102的上邊緣齊平;沉淀罐101的側壁設有出水管106和溢流管107 ;溢流管107的高度高于出水管106的高度,溢流管107與導流槽105連通;進水管104的高度小于出水管106的高度,出水管106設置在沉淀罐101的中部以上;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含油污水預處理裝置,先對含油污水加入絮凝劑和空氣,然后使其進入反應罐實現(xiàn)混凝和絮凝,油污和絮凝劑反應物在氣浮的作用下,上浮至反應罐的上邊緣,進入導流槽,油污和比重較小的絮凝劑反應物從溢流管排出,而比重較大的絮凝劑反應物則逐漸在沉淀罐沉淀,經(jīng)過處理后的水從沉淀罐的出水管排出,實現(xiàn)了一個裝置同時具有混凝、絮凝、氣浮和沉淀等多種功能,可以承受不同種類的含油污水的水質的波動,為含油污水處理系統(tǒng)的精處理提供了穩(wěn)定的水質條件。本實用新型操作方便,含油污水的處理精度高,可以保證含油污水處理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降低運行成本。
[0033]本實施例一中,支撐件103為鋼板或鋼筋;本實施例一中支撐件不僅局限于以上兩種,也可以根據(jù)實際工況自由選取其他形式的支撐件,用以實現(xiàn)固定和支撐反應罐的功能;對于其他形式的支撐件本實施例一不再一一具體贅述。
[0034]參見圖1所示,本實施例一中,沉淀罐101的形狀和反應罐102的形狀均呈圓柱狀;反應罐102包括混合區(qū)108和反應區(qū)109,混合區(qū)108位于反應區(qū)109的下方,混合區(qū)108的徑向最大尺寸小于反應區(qū)109的徑向最大尺寸;進水管104位于混合區(qū)108。
[0035]參見圖1所示,本實施例一中,反應罐102還包括過渡區(qū)110,過渡區(qū)110位于混合區(qū)108和反應區(qū)109之間;過渡區(qū)110由上向下逐漸縮小,具體的說,從過渡區(qū)110與反應區(qū)109的連接處起,至過渡區(qū)110與混合區(qū)108的連接處為止,過渡區(qū)110逐漸縮小,也就是說,過渡區(qū)110呈倒立的錐形體狀。
[0036]參見圖1所示,本實施例一中,反應罐102還包括溢流區(qū)111,溢流區(qū)111位于反應區(qū)109的上方;溢流區(qū)111的上邊緣與導流槽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