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一種能濾除漆霧粉塵的工業(yè)用空氣凈化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544431閱讀:190來源:國知局

      本發(fā)明涉及環(huán)保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能濾除漆霧粉塵的工業(yè)用空氣凈化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日常的一些噴漆作業(yè)過程中,往往會在旁邊安裝一個風扇,從而可以將噴漆過程中產生的漆霧或者粉塵直接排放到室外的空氣中,這種隨意排放的行為嚴重污染了環(huán)境,并且給人們的健康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并且影響附近居民的生活質量。

      中國專利文獻CN204684882U揭示了一種水旋式油漆粉塵環(huán)保處理設備,包括凈化器殼體、循環(huán)水池、高壓軸流風機,所述凈化器殼體內設有粉塵過濾室和與循環(huán)水池連通的過濾通道一和過濾通道二,所述過濾通道一和過濾通道二的頂部通過連接管連接,所述過濾通道一的一端設有進風口,其內部從上至下依次設有水汽分離裝置、水漩裝置、供水管道及內側的導流板,所述循環(huán)水池內設有水泵,所述水泵通過供水管道與水漩裝置相連,所述粉塵過濾室內部設有袋式過濾器和活性炭過濾層,所述高壓軸流風機安裝在粉塵過濾室外部的出風口,所述高壓軸流風機上設有排放口,其可以凈化處理噴漆粉塵和漆霧,減少噴漆粉塵和漆霧對環(huán)境的污染破壞和對人造成傷害,效率較高,處理效果好。然而當噴漆粉塵較多時,其通過通道一及通道二的過濾后仍可能會殘留一部分粉塵,其再經過袋式過濾器以及活性炭層的過濾后容易發(fā)生堵塞,進而影響其過濾效率及過濾效果,嚴重時甚至會對其造成損壞,縮短其使用壽命;同時循環(huán)水池內的水需要循環(huán)使用,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水池內的雜質增加,影響其凈化的效果;并且雜質沉積在袋式過濾器及活性炭層上時無法有效的將其清除掉,使得雜質容易累積在過濾器上。

      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能濾除漆霧粉塵的工業(yè)用空氣凈化裝置,包括第一框體裝置、初步過濾裝置、水凈化裝置、第一管道裝置、第二框體裝置、第一過濾裝置、第二過濾裝置、回收裝置及第三過濾裝置,第一框體裝置包括第一框體、第一管道、第一風機、第一閥門、第一橫桿、第一支架,初步過濾裝置包括第一擋板、第一海綿層、第一過濾網,水凈化裝置包括第一橫板、第一海綿塊、第一彈簧、第三過濾網、第二海綿塊,本發(fā)明能夠對噴漆的粉塵進行徹底有效的過濾凈化,使得排出的氣體無污染環(huán)保,可以有效的保護環(huán)境。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能濾除漆霧粉塵的工業(yè)用空氣凈化裝置,包括第一框體裝置、收容于所述第一框體裝置內的初步過濾裝置、位于所述初步過濾裝置右側的水凈化裝置、位于所述第一框體裝置右側的第一管道裝置、位于所述第一管道裝置下方的第二框體裝置、收容于所述第二框體裝置內的第一過濾裝置、位于所述第一過濾裝置下方的第二過濾裝置、位于所述第二框體裝置左側的回收裝置及位于所述回收裝置下方的第三過濾裝置,所述第一框體裝置包括第一框體、位于所述第一框體左側的第一管道、設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的第一風機、第一閥門、位于所述第一風機右側的第一橫桿、位于所述第一橫桿下方的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框體上方的第二管道、設置于所述第二管道上的第一水泵、第二閥門及位于所述第一框體下方的第三管道,所述初步過濾裝置包括第一擋板、位于所述第一擋板左側的第一海綿層、位于所述第一海綿層下方的第一過濾網、位于所述第一過濾網下方的第二過濾網、收容于所述第二過濾網內的第一滾輪及設置于所述第一滾輪上的若干第一刷毛,所述水凈化裝置包括第一橫板、位于所述第一橫板下方的第一海綿塊、位于所述第一海綿塊下方的第一彈簧、位于所述第一彈簧左側的第三過濾網、位于所述第一橫板上方的第二海綿塊、位于所述第二海綿塊左側的第二彈簧、位于所述第二海綿環(huán)右側的第二刷毛、位于所述第二海綿塊上方的第二橫板,所述第一管道裝置包括第四管道、設置于所述第四管道上的第二支架、第四閥門、第一固定桿、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桿下方的第一斜桿、位于所述第一斜桿左側的第三支架,所述第二框體裝置包括第二框體、位于所述第二框體下方的第四支架、位于所述第四支架右側的第二斜桿、位于所述第四支架左側的第三斜桿、位于所述第三斜桿下方的第一豎桿、位于所述第三斜桿上方的第二豎桿、位于所述第二框體左側的第五管道、設置于所述第五管道上的第五閥門,所述第一過濾裝置包括收容于所述第二框體內左右兩側的第二滾輪、設置于所述第二滾輪上的第三刷毛、位于所述第二滾輪之間的第一彈性板、位于所述第一彈性板左右兩側的第四過濾網、位于所述第四過濾網之間的第二彈性板、位于所述第二彈性板上方的第三彈簧、位于所述第二彈性板下方的第五過濾網及位于所述第五過濾網下方的第三橫板,所述第二過濾裝置包括第一斜板、位于所述第一斜板左側的第二擋板、位于所述第二擋板左側的第三擋板、位于所述第一斜板右側的第六過濾網、位于所述第一斜板下方的第七過濾網、位于所述第七過濾網左側的第四彈簧、位于所述第七過濾網右側的第三滾輪及設置于所述第三滾輪的若干凸塊,所述回收裝置包括第二橫桿、位于所述第二橫桿左側的第三橫桿、位于所述第三橫桿下方的第五彈簧、位于所述第三橫桿上方的第六彈簧、位于所述第六彈簧左側的回收箱,所述第三過濾裝置包括第三框體、位于所述第三框體下方的排出管、收容于所述第三框體內的第八過濾網、位于所述第八過濾網下方的拉線、位于所述第八過濾網下方左右兩側的收集板、位于所述拉線下方的電機、位于所述電機下方的支撐板、位于所述支撐板下方的第七彈簧,所述第一框體上設有位于其左表面的第一通孔、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二通孔、位于其右表面的第三通孔及位于其下表面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二框體上設有位于其上表面的第六通孔及位于其左表面的第七通孔,所述第一擋板上設有貫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五通孔。

      所述第一框體呈空心狀,所述第一管道的右端對準所述第一通孔且與所述第一框體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桿呈水平狀,所述第一橫桿的左端與所述第一風機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桿的右端與所述第一框體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橫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框體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管道的下端對準所述第二通孔且與所述第一框體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管道呈豎直狀,所述第三管道的上端對準所述第四通孔且與所述第一框體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管道上設有第三閥門。

      所述第一擋板呈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擋板與所述第一框體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擋板位于第四通孔的左側,所述第一海綿層呈水平狀,所述第一海綿層的左表面與所述第一框體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海綿層的右表面與所述第一擋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過濾網呈水平狀,所述第一過濾網的右表面與所述第一擋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過濾網的右表面與所述第一擋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海綿層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一過濾網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過濾網呈空心的圓臺狀,所述第二過濾網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一框體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滾輪呈球狀,所述第一滾輪收容于所述第二過濾網內且與其軸轉連接,所述第一刷毛設有若干個,所述第一刷毛均勻分布在所述第一滾輪上且與其固定連接。

      所述第一橫板呈水平狀,所述第一橫板的左端與所述第一擋板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板的右端與所述第一框體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板的右端設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海綿塊呈水平狀,所述第一海綿塊的右表面與所述第一框體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海綿塊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一橫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海綿塊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下方,所述第一彈簧設有兩個,所述第一彈簧呈豎直狀,所述第一彈簧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框體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海綿塊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過濾網的橫截面呈半圓環(huán)狀,所述第三過濾網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一橫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過濾網頂靠在所述第一框體的內表面上,所述第二海綿塊的橫截面呈橢圓狀,所述第二海綿塊處于所述第一橫板及第二橫板之間且與其滑動連接,所述第二彈簧設有兩個,所述第二彈簧呈水平狀,所述第二彈簧的左端與所述第一擋板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彈簧的右端與所述第二海綿塊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刷毛設有若干個,所述第二刷毛呈水平狀,所述第二刷毛的左端與所述第二海綿塊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板呈水平狀,所述第二橫板的右端與所述第一框體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板的左端與所述第一擋板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板的左端設有第二凹槽。

      所述第四管道的上端對準所述第三通孔且與所述第一框體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管道的下端呈豎直狀,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框體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呈豎直狀,所述第四管道貫穿所述第二支架的左右表面且與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固定桿呈水平狀,所述第一固定桿的左端與所述第一框體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管道貫穿所述第一固定桿的上下表面且與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斜桿呈傾斜狀,所述第一斜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框體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框體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的下端呈水平狀。

      所述第二框體呈空心的長方體,所述第二框體豎直放置,所述第四管道的下端對準所述第六通孔且與所述第二框體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斜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框體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框體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架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框體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架的下端呈水平狀,所述第二斜桿呈傾斜狀,所述第二斜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框體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斜桿的下端與所述第四支架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斜桿呈傾斜狀,所述第三斜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框體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桿呈豎直狀,所述第一豎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三斜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桿的下端與所述第四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豎桿呈豎直狀,所述第二豎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三支架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豎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三斜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五管道的右端對準所述第七通孔且與所述第二框體的左表面固定連接。

      所述第二滾輪設有兩個,所述第二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二滾輪收容于所述第二框體內且與所述第二框體軸轉連接,所述第三刷毛設有若干個,所述第三刷毛均勻分布在所述第二滾輪上且與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性板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彈性板位于所述第六通孔的下方,所述第四過濾網設有兩個,所述第四過濾網呈傾斜狀,所述第四過濾網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框體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過濾網的上端與所述第一彈性板的右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彈性板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彈簧設有兩個,所述第三彈簧呈豎直狀,所述第三彈簧的上端與所述第一彈性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彈簧的下端與所述第二彈性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五過濾網呈橫截面為圓環(huán)的柱體,所述第五過濾網呈豎直狀,所述第五過濾網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二彈性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五過濾網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三橫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橫板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橫板的側面與所述第二框體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橫板上設有貫穿其上下表面的第八通孔,所述第八通孔位于所述第五過濾網的下方。

      所述第二擋板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二擋板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三橫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擋板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二框體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擋板上設有貫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九通孔,所述第三擋板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擋板的左表面與所述第二框體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擋板的右表面與所述第二擋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斜板呈傾斜狀,所述第一斜板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擋板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六過濾網呈波浪狀,所述第六過濾網的左端與所述第一斜板固定連接,所述第六過濾網的右端與所述第二框體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七過濾網呈彎曲狀,所述第七過濾網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框體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七過濾網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斜板固定連接,所述第四彈簧設有兩個,所述第四彈簧呈水平狀,所述第四彈簧的右端與所述第七過濾網固定連接,所述第四過濾網的左端與所述第二擋板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三滾輪與所述第二框體軸轉連接,所述凸塊設有若干個,所述凸塊均勻分布在所述第三滾輪上且與其固定連接。

      所述第二橫桿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橫桿的右端與所述第二框體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桿的左端與所述第二豎桿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橫桿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橫桿的右端與所述第二豎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五彈簧呈豎直狀,所述第五彈簧的上端與所述第三橫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五彈簧的下端與所述第五管道固定連接,所述第六彈簧呈水平狀,所述第六彈簧的右端與所述第二豎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六彈簧的左端與所述回收箱固定連接,所述回收箱呈空心的長方體,所述回收箱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三橫桿的上表面滑動連接,所述回收箱位于所述第三管道的下方。

      所述第三框體呈空心的圓柱體,所述第三框體上設有第一圓孔及第二圓孔,所述第五管道的左端對準所述第一通孔且與所述第三框體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架的下端與所述第三框體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斜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三框體固定連接,所述排出管呈豎直狀,所述排出管的上端對準所述第二圓孔且與所述第三框體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排出管上設有第六閥門,所述第八過濾網的橫截面呈V字形,所述第八過濾網的側面與所述第三框體的內表面滑動連接,所述收集板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三框體內的左右兩側,所述收集板呈傾斜狀,所述收集板的下端與所述第三框體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收集板上設有位于其上方的第八彈簧,所述第八彈簧呈豎直狀,所述第八彈簧的下端與所述收集板固定連接,所述第八彈簧的上端與所述第八過濾網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板呈水平狀且位于所述收集板之間,所述支撐板的側面與所述收集板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板上設有若干貫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三圓孔,所述電機的下表面與所述支撐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電機上設有輸出軸,所述輸出軸呈圓柱體且與所述電機連接,所述拉線的上端與所述第八過濾網固定連接,所述拉線的下端與所述輸出軸固定連接,所述第七彈簧設有兩個,所述第七彈簧呈豎直狀,所述第七彈簧的上端與所述支撐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七彈簧的下端與所述第三框體的內表面固定連接。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發(fā)明提出的能濾除漆霧粉塵的工業(yè)用空氣凈化裝置具有如下優(yōu)點:

      本發(fā)明提出的能濾除漆霧粉塵的工業(yè)用空氣凈化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對噴漆的粉塵進行徹底有效的過濾凈化,使得排出的氣體無污染環(huán)保,可以有效的保護環(huán)境;本發(fā)明可以將吸入的粉塵首先進行大致的過濾,然后使其與凈化水充分的接觸,此時的凈化水雜質較少,可以對粉塵進行較好的凈化,并且凈化水與粉塵接觸的時間較長,凈化效果顯著,然后可以對凈化后的水進行回收,防止直接排放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然后可以對粉塵進行充分過濾,在過濾的過濾中可以有效的防止粉塵堵塞過濾網,并且可以將粉塵集中到一起,防止其沉積在過濾網上導致堵塞過濾網,對過濾網起到了較好的保護作用,延長其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提出的能濾除漆霧粉塵的工業(yè)用空氣凈化裝置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提出的能濾除漆霧粉塵的工業(yè)用空氣凈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第一框體裝置;11-第一框體;111-第一通孔;112-第二通孔;113-第三通孔;114-第四通孔;12-第一管道;13-第一橫桿;14-第一支架;15-第一風機;16-第一閥門;17-第二管道;18-第一水泵;19-第二閥門;10-第三管道;101-第三閥門;2-初步過濾裝置;21-第一擋板;211-第五通孔;22-第一海綿層;23-第一過濾網;24-第二過濾網;25-第一滾輪;3-水凈化裝置;31-第一橫板;311-第一凹槽;32-第一海綿塊;33-第一彈簧;34-第三過濾網;35-第二海綿塊;36-第二橫板;361-第二凹槽;37-第二彈簧;4-第一管道裝置;41-第四管道;42-第二支架;43-第四閥門;44-第一固定桿;45-第一斜桿;46-第三支架;5-第二框體裝置;51-第二框體;511-第六通孔;512-第七通孔;53-第四支架;54-第二斜桿;55-第三斜桿;56-第一豎桿;57-第二豎桿;58-第五管道;59-第五閥門;6-第一過濾裝置;61-第二滾輪;62-第三刷毛;63-第一彈性板;64-第四過濾網;65-第二彈性板;66-第三彈簧;67-第五過濾網;68-第三橫板;681-第八通孔;7-第二過濾裝置;71-第一斜板;72-第二擋板;721-第九通孔;73-第三擋板;74-第六過濾網;75-第七過濾網;76-第四彈簧;77-第三滾輪;78-凸塊;8-回收裝置;81-第二橫桿;82-第三橫桿;83-第五彈簧;84-第六彈簧;85-回收箱;9-第三過濾裝置;91-第三框體;911-第一圓孔;912-第二圓孔;92-排出管;921-第六閥門;93-第八過濾網;94-拉線;95-收集板;951-第八彈簧;96-電機;961-輸出軸;97-支撐板;971-第三圓孔;98-第七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提出的能濾除漆霧粉塵的工業(yè)用空氣凈化裝置包括第一框體裝置1、收容于所述第一框體裝置1內的初步過濾裝置2、位于所述初步過濾裝置2右側的水凈化裝置3、位于所述第一框體裝置1右側的第一管道裝置4、位于所述第一管道裝置4下方的第二框體裝置5、收容于所述第二框體裝置5內的第一過濾裝置6、位于所述第一過濾裝置6下方的第二過濾裝置7、位于所述第二框體裝置5左側的回收裝置8及位于所述回收裝置8下方的第三過濾裝置9。

      如圖1所示,所述第一框體裝置1包括第一框體11、位于所述第一框體11左側的第一管道12、設置于所述第一管道12上的第一風機15、第一閥門16、位于所述第一風機15右側的第一橫桿13、位于所述第一橫桿13下方的第一支架14、位于所述第一框體11上方的第二管道17、設置于所述第二管道17上的第一水泵18、第二閥門19及位于所述第一框體11下方的第三管道10。所述第一框體11呈空心狀,所述第一框體11的橫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框體11上設有位于其左表面的第一通孔111、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二通孔112、位于其右表面的第三通孔113及位于其下表面的第四通孔114,所述第一通孔111、第二通孔112、第三通孔113及第四通孔114呈圓形且與所述第一框體11的內部相通。所述第一管道12的右端對準所述第一通孔11且與所述第一框體11的左表面固定連接,使得所述第一管道12的內部與所述第一框體11的內部相通。所述第一風機15與電源電性連接,所述第一風機15用于將外界的空氣抽入到所述第一管道12內。所述第一閥門16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管道12內氣體的流量。所述第一橫桿13呈水平狀,所述第一橫桿13的左端與所述第一風機15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桿13的右端與所述第一框體11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14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14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橫桿13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14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框體11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管道17的下端對準所述第二通孔112且與所述第一框體1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使得所述第二管道17的內部與所述第一框體11的內部相通,所述第二管道17的另一端放置在水池內。所述第一水泵18與電源電性連接,使得水池內的水可以被抽入到所述第二管道17內。所述第二閥門19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管道17內水的流量。所述第三管道10呈豎直狀,所述第三管道10的上端對準所述第四通孔114且與所述第一框體1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使得所述第三管道10的內部與所述第一框體11的內部相通,所述第三管道10上設有第三閥門101,其用于控制所述第三管道10內水的流量。

      如圖1所示,所述初步過濾裝置2包括第一擋板21、位于所述第一擋板21左側的第一海綿層22、位于所述第一海綿層22下方的第一過濾網23、位于所述第一過濾網23下方的第二過濾網24、收容于所述第二過濾網24內的第一滾輪25及設置于所述第一滾輪25上的若干第一刷毛。所述第一擋板21呈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擋板21與所述第一框體11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擋板21位于第四通孔114的左側,所述第一擋板21將所述第一框體11內的空間分成左右兩部分,所述第一擋板21上設有貫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五通孔211,所述第五通孔211呈方形。所述第一海綿層22呈水平狀,所述第一海綿層22的左表面與所述第一框體11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海綿層22的右表面與所述第一擋板21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過濾網23呈水平狀,所述第一過濾網23的右表面與所述第一擋板21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過濾網23的右表面與所述第一擋板21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海綿層22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一過濾網23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過濾網24呈空心的圓臺狀,所述第二過濾網24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一框體11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過濾網24可以對空氣進行過濾。所述第一滾輪25呈球狀,所述第一滾輪25收容于所述第二過濾網24內且與其軸轉連接,使得所述第一滾輪25可以在所述第二過濾網24內旋轉,所述第一滾輪25與電機連接,帶動所述第一滾輪25旋轉。所述第一刷毛設有若干個,所述第一刷毛均勻分布在所述第一滾輪25上且與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刷毛可以與所述第二過濾網24的內表面接觸。

      如圖1所示,所述水凈化裝置3包括第一橫板31、位于所述第一橫板31下方的第一海綿塊32、位于所述第一海綿塊32下方的第一彈簧33、位于所述第一彈簧33左側的第三過濾網34、位于所述第一橫板31上方的第二海綿塊35、位于所述第二海綿塊35左側的第二彈簧37、位于所述第二海綿環(huán)35右側的第二刷毛、位于所述第二海綿塊35上方的第二橫板36。所述第一橫板31呈水平狀,所述第一橫板31的左端與所述第一擋板21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板31的右端與所述第一框體11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板31的右端設有第一凹槽311。所述第一海綿塊32呈水平狀,所述第一海綿塊32的右表面與所述第一框體11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海綿塊32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一橫板3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海綿塊32位于所述第一凹槽311的下方,從而可以擋住所述第一凹槽311。所述第一彈簧33設有兩個,所述第一彈簧33呈豎直狀,所述第一彈簧33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框體11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33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海綿塊32的下表面固定連接,從而對所述第一海綿塊32起到支撐作用。所述第三過濾網34的橫截面呈半圓環(huán)狀,所述第三過濾網34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一橫板3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過濾網34頂靠在所述第一框體11的內表面上,使得所述第三過濾網34左側的空氣需要經過其過濾后才能進入到其右側。所述第二海綿塊35的橫截面呈橢圓狀,所述第二海綿塊35處于所述第一橫板31及第二橫板36之間且與其滑動連接,使得所述第二海綿塊35可以穩(wěn)定的左右移動。所述第二彈簧37設有兩個,所述第二彈簧37呈水平狀,所述第二彈簧37的左端與所述第一擋板21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彈簧37的右端與所述第二海綿塊35固定連接,從而對所述第二海綿塊35起到支撐作用。所述第二刷毛設有若干個,所述第二刷毛呈水平狀,所述第二刷毛的左端與所述第二海綿塊35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板36呈水平狀,所述第二橫板36的右端與所述第一框體11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板36的左端與所述第一擋板21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板36的左端設有第二凹槽361。

      如圖1所示,所述第一管道裝置4包括第四管道41、設置于所述第四管道41上的第二支架42、第四閥門43、第一固定桿44、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桿44下方的第一斜桿45、位于所述第一斜桿45左側的第三支架46。所述第四管道41的上端對準所述第三通孔113且與所述第一框體11的右表面固定連接,使得所述第四管道41的內部與所述第四管道41的內部相通,所述第四管道41的下端呈豎直狀。所述第二支架42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42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框體11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42的上端呈豎直狀,所述第四管道41貫穿所述第二支架42的左右表面且與其固定連接。所述第四閥門43用于控制所述第四管道41內氣體的流量。所述第一固定桿44呈水平狀,所述第一固定桿44的左端與所述第一框體11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管道41貫穿所述第一固定桿44的上下表面且與其固定連接,從而對所述第四管道41起到固定作用。所述第一斜桿45呈傾斜狀,所述第一斜桿45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框體1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46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46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框體1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46的下端呈水平狀。

      如圖1所示,所述第二框體裝置5包括第二框體51、位于所述第二框體51下方的第四支架53、位于所述第四支架53右側的第二斜桿54、位于所述第四支架53左側的第三斜桿55、位于所述第三斜桿55下方的第一豎桿56、位于所述第三斜桿55上方的第二豎桿57、位于所述第二框體51左側的第五管道58、設置于所述第五管道58上的第五閥門59。所述第二框體51呈空心的長方體,所述第二框體51豎直放置,所述第二框體51上設有位于其上表面的第六通孔511及位于其左表面的第七通孔512,所述第六通孔511及第七通孔512呈圓形且與所述第二框體51的內部相通,所述第四管道41的下端對準所述第六通孔511且與所述第二框體5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使得所述第四管道41的內部與所述第二框體51的內部相通,所述第一斜桿45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框體5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46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框體51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架53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53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框體5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架53的下端呈水平狀。所述第二斜桿54呈傾斜狀,所述第二斜桿54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框體5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斜桿54的下端與所述第四支架53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斜桿55呈傾斜狀,所述第三斜桿55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框體5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桿56呈豎直狀,所述第一豎桿56的上端與所述第三斜桿55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桿56的下端與所述第四支架53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豎桿57呈豎直狀,所述第二豎桿57的上端與所述第三支架46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豎桿57的下端與所述第三斜桿55固定連接。所述第五管道58的右端對準所述第七通孔512且與所述第二框體51的左表面固定連接,使得所述第五管道58的內部與所述第二框體51的內部相通。所述第五閥門59用于控制所述第五管道58內氣體的流量。

      如圖1所示,所述第一過濾裝置6包括收容于所述第二框體51內左右兩側的第二滾輪61、設置于所述第二滾輪61上的第三刷毛62、位于所述第二滾輪61之間的第一彈性板63、位于所述第一彈性板63左右兩側的第四過濾網64、位于所述第四過濾網64之間的第二彈性板65、位于所述第二彈性板65上方的第三彈簧66、位于所述第二彈性板65下方的第五過濾網67及位于所述第五過濾網67下方的第三橫板68。所述第二滾輪61設有兩個,所述第二滾輪61呈圓柱體,所述第二滾輪61收容于所述第二框體51內且與所述第二框體51軸轉連接,使得所述第二滾輪61可以在所述第二框體51內旋轉,所述第二滾輪61與電機連接,帶動所述第二滾輪61旋轉。所述第三刷毛62設有若干個,所述第三刷毛62均勻分布在所述第二滾輪61上且與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性板63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彈性板63的前后表面與所述第二框體51的內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一彈性板63位于所述第六通孔511的下方。所述第四過濾網64設有兩個,所述第四過濾網64呈傾斜狀,所述第四過濾網64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框體51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過濾網64的上端與所述第一彈性板63的右端固定連接,從而對所述第一彈性板63起到支撐作用。所述第二彈性板65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彈性板63與所述第二彈性板65采用彈性材料制成且可以發(fā)生彈性變形。所述第三彈簧66設有兩個,所述第三彈簧66呈豎直狀,所述第三彈簧66的上端與所述第一彈性板63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彈簧66的下端與所述第二彈性板65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五過濾網67呈橫截面為圓環(huán)的柱體,所述第五過濾網67呈豎直狀,所述第五過濾網67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二彈性板65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五過濾網67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三橫板68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五過濾網67可以對空氣進行過濾。所述第三橫板68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橫板68的側面與所述第二框體51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橫板68上設有貫穿其上下表面的第八通孔681,所述第八通孔681位于所述第五過濾網67的下方。

      如圖1所示,所述第二過濾裝置7包括第一斜板71、位于所述第一斜板71左側的第二擋板72、位于所述第二擋板72左側的第三擋板73、位于所述第一斜板71右側的第六過濾網74、位于所述第一斜板71下方的第七過濾網75、位于所述第七過濾網75左側的第四彈簧76、位于所述第七過濾網75右側的第三滾輪77及設置于所述第三滾輪77上的若干凸塊78。所述第二擋板72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二擋板72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三橫板68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擋板72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二框體51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擋板72可以將所述第三橫板68下方的空間分成左右兩部分,所述第二擋板72上設有貫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九通孔721。所述第三擋板73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擋板73的左表面與所述第二框體51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擋板73的右表面與所述第二擋板72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斜板71呈傾斜狀,所述第一斜板71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擋板72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斜板71位于所述第八通孔681的下方。所述第六過濾網74呈波浪狀,所述第六過濾網74的左端與所述第一斜板71固定連接,所述第六過濾網74的右端與所述第二框體51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六過濾網74采用彈性材料制成,使得所述第六過濾網74可以發(fā)生彈性變形。所述第七過濾網75呈彎曲狀,所述第七過濾網75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框體51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七過濾網75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斜板71固定連接,所述第七過濾網75采用彈性材料制成,使得所述第七過濾網75可以發(fā)生彈性變形。所述第四彈簧76設有兩個,所述第四彈簧76呈水平狀,所述第四彈簧76的右端與所述第七過濾網75固定連接,所述第四過濾網76的左端與所述第二擋板72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滾輪77呈圓柱體,所述第三滾輪77與所述第二框體51軸轉連接,使得所述第三滾輪77可以在所述第二框體51旋轉,所述第三滾輪77與電機連接,帶動所述第三滾輪77旋轉。所述凸塊78設有若干個,所述凸塊78均勻分布在所述第三滾輪77上且與其固定連接。

      如圖1所示,所述回收裝置8包括第二橫桿81、位于所述第二橫桿81左側的第三橫桿82、位于所述第三橫桿82下方的第五彈簧83、位于所述第三橫桿82上方的第六彈簧84、位于所述第六彈簧84左側的回收箱85。所述第二橫桿81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橫桿81的右端與所述第二框體51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桿81的左端與所述第二豎桿57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橫桿82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橫桿82的右端與所述第二豎桿57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五彈簧83呈豎直狀,所述第五彈簧83的上端與所述第三橫桿82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五彈簧83的下端與所述第五管道58固定連接,從而對所述第五管道58起到支撐作用。所述第六彈簧84呈水平狀,所述第六彈簧84的右端與所述第二豎桿57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六彈簧84的左端與所述回收箱85固定連接。所述回收箱85呈空心的長方體,所述回收箱85的橫截面呈凹字形,所述回收箱85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三橫桿82的上表面滑動連接,所述回收箱85位于所述第三管道10的下方,使得排出的液體進入到所述回收箱85內。

      如圖1所示,所述第三過濾裝置9包括第三框體91、位于所述第三框體91下方的排出管92、收容于所述第三框體91內的第八過濾網93、位于所述第八過濾網93下方的拉線94、位于所述第八過濾網93下方左右兩側的收集板95、位于所述拉線94下方的電機96、位于所述電機96下方的支撐板97、位于所述支撐板97下方的第七彈簧98。所述第三框體91呈空心的圓柱體,所述第三框體91上設有第一圓孔911及第二圓孔912,所述第一圓孔911及第二圓孔912與所述第三框體91的內部相通,所述第五管道58的左端對準所述第一通孔911且與所述第三框體91的外表面固定連接,使得所述第五管道58的內部與所述第三框體91的內部相通,所述第四支架53的下端與所述第三框體91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斜桿55的下端與所述第三框體91固定連接。所述排出管92呈豎直狀,所述排出管92的上端對準所述第二圓孔912且與所述第三框體91的外表面固定連接,使得所述排出管92的內部與所述第三框體91的內部相通,所述排出管92上設有第六閥門921,其用于控制所述排出管92內氣體的流量。所述第八過濾網93的橫截面呈倒置的V字形,所述第八過濾網93的側面與所述第三框體91的內表面滑動連接。所述收集板95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三框體91內的左右兩側,所述收集板95呈傾斜狀,所述收集板95的下端與所述第三框體91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收集板95的前后表面與所述第三框體91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收集板95上設有位于其上方的第八彈簧951,所述第八彈簧951呈豎直狀,所述第八彈簧951的下端與所述收集板95固定連接,所述第八彈簧951的上端與所述第八過濾網93的下表面固定連接,從而對所述第八過濾網93起到支撐作用,使得所述第八過濾網93穩(wěn)穩(wěn)地頂靠在所述第三框體91的內表面上,使得第八過濾網93上方的空氣必須見過其過濾才能進入到其下方。所述支撐板97呈水平狀且位于所述收集板95之間,所述支撐板97的側面與所述收集板95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板97上設有若干貫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三圓孔971。所述電機96與電源電性連接,所述電機96的下表面與所述支撐板97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電機96上設有輸出軸961,所述輸出軸961呈圓柱體且與所述電機96連接,使得所述電機96帶動所述輸出軸961旋轉。所述拉線94的上端與所述第八過濾網93固定連接,所述拉線94的下端與所述輸出軸961固定連接。所述第七彈簧98設有兩個,所述第七彈簧98呈豎直狀,所述第七彈簧98的上端與所述支撐板97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七彈簧98的下端與所述第三框體91的內表面固定連接,從而對所述支撐板97起到支撐作用。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提出的能濾除漆霧粉塵的工業(yè)用空氣凈化裝置使用時,將所述第一管道12的左端對準噴漆的位置,打開第一風機15及第一閥門16,使得噴漆產生的粉塵被抽入到第一管道12內,然后經過第一通孔111進入到所述第一框體11內,其漆霧首先經過所述第一海綿層22的過濾,再緊接著經過所述第一過濾網23的過濾進入到第一過濾網23的下方,由于漆霧剛進入到第一框體11內時的氣壓較大,使得氣體中的粉塵不容易堆積在所述第一海綿層22上,從而不容易對其造成堵塞,所述第一海綿層22及第一過濾網23可以對空氣進行初步的過濾,清除掉其中體積較大的雜質。然后經過第二過濾網24的過濾后進入到其右側,然后經過所述第五通孔211進入到所述第一擋板21的右側,同時啟動與第一滾輪25連接的電機,使得所述第一滾輪25旋轉,且?guī)拥谝凰⒚S之旋轉,從而可以對所述第二過濾網24的內表面進行清掃,清除掉其上沾有的雜質,防止其堵塞第二過濾網24,并且可以對空氣起到一定的過濾作用。此時啟動第一水泵18,且打開第二閥門19,使得水池內的水被抽入到所述第二管道17內,然后水經過所述第二通孔112進入到所述第一框體11內,然后集中到所述第二橫板36上,經過所述第二凹槽361進入到所述第二橫板36的下方,然后逐漸的浸濕第二海綿塊35,然后經過第一凹槽311浸濕第一海綿塊32,然后水沉積在所述第一擋板21右側且位于所述第一橫板31下方的空間內,并且浸濕了第三過濾網34。當?shù)谝豢蝮w11內沉積的水較多時,打開第三閥門101,使得第一框體11內的水進入到第三管道10內,將其排出到回收箱85內,方便對其進行回收,減少資源的浪費。進入到所述第一擋板21右側的空氣經過浸濕的第三過濾網34的過濾后再經過第一海綿塊32的過濾進入到所述第一橫板31的上方,且可以與水充分接觸,從而可以充分的對空氣進行凈化,清除掉空氣中的雜質。然后空氣經過第二刷毛及浸濕的第二海綿塊35的過濾后進入到其左側,然后經過第二凹槽361進入到第二橫板36的上方,此時水從第二通孔112不斷的進入到所述第一框體11內,從而水可以對從第二凹槽361進入到第二橫板36上方的空氣進行充分的過濾。經過水充分過濾的空氣進入到所述第四管道41內,打開第四閥門43,使得第四管道41內的水被抽入到所述第二框體51內。由于第一彈性板63的設置,從第六通孔511噴出的氣體直接沖擊到第一彈性板63上,使得第一彈性板63可以發(fā)生上下彈性變形即振動,然后向左右兩側流動,啟動與第二滾輪61連接的電機,使得第二滾輪61帶動第三刷毛62隨之旋轉,從而可以對進入到左右兩側的氣體進行過濾。第一彈性板63的振動通過所述第三彈簧66作用到所述第二彈性板65上,從而可以使得所述第二彈性板65振動,進而使得所述第五過濾網67振動。經過第二刷毛62過濾的氣體再向下經過所述第四過濾網64的過濾后進入到所述第一彈性板63的下方,然后經過所述第五過濾網67的過濾后進入到所述第五過濾網67的內部,然后穿過所述第八通孔681進入到所述第三橫板68的下方。由于第一彈性板63的振動亦可以帶動第四過濾網64振動,從而可以防止空氣中的雜質沉積在所述第四過濾網64上,同時第五過濾網67的振動亦可以防止空氣中的雜質沉積在所述第五過濾網67上。進入到所述第三橫板68下方的空氣向右下方流動,然后經過所述第六過濾網74的過濾后向下移動,經過第一斜板71的下方再經過第七過濾網75的過濾后進入到所述第七過濾網75的左側。啟動與第三滾輪77連接的電機,使得所述第三滾輪77旋轉,進而使得所述凸塊78隨之旋轉,當凸塊78隨著所述第三滾輪77旋轉時,所述凸塊78會觸碰到所述第一斜板71的下端,使得所述第一斜板71振動,進而使得所述第六過濾網74及第七過濾網75振動,從而可以防止空氣中的灰塵沉積在其上方,使其可以對空氣進行正常且高效的過濾作業(yè)。然后空氣經過所述第九通孔721及第七通孔512進入到所述第五管道58內,然后打開第五閥門59,使得所述第五管道58內的空氣進入到所述第三框體91內,然后經過所述第八過濾網93的過濾后進入到所述第八過濾網93的下方,然后穿過所述第三圓孔971進入到所述支撐板97的下方,然后進入到所述排出管92內,打開第六閥門921,使得排出管92內的氣體排出。當所述第八過濾網93上方的雜質較多時,啟動電機96,使得所述輸出軸961旋轉,進而使得所述拉線94被拉緊,使得所述第八過濾網93向下移動,由于第八過濾網93呈倒置的V字形,使得所述第八過濾網93上的雜質順著所述第八過濾網93的上表面滑落到所述收集板95上,防止灰塵沉積在第八過濾網93上,使得所述第八過濾網93可以對空氣進行正常的過濾作業(yè),延長其使用壽命。至此本發(fā)明提出的能濾除漆霧粉塵的工業(yè)用空氣凈化裝置使用過程描述完畢。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