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物材料制藥加工裝置,具體是一種生物材料制藥粉碎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生物新材料主要用在人身上,對其要求十分嚴格,必須具有四個特性:一、是生物功能性;因各種生物新材料的用途而異,如:作為緩釋藥物時,藥物的緩釋性能就是其生物功能性;二、是生物相容性;可概括為材料和活體之間的相互關系,主要包括血液相容性和組織相容性(無毒性、無致癌性、無熱原反應、無免疫排斥反應等);三、是化學穩(wěn)定性;耐生物老化性(特別穩(wěn)定)或可生物降解性(可控降解);四、是可加工性;能夠成型、消毒(紫外滅菌、高壓煮沸、環(huán)氧乙烷氣體消毒、 酒精消毒等);現有的生物新材料制藥裝置,不注重生物新材料在制藥時候的溫度,這樣就導致了藥物的失去藥性或者減低了藥性,導致了治療效果不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生物材料制藥粉碎攪拌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生物材料制藥粉碎攪拌裝置,包括粉碎裝置、固定攪拌裝置和加溫裝置;所述粉碎裝置包括傳動軸、第一電機、添料筒、粉碎轉輪、轉動軸、傳動帶和軸承座;所述第一電機固定設置在左承載板上;所述傳動軸固定設置在第一電機上;所述添料筒焊接在攪拌處理箱左側上方,與攪拌處理箱連通;所述軸承座固定設置在添料筒上;所述轉動軸一端通過軸承座設置在添料筒中,另一端設置在添料筒外側;所述粉碎轉輪固定設置在轉動軸上,設置在添料筒內部;所述固定攪拌裝置包括基座、左豎板、攪拌軸、攪拌葉片、左承載板、第一軸承、傳動箱、第二電機、第二軸承、攪拌導氣管、導氣孔、右承載板、右豎板、攪拌處理箱、空心攪拌管、密封蓋、出料筒、旋轉軸、從動齒輪和主動齒輪;所述左豎板焊接在基座左側上;所述左承載板焊接在左豎板上;所述右豎板焊接在基座右側上;所述右承載板焊接在右豎板上;所述攪拌處理箱焊接在左承載板右側面上,右承載板左側面上;所述第一軸承設置有兩個,固定設置在攪拌處理箱上方內壁中;所述第二軸承固定設置在攪拌處理箱上方內壁中,兩個第一軸承中央;所述傳動箱固定設置在攪拌處理箱上;所述第二電機固定設置在傳動箱上;所述旋轉軸一端固定設置在第二電機上,另一端設置在傳動箱中;所述主動齒輪固定設置在旋轉軸下端;所述攪拌軸一端設置在攪拌處理箱中,另一端通過第一軸承設置在傳動箱中;所述攪拌葉片固定設置在攪拌軸上;所述從動齒輪固定設置在攪拌軸上端;所述空心攪拌管一端設置在攪拌處理箱中,另一端通過第二軸承設置在主動齒輪中;所述攪拌導氣管焊接在空心攪拌管上;所述出料筒焊接在攪拌處理箱底端上;所述密封蓋設置在出料筒上;所述加溫裝置包括鼓風泵、鼓風管、蓄電池、加溫箱、進氣管、電熱絲、電熱絲固定板和導風孔;所述加溫箱固定設置在右承載板上;所述鼓風泵固定設置在加溫箱上方左側;所述鼓風管一端固定設置在鼓風泵上,另一端設置在加溫箱中;所述蓄電池固定設置在加溫箱上方右側;所述電熱絲固定板焊接在加溫箱內壁上;所述電熱絲固定設置在電熱絲固定板上;所述進氣管一端設置在加溫箱中,另一端設置在空心攪拌管中。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兩根轉動軸通過傳動帶與傳動軸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從動齒輪與主動齒輪相互嚙合。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攪拌導氣管上設置有導氣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電熱絲固定板上設置有導風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電熱絲通過導線與蓄電池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裝置將生物材料放入添料筒中,啟動第一電機帶動粉碎轉輪轉動,通過粉碎轉輪對生物材料進行粉碎,粉碎后的生物材料進入固定攪拌裝置中;啟動第二電機帶動主動齒輪旋轉,帶動兩根攪拌軸上的攪拌葉片對生物材料進行攪拌制藥,達到充分攪拌,在攪拌時通入熱氣保證藥物生產質量,啟動鼓風泵向加溫箱鼓入空氣,通過電熱絲和蓄電池加熱空氣,在通過進氣管進入空心攪拌管中,通過攪拌導氣管上的導氣孔排出,在生物材料攪拌時具有一定的溫度,制藥完成后通過出料筒排出;該裝置在生物材料制藥粉碎攪拌的時候,保證了制藥的溫度,生產出來的藥品保證了藥性,提高了藥物治療效果,整個裝置結構簡單,操作簡單,設計合理。
附圖說明
圖1為生物材料制藥粉碎攪拌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生物材料制藥粉碎攪拌裝置的主視圖。
圖3為生物材料制藥粉碎攪拌裝置中傳動箱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生物材料制藥粉碎攪拌裝置中加溫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基座,2-左豎板,3-攪拌軸,4-攪拌葉片,5-左承載板,6-傳動軸,7-第一電機,8-添料筒,9-粉碎轉輪,10-轉動軸,11-第一軸承,12-傳動箱,13-第二電機,14-第二軸承,15-攪拌導氣管,16-導氣孔,17-鼓風泵,18-鼓風管,19-蓄電池,20-加溫箱,21-進氣管,22-右承載板,23-右豎板,24-攪拌處理箱,25-空心攪拌管,26-密封蓋,27-出料筒,28-傳動帶,29-軸承座,30-旋轉軸,31-從動齒輪,32-主動齒輪,33-電熱絲,34-電熱絲固定板,35-導風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4,一種生物材料制藥粉碎攪拌裝置,包括粉碎裝置、固定攪拌裝置和加溫裝置;所述粉碎裝置包括傳動軸6、第一電機7、添料筒8、粉碎轉輪9、轉動軸10、傳動帶28和軸承座29;所述第一電機7固定設置在左承載板5上;所述傳動軸6固定設置在第一電機7上;所述添料筒8焊接在攪拌處理箱24左側上方,與攪拌處理箱24連通;所述軸承座29固定設置在添料筒8上;所述轉動軸10一端通過軸承座29設置在添料筒8中,另一端設置在添料筒8外側,兩根轉動軸10通過傳動帶28與傳動軸6連接;所述粉碎轉輪9固定設置在轉動軸10上,設置在添料筒8內部;將生物材料放入添料筒8中,啟動第一電機7帶動粉碎轉輪9轉動,通過粉碎轉輪9對生物材料進行粉碎,粉碎后的生物材料進入固定攪拌裝置中;所述固定攪拌裝置包括基座1、左豎板2、攪拌軸3、攪拌葉片4、左承載板5、第一軸承11、傳動箱12、第二電機13、第二軸承14、攪拌導氣管15、導氣孔16、右承載板22、右豎板23、攪拌處理箱24、空心攪拌管25、密封蓋26、出料筒27、旋轉軸30、從動齒輪31和主動齒輪32;所述左豎板2焊接在基座1左側上;所述左承載板5焊接在左豎板2上;所述右豎板23焊接在基座1右側上;所述右承載板22焊接在右豎板23上;所述攪拌處理箱24焊接在左承載板5右側面上,右承載板22左側面上;所述第一軸承11設置有兩個,固定設置在攪拌處理箱24上方內壁中;所述第二軸承14固定設置在攪拌處理箱24上方內壁中,兩個第一軸承11中央;所述傳動箱12固定設置在攪拌處理箱24上;所述第二電機13固定設置在傳動箱12上;所述旋轉軸30一端固定設置在第二電機13上,另一端設置在傳動箱12中;所述主動齒輪32固定設置在旋轉軸30下端;所述攪拌軸3一端設置在攪拌處理箱24中,另一端通過第一軸承11設置在傳動箱12中;所述攪拌葉片4固定設置在攪拌軸3上;所述從動齒輪31固定設置在攪拌軸3上端,從動齒輪31與主動齒輪32相互嚙合;所述空心攪拌管25一端設置在攪拌處理箱24中,另一端通過第二軸承14設置在主動齒輪32中;所述攪拌導氣管15焊接在空心攪拌管25上,攪拌導氣管15上設置有導氣孔16;所述出料筒27焊接在攪拌處理箱24底端上;所述密封蓋26設置在出料筒27上;啟動第二電機13帶動主動齒輪32旋轉,帶動兩根攪拌軸3上的攪拌葉片4對生物材料進行攪拌制藥,達到充分攪拌,在攪拌時通入熱氣保證藥物生產質量,制藥完成后通過出料筒27排出;所述加溫裝置包括鼓風泵17、鼓風管18、蓄電池19、加溫箱20、進氣管21、電熱絲33、電熱絲固定板34和導風孔35;所述加溫箱20固定設置在右承載板22上;所述鼓風泵17固定設置在加溫箱20上方左側;所述鼓風管18一端固定設置在鼓風泵17上,另一端設置在加溫箱20中;所述蓄電池19固定設置在加溫箱20上方右側;所述電熱絲固定板34焊接在加溫箱20內壁上,電熱絲固定板34上設置有導風孔35;所述電熱絲33固定設置在電熱絲固定板34上,電熱絲33通過導線與蓄電池19連接;所述進氣管21一端設置在加溫箱20中,另一端設置在空心攪拌管25中;啟動鼓風泵17向加溫箱20鼓入空氣,通過電熱絲33和蓄電池19加熱空氣,在通過進氣管21進入空心攪拌管25中,通過攪拌導氣管15上的導氣孔16排出,在生物材料攪拌時具有一定的溫度。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