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捕塵簾,主要用于煤礦井下采掘巷道內(nèi),與旋轉噴霧或凈化水幕配合使用,能夠有效捕捉空氣中的粉塵。
背景技術:
在煤礦井下作業(yè)時,采掘巷道內(nèi)部會產(chǎn)生大量的灰塵,一是影響井下作業(yè)人員的呼吸,導致吸入大量的灰塵,嚴重影響呼吸道和支氣管的健康,二是大量的灰塵影響視線,由于井下全部是探照燈下作業(yè),灰塵達到一定量后會嚴重影響視線,三是在礦井下容易發(fā)生瓦斯爆炸,灰塵帶有電荷,會發(fā)生靜電現(xiàn)象,形成放電,加大了瓦斯爆炸的發(fā)生幾率,因此需要通過補塵簾進行粉塵處理,但是現(xiàn)有的捕塵簾采用普通方管焊接,不易拆卸,鋼絲網(wǎng)孔徑大,捕塵效果差,耐腐蝕性差,壽命短。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捕塵簾,與旋轉噴霧或凈化水幕配合使用,能夠有效捕捉空氣中的粉塵,整體采用不銹鋼材料,耐腐蝕性強。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捕塵簾,包括框架和安裝在框架上的不銹鋼網(wǎng),所述的框架包括設置在下端的左側固定框架、中間固定框架和右側固定框架,還包括左側上層框架和右側上層框架,所述的左側上層框架通過螺栓連接板固定在左側固定框架和中間固定框架的上端,所述的右側上層框架通過螺栓連接板固定在中間固定框架和右側固定框架的上端,所述的左側上層框架和右側上層框架之間通過插接連接板連接,所述的左側固定框架和中間固定框架通過插接連接板連接,所述的中間固定框架和右側固定框架之間設置有左側門和右側門,所述的左側門通過門軸與中間固定框連接,所述的右側門通過門軸與右側固定框架連接。
作為優(yōu)化,所述的不銹鋼網(wǎng)設置在框架的整個內(nèi)部且部分超出框架體。
作為優(yōu)化,所述的左側固定框架與左側上層框架之間留有圓形孔,用于設置風筒。
作為優(yōu)化,所述的左側固定框架與中間固定框架之間留有方形空間,用于設置皮帶機。
作為優(yōu)化,所述的右側固定框架與右側上層框架的外側留有方形空間,用于設置電纜。
作為優(yōu)化,所述的左側固定框架、中間固定框架和右側固定框架的底端均設置有可以調(diào)節(jié)高度的支撐底板。
作為優(yōu)化,所述的框架均為方管組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捕塵簾,整個補塵簾通過多個框架拼接組成,實現(xiàn)了框架的拼裝,便于運輸和組裝,與旋轉噴霧或凈化水幕配合使用,能夠有效捕捉空氣中的粉塵,整體采用不銹鋼材料,耐腐蝕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總體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爆炸圖;
其中,1左側固定框架、2中間固定框架、3右側固定框架、4左側上層框架、5右側上層框架、6插接連接板、7螺栓連接板、8門軸、9支撐底板、10左側門、11右側門、12不銹鋼網(wǎng)。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實用新型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nèi)”、“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或者是該實用新型產(chǎn)品使用時慣常擺放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僅用于區(qū)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如圖1和圖2所示實施例中,捕塵簾,包括框架和安裝在框架上的不銹鋼網(wǎng)12,所述的框架包括設置在下端的左側固定框架1、中間固定框架2和右側固定框架3,還包括左側上層框架4和右側上層框架5,所述的左側上層框架4通過螺栓連接板7固定在左側固定框架1和中間固定框架2的上端,所述的右側上層框架5通過螺栓連接板7固定在中間固定框架2和右側固定框架3的上端,所述的左側上層框架4和右側上層框架5之間通過插接連接板6連接,所述的左側固定框架1和中間固定框架2通過插接連接板6連接,所述的中間固定框架2和右側固定框架3之間設置有左側門10和右側門11,所述的左側門10通過門軸8與中間固定框2連接,所述的右側門11通過門軸8與右側固定框架3連接。
作為優(yōu)化,所述的不銹鋼網(wǎng)12設置在框架的整個內(nèi)部且部分超出框架體。
作為優(yōu)化,所述的左側固定框架1與左側上層框架4之間留有圓形孔,用于設置風筒。
作為優(yōu)化,所述的左側固定框架1與中間固定框架2之間留有方形空間,用于設置皮帶機。
作為優(yōu)化,所述的右側固定框架3與右側上層框架5的外側留有方形空間,用于設置電纜。
作為優(yōu)化,所述的左側固定框架1、中間固定框架2和右側固定框架3的底端均設置有可以調(diào)節(jié)高度的支撐底板9。
作為優(yōu)化,所述的框架均為方管組成。
框架用螺栓連接,框架上安裝了對開的門,門也是用方管制作的框架,門與框架連接用門軸連接,門與框架上安裝了對應的不銹鋼絲網(wǎng),門與框架之間采用門軸配合,拆卸方便。
通過霧化水噴灑到捕塵簾上,形成一層水膜,不斷破裂,又不斷形成水膜,能高效的捕獲氣體中的粉塵,整體采用不銹鋼材料,耐腐蝕性強。
不銹鋼絲網(wǎng)孔徑為12目,外形尺寸3.5m*5m,降塵效率大于80%。
在煤礦井下采掘巷道內(nèi),安裝捕塵簾,通過多個框架的組裝而成,在每個框架之間通過連接板實現(xiàn)連接,并且相互之間的框架體上的不銹鋼網(wǎng)互相連接,保證多個框架邊界處不銹鋼網(wǎng)的連接,在底部的左側固定框架、中間固定框架和右側固定框架上均設置有可以調(diào)節(jié)高低的支撐底板,在支撐底板上設置有調(diào)節(jié)螺母通過旋轉調(diào)節(jié)螺母即可實現(xiàn)高度的微調(diào),保證安裝時整個捕塵網(wǎng)的穩(wěn)定性,并且支撐底板與地層之間通過深釘固定,確保整個捕塵簾的安裝穩(wěn)定性。
在整個捕塵簾的下端位置設置有對開式的兩扇門,保證人員和物料的運輸。
作為另一個實施例,在中間固定框架和右側固定框架之間安裝有可旋轉的門,門上安裝有多個框架,框架上設置不銹鋼網(wǎng),在通過人員時,旋轉門在打開時,保證了灰塵不能通過,實現(xiàn)了灰塵的徹底捕捉。
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個案,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體實施方式的產(chǎn)品形態(tài)和式樣,任何符合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且任何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其所做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