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體;101.收納腔;102.閥腔;103.輸入通道;104.輸出通道;105.通風孔;2.切換單元;201.擺臂;201a.觸發(fā)端;201b.固定端;201c.喙狀細桿;201d.喙;201e.桿;202.閥芯;202a.第一通道;202b.第二通道;202c.匯流腔;203.復位構件;3.觸發(fā)單元;301.觸發(fā)塊;302.第四帶輪;303.第四支撐板;304.第五帶輪;305.觸發(fā)輪;306.固定片;4.活塞單元;401.活塞;402.連桿;403.曲軸;404.缸套;5.傳動單元;501.第一支撐板;502.第二支撐板;503.第三支撐板;504.第一齒輪;505.第二齒輪;506.第一帶輪;507.第二帶輪;508.第三帶輪;509.第一支撐柱;510.第二支撐柱;511.葉片;512.第一轉軸;513.第二轉軸;6.入口;7.出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6]
為了區(qū)分構件的首端和末端,本申請將靠近閥芯202軸線的那端稱之為該構件的末端,而遠離閥芯202軸線的那端稱之為首端。
[0017]在此,參照圖1至3為本發(fā)明公開的流體轉移裝置,其包括主體1、切換單元2、觸發(fā)單元3、活塞單元4、傳動單元5。安裝在底座上的電機將動力通過皮帶傳動到傳動單元5,傳動單元5通過皮帶將動力傳動到活塞單元4,活塞單元4同時也將動力傳動到切換單元2,通過切換單元2與活塞單元4的聯動實現流體從轉移裝置的入口 6吸入,之后再從轉移裝置的出口 7排出。
[0018]為了提高裝置的轉移效率,所述流體轉移裝置設置四個活塞單元4,四個活塞單元4以閥芯202的軸線為軸線環(huán)形均布陣列。將主體I上的四個輸入通道103和四個輸出通道104中的三個輸入通道103和三個輸出通道104用塞塊密封,轉移裝置僅保留一個輸入通道103和一個輸出通道104,用管道聯接輸入通道103的首端形成轉移裝置的入口 6,用管道聯接輸出通道104的首端形成轉移裝置的出口 7。
[0019]轉移裝置工作后產生的熱量通過前端設置的葉片511轉走。
[0020]如圖18所示,傳動單元5設置有一個第一支撐板501、四個第二支撐板502、一個第三支撐板503、一個第一齒輪504、四個第二齒輪505、一個第一帶輪506、四個第二帶輪507、四個第三帶輪508、八個第一支撐柱509、四個第二支撐柱510、一個葉片511、五條皮帶、若干個調整高度的套筒。
[0021]四個第二支撐板502以第一支撐板501的中心線為軸線環(huán)形均布陣列,第一支撐板501末端設置的兩個安裝孔與第一支撐板501可拆卸聯接,第二支撐板502的末端的中部設置有第二帶輪507,第二支撐板502的首端的中部設置有第三帶輪508,第二帶輪507和第三帶輪508通過皮帶進行等比傳動。第二帶輪507同軸設置有第二齒輪505,第二齒輪505和第二帶輪507通過鍵聯接實現同步轉動。
[0022]第一支撐板501的中部設置有第一帶輪506,第一帶輪506同軸設置有第一齒輪504,第一齒輪504和第一帶輪506通過鍵聯接實現同步轉動。
[0023]第一帶輪506和第二帶輪507通過第一齒輪504與第二齒輪505嚙合實現聯動,傳動比為2。第一帶輪506通過皮帶與外界的動力源聯接,傳動比為2。第三帶輪508通過鍵聯接與曲軸403實現等比轉動,通過上述的設置,最終曲軸403與電機的轉速比為4,通過減速,使得曲軸403可輸出較大的扭矩給連桿402,進而使活塞401獲得較大的提拉力和下壓力,可對流體作更多的功。齒輪及皮帶傳動過程產生的熱量通過轉動的葉片511轉走,葉片511通過鍵聯接與第一帶輪506同步轉動。
[0024]聯接第二帶輪507和第二齒輪505的第二轉軸513貫穿第二支撐板502,第二轉軸513的兩端分別各自部分插入第一支撐板501和第三支撐板503,這樣的設置方案可限制第二轉軸513的軸向自由度,省去了額外的限位零件,比如擋圈或者螺釘或者螺母。
[0025]聯接第一帶輪506和第一齒輪504的第一轉軸512的兩端分別各自通過軸承與第一支撐板501和第三支撐板503聯接,軸承與第一支撐板501或者第三支撐板503過盈配合,軸承與第一轉軸512過盈配合。葉片511安裝在第一轉軸512靠近第三支撐板503偵牝并通過螺釘將葉片511緊固在第一轉軸512上。
[0026]第一支撐板501和第三支撐板503通過第二支撐柱510可拆卸聯接,第二支撐柱510的兩端分別各自部分插入第一支撐板501和第三支撐板503,這樣的設計方案可帶來以下優(yōu)點:1.可限制第二支撐柱510的軸向自由度和徑向自由度,使得傳動單元5在工作過程中避免零件位移而造成裝置震動。2.提高了零件裝配時的便利性,可通過第一支撐板501上的預制沉孔快速方便地放置第二支撐柱510,再將第三支撐板503上預制的沉孔方便且快速地套入第二支撐柱510。3.同時也最大限度的發(fā)揮第二支撐柱510的支撐作用,通過第二支撐柱510插入第一支撐板501或者第三支撐板503的那部分柱面支撐彼此,避免了緊固螺釘受徑向剪切力的作用,使得螺釘僅僅受軸向的拉力作用。
[0027]第二支撐柱510將第一支撐板501和第三支撐板503隔開的空間用于設置齒輪和帶輪,第一齒輪504和第二齒輪505共面設置,第一帶輪506和第二帶輪507及第三帶輪508共面設置,為了實現共面設置可通過套筒來調整齒輪或者帶輪的高度。
[0028]第一支撐板501通過第一支撐柱509與所述主體I可拆卸聯接,第一支撐柱509的兩端分別各自部分插入第一支撐板501和所述主體1,這樣的設計方案可帶來的優(yōu)點如上所述。
[0029]如圖10至11所示,所述主體I設置有四個收納腔101、四個輸入通道103、四個輸出通道104、一個閥腔102。四個收納腔101、四個輸入通道103及四個輸出通道104均以閥腔102的軸線為軸線環(huán)形均布陣列。一個輸入通道103和一個輸出通道104鏡像設置于兩個收納腔101的中間區(qū)域。
[0030]收納腔101的末端、輸入通道103的末端及輸出通道104的末端被設置成與閥腔102連通,輸入通道103的首端和輸出通道104的首端被設置成延伸到主體I的外表面,輸入通道103的首端和輸出通道104的首端的直徑大于其末端的直徑,且首端均設置有供外界聯接用的螺紋。收納腔101的末端設置有收口,輸入通道103的末端和輸出通道104的末端之間的距離小于輸入通道103的首端和輸出通道104的首端之間的距離,輸入通道103或者輸出通道104與收納腔101間設置有貫穿所述主體I的通風孔105,主體I產生的熱量可通過通風孔105中的氣流將熱量轉走。
[0031]如圖12至14及圖4所示,所述切換單元2包括具有觸發(fā)端201a和固定端201b的擺臂201,具有第一通道202a、第二通道202b及匯流腔202c的閥芯202,使切換單元2復位的復位構件203,這里的彈性構件以拉伸彈簧203為例。擺臂201的固定端201b與閥芯202通過四組螺釘可拆卸聯接,擺臂201的觸發(fā)端201a與觸發(fā)單元3配合。所述切換單元2被設置成可在閥腔102內自由且密閉式轉動,通過閥芯202的兩端設置的擋圈將閥芯202軸向限位在閥腔102內。
[0032]參照圖12,擺臂201的固定端201b和觸發(fā)端201a平行設置,觸發(fā)端201a和固定端201b通過立臂連接,立臂垂直固定端201b,觸發(fā)端201a的中部設置有一個與拉伸彈簧203配合的通孔,位于觸發(fā)端201a遠離立臂側設置喙狀細桿201c,喙狀細桿201c的喙201d與桿201e的夾角為鈍角,喙201d的端部采用圓角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