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子。I個吸濕部20在2個層狀的吸濕部件2之間配置有作為刺激賦予部5的面狀加熱器8。即,吸濕部20具備吸濕部件2和刺激賦予部5。
[0048]在此,整理并描述除濕機102的構(gòu)成。本實施方式的除濕機102具備:吸濕部件2,其由高分子凝膠吸濕材料形成,具有能夠吸收水分的第I狀態(tài)和釋放在上述第I狀態(tài)時吸收的水分的第2狀態(tài),具有通過來自外部的刺激從上述第I狀態(tài)變?yōu)樯鲜龅?狀態(tài)且在上述刺激消失時恢復為上述第I狀態(tài)的性質(zhì);外部氣流供應部4,其使從外部取入的空氣與吸濕部件2接觸;以及刺激賦予部5,其不使氣流碰到吸濕部件2而對吸濕部件2施加上述刺激。
[0049]其中,上述刺激是熱,吸濕部件2是層狀,刺激賦予部5是沿著吸濕部件2的面配置的加熱器。此處所說的加熱器是面狀加熱器8。優(yōu)選作為刺激賦予部5的加熱器是上述面狀加熱器,但不限于面狀加熱器。刺激賦予部5即使不是例如面狀加熱器,只要是能夠沿著吸濕部件2的面配置的加熱器即可。
[0050]此外,吸濕部件2是層狀,但各層的內(nèi)部也可以是塊狀、細微顆粒狀、貝殼狀等任意的形狀。
[0051 ]在本實施方式中,也能夠得到在實施方式I中說明的效果。而且,在本實施方式中,吸濕部件2是層狀,因此能夠使從外部取入的空氣3與吸濕部件2的大部分面積的表面有效地接觸,因此能夠有效地進行除濕。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刺激賦予部5的加熱器沿著吸濕部件2的面配置,因此能夠在吸濕部件2的大范圍內(nèi)對其有效地賦予刺激,還能夠有效地從吸濕部件2取出水。
[0052]吸濕部20在上下方向延伸,間隙10的下方開放,因此從吸濕部件2排出的水能夠經(jīng)過間隙10直接落下。
[0053]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說明了吸濕部件2通過受到熱刺激而從第I狀態(tài)變?yōu)榈?狀態(tài)。在此作為刺激的種類選擇了熱終究是一例,吸濕部件2也可以是通過受到其它種類的刺激而從第I狀態(tài)變?yōu)榈?狀態(tài)的性質(zhì)的物質(zhì)。關于該內(nèi)容,在以下的實施方式中也是相同的。
[0054](實施方式3)
[0055]參照圖6?圖7說明基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3的除濕機103。在圖6中表示除濕機103的示意性立體圖。除濕機103具備吸濕部21。吸濕部21是在水平面內(nèi)延伸的圓板狀部件。吸濕部21成夠通過電機而旋轉(zhuǎn)。吸濕部21的中;L.、軸是豎直方向。在圖7中表不吸濕部21的局部放大截面圖。吸濕部21為蜂窩狀,具有在厚度方向上貫通的多個貫通孔9。吸濕部21包括由吸濕部件2構(gòu)成的部分。吸濕部件2向貫通孔9的內(nèi)面露出。
[0056]S卩,本實施方式的除濕機103具備:吸濕部件2,其由高分子凝膠吸濕材料形成,具有能夠吸收水分的第I狀態(tài)和釋放在上述第I狀態(tài)時吸收的水分的第2狀態(tài),具有通過來自外部的刺激從上述第I狀態(tài)變?yōu)樯鲜龅?狀態(tài)且在上述刺激消失時恢復為上述第I狀態(tài)的性質(zhì);外部氣流供應部4,其使從外部取入的空氣與吸濕部件2接觸;以及刺激賦予部5,其不使氣流碰到吸濕部件2而對吸濕部件2施加上述刺激。
[0057]在本實施方式中,也能夠得到在實施方式I中說明的效果。而且,在本實施方式中,包含吸濕部件2的吸濕部21為圓板狀,為旋轉(zhuǎn)的結(jié)構(gòu),因此能夠?qū)個吸濕部21的某部位用于吸濕且在其它部位中施加刺激來取出水。即,能夠并行地進行吸濕和排水。例如,能夠通過使圓板狀的吸濕部21按一定速度連續(xù)地旋轉(zhuǎn)而不中斷且連續(xù)地進行吸濕和排水操作。
[0058]或者,也可以設為使圓板狀的吸濕部21斷續(xù)地按臺階狀旋轉(zhuǎn)。即,也可以設為例如在使吸濕部21靜止的狀態(tài)下用吸濕部21的某部位接受空氣3后進行一定時間的吸濕,之后使吸濕部21僅旋轉(zhuǎn)一定角度而使下一次進行吸濕的部位重新暴露于空氣3的姿態(tài)。
[0059]能夠如以下的附記所示表現(xiàn)本實施方式的除濕機。
[0060](附記I —I)
[0061]在上述中的任一項所述的除濕機中,上述吸濕部排列于圓筒狀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上述圓筒狀部件能夠繞中心軸旋轉(zhuǎn),上述外部氣流供應部在由上述圓筒狀部件的外周描繪的軌道規(guī)定的圓中的第I部位使上述空氣碰到上述吸濕部,上述刺激賦予部在上述圓中的與第I部位不同的第2部位對上述吸濕部施加上述刺激。
[0062](附記1一2)
[0063]在附記I所述的除濕機中,上述吸濕部以上述中心軸為上下方向的方式配置。
[0064](附記I —3)
[0065]在附記I或2所述的除濕機中,上述吸濕部為具有在厚度方向上貫通的貫通孔的蜂窩狀。
[0066](實施方式4)
[0067 ] 參照圖8?圖11說明基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4的除濕機104。在圖8和圖9中表不除濕機104的示意性截面圖。除濕機104的基本構(gòu)成與在實施方式2中說明的除濕機102是共通的。除濕機104在內(nèi)部具備吸濕部22來代替吸濕部21。在除濕機104的內(nèi)部,就吸濕部22而言,如圖10所示配置有多個吸濕部22。多個吸濕部22分別是板狀部件。多個吸濕部22相互空出間隙10配置。吸濕部22或間隙10的方向與在實施方式2中說明的吸濕部20的方向相同。
[0068]在圖8中表示在除濕機104中正在進行除濕的狀態(tài)。在圖9中,表示在除濕機104中正在進行吸濕部22的再生和排水的狀態(tài)。
[0069]除濕機104在進行除濕動作時,如圖8所示,使通過送風風扇24從空氣入口11取入的空氣3碰到吸濕部22,對空氣3進行除濕后,將其作為空氣6從空氣出口 12排出??諝?在經(jīng)過間隙10的期間內(nèi)被吸濕部22奪去水分。在圖11中表示將I個吸濕部22放大后的樣子。I個吸濕部22以覆蓋基材13的兩面的方式以層狀形成有吸濕部件2。
[0070]除濕機104具備向上方開口的空氣入口31。其中,空氣入口 31附帶能夠打開關閉的蓋31a。在圖8所示的狀態(tài)下,蓋31a封閉。在空氣入口 31和吸濕部22之間配置有送風風扇17和加熱器18作為刺激賦予部5。
[0071 ]當進行吸濕部再生動作時,如圖9所示,空氣入口 11的蓋I Ia關閉,而空氣入口 31的蓋31a打開。送風風扇24停止。設于空氣入口 31的送風風扇17工作,由此從空氣入口 31取入外部的空氣25,其受到由加熱器18產(chǎn)生的熱而成為熱風后去往吸濕部22。熱風通過送風風扇17和加熱器18的工作而經(jīng)過吸濕部22彼此之間的間隙10。由此,對吸濕部22所包含的吸濕部件2施加熱刺激,從吸濕部件2排出水。水經(jīng)過間隙10后向下方落下。此外,由送風風扇17輸送的熱風也可以與空氣6同樣地從空氣出口 12排出。也可以是為了被送風風扇17輸送的熱風而另外設置排氣口。
[0072]此外,蓋Ila和蓋31a也可以兼用同一部件。也可以是如下構(gòu)成:同一部件往復從而交替地切換封閉空氣入口 11并使空氣入口 31開放的狀態(tài)和封閉空氣入口 31并使空氣入口11開放的狀態(tài)。
[0073]在本實施方式中,能夠得到在實施方式I中說明的效果。而且,在本實施方式中,吸濕部件2是層狀,因此與實施方式2同樣地能夠?qū)耐獠咳∪氲目諝?有效地進行除濕。另夕卜,在本實施方式中,配置有送風風扇17和加熱器18作為刺激賦予部5,能夠從上方向吸濕部22輸送熱風,因此能夠施加熱作為針對吸濕部件2的刺激。這樣的話,能夠在吸濕部件2的大范圍內(nèi)對其有效地賦予刺激,還能夠有效地進行從吸濕部件2取出水的動作。
[0074](實施方式5)
[0075]參照圖12說明基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5的除濕機105。圖12是除濕機106的示意性截面圖。除濕機105具備箱體I。箱體I在上方具有空氣入口 11和空氣入口 31,在側(cè)方具有空氣出口 12。除濕機105在箱體I的內(nèi)部具備圓板狀且蜂窩狀的吸濕部21和使吸濕部21旋轉(zhuǎn)的電機16。吸濕部21的詳細的結(jié)構(gòu)與在實施方式3中說明的相同。
[0076]從空氣入口11被取入并經(jīng)過外部氣流供應部4而進入箱體I內(nèi)的空氣3碰到吸濕部21的一部分,經(jīng)過吸濕部21的貫通孔9(參照圖7)從而被除濕。被除濕的空氣從側(cè)方的空氣出口 12作為空氣6被排出。
[0077]在空氣入口 31的附近配置有刺激賦予部5。刺激賦予部5包括送風風扇17和加熱器18。送風風扇17工作,由此經(jīng)過空氣入口 31取入氣流19。氣流19被加熱器18加熱,碰到吸濕部21的一部分。在吸濕部21中,從空氣入口31被取入的氣流19所碰到的部位是與從空氣入口 I被取入的空氣3所碰到的部位不同的部位。氣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