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基礎施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旋挖鉆機的組合鉆具。
背景技術:
在建筑工程的基礎施工中,旋挖鉆機被用于進行樁基的鉆孔,由于旋挖鉆機具有作業(yè)效率高,且作業(yè)時無需電力供應等優(yōu)點,其應用的越來越廣泛。旋挖鉆機的額定功率一般為125~450kW,動力輸出扭矩為120~400kN·m,最大成孔直徑可達1.5~4m,最大成孔深度為60~90m,可以滿足各類大型基礎施工的要求。
旋挖鉆機主要適用于砂土、粘性土、粉質土等土層的施工,但在進行深嵌強基巖的施工時,對于傾斜、軟硬不均的巖層,旋挖鉆機的應用受到很大的限制,鉆孔進度緩慢,且鉆孔垂直度差,難以達到標準的鉆孔的施工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旋挖鉆機的組合鉆具,能夠有效保證鉆孔垂直度,提高鉆孔質量。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正對相連且內部連通的上筒體和直徑小于所述上筒體的下筒體,所述上筒體的側壁上靠近下筒體的一側沿圓周方向均勻設置有多個鉆齒,所述下筒體側壁上靠近所述鉆齒的區(qū)域開設有多個鉆渣口,所述下筒體遠離上筒體的一端面上設有活動開合的底板。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上筒體遠離下筒體的一端面上開設有多個鉆渣口,且上筒體的側壁上固定有螺旋形鋼帶,所述螺旋形鋼帶用于將鉆齒形成的鉆渣轉移至上筒體的鉆渣口中。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上筒體端面上的鉆渣口為4個,且鉆渣口在該端面上沿圓周方向均勻設置。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上筒體設有鉆渣口的端面中心設有用于連接鉆桿的鉆桿連接件。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鉆桿連接件與上筒體的端面間焊接有加勁板。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下筒體側壁上的鉆渣口為4個,且沿下筒體的周向方向均勻開設。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下筒體的側壁上沿所述下筒體圓周方向固定有鋼帶。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下筒體的側壁上遠離上筒體的一端沿圓周方向還均勻設有多個鉆齒。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鉆齒為牙輪鉆齒或截齒。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
(1)本實用新型的組合鉆具由上筒體和下筒體組成,在進行鉆孔作業(yè)時,下筒體下放到預先鉆的小孔中,對整個組合鉆具起到導向、穩(wěn)定鉆具、減少鉆具晃動的作用,在傾斜、軟硬不均的巖層作業(yè)時,也能有效保證鉆孔的垂直度,提高鉆孔的質量。
(2)上筒體的側壁上固定有螺旋形鋼帶,鉆齒鉆下的小顆粒的鉆渣會隨著鉆具的旋轉而沿著螺旋形鋼帶上升,掉落到上筒體的鉆渣口中,防止鉆渣積存于鉆齒的附近,這樣既避免了重復鉆削而影響鉆孔的成孔效率,同時也避免了鉆齒長時間的與鉆渣旋轉接觸,產生高 溫,從而損傷鉆齒。
(3)上筒體側壁上的螺旋形鋼帶和下筒體側壁上的鋼帶均能夠避免上、下筒體與鉆孔壁的直接接觸,減少了上、下筒體與鉆孔壁間的磨損,延長了上、下筒體的使用壽命。
(4)本組合鉆具上下連通,組合鉆具進行下放到鉆孔中時,活動底板在鉆孔中泥漿的反壓力作用下,自動開啟,泥漿順利流入下筒體內,上下流動,減少了組合鉆具的下放阻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旋挖鉆機的組合鉆具的俯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旋挖鉆機的組合鉆具的仰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旋挖鉆機的組合鉆具的剖視圖。
圖中:1-上筒體,2-下筒體,3-鉆齒,4-鉆渣口,5-底板,6-螺旋形鋼帶,7-加勁板,8-鋼帶,9-鉆桿連接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參見圖1、2、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旋挖鉆機的組合鉆具,包括正對相連且內部連通的上筒體1和直徑小于上筒體1的下筒體2,進行鉆孔作業(yè)時,下筒體2在下,上筒體1在上。上筒體1的側壁上靠近下筒體2的一側沿圓周方向均勻設置有多個鉆齒3,鉆齒3一般為牙輪鉆齒或截齒,下筒體2側壁上靠近鉆齒3的區(qū)域及上筒體1遠離下筒體2的一端面上均開設有多個鉆渣口4,上筒體1端面上的鉆渣口4為4個,且鉆渣口4在該端面上沿圓周方向均勻設置,下筒體2側壁上設有4個鉆渣口4,且該4個鉆渣口4沿下筒體2的周向方向均勻開設。上筒體1的側壁上固定有螺旋形鋼帶6,螺旋形鋼帶6 用于將鉆齒3形成的鉆渣轉移至上筒體1的鉆渣口4中。該組合鉆具在進行鉆孔作業(yè)時,鉆齒3鉆下的大部分鉆渣掉落到下筒體2側壁上位于鉆齒3附近的鉆渣口4中,小顆粒的鉆渣會隨著鉆具的旋轉而沿著螺旋形鋼帶6上升,掉落到上筒體1的鉆渣口4中,有效防止鉆渣積存于鉆齒3的附近,這樣既避免了重復鉆削而影響鉆孔的成孔效率,同時也避免了鉆齒3長時間的與鉆渣旋轉接觸,產生高溫,損傷鉆齒3。在螺旋形鋼帶6的隔離作用下,避免了上筒體1與鉆孔壁的直接接觸,從而減少了上筒體1的磨損,增加了上筒體1的使用壽命。
上筒體1設有鉆渣口4的端面中心還設有用于連接鉆桿的鉆桿連接件9,鉆桿與鉆桿連接件9之間采用銷軸連接,鉆桿連接件9與上筒體1的端面間焊接有加勁板7。這樣,本實用新型的組合鉆具與鉆機的鉆桿連接,在鉆桿的帶動下,組合鉆具進行旋轉。
下筒體2的側壁上固定有沿下筒體2側壁圓周方向的鋼帶8,鋼帶8為一圈或多圈。在鋼圈8的隔離作用下,避免了下筒體2與鉆孔壁的直接接觸,減少了下筒體2的磨損,延長了下筒體2的使用壽命。當然,在使用的過程中,鋼帶8和螺旋形鋼帶6都會磨損,可以根據鋼帶8和螺旋形鋼帶6的磨損情況隨時進行補焊。
使用本實用新型的組合鉆具進行鉆孔作業(yè)時,首先會使用其它鉆具在待鉆孔的中部預鉆一小直徑的鉆孔,該鉆孔的直徑與下筒體2的直徑相同,然后將下筒體2置于小直徑的鉆孔中,下放至一定的深度,使得上筒體1支撐于小直徑的鉆孔周向的側壁上,在進行鉆孔作業(yè)時,下筒體2不僅對整個組合鉆具起到導向作用,同時也能起到穩(wěn)定鉆具、減少鉆具晃動的作用,在傾斜、軟硬不均的巖層作業(yè)時,也能有效保證鉆孔的垂直度,提高鉆孔的質量。下筒體2的側壁上遠離上筒體1的一端沿圓周方向還均勻設有多個鉆齒3,整 個鉆具在下放時,鉆齒3可以掃除小直徑的鉆孔內局部突出部分,保證下筒體2的垂直順利下放。
下筒體2遠離上筒體1的一端面上設有可以活動開合的底板5,這樣整個組合鉆具上下連通,組合鉆具在下放到鉆孔中時,活動底板5在鉆孔中泥漿的反壓力作用下,底板5自動開啟,因組合鉆具上下連通,泥漿順利流入下筒體2內,上下流動,減少了組合鉆具的下放阻力,待組合鉆具下放到指定位置后停止,開始鉆孔作業(yè),此時底板5不受泥漿的反作用力,底板5便自動閉合,下筒體2便起到接鉆渣的作用,上筒體1上的鉆齒3鉆下的鉆渣,通過上筒體1和下筒體2上的鉆渣口4進入到下筒體2內,然后當組合鉆具提到鉆孔外時,開啟底板5,將鉆渣倒入到沉渣箱中存放。當然,還可以在下筒體2內設置一控制系統(tǒng),通過桿或其它機械結構來控制底板5的開啟和閉合,當組合鉆具下放到鉆孔中時,底板5開啟;當組合鉆具從鉆孔中提升時,底板5閉合。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本說明書中未作詳細描述的內容屬于本領域專業(yè)技術人員公知的現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