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油氣儲運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在對天然氣地下儲氣庫周期性的采氣過程中,被采集的天然氣中往往混有地層水。在每一周期的采氣初期,采氣井中天然氣的產量較高,地層水以液滴的形式分散在采氣管柱內的氣體中,形成流速高于流動型態(tài)轉變時的臨界流速的霧狀流,并依靠自身能量由采氣井的井下自噴到井口,進而供人們采集使用。隨著開采時間的延長,井下天然氣的剩余儲量逐漸減少,地層壓力、井底與井口壓力均不斷降低,采氣管柱內天然氣的流速低于流動型態(tài)轉變時的臨界流速,無法繼續(xù)形成霧狀流,部分液體滑至井筒內,形成積液。隨著采氣井內積液的增加,天然氣無法再從采氣管中排出,導致采氣井出現減產,甚至停產的現象。
當前,為了減少采氣井井筒內積液的形成,及時、高效地排出井筒積液,從而保證儲氣庫采氣井高效運行,多采用噴射氣舉技術。該技術是一種攜液采氣技術,即在氣舉技術原理的基礎上,將高壓氣體注入氣井內部,利用噴嘴射流后形成低壓將積液吸入,再將氣體放入氣井內與積液相融后進入井筒,從而達到氣舉排液的目的。
但是使用該技術進行采氣,必須將地面的高壓氣體注入氣井內部,而且,需要與柱塞氣舉等技術配合使用,存在排液采氣成本高,工藝繁雜、不易操作、采氣效率低等問題,并不適合推廣應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問題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簡單并能夠及時、高效地排出井筒積液,保證儲氣庫采氣井高效運行的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及方法。
為實現本發(fā)明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技術方案1的發(fā)明為一種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具有:圓柱形的主體,在所述主體的內部形成有在所述主體的軸向上貫通所述主體的主體腔,所述主體腔包括依次連通的排氣腔、裝配孔和進氣腔,所述排氣腔至少包括從所述排氣腔的入口端起直徑逐漸變大的擴徑部,在所述進氣腔的周壁上形成有主體壁入口;旋轉霧化裝置,設置在所述主體的內部,所述旋轉霧化裝置包括葉輪軸和套設在所述葉輪軸上的葉輪,所述葉輪軸安裝在所述裝配孔中,在所述葉輪軸的內部形成有在所述葉輪軸的軸向上貫通所述葉輪軸的與所述排氣腔連通的軸腔,在所述葉輪軸上設置有用于限制所述葉輪沿所述葉輪軸的軸向移動的限位構件,在所述葉輪軸的周壁的所述限位構件對應的位置的上方形成有與所述進氣腔連通的軸壁入口;以及排液采氣頭,與所述主體的主體腔入口端連接,在所述排液采氣頭的內部形成有排液采氣腔,所述排液采氣腔的出口端與所述葉輪軸的軸腔的入口端連通,所述排液采氣腔至少包括從排液采氣腔的入口端起直徑逐漸變小的縮徑部。
另外,技術方案2的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在技術方案1的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中,所述主體壁入口形成有兩個,兩個所述主體壁入口相對于所述主體的軸心對稱,且兩個所述主體壁入口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
另外,技術方案3的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在技術方案2的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中,所述葉輪包括套設在葉輪軸上的能夠相對所述葉輪軸旋轉的輪體和設置在所述輪體的外部的葉片,所述葉輪的葉片與所述葉輪軸的中心軸線之間的夾角為45度。
另外,技術方案4的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在技術方案3的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中,所述主體腔還包括用于連接所述排液采氣頭的排液采氣頭裝配孔,所述排液采氣頭與所述排液采氣頭裝配孔螺接。
另外,技術方案5的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在技術方案4的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中,所述限位構件為限位螺釘。
另外,技術方案6的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及方法,在技術方案1的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中,所述排氣腔包括作為擴徑部的錐臺形腔部和與所述錐臺形腔部連接的圓柱形腔部。
另外,技術方案7的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在技術方案1的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中,所述排液采氣腔包括作為縮徑部的碗形腔部和與所述碗形腔部連接的圓柱形腔部。
另外,技術方案8的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在技術方案1的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中,在所述葉輪軸的周壁上相互隔開等間隔形成4個所述軸壁入口。
另外,技術方案9的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在技術方案1至8的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中,所述旋轉霧化裝置的葉輪形成在與所述主體壁入口對應的位置。
另外,技術方案10提供了一種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方法,所述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方法用于技術方案1至技術方案9中的任意一種技術方案中描述的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所述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方法包括:含水天然氣進入步驟,使天然氣地下儲氣庫內的含水天然氣在采氣層的壓力作用下從所述排液采氣頭的入口端進入所述排液采氣腔中,在所述排液采氣腔內形成天然氣連續(xù)直射流,并使連續(xù)直射流從所述葉輪軸的入口端進入所述葉輪軸的軸腔中;含水天然氣霧化步驟,借助所述葉輪的旋轉對進入所述進氣腔的含水天然氣進行攪拌,使所述含水天然氣中的液相霧化;天然氣耦合步驟,使從所述葉輪軸的軸壁入口進入軸腔中的被霧化后的含水天然氣與從所述葉輪軸的入口端進入所述軸腔中的含水天然氣的直射流耦合,形成天然氣耦合直射流;天然氣排出步驟,使天然氣耦合直射流從所述葉輪軸的軸腔進入所述排氣腔排出。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現有技術中,應用噴射氣舉技術來排液采氣,具有排液采氣成本高,工藝繁雜、不易操作、采氣效率低等問題,并不適合推廣使用。相對于此,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具有:圓柱形的主體,在主體的內部形成有在主體的軸向上貫通主體的主體腔,主體腔包括依次連通的排氣腔、裝配孔和進氣腔,排氣腔至少包括從排氣腔的入口端起直徑逐漸變大的擴徑部,在進氣腔的周壁上形成有主體壁入口;旋轉霧化裝置,設置在主體的內部,旋轉霧化裝置包括葉輪軸和套設在葉輪軸上的葉輪,葉輪軸安裝在裝配孔中,在葉輪軸的內部形成有在葉輪軸的軸向上貫通葉輪軸的與排氣腔連通的軸腔,在葉輪軸上設置有用于限制葉輪沿葉輪軸的軸向移動的限位構件,在葉輪軸的周壁的限位構件對應的位置的上方形成有與進氣腔連通的軸壁入口;以及排液采氣頭,與主體的主體腔入口端連接,在排液采氣頭的內部形成有排液采氣腔,排液采氣腔的出口端與葉輪軸的軸腔的入口端連通,排液采氣腔至少包括從排液采氣腔的入口端起直徑逐漸變小的縮徑部。
在使用時,將該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以主體的排氣腔與天然氣采氣井的采氣管柱的內部相連通的方式設置在采氣管柱下部。由于排液采氣頭的排液采氣腔至少包括從排液采氣腔的入口端起直徑逐漸變小的縮徑部,從而,使含水天然氣進入排液采氣腔時,流速隨排液采氣腔的直徑的縮小而增大,進而使含水天然氣在排液采氣腔的直徑縮小的一側形成“低壓真空區(qū)”,并對采氣層以及井筒套管的內周壁和采氣管柱的外周壁之間的含水天然氣產生吸附力。
在地層壓力和該吸附力的作用下,采氣層的含水天然氣的一部分進入井筒套管的內周壁和采氣管柱的外周壁之間,并通過主體壁入口進入主體的進氣腔,借助旋轉霧化裝置的葉輪的旋轉進行攪拌,使這部分含水天然氣中的液相霧化,形成被霧化后的含水天然氣,即天然氣的霧狀流,并通過葉輪軸的軸壁入口進入到葉輪軸的軸腔中。
采氣層的含水天然氣的另一部分則持續(xù)進入排液采氣頭的排液采氣腔,并在排液采氣腔的中心形成天然氣連續(xù)直射流,與軸腔中的從葉輪軸的軸壁入口進入軸腔中的被霧化后的天然氣的霧狀流耦合,形成天然氣耦合直射流,之后,該天然氣耦合直射流進入主體的排氣腔排出到采氣管柱中,進而排出地面。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借助旋轉霧化裝置的葉輪的旋轉進行攪拌的含水天然氣不僅包括從主體壁入口進入主體的進氣腔的含水天然氣,還包括從排液采氣腔的出口端排出的未能形成連續(xù)直射流的含水天然氣,其與從主體壁入口進入主體的進氣腔的含水天然氣混合,并同時被霧化,形成上述天然氣的霧狀流,從葉輪軸的軸壁入口進入軸腔中。
另外,將主體的排氣腔設置成至少包括從排氣腔的入口端起直徑逐漸變大的擴徑部,通過這樣的結構,使天然氣耦合直射流在通過排氣腔時,流速隨排氣腔的直徑的增大而減小,排氣腔內的壓力則隨流速的減小而增大,進而使天然氣的耦合直射流的壓力回升,并通過排氣腔進入到采氣管柱中,進而排出地面。
該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利用較為簡單的結構,能夠直接有效地減少采氣井井筒內積液的形成,及時、高效地排出井筒積液,從而保證儲氣庫采氣井高效運行,提高了采氣井的產量,且工藝簡單,設備的制造和運行成本低,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價值。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提供的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的實施例的主視圖的全剖視圖。
圖2是表示本發(fā)明提供的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的實施例的主體的主視圖的全剖視圖。
圖3是表示圖2中A-A線的斷面圖。
圖4是表示本發(fā)明提供的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的實施例的旋轉霧化裝置的主視圖的全剖視圖。
圖5是表示圖4中葉輪軸B-B線的斷面圖。
圖6是表示圖4中葉輪軸C-C線的斷面圖。
圖7是表示本發(fā)明提供的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的實施例的葉輪的主視圖。
圖8是表示本發(fā)明提供的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的實施例的葉輪的俯視圖。
圖9是表示本發(fā)明提供的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的實施例的工作位置示意圖。
附圖標記:100-主體;111-排氣腔;112-裝配孔;113-進氣腔;120-主體壁入口;130-主體腔入口端;200-旋轉霧化裝置;210-葉輪軸;220-葉輪;221-輪體;222-葉片;230-軸腔;231-軸腔的入口端;240-限位構件;250-軸壁入口;300-排液采氣頭;310-排液采氣腔;311-排液采氣腔的入口端;312-排液采氣腔的出口端;320-排液采氣頭裝配孔;400-采氣管柱;500-井筒套管;600-封隔器;700-采氣層;800-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fā)明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根據本發(fā)明提供的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的整體結構,對其實施例進行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提供的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的實施例的主視圖的全剖視圖。圖2是表示本發(fā)明提供的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的實施例的主體的主視圖的全剖視圖。圖3是表示圖2中A-A線的斷面圖。圖4是表示本發(fā)明提供的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的實施例的旋轉霧化裝置的主視圖的全剖視圖。圖5是表示圖4中葉輪軸B-B線的斷面圖。圖6是表示圖4中葉輪軸C-C線的斷面圖。圖7是表示本發(fā)明提供的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的實施例的葉輪的主視圖。圖8是表示本發(fā)明提供的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的實施例的葉輪的俯視圖。圖9是表示本發(fā)明提供的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的實施例的工作位置示意圖。
如圖9所示,該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800設置在天然氣采氣井的采氣管柱400的下端面和采氣層700之間,對采氣層700中的天然氣進行采集,并且,在天然氣采氣井的井筒套管500的內周壁和采氣管柱400的外周壁之間設置有封隔器600。
如圖1至8所示,該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800具有圓柱形的主體100、旋轉霧化裝置200和排液采氣頭300。
具體地說,在圓柱形的主體100的內部形成有在主體100的軸向上貫通主體100的主體腔。該主體腔包括依次連通的排氣腔111、裝配孔112、進氣腔113和用于連接排液采氣頭300的排液采氣頭裝配孔320。排氣腔111至少包括從排氣腔111的入口端起直徑逐漸變大的擴徑部,例如,如圖2所示,排氣腔111包括作為擴徑部的錐臺形腔部和與該錐臺形腔部連接的圓柱形腔部。在進氣腔113的周壁上形成有兩個相對于主體100的軸心對稱的主體壁入口120,并且,這兩個主體壁入口120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
旋轉霧化裝置200設置在主體100的內部,包括葉輪軸210和套設在葉輪軸210上的葉輪220。葉輪220形成在與主體壁入口120對應的位置,包括套設在葉輪軸210上的能夠相對葉輪軸210旋轉的輪體221和均勻設置在輪體221的外部的4個葉片222。每個葉片222與葉輪軸210的中心軸線之間的夾角為45度,且每個葉片222的厚度自葉片根部向葉片尖部逐漸減小。葉輪軸210安裝在裝配孔112中。在葉輪軸210的內部形成有在葉輪軸210的軸向上貫通葉輪軸210的軸腔230,該軸腔230與排氣腔111連通。在葉輪軸210上設置有作為限位構件240的限位螺釘,用于限制葉輪220沿葉輪軸210的軸向移動。在葉輪軸210的周壁的限位構件240對應的位置的上方相互隔開等間隔形成4個與進氣腔113連通的軸壁入口250。
排液采氣頭300通過排液采氣頭裝配孔320與主體100的主體腔入口端130螺接。在排液采氣頭300的內部形成有排液采氣腔310。排液采氣腔的出口端312與葉輪軸210的軸腔的入口端231連通。排液采氣腔310至少包括從排液采氣腔的入口端311起直徑逐漸變小的縮徑部,例如,如圖1所示,排液采氣腔310包括作為縮徑部的碗形腔部和與該碗形腔部連接的圓柱形腔部。
另外,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方法,該方法用于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中描述的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
該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方法包括:含水天然氣進入步驟,使天然氣地下儲氣庫內的含水天然氣在采氣層的壓力作用下從排液采氣頭的入口端進入排液采氣腔中,在排液采氣腔內形成天然氣連續(xù)直射流,并使連續(xù)直射流從葉輪軸的入口端進入葉輪軸的軸腔中;含水天然氣霧化步驟,借助葉輪的旋轉對進入進氣腔的含水天然氣進行攪拌,使含水天然氣中的液相霧化;天然氣耦合步驟,使從葉輪軸的軸壁入口進入軸腔中的被霧化后的含水天然氣與從葉輪軸的入口端進入軸腔中的含水天然氣的直射流耦合,形成天然氣耦合直射流;天然氣排出步驟,使天然氣耦合直射流從葉輪軸的軸腔進入排氣腔排出。
以上對本發(fā)明提供的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的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進行說明,下面說明其使用方式。
在使用該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時,將該裝置以主體100的排氣腔111與天然氣采氣井的采氣管柱400的內部相連通的方式連接在采氣管柱400的下部,即采氣管柱400的下端面和采氣層700之間,并在采氣井的井筒套管500的內周壁和采氣管柱400的外周壁之間設置封隔器600,用于引導井筒套管500的內周壁和采氣管柱400的外周壁之間的天然氣進入到進氣腔113中。由于排液采氣頭300的排液采氣腔310至少包括從排液采氣腔的入口端311起直徑逐漸變小的縮徑部,從而,使含水天然氣進入排液采氣腔310時,流速隨排液采氣腔310的直徑的縮小而增大,進而使含水天然氣在排液采氣腔310的直徑縮小的一側形成“低壓真空區(qū)”,并對采氣層700以及井筒套管500的內周壁和采氣管柱400的外周壁之間的含水天然氣產生吸附力。
在地層壓力和該吸附力的作用下,采氣層700的含水天然氣的一部分進入井筒套管500的內周壁和采氣管柱400的外周壁之間,并通過主體壁入口120進入主體100的進氣腔113,借助旋轉霧化裝置200的葉輪220的旋轉進行攪拌,使這部分含水天然氣中的液相霧化,形成被霧化后的含水天然氣,即天然氣的霧狀流,并通過葉輪軸210的軸壁入口250進入到葉輪軸210的軸腔230中。
采氣層700的含水天然氣的另一部分則持續(xù)進入排液采氣頭300的排液采氣腔310,并在排液采氣腔310的中心形成天然氣連續(xù)直射流,與軸腔230中的從葉輪軸210的軸壁入口250進入軸腔230中的被霧化后的天然氣的霧狀流耦合,形成天然氣耦合直射流,之后,該天然氣耦合直射流進入主體100的排氣腔111排出到采氣管柱400中,進而排出地面。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借助旋轉霧化裝置200的葉輪220的旋轉進行攪拌的含水天然氣不僅包括從主體壁入口120進入主體100的進氣腔113的含水天然氣,還包括從排液采氣腔的出口端312排出的未能形成連續(xù)直射流的含水天然氣,其與從主體壁入口120進入主體100的進氣腔113的含水天然氣混合,并同時被霧化,形成上述天然氣的霧狀流,從葉輪軸210的軸壁入口250進入軸腔230中。
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種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該裝置利用較為簡單的結構,能夠直接有效地減少采氣井井筒內積液的形成,及時、高效地排出井筒積液,從而保證儲氣庫采氣井高效運行,提高了采氣井的產量,且工藝簡單,設備的制造和運行成本低,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價值。
另外,該裝置將排液采氣腔設置成至少包括從排液采氣腔的入口端起直徑逐漸變小的縮徑部,例如,排液采氣腔包括作為縮徑部的碗形腔部和與該碗形腔部連接的圓柱形腔部。通過這樣的結構,使含水天然氣進入排液采氣腔時,流速隨排液采氣腔的直徑的縮小而增大,進而使含水天然氣在排液采氣腔的直徑縮小的一側形成“低壓真空區(qū)”,并對采氣層以及井筒套管的內周壁和采氣管柱的外周壁之間的含水天然氣產生吸附力,進而保證了本發(fā)明提供的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方法中含水天然氣進入步驟、含水天然氣霧化步驟和天然氣耦合步驟的順利進行。
另外,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主體的排氣腔至少包括從排氣腔的入口端起直徑逐漸變大的擴徑部,例如,該排氣腔包括作為擴徑部的錐臺形腔部和與該錐臺形腔部連接的圓柱形腔部。通過這樣的結構,使天然氣耦合直射流在通過排氣腔時,流速隨排氣腔的直徑的增大而減小,排氣腔內的壓力則隨流速的減小而增大,進而使天然氣的耦合直射流的壓力回升,并通過排氣腔進入到采氣管柱中,進而排出地面,保證了本發(fā)明提供的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方法中天然氣排出步驟的順利進行。
另外,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在進氣腔的周壁上形成有兩個相對于主體的軸心對稱的主體壁入口,并且,這兩個主體壁入口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通過這樣的結構,使分布在主體壁入口附近的含水天然氣的氣流能夠以同樣的角度和速率進入進氣腔,從而使葉輪高速、平穩(wěn)地轉動,提高了葉輪對從主體壁入口進入進氣腔的氣體的攪拌效率,使含水天然氣快速霧化,進而保證及時、高效地排出井筒積液,使儲氣庫采氣井高效運行。
另外,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葉輪形成在與主體壁入口對應的位置,保證了進入主體壁入口的含水天然氣能夠對葉輪形成較大的沖擊力,進而推動葉輪高速旋轉,從而快速將含水天然氣霧化,進一步提升了該裝置的使用效率。
另外,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葉輪包括套設在葉輪軸上的能夠相對葉輪軸旋轉的輪體和均勻設置在輪體的外部的4個葉片,每個葉輪的葉片與葉輪軸的中心軸線之間的夾角為45度,且每個葉片的厚度自葉片根部向葉片尖部逐漸減小。
通過將每個葉輪的葉片與葉輪軸的中心軸線之間的夾角設置為45度,增大了含水天然氣進入進氣腔后與葉輪的葉片的接觸面積,能夠保證含水天然氣為葉片的旋轉提供足夠大的沖擊力,推動葉片朝同一個方向旋轉,進一步提高了旋轉霧化裝置的霧化效率,進而保證了儲氣庫采氣井的高效運行。另外,葉片在推力的作用下旋轉,會產生彎曲變形,葉片的葉尖處距離支點最遠因此變形量最大,葉根承受最大的力矩,在葉尖處力矩為零,由此,將每個葉片的厚度設置成自葉片根部向葉片尖部逐漸減小,有效地避免了葉片在沖擊力作用下旋轉的過程中發(fā)生明顯的不均勻形變甚至斷裂的現象。
另外,將葉片設置為4個,并均勻設置在輪體的外部,通過這樣的結構,使葉輪的葉片受到的沖擊力更均勻,避免了葉輪軸及葉輪的輪體在旋轉過程中因不對稱而發(fā)生傾斜,能夠有效地避免應力集中導致葉輪損壞現象的發(fā)生,同時,葉片設置成4個,更容易制造,且與設置成其他數量的葉片相比,能夠在保證葉輪強度的同時,使葉輪更高效、快速地運轉,使用更安全,且霧化效率更高。
另外,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在葉輪軸的周壁上相互隔開等間隔形成4個軸壁入口,通過這樣的設置,使霧化后的含水天然氣能夠通過軸壁入口均勻緩慢地進入軸腔,并與含水天然氣的直射流均勻地混合,使天然氣的耦合直射流成分穩(wěn)定,有利于后期對排出的天然氣的組分等進行監(jiān)測。
另外,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主體腔包括用于連接排液采氣頭的排液采氣頭裝配孔,排液采氣頭通過排液采氣頭裝配孔與主體的主體腔入口端螺接。通過這樣的結構,使該裝置拆卸與組裝都非常簡單,且可根據需要更換不同尺寸的排液采氣頭,且更加便于檢修,同時,更加便于制造。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對本發(fā)明的具體結構進行了說明,但是不限于此。
例如,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排液采氣腔包括作為縮徑部的碗形腔部和與該碗形腔部連接的圓柱形腔部;排氣腔包括作為擴徑部的錐臺形腔部和與該錐臺形腔部連接的圓柱形腔部,但是不限于此,還可以是,排液采氣腔直接形成為作為縮徑部的碗形腔部,和/或,排氣腔直接形成為作為擴徑部的錐臺形腔部,也符合上述原理,能夠實現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方法中的各個步驟,但是按照實施例中的結構進行設置,更符合氣體流動規(guī)律,采氣效率更高。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進氣腔的周壁上形成有兩個相對于主體的軸心對稱的主體壁入口,并且,這兩個主體壁入口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但是,不限于此,主體壁入口也可以設置成三個,或四個,或其他任意數個主體壁入口,設置的主體壁入口可以不是相對于主體的軸心對稱,延伸方向也可以不是相互平行。這樣同樣能夠實現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方法中的各個步驟,但是,將主體壁入口設置成兩個,兩個主體壁入口相對于主體的軸心對稱,且兩個主體壁入口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使分布在主體壁入口附近的含水天然氣的氣流能夠以同樣的角度和速率進入進氣腔,從而使葉輪高速、平穩(wěn)地轉動,與不這樣設置相比,提高了葉輪對從主體壁入口進入進氣腔的氣體的攪拌效率,使含水天然氣快速霧化,進而保證及時、高效地排出井筒積液,使儲氣庫采氣井高效運行。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葉輪形成在與主體壁入口對應的位置,但是不限于此,葉輪還可以設置在主體壁入口對應的位置的下方,同樣能夠達到對從主體壁入口進入的含水天然氣的攪拌,使其霧化的作用,但是,這樣會延緩霧化的時間,將葉輪形成在與主體壁入口對應的位置,則能夠保證進入主體壁入口的含水天然氣能夠對葉輪形成較大的沖擊力,進而推動葉輪高速旋轉,從而快速將含水天然氣霧化,進一步提升該裝置的使用效率。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葉輪包括套設在葉輪軸上的能夠相對葉輪軸旋轉的輪體和設置在輪體的外部的葉片,葉輪的葉片與葉輪軸的中心軸線之間的夾角為45度,但是不限于此,葉輪的葉片與葉輪軸的中心軸線之間的夾角也可以不是45度,而是35度或50度或其他任意度數,同樣能夠達到上述通過葉輪對含水天然氣進行攪拌,使其霧化的作用,但是,將葉輪的葉片與葉輪軸的中心軸線之間的夾角設置為45度,與設置為其他度數相比,增大了含水天然氣進入進氣腔后與葉輪的葉片的接觸面積,能夠保證含水天然氣為葉片的旋轉提供足夠大的沖擊力,推動葉片朝同一個方向旋轉,進一步提高了旋轉霧化裝置的霧化效率,進而保證了儲氣庫采氣井的高效運行。
另外,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每個葉片的厚度自葉片根部向葉片尖部逐漸減小,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每個葉片的厚度自葉片根部向葉片尖部相同,也能夠達到上述通過葉輪對含水天然氣進行攪拌,使其霧化的作用,但是,將每個葉片的厚度設置成自葉片根部向葉片尖部逐漸減小,能夠有效地避免葉片在沖擊力作用下旋轉的過程中發(fā)生明顯的不均勻形變甚至斷裂的現象。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葉片設置為4個,并均勻設置在輪體的外部,但是不限于此,葉片數量也可以不是4個,而是其他任意整數個,且不是必須均勻設置在輪體的外部,但是,將葉片設置成4個,更容易制造,且與設置成其他數量的葉片相比,能夠在保證葉輪強度的同時,使葉輪更高效、快速地運轉,使用更安全,且霧化效率更高;另外,將葉片均勻設置在輪體的外部,與其他設置方式相比,葉輪的葉片受到的沖擊力更均勻,避免了葉輪軸及葉輪的輪體在旋轉過程中因不對稱而發(fā)生傾斜,能夠有效地避免應力集中導致葉輪損壞現象的發(fā)生。
另外,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在葉輪軸的周壁上相互隔開等間隔形成4個軸壁入口,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形成相互隔開任意間隔的任意數個軸壁入口,但是,按照上述實施方式中的結構設置軸壁入口,使霧化后的含水天然氣能夠通過軸壁入口均勻緩慢地進入軸腔,并與含水天然氣的直射流均勻地混合,使天然氣的耦合直射流成分穩(wěn)定,更加有利于后期對排出的天然氣的組分等進行監(jiān)測。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主體腔包括用于連接排液采氣頭的排液采氣頭裝配孔,排液采氣頭通過排液采氣頭裝配孔與主體的主體腔入口端螺接,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沒有排液采氣頭裝配孔,排液采氣頭與主體的主體腔入口端以一體式連接的方式制造,也能夠實現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方法中的各個步驟,但是,按照實施例中的方式設置,使該裝置拆卸與組裝都非常簡單,且可根據需要更換不同尺寸的排液采氣頭,且更加便于檢修,同時,更加便于制造。
另外,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該限位構件為限位螺釘,但是不限于此,該限位構件也可以是設置在葉輪軸的軸壁上的限位凸起等,只要能夠達到上述限制葉輪沿葉輪軸軸向移動的效果即可。
另外,本發(fā)明的天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裝置,可以由上述實施方式的各種結構組合而成,并應用于本發(fā)明的然氣地下儲氣庫排液采氣方法中,同樣能夠發(fā)揮上述的效果。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fā)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