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隧道施工用柔性風管管口自動調節(jié)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隧道通風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隧道施工用柔性風管管口自動調節(jié)車。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國內外隧道施工通風大多采用管道壓入式的通風方式,在洞口外設置軸流風機,該軸流風機通過與其相連的通風管道(即固定在隧道洞側壁上的柔性風管)將新鮮空氣送至隧道掘進工作面,而洞內的污濁空氣在送入洞內新鮮空氣的擠壓作用下,沿已開挖好的洞身排至洞外。在隧道較長時,采用多個軸流風機并、串聯的方式以提高風量和送風距離。實際施工過程中,爆破結束后由于洞內爆破和運輸產生的炮煙和有害氣體的濃度較大,因而如能對柔性風管的管口大小進行調整,則能在送風量不變的情況下,對柔性風管管口的風速大小進行相應調整,從而使得掌子面附近的炮煙和有害氣體快速排出洞外。
[0003]實際施工過程中,隧道內柔性風管一旦安裝完成后,其位置一般不會輕易移動,并且柔性風管人通常布設在隧道內一側側壁的中上部,這樣柔性風管所送風的風向一般也固定不變。但爆破結束后,掌子面處炮煙和有害氣體分布不均勻,如能對柔性風管管口的朝向進行調整,使得柔性風管朝向當前掌子面上炮煙和有害氣體濃度較大的區(qū)域,這樣在送風量不變的情況下,能進一步加快掌子面附近的炮煙和有害氣體的排放量。綜上,現如今缺少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且加工制作及使用操作簡便、使用效果好的隧道施工用柔性風管管口自動調節(jié)車,能對柔性風管的管口大小和管口朝向進行簡便調整,以對掌子面附近空氣狀況進行快速、有效改善。
【發(fā)明內容】
[0004]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隧道施工用柔性風管管口自動調節(jié)車,其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且加工制作及使用操作簡便、使用效果好,能對柔性風管的管口大小和管口朝向進行簡便調整。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隧道施工用柔性風管管口自動調節(jié)車,其特征在于:包括車體、安裝在車體底部的行走機構、安裝在車體頂部的水平臺板和兩個分別安裝在水平臺板上部前后兩側的風管管口調節(jié)裝置;所述車體上安裝有行走驅動電機和車體轉向電機,所述行走驅動電機通過第一傳動機構與所述行走機構傳動連接,所述車體轉向電機通過第二傳動機構與所述行走機構傳動連接;所述車體上安裝有對其行走位置進行實時檢測的位置檢測單元,且車體上安裝有對其轉動角度進行實時檢測的第二旋轉角度檢測單元;
[0006]兩個所述風管管口調節(jié)裝置的結構相同且二者均包括安裝在水平臺板上的第一鉸接座、兩個分別安裝在第一鉸接座左右兩側的弧形調節(jié)架和兩個分別安裝在兩個所述弧形調節(jié)架外端上方的夾持板,所述弧形調節(jié)架為圓弧形金屬桿;兩個所述弧形調節(jié)架的內端均以鉸接方式安裝在第一鉸接座上,所述第一鉸接座上裝有供兩個所述弧形調節(jié)架內端安裝的鉸接軸,兩個所述弧形調節(jié)架分別位于第一鉸接座的前后兩側;兩個所述夾持板呈左右對稱布設且二者的內側壁上均裝有防滑層;所述水平臺板上設置有兩個分別對兩個所述弧形調節(jié)架進行支撐的液壓油缸,兩個所述弧形調節(jié)架分別為左側調節(jié)架和右側調節(jié)架,兩個所述液壓油缸分別為對所述左側調節(jié)架進行支撐的左側液壓缸和對所述右側調節(jié)架進行支撐的右側液壓缸;兩個所述液壓油缸的缸體底部均安裝在水平臺板上,所述左側液壓缸的活塞桿頂端以鉸接方式安裝在所述左側調節(jié)架的中部下方,所述左側調節(jié)架上設置有供所述左側液壓缸的活塞桿安裝的第二鉸接座,所述右側液壓缸的活塞桿頂端以鉸接方式安裝在所述右側調節(jié)架的中部下方,所述右側調節(jié)架上設置有供所述右側液壓缸的活塞桿安裝的第三鉸接座;兩個所述液壓油缸分別通過第一液壓油管和第二液壓油管與液壓同步閥的兩個出油口相接,所述液壓同步閥的進油口通過供油管路與供油箱相接;兩個所述弧形調節(jié)架均安裝有對其旋轉角度進行實時檢測的第一旋轉角度檢測單元;
[0007]所述車體上設置有電子線路板和輸入鍵盤,所述電子線路板上設置有控制器和與控制器相接的無線通信模塊,所述輸入鍵盤與控制器相接;所述位置檢測單元、第二旋轉角度檢測單元和兩個所述風管管口調節(jié)裝置上所安裝的所有第一旋轉角度檢測單元均與控制器連接。
[0008]上述一種隧道施工用柔性風管管口自動調節(jié)車,其特征是:所述行走機構包括前傳動軸、位于所述前傳動軸后側的后傳動軸、兩個分別安裝在所述前傳動軸左右兩端的前行走輪和兩個分別安裝在所述后傳動軸左右兩端的后行走輪,所述前傳動軸為從動輪軸,所述后傳動軸為主動輪軸,所述行走驅動電機通過所述第一傳動機構與所述后傳動軸傳動連接;所述車體轉向電機通過所述第二傳動機構與所述后傳動軸上所設置的轉向器連接。
[0009]上述一種隧道施工用柔性風管管口自動調節(jié)車,其特征是:所述夾持板為長方形板且其長度不小于20cm,所述夾持板的寬度為5cm?10cm。
[0010]上述一種隧道施工用柔性風管管口自動調節(jié)車,其特征是:所述防滑層為外表面上設置有多道防滑凸臺的橡膠皮墊。
[0011]上述一種隧道施工用柔性風管管口自動調節(jié)車,其特征是:所述行走驅動電機和車體轉向電機均由控制器進行控制且二者均與控制器連接。
[0012]本發(fā)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
[0013]1、結構簡單且電路設計合理,投入成本低,安裝布設簡便。
[0014]2、電路簡單且接線方便。
[0015]3、使用操作簡單且智能化程度高。
[0016]4、使用效果好且實用價值高,通過風管管口調節(jié)裝置能對柔性風管管口大小進行簡便調整,同時在兩個風管管口調節(jié)裝置的夾持作用下,通過調整車體旋轉角度能對柔性風管的風口朝向進行簡便調整,因而通過本發(fā)明能對柔性風管的管口大小和管口朝向進行調整,且通過調整柔性風管的管口大小和管口朝向再對風速和風向進行調整,使得掌子面附近空氣狀況能夠快速、有效改善。
[0017]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且加工制作及使用操作簡便、使用效果好,能對柔性風管的管口大小和管口朝向進行簡便調整,以對掌子面附近空氣狀況進行快速、有效改善。
[0018]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本發(fā)明風管管口調節(jié)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3為本發(fā)明的電路原理框圖。
[0022]附圖標記說明:
[0023]I一車體;2-1—前行走輪;2-2—后行走輪;
[0024]3一行走驅動電機;4一7jC平臺板;5—第一欽接座;
[0025]5-1—鉸接軸;6—弧形調節(jié)架;6-1—第二鉸接座;
[0026]6-3一第二鉸接座;7_1—控制器;7_2—無線通信模塊;
[0027]7-3一第一旋轉角度檢測單兀;7-4—位置檢測單兀;
[0028]7-6一第二旋轉角度檢測單兀;7—夾持板;
[0029]8—防滑層;9-1一左側液壓缸;9-2—右側液壓缸;
[0030]10—車體轉向電機;11一輸入鍵盤。
【具體實施方式】
[0031]如圖1、圖2及圖3所示,本發(fā)明包括車體1、安裝在車體I底部的行走機構、安裝在車體I頂部的水平臺板4和兩個分別安裝在水平臺板4上部前后兩側的風管管口調節(jié)裝置。所述車體I上安裝有行走驅動電機3和車體轉向電機10,所述行走驅動電機3通過第一傳動機構與所述行走機構傳動連接,所述車體轉向電機10通過第二傳動機構與所述行走機構傳動連接。所述車體I上安裝有對其行走位置進行實時檢測的位置檢測單元7-4,且車體I上安裝有對其轉動角度進行實時檢測的第二旋轉角度檢測單元7-6。
[0032]兩個所述風管管口調節(jié)裝置的結構相同且二者均包括安裝在水平臺板4上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