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將處理對象氣體含有的油霧從氣體中分離的油分離器。
背景技術:
已知將處理對象氣體含有的油霧從氣體中分離的油分離器。例如,專利文獻1記載的油分離器具有收納部,該收納部包括圓筒狀的固定外殼及具有頂棚部的圓筒狀的固定殼體。而且,通過在上表面具有開口的圓錐臺狀的分隔件,將收納部的內(nèi)部空間分隔成下部腔(下側收納室)和上部腔(上側收納室)。
在下部腔中配置有用于凈化油的離心分離轉子,在上部腔中配置有用于凈化氣體的氣體凈化裝置。另外,下部腔與筒狀基部的內(nèi)部空間連通。該筒狀基部安裝于內(nèi)燃機。而且,通過筒狀基部的內(nèi)部空間,凈化后的油由此返回,并且來自曲軸箱的竄氣(處理對象氣體)由此流入。
離心分離轉子及氣體凈化裝置通過管狀的支撐部件而連結,構成為能夠以在支撐部件所插通的固定軸為中心旋轉。在離心分離轉子的內(nèi)部設有分離腔。通過支撐部件與固定軸的間隙及在支撐部件開設的孔,向該分離腔供給油。所供給的油在分離腔凈化,然后通過在離心分離轉子的底面所設置的排出口而排出到側方。利用油的排出,產(chǎn)生用于使離心分離轉子及氣體凈化裝置旋轉的驅(qū)動力。
在該油分離器中,為了將竄氣含有的油霧從氣體中分離,使氣體凈化裝置高速旋轉。而且,對油霧進行了分離的凈化后的竄氣通過在固定殼體所設置的排出部而排出。
現(xiàn)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表2005-515065號公報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發(fā)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在這種油分離器中,隨著氣體凈化裝置的旋轉,在內(nèi)部空間內(nèi)產(chǎn)生空氣的回旋流。而且,被氣體凈化裝置所分離的油隨著該回旋流而在上部腔的內(nèi)表面移動。
在卡車等車輛搭載的大排氣量的內(nèi)燃機中,處理對象氣體的流量變多,其流速也變快。由此,從處理對象氣體所分離的油會沿著腔的內(nèi)壁面而向上方揚起,存在與處理對象氣體一同從油分離器排出的問題。若所分離的油從油分離器排出,則產(chǎn)生處理對象氣體含有的油的去除效率降低的問題。
本發(fā)明鑒于這樣的情況而作成,其目的在于提高處理對象氣體含有的油的去除效率。
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案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的目的,本發(fā)明為一種油分離器,其具有收納轉子并且設有第一排氣部的筒狀的外殼,從上述轉子的旋轉中心側導入處理對象氣體,從而使上述處理對象氣體含有的油霧凝集,并且使所凝集的油從上述轉子的外周緣放出,使分離油霧后的上述處理對象氣體通過上述第一排氣部而從上述外殼排出,上述油分離器的特征在于,具有:分隔部件,其從上述外殼的外側覆蓋上述第一排氣部,并在上述第一排氣部的周圍分隔閉空間;以及第二排氣部,其設于上述分隔部件,使上述處理對象氣體從由該分隔部件所分隔的上述閉空間排出。
根據(jù)本發(fā)明,分離油霧后的處理對象氣體從第一排氣部向外殼的外側排出。該第一排氣部從外殼的外側被分隔部件覆蓋。在該分隔部件設有第二排氣部,因此從第一排氣部所排出的處理對象氣體的流速在分隔部件形成的閉空間降低,從第二排氣部排出。流速在閉空間降低,因此從處理對象氣體所分離的油失速,能夠抑制向第二排氣部的流入。其結果,能夠提高處理對象氣體含有的油的去除效率。
在上述的油分離器中,優(yōu)選的是,上述第一排氣部由突出到上述閉空間的筒狀部件構成。在該結構中,從處理對象氣體中所分離的油沿著第一排氣部的外表面流動,因此能夠抑制油向第二排氣部的流入。
在上述的油分離器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分隔部件構成為半球形狀,上述第二排氣部是設于軸線與上述第一排氣部的軸線偏離的位置的筒狀部件,在上述分隔部件的內(nèi)表面上的與上述第一排氣部的對置位置和上述第二排氣部的形成位置之間,突出設置有流路限制部。在該結構中,即使從處理對象氣體中所分離的油從第一排氣部的內(nèi)表面飛濺,油的流動方向也被在分隔部件的內(nèi)表面所突出設置的流路限制部限制,因此能夠抑制油向第二排氣部的流入。另外,由于分隔部件構成為半球形狀,因此能夠緊湊地制作裝置。
在上述的油分離器中,優(yōu)選的是,在上述分隔部件的內(nèi)表面,從上述分隔部件的俯視的中心位置向放射方向突出設置有多個肋。在該結構中,即使從處理對象氣體中所分離的油從第一排氣部的內(nèi)表面飛濺,油的流動方向也被在分隔部件的內(nèi)表面所突出設置的肋限制,因此能夠抑制油向第二排氣部的流入。
在上述的油分離器中,優(yōu)選的是,上述第一排氣部構成pcv閥的下游側流路。在該結果中,pcv閥的下游側流路兼做第一排氣部,因此實現(xiàn)結構的簡化。
在上述的油分離器中,優(yōu)選的是,具有:構成上述轉子的旋轉中心的心軸;主軸,其能夠旋轉地支撐上述心軸,并且在內(nèi)側形成有用于供給油的供油路;噴嘴,其從上述心軸的比上述轉子靠下側的周面突出設置,利用油的噴射使上述心軸以軸線為中心旋轉;以及連通口形成部件,其配置于上述主軸與上述噴嘴之間,將上述外殼的內(nèi)部空間分隔成一次分離室和二次分離室,而且形成有將上述一次分離室的上述處理對象氣體引導至上述二次分離室的連通口,上述一次分離室使從上述噴嘴所噴射的油流下,并且對從外部所流入的上述處理對象氣體含有的油霧進行一次分離,上述二次分離室配置有上述轉子,并對一次分離上述油霧后的上述處理對象氣體含有的油霧進行二次分離。在該結構中,處理對象氣體含有的油霧在一次分離室進行一次分離后,在二次分離室進行二次分離,因此能夠抑制油從第二排氣部排出的問題。
發(fā)明的效果
根據(jù)本發(fā)明,能夠提高處理對象氣體含有的油的去除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閉環(huán)型曲軸箱換氣系統(tǒng)的概要圖。
圖2是油分離器的主視圖。
圖3是從斜后方上側觀察油分離器的立體圖。
圖4是油分離器的剖視圖。
圖5是油分離器的下側部分的剖視圖。
圖6是油分離器的中間部分的剖視圖。
圖7是油分離器的上側部分的剖視圖。
圖8是油分離器的俯視圖。
圖9是表示將蓋部件從外殼卸下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
圖10是說明竄氣及油的流動的圖。
圖11是說明蓋部件中的竄氣及油的流動的透視圖。
圖12是對將pcv閥及蓋部件設于外殼的側面的其它實施方式進行說明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在此,列舉圖1所示的閉環(huán)型曲軸箱換氣系統(tǒng)1(以下,稱為換氣系統(tǒng)1)為例進行說明。
如該圖所示,換氣系統(tǒng)1具有油分離器2和通氣管3。油分離器2對從發(fā)動機4所排出的竄氣(相當于含有油霧的處理對象氣體)進行處理,分離油霧。在本實施方式中,油分離器2安裝于發(fā)動機4的側面。該發(fā)動機4具有例如5000~12000cc左右的排氣量。通氣管3分隔用于將從油分離器2所排出的處理后的竄氣還原到發(fā)動機4的吸氣側流路5的還原流路。
在該換氣系統(tǒng)1中,從發(fā)動機4所排出的竄氣流入在發(fā)動機4的側面所設置的油分離器2。然后,在油分離器2分離后的油向發(fā)動機4返回。另一方面,處理后的竄氣在從油分離器2的上端部排出后,通過通氣管3而還原到吸氣側流路5。具體而言,還原到吸氣側流路5中的連接空氣過濾器6和渦輪增壓器7的部分。所還原的竄氣與來自空氣過濾器6的新的空氣混合,通過渦輪增壓器7壓縮。然后,通過增壓空氣冷卻器8冷卻,供給至發(fā)動機4。
接下來,對油分離器2進行說明。如圖2所示,該油分離器2具有外殼11和蓋部件12。
首先,對外殼11的外觀進行說明。外殼11具有下側殼13和上側殼14,如后述,在其內(nèi)部空間(收納室)中收納有轉子單元、pcv閥、閥各種構件。
下側殼13是分隔外殼11的下側部分的部分,上側殼14是分隔外殼11的上側部分的部分。如圖3所示,在下側殼13的上側部分設有圓形的嵌合部15,與上側殼14的下端部16嵌合。在下側殼13的背面,朝向后方設有與發(fā)動機4連通的連通筒部17。在該連通筒部17的前端部設有與發(fā)動機4的側面結合的凸緣18。另外,在連通筒部17的正上方設有用于引導竄氣的引導筒部19。而且,在嵌合部15與連通筒部17及引導筒部19之間,設有分隔油流路的一部分的側面視大致三角形狀的中間部21。
如圖9所示,上側殼14具有主體罩22和上表面罩23。主體罩22是大致園筒形狀的部件,在內(nèi)部收納有轉子單元。如后述,在主體罩22的上表面設有pcv閥用的臺座部。上表面罩23以從上方覆蓋主體罩22的上表面的方式以氣密狀態(tài)安裝。由此,架在臺座部上的pcv閥收納于由上表面罩23和主體罩22分隔的空間內(nèi)。另外,在上表面罩23的中心部,朝向上方突出設置有圓筒狀的氣體排出部24。該氣體排出部24相當于第一排氣部,是將處理后的竄氣排出的圓筒狀的部分。另外,氣體排出部24同時用作pcv閥的下游側流路。而且,在上表面罩23的位于比氣體排出部24靠外周側的圓盤狀的平板部25形成有兩個排泄孔26。這些排泄孔26是為了使達到上表面罩23的表面的油向由上表面罩23和主體罩22分隔的空間流下而設置。
接下來,對外殼11的內(nèi)部構造進行說明。如圖4所示,在外殼11的內(nèi)部配設有轉子單元31、連通口形成部件32。另外,在由上表面罩23和主體罩22分隔的空間內(nèi)收納有pcv閥33。
首先,對下側殼13的內(nèi)部構造進行說明。如圖5放大所示,在下側殼13的底面,向下突出設置有接合部34的下端部。該接合部34呈圓筒狀,與圖1所示的供油管9的一端連接。接合部34的一部分在下側殼13的內(nèi)部向上方突出設置。供油管9的另一端與發(fā)動機4的側面連接,從在發(fā)動機4的內(nèi)部所設置的油路(未圖示)向供油管9供給油。該油作為用于使轉子單元31旋轉的動力而使用。
如圖5所示,在下側殼13的內(nèi)部形成有從連通筒部17通過中間部21而到達嵌合部15的一連串的油流路。該油流路作為返回發(fā)動機4的油的流路而使用。另外,對于引導筒部19,其一部分沿著接合部34而設置。該引導筒部19在中途折彎呈l字狀,剩余的部分與連通筒部17并行設置。該引導筒部19設于連通筒部17的正上方,其端部與凸緣18的與發(fā)動機4的抵接面一致。
接下來,對上側殼14的內(nèi)部構造進行說明。如圖6所示,在上側殼14的主體罩22的內(nèi)部配設有轉子單元31、連通口形成部件32。
首先,對轉子單元31進行說明。該轉子單元31是用于對竄氣含有的油霧進行分離的機構,具有轉子35、心軸36以及主軸37。
轉子35是利用旋轉使油霧凝集而從竄氣中分離的部分,具有多張分離盤38、上部保持件39以及下部保持件40。分離盤38是朝向外周側向下傾斜的的圈狀的板材,換言之,是加工呈圓錐臺的側面形狀的板材。本實施方式的分離盤38的厚度作成1mm以下,通過樹脂的成型來制作。這些分離盤38在心軸36的軸線方向上層疊。
此外,為了便于說明,描述成隔開分離盤38彼此的間隔,但是實際的間隔設定得極其狹窄(例如,不足1mm)。另外,分離盤38不限于圓錐臺形狀。例如,也可以由八棱錐臺、十二棱臺、棱錐臺形狀的板狀部件制作分離盤38。
上部保持件39是從上側保持所層疊的多張分離盤38的部件,下部保持件40是同樣地從下側進行保持的部件。而且,在下部保持件40的外周緣設有多根用于與上部保持件39連結的連結臂41。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周向上以90度間隔設有四根連結臂41。將連結臂41的上端與上部保持件39接合,從而多張分離盤38、上部保持件39以及下部保持件40一體化,構成轉子35。
該轉子35呈圓筒狀的外觀,內(nèi)周側作成中空部分而在上下方向上貫通。在該中空部分插入有心軸36,心軸36和轉子35互相結合。因此,轉子35與心軸36一同以心軸36的軸線為中心旋轉。
從心軸36的比轉子35靠下側的周面突出設置有噴嘴42。該噴嘴42是對通過主軸37所供給的油進行噴射的部分,產(chǎn)生用于使心軸36、轉子35旋轉的驅(qū)動力。
本實施方式的噴嘴42具有:基端與心軸36接合而前端被封閉的圓筒狀的噴嘴主體43;以及在噴嘴主體43的前端部所設置的噴射孔44。噴嘴主體43以相對于心軸36的軸線方向向下傾斜45度的角度安裝。而且,在周向上以120度間隔設置有三根噴嘴主體43。另外,噴射孔44設于噴嘴主體43的前端部的側面。詳細而言,噴射孔44設于向水平方向噴射油的朝向。
主軸37是構成心軸36的軸承的圓柱狀部件,以能夠旋轉的狀態(tài)支撐心軸36。在主軸37的內(nèi)側形成有用于供給油的供油路37a。另外,主軸37的下端部與在下側殼13所設置的接合部34的上端部接合。如上所述,在接合部34連接有供油管9。因此,通過供油管9所供給的油在通過接合部34后流入主軸37的供油路37a。再在流入噴嘴主體43后,從噴射孔44噴射。
如上所述,噴射孔44在噴嘴主體43的前端部設于向大致水平方向噴射油的朝向。而且,在以120度間隔所設置的三根噴嘴42中,噴射孔44的形成位置一致。因此,當從各噴射孔44噴射油時,轉子35及心軸36以主軸37為軸而旋轉。
接下來,對連通口形成部件32進行說明。連通口形成部件32是如下部件:將外殼11的內(nèi)部空間(收納室)分隔成下側收納室45(一次分離室)和上側收納室46(二次分離室),并且形成有將下側收納室45的竄氣向上側收納室46引導的連通口47。該連通口形成部件32具有外周部48和錐形部49。外周部48是呈扁寬的圓筒狀的部分,在高度方向的中間向側方伸出有凸緣部。錐形部49設于比外周部48靠內(nèi)周側,呈從外周部48的下端朝向上方逐漸縮頸的錐形狀。本實施方式的錐形部49具有相對于心軸36的周向以約45度的角度傾斜的傾斜面。然后,錐形部49的上端開口形成連通口47。
連通口形成部件32從內(nèi)周側嵌入下側殼13的嵌合部15。然后,凸緣部50從上方抵接嵌合部15的上端而定位。其結果,錐形部49配置于具有轉子35的下部保持件40的正下方。而且,以連通口形成部件32為邊界,收納室被分隔成下側收納室45和上側收納室46,這些下側收納室45和上側收納室46通過連通口47而連通。即,利用該連通口形成部件32將下側收納室45的竄氣引導至上側收納室46的連通口47形成于噴嘴42與分離盤38之間的高度的心軸36的周圍。
接下來,對pcv閥33和其周邊部分進行說明。如圖7所示,pcv閥33配置于由主體罩22的上端部和上表面罩23所形成的空間。該pcv閥33具備膜片51、上側彈簧52以及下側彈簧53。
膜片51是閥芯,通過對橡膠和樹脂進行成形而制作,且由從中心部朝向周緣部稍微向下傾斜的圓盤狀部件構成。上側彈簧52及下側彈簧53是用于以在上下方向上能夠移動的狀態(tài)支撐膜片51的部件。即,上側彈簧52從上方配置于膜片51的中心,下側彈簧53從下方配置于膜片51的中心。然后,通過利用這些上側彈簧52和下側彈簧53夾住,從而以在上下方向上能夠移動的狀態(tài)支撐膜片51。
該pcv閥33以載置于臺座部54的狀態(tài)配置于上表面罩23的正下方的位置。臺座部54被膜片51氣密地覆蓋。而且,由臺座部54和膜片51分隔的空間通過大氣連通部55而大氣開放。另一方面,在上表面罩23與膜片51之間形成的空間與上側收納室46連通。即,臺座部54被外周俯視圓形的側壁部分隔,在該側壁部設有連通窗部56。利用該連通窓部56,在上表面罩23與膜片51之間形成的空間與上側收納室46連通。
膜片51根據(jù)發(fā)動機4的吸氣側壓力、曲軸箱的內(nèi)壓而在上下方向上移動,調(diào)整竄氣流。即,膜片51在發(fā)動機4的吸氣壓力(負壓)過大的情況下向氣體排出部24側(上方)移動,在曲軸箱側的壓力高的情況下,向相反側(下方)移動。
由此,若上側收納室46的壓力比pcv設定壓力高,則膜片51向下方移動,增加竄氣的流量。相反地,若上側收納室46的壓力比pcv設定壓力低,則膜片51向上方移動,減少竄氣的流量。如上所述,通過合適低調(diào)整竄氣的流量,從而發(fā)動機4的曲軸箱側壓力保持在一定的范圍。此外,從上側收納室46流入的竄氣通過pcv閥33而從氣體排出部24向外殼11的外部排出。
接下來,對蓋部件12進行說明。如圖7及圖8所示,該蓋部件12具有半球形狀的拱頂部61和從拱頂部61向側方(外殼11的半徑方向)突出的圓筒狀的出口管62。拱頂部61相當于分隔部件,從外殼11的外側覆蓋氣體排出部24(第一排氣部),在氣體排出部24的周圍分隔閉空間。通過使用半球形狀的拱頂部61,從而能夠?qū)⑸w部件12的高度抑制得低,能夠緊湊地制作油分離器2。出口管62相當于第二排氣部,從被拱頂部61所分隔的閉空間排出竄氣。在該出口管62連接通氣管3。因此,從出口管62所排出的竄氣通過通氣管3而返回發(fā)動機4的吸氣側。
如圖7所示,氣體排出部24突出到由拱頂部61所分隔的閉空間。而且,在拱頂部61的內(nèi)表面上的與氣體排出部24對置位置(圖9中符號x所示的范圍)和出口管62的形成位置之間,向下突出設置有流路限制片63。該流路限制片63相當于流路限制部,是用于限制從氣體排出部24所排出的竄氣的流動方向的板狀的部件。利用該流路限制片63,使竄氣的一部分的流動方向變化成向下。
另外,如圖9所示,在拱頂部61的內(nèi)表面突出設置有多個引導肋64。各引導肋64從俯視拱頂部61時的中心位置向放射方向延伸。在本實施方式中,以30度間隔形成有十一根引導肋64。而且,在相鄰的引導肋64彼此的角度為60度的位置設有出口管62。此外,流路限制片63設置為與夾著出口管62的一對引導肋64交叉的狀態(tài)。
接下來,參照圖10及圖11,對油分離器2的從竄氣中分離油霧進行說明。
首先,參照圖10。從發(fā)動機4通過供油管9而供給至接合部34的油如符號f1的箭頭所示地通過接合部34后流入主軸37。然后,油從主軸37流入噴嘴主體43,如符號f2的箭頭所示地從噴嘴42的噴射孔44噴射。當從各噴射孔44噴射油時,轉子35及心軸36以主軸37為中心旋轉。
所噴射的油噴到連通口形成部件32的錐形部49,如符號f3的箭頭所示地沿著錐形部49的傾斜面向外周側的傾斜下方向引導。由此,能夠抑制油飛沫混入竄氣。另外,從噴射孔44的旋轉軌道向外周側形成高速回旋的油膜。當躥氣與該油膜接觸時,竄氣含有的油霧被油膜捕捉而離心分離。由此,降低竄氣中的油霧的含有量。
這樣,在下側收納室45中,通過噴射構成心軸36、轉子35的驅(qū)動源的油,從而能夠降低竄氣中的油霧的含有量。因此,下側收納室45作為油霧的一次分離室而發(fā)揮功能。
然后,如符號f4的箭頭所示,油在下側殼13的內(nèi)表面朝向下側收納室45的底部而流下。再如符號f5的箭頭所示,油流入連通筒部17,從發(fā)動機4的側面返回曲軸箱。
另外,在心軸36與主軸37之間形成有間隙sp。該間隙sp作為油引導路發(fā)揮功能,為了從噴嘴42噴射,被所供給的油充滿。在此,因為油的供給壓力充分地高,所以填充至間隙sp的油的一部分通過間隙sp的上端而從心軸36的上端部向轉子35的中空部分放出。
然后,放出到轉子35的中空部分的油受轉子35的離心力而在分離盤38彼此的間隙向轉子35的外周方向移動。利用油的移動,在分離盤38的表面形成油膜。
如符號11的箭頭所示,來自發(fā)動機4的竄氣被引導筒部19引導。然后,如符號f12的箭頭所示,從引導筒部19所排出的竄氣通過噴射孔44的移動軌跡的內(nèi)側而流入轉子35的中空部分。流入到轉子35的中空部分的竄氣受隨著轉子35的旋轉而產(chǎn)生的離心力,如符號f13的箭頭所示地,在分離盤38彼此的間隙向轉子35的外周方向移動。
在分離盤38的表面形成有油膜,因此當竄氣含有的油霧到達油膜附近(邊界層)時,油霧受離心力而被捕捉到油膜。即,將油二次分離。在此,油霧和油膜來自相同的發(fā)動機油,因此親和性高。因為相互親和性高,所以能夠容易地向油膜捕捉竄氣含有的油霧。另外,竄氣在下側收納室45對油霧進行了一次分離。因此,通過分離盤38的二次分離,高水平低將油霧從竄氣中分離。這樣,上側收納室46相當于二次分離室,對于一次分離油霧后的竄氣,對剩余的油霧進行二次分離。
另外,當竄氣受離心力向轉子35的外周方向移動時,轉子35的內(nèi)周側的壓力比外周側的壓力變低。由于該壓力差,下側收納室45的竄氣容易流入轉子35的中空部分。由此,能夠提高竄氣的流入效率。
另外,在分離盤38的表面形成有油膜,因此,油膜與竄氣一同向轉子35的外周方向移動。此時,分離盤38的表面被清洗,因此能夠簡化對分離盤38的養(yǎng)護。而且,捕捉了油霧的油膜從分離盤38的外周緣作為油滴而放出,在與主體罩22的內(nèi)表面碰撞后,在該內(nèi)表面流下。進一步地,油在下側收納室45與從噴嘴42所噴射的油匯合,向發(fā)動機4返回。
通過轉子35而分離了油霧的竄氣一邊回旋一邊上升。然后,如符號f14、f15的箭頭所示地,竄氣被引導至pcv閥33的上面?zhèn)鹊目臻g。然后,如符號f16的箭頭所示地,通過氣體排出部24(第一排氣部,pcv閥33的下游側流路)而放出到由拱頂部61所分隔的閉空間內(nèi)。即,竄氣被排出到外殼11的外部。然后,竄氣如f17的箭頭所示地通過出口管62而向通氣管3導入。
在此,在大排氣量的發(fā)動機4中,竄氣的流量大,流速也快。因此,存在所分離的油的一部分沿著主體罩22的內(nèi)壁面回旋,同時上升的情況。上升的油沿著pcv閥33的上面、上表面罩23的內(nèi)壁面等流動,在氣體排出部24的內(nèi)表面上升。
如圖11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在由蓋部件12的拱頂部61所分隔的閉空間中配置有圓筒狀的氣體排出部24。該閉空間的流路截面積比氣體排出部24的流路截面積大。因此,通過向閉空間排出,竄氣的速度降低。隨之,即使在氣體排出部24的內(nèi)表面上升,油也在氣體排出部24的上端失速。失速后的油因自重而如符號f21、f22的箭頭所示地在氣體排出部24的外表面流下,然后通過在上表面罩23所形成的排泄孔26而向由上表面罩23和主體罩22分隔的空間流下。流下到該空間的油在竄氣的流路流下,最終返回發(fā)動機4。
另外,由于竄氣流,油從氣體排出部24的上端向上方飛濺,即使附著于拱頂部61的內(nèi)表面(與氣體排出部24對置的部分),也由于所附著的油如f23的箭頭所示低沿著引導肋64流下,因此難以流入出口管62。另外,利用流路限制片63,朝向出口管62的油的流下方向改變。由于這一點,所附著的油難以流入出口管62。其結果,從出口管62排出油的含流量少的竄氣,并引導向通氣管3。
如以上所說明,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的油分離器2,將油霧分離后的竄氣(處理對象氣體)從氣體排出部24(第一排氣部)排出到外殼11的外側。該氣體排出部24從外殼11的外側被拱頂部61(分隔部件)覆蓋。在該拱頂部61設有出口管62(第二排氣部),因此從氣體排出部24所排出的竄氣的流速在拱頂部61形成的閉空間降低,從出口管62排出。因為流速在閉空間降低,所以從處理對象氣體所分離的油失速,難以從出口管62排出。其結果,能夠提高竄氣含有的油的去除效率。
另外,氣體排出部24由突出到閉空間的圓筒狀部件構成,因此從處理對象氣體所分離的油沿著氣體排出部24的外表面流下。由于這一點,也能夠抑制油從出口管62排出的問題。
另外,關于蓋部件12,拱頂部61構成為半球形狀,出口管62采用設于其軸線與氣體排出部24的軸線偏離的位置的圓筒狀部件而構成,在拱頂部61的內(nèi)表面的與氣體排出部24的對置位置和出口管62的形成位置之間突出設置有流路限制片63(流路限制部)。通過這樣地構成,即使從竄氣所分離的油從氣體排出部24的內(nèi)表面向上方飛濺,也能夠通過流路限制片63抑制油向出口管62的流入。其結果,能夠抑制油從出口管62排出的問題。
另外,關于拱頂部61,在其內(nèi)表面,從拱頂部61的俯視的中心位置向放射方向突出設置有多個引導肋64,因此,即使從竄氣所分離的油從氣體排出部24的內(nèi)表面飛濺,也能夠通過這些引導肋64限制油的流動方向。由此,油難以流入出口管62,能夠抑制油與竄氣一同從出口管62排出的問題。
另外,關于氣體排出部24,由于作為pcv閥33的下游側流路也發(fā)揮功能,因此能夠?qū)崿F(xiàn)結構的簡化。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的油分離器2中,下側收納室45作為對從外部所流入的竄氣含有的油霧進行一次分離的一次分離室發(fā)揮功能,上側分離室作為對一次分離油霧后的竄氣含有的油霧進行二次分離的二次分離室發(fā)揮功能,因此,即使由于這一點,也能夠抑制油從出口管62排出的問題。
以上的實施方式的說明用于使本發(fā)明的理解容易,并非限定本發(fā)明。本發(fā)明能夠不脫離其宗旨地進行變更、改良,并且本發(fā)明包含其等效物。例如,也可以如下構成。
圖12所示的其它實施方式的結構上的特點在于將pcv閥33及蓋部件12設于外殼11的側面這一點。此外,在圖12中,對在第一實施方式中所說明的部件標注相同的符號,并省略說明。因此,即使將pcv閥33及蓋部件12設于外殼11的側面,也能夠起到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關于蓋部件12,雖然在上述的各實施方式中示例了半球狀的拱頂部61,但不限于半球狀。關于拱頂部61,也可以構成為圓錐臺形狀,也可以構成為皿形狀、箱形狀。
另外,關于拱頂部61,雖然在上述的各實施方式中示例了在內(nèi)表面呈放射狀設有多個引導肋64,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取消引導肋64。
另外,關于出口管62,只要設于軸線與氣體排出部24的軸線偏離的位置,就能夠設于拱頂部61的任意的部位。
符號說明
1—閉環(huán)型曲軸箱換氣系統(tǒng),2—油分離器,3—通氣管,4—發(fā)動機,5—吸氣側流路,6—空氣過濾器,7—渦輪增壓器,8—增壓空氣冷卻器,9—供油管,11—外殼,12—蓋部件,13—下側殼,14—上側殼,15—下側殼的嵌合部,16—上側殼的下端部,17—連通筒部,18—凸緣,19—引導筒部,21—下側殼的中間部,22—上側殼的主體罩,23—上側殼的上表面罩,24—上表面罩的氣體排出部(第一排氣部),25—上表面罩的平板部,26—上表面罩的排泄孔,31—轉子單元,32—連通口形成部件,33—pcv閥,34—接合部,35—轉子,36—心軸,37—主軸,37a—供油路,38—分離盤,39—上部保持件,40—下部保持件,41—連結臂,42—噴嘴,43—噴嘴主體,44—噴射孔,45—下側收納室,46—上側收納室,47—連通口,48—外周部,49—錐形部,50—凸緣部,51—膜片,52—上側彈簧,53—下側彈簧,54—臺座部,55—大氣連通部,56—連通窗部,61—蓋部件的拱頂部(分隔部件),62—蓋部件的出口管(第二排氣部),63—蓋部件的流路限制片,64—引導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