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研磨磨粉,特別涉及一種用于紅曲發(fā)酵的研磨設備。
背景技術:
1、紅曲是傳統(tǒng)的發(fā)酵食品,主要用于調味和著色,作用于米或其他谷物,所產生的天然紅色素和特殊風味,紅曲是一個具有歷史悠久的天然食品,既能作為色素使用,也有一定的健康益處,紅曲在制作過程中,需要進行研磨粉碎,通過磨粉粉碎機進行磨粉處理。
2、紅曲磨粉機主要涉及研磨物料以實現粉碎,通常由電機、主軸、t型錘和鋼齒等部件組成,電機帶動主軸旋轉,主軸上安裝有t型錘,物料進入磨粉機后,通過t型錘和鋼齒配合對紅曲進行沖擊粉碎,直至被磨碎成所需的粉末狀,磨粉機還配備有篩網,以控制粉末的顆粒大小。
3、現有的磨粉機在物料研磨成粉時,粉末狀的物料在內部轉動氣流的帶動下,會從物料入口倒流出,同時磨粉機研磨凹槽內容易殘留物料,清理十分不便,影響后續(xù)研磨衛(wèi)生,因此,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用于紅曲發(fā)酵的研磨設備來滿足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紅曲發(fā)酵的研磨設備以解決現有的磨粉機在物料研磨成粉時,粉末狀的物料在內部轉動氣流的帶動下,會從物料入口倒流出,同時磨粉機研磨凹槽內容易殘留物料,清理十分不便,影響后續(xù)研磨衛(wèi)生的問題。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3、一種用于紅曲發(fā)酵的研磨設備,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出料管,所述底座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研磨殼體,所述研磨殼體上連接有研磨動盤結構,所述研磨動盤結構上轉動連接有轉動蓋板,所述轉動蓋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進料管,所述研磨殼體上開設有磨粉槽,所述磨粉槽內壁固定連接有環(huán)形篩板,所述研磨殼體上轉動連接有研磨動盤結構;物料均勻結構,所述物料均勻結構位于所述轉動蓋板上,且所述物料均勻結構與所述轉動蓋板相連接,所述物料均勻結構用于將紅曲物料在磨粉槽內部流動更加均勻,所述物料均勻結構上固定連接有鋼齒;防殘留結構,所述防殘留結構位于所述物料均勻結構內部,且所述防殘留結構與所述物料均勻結構相連接,所述防殘留結構用于防止紅曲粉末粘黏在所述物料均勻結構內;吹風結構,所述吹風結構位于所述物料均勻結構的一側,且所述吹風結構與所述物料均勻結構相連接,所述吹風結構用于與所述研磨動盤結構配合對所述物料均勻結構內部進行吹風。
4、可選地,所述轉動蓋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密封圓板,所述密封圓板的中心位置開設有進料口,所述進料口貫穿所述轉動蓋板與所述進料管相連通,所述密封圓板的表面開設有呈環(huán)形均勻分布的半圓槽。
5、可選地,所述研磨動盤結構包括轉動連接于所述研磨殼體一側的傳動軸,所述傳動軸的一端固定連接有轉盤,所述轉盤的一側表面固定連接有若干個柱型銷,所述轉盤的一側邊緣位置處固定連接有若干個t型錘。
6、可選地,所述物料均勻結構包括固定連接于所述半圓槽上的若干個安裝管,所述安裝管為中空的半圓柱型結構,若干個所述安裝管的內側端固定連接有第一環(huán)板,若干個所述安裝管的中間位置處固定連接有第二環(huán)板,若干個所述安裝管的外側端固定連接有第三環(huán)板,所述第一環(huán)板的內表壁固定連接有內卡環(huán),所述第三環(huán)板的外表壁固定連接有外卡環(huán)。
7、可選地,所述內卡環(huán)的內表壁與若干個所述安裝管相對應位置均開設有隔離孔,所述隔離孔與所述安裝管相連通,所述內卡環(huán)的內表壁靠近所述隔離孔的一側固定連接有隔離板,所述隔離板為向所述轉動蓋板方向內翻的環(huán)形結構,所述外卡環(huán)的內壁分別與若干個所述安裝管的一端相互貼合密封;所述第一環(huán)板、所述第二環(huán)板和所述第三環(huán)板與所述安裝管的連接位置處分別開設有貫穿的第一風口、第二風口和進風口,所述安裝管的一側與所述第一風口、所述第二風口和所述進風口相對應位置均開設有與之相適配的第一連通槽、第二連通槽和第三連通槽。
8、可選地,所述防殘留結構包括連接于所述安裝管內壁的導向單元,所述導向單元靠近所述進風口的一端連接有導風單元;所述導向單元包括固定連接于所述安裝管靠近所述第三連通槽與所述第二連通槽之間內表壁的第三導向管,所述第三導向管的內部套設有第二導向管,所述第二導向管位于所述安裝管靠近所述第三連通槽與所述第一連通槽之間,所述第二導向管的內部套設有第一導向管,所述第一導向管位于所述安裝管靠近所述第三連通槽與所述隔離孔之間,所述第二導向管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連通槽和第二連通槽之間的所述安裝管的內表壁固定連接有第二密封塊,所述第一導向管的一端與所述隔離孔和所述第一連通槽之間的所述安裝管的內表壁固定連接有第一密封塊,所述第三導向管、所述第二導向管和所述第一導向管為橫截面形狀一致、尺寸逐漸減小的中空半圓柱型結構,所述第三導向管與所述第二導向管和所述第二導向管與所述第一導向管之間均通過連接條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導向管與所述第二導向管之間分隔出第三風道,所述第二導向管與所述第一導向管之間分隔出第二風道,所述第一導向管內部通道為第一風道,所述第三風道、所述第二風道和所述第一風道的內壁均固定連接有均勻的導風條。
9、可選地,所述導風單元包括固定連接于所述第三導向管靠近所述進風口一端表壁的第三導風板,所述第二導向管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導風板,所述第一導向管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導風板,所述第三導風板、所述第二導風板和所述第一導風板均為半圓弧形板結構。
10、可選地,所述吹風結構包括連接于所述第三環(huán)板一側的集風單元;所述集風單元包括固定連接于所述第三環(huán)板一側的集風環(huán)片,所述集風環(huán)片的兩側呈外翻狀結構,所述集風環(huán)片的底部與所述進風口相對應位置開設有與之相適配的吹風口,每兩個所述吹風口之間固定連接有引導塊,所述引導塊的兩側與所述集風環(huán)片的內壁相貼合,且所述引導塊的表面為中間外凸的弧形結構,所述集風環(huán)片的兩側內壁均開設有限位槽。
11、可選地,所述限位槽上轉動連接有環(huán)板,所述環(huán)板于所述限位槽內轉動連接,所述環(huán)板靠近所述集風環(huán)片的一側固定連接有若干個均勻的風塊,所述環(huán)板遠離所述集風環(huán)片的一側開設有驅動槽,所述驅動槽內壁固定連接有若干個均勻設置的驅動擋塊。
12、可選地,所述t型錘一側固定連接有驅動桿,所述驅動桿為l型結構,所述t型錘與所述環(huán)板之間通過驅動桿與所述驅動槽卡接。
13、本發(fā)明與現有技術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上述方案中,通過設置物料均勻結構、防殘留結構和吹風結構,三者相互配合,通過固定在物料均勻結構內部的防殘留結構來防止紅曲粉末粘黏在物料均勻結構內部,同時防殘留結構可以在物料均勻結構的表面形成湍流,使得物料均勻結構表面的紅曲物料混合更加均勻。
15、通過設置隔離板,呈內翻環(huán)形結構的隔離板可以對第一導向管內部的氣流風進行導向,通過對第一導向管的吹風進行導向,從而在內卡環(huán)形成一個空氣墻,可以對磨粉槽內部的紅曲粉末進行阻擋,使其不會回流至進料管內部,同時空氣墻形成的低阻力不會阻擋紅曲物料的進入。
16、通過設置導向單元,導向單元用于將吹風結構中的氣流分別導向第一風口、第二風口、進風口和隔離孔,通過第三導向管、第二導向管和第一導向管與之相互配合形成吹風口,從而防止紅曲粉末進入到安裝管內,無需在工作結束后進行安裝管內壁清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