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伸縮定位構造,特別是一種管狀或桿狀等長形物品彼此相對伸縮后受到定位的伸縮定位構造。
背景技術:
請參閱圖1與圖2所示,在已知的伸縮定位技術中,在彼此同軸穿套的二管狀物1a、2a間,同軸夾設一內徑可變的彈性壓環(huán)3a,再通過一迫緊環(huán)4a推壓該壓環(huán)3a,據以改變該壓環(huán)3a的內徑,使之可與同軸穿套的管狀物1a予以束緊,俾以達到使該二管狀物1a、2a相對伸縮后的定位效果。
再請參閱圖3與圖4所示的另一已知伸縮定位技術554799,其在彼此同軸穿套的桿管狀柄1b、2b間,同軸套接有一環(huán)套3b,并在該環(huán)套3b的一側設有一平行的迫合柱4b,再通過轉動一穿套于該迫合柱4b外的套合環(huán)5b,而使該套合環(huán)5b內的偏心穿孔6b迫壓該迫合柱4b,據以使各該桿管狀柄1b、2b間獲得定位。
前揭的已知伸縮定位技術固均可達到使管、桿狀物彼此在伸縮后的無段定位功效,但由于他們的構件均較為繁多,徒增制造的成本與組裝加工上的不便。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伸縮定位構造,其構件精簡,而可大幅降低制造的成本與精度的要求,同時無需過度的組裝加工,即可對于桿、管狀物在伸縮后施以無段定位的作用。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fā)明所提供的伸縮定位構造包含有一線性延伸的第一延伸件;一線性延伸的第二延伸件,與該第一延伸件同軸穿套滑接,而可彼此相對地在同一軸向上進行往復的伸縮位移;一第二結合件具有一滑設于該第二延伸件上的卡部,并使該卡部幾何形狀的中心軸偏心于該第二延伸件的軸向,使得該卡部卡掣于該第二延伸件及其他固定元件間,從而獲得致使該第二延伸件受拘束并定位的功效。
進一步而言,該伸縮定位構造更包含了有一第一結合件,固設于該第一延 伸件的軸向一端上;該第二結合件,則用以結合于該第一結合件上,并可在一卡掣位置與一釋放位置間,相對于該第一結合件進行位移,并更具有一貫設于該卡部幾何中心軸兩端的滑孔,孔軸并偏心于該卡部的幾何中心軸,且與該第二延伸件同軸穿套滑接;藉此,當該第二結合件位于該卡掣位置上時,迫使該卡部沿垂直于該幾何中心軸的方向偏移,而使該第二延伸件偏抵緊靠于該滑孔的一側孔壁,且使該卡部緊配結合于該第一結合件上,據以卡制該第二延伸件,使之受到定位,而當該第二結合件位于該釋放位置上時,則使該卡部與該第一結合件松脫至使該滑孔不干涉該第二延伸件軸向位移的釋放狀態(tài),從而使該第二延伸件與該第一延伸件彼此間可進行相對的軸向伸縮位移。
其中,該卡部為柱狀體,柱軸一端并呈圓錐狀,并以該圓錐狀的曲率中心構成該幾何中心軸。
其中,該第一結合件具有一環(huán)狀嵌槽,同軸于該第一延伸件,并使槽開口方向相向于該卡部的圓錐狀端,藉此,當該第二結合件位于該卡掣位置上時,使該卡部的圓錐狀端偏心地嵌卡于該嵌槽中。
其中,該第一結合件更包含有一管狀的第一接頭,固設于該第一延伸件軸向一端上,并使該嵌槽凹設于該第一接頭的一端端末上。
其中,該第二結合件具有一管狀的第二接頭,同軸穿套滑接于該第二延伸件上,用以結合于該第一結合件上,并使該卡部介于該第二接頭與該第一結合件之間。
其中,該第一結合件具有一管狀的第一接頭,同軸設于該第一延伸件的軸向一端上,用以與該第二接頭串接結合。
其中,該第一結合件更包含有一第一結合部,而該第二結合件則更包含有一用以與該第一結合部結合的第二結合部,分設于彼此串接結合的該第一接頭與該第二接頭的串接部位間。
其中,該第二結合件更包含有一第二結合部,設于該卡部上,而該第一結合件則具有一用以與該第二結合部結合的第一結合部。
其中,該第一結合部與該第二結合部為彼此互補螺接的螺紋。
其中,該第一結合部與該第二結合部為彼此互補的凹槽及凸柱。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伸縮定位構造,其構件精簡,而可大幅降低制造的成本與精度的要求,同時無需過度的組裝加工,即可對于桿、管狀物在伸縮后施以無段定位的作用。
附圖說明
圖1為一已知技術的立體分解圖。
圖2為一已知技術的剖視圖。
圖3為另一已知技術的局部剖視立體圖。
圖4為另一已知技術的剖視圖,顯示未定位的狀態(tài)。
圖5為另一已知技術的剖視圖,顯示已定位的狀態(tài)。
圖6為本發(fā)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7為本發(fā)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中的卡部元件立體圖。
圖8為本發(fā)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組合圖。
圖9為本發(fā)明第一較佳實施例沿圖8中a-a割線的剖視圖,顯示未定位的狀態(tài)。
圖10為本發(fā)明第一較佳實施例沿圖8中a-a割線的剖視圖,顯示已定位的狀態(tài)。
圖11為本發(fā)明第一較佳實施例沿圖10中11-11割線的剖視圖。
圖12為本發(fā)明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13為本發(fā)明第三較佳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14為本發(fā)明第四較佳實施例的剖視圖。
附圖標號:;1a、2a:管狀物;3a:壓環(huán);4a:迫緊環(huán);1b、2b:柄;3b:環(huán)套;4b:迫合柱;5b:套合環(huán);6b:穿孔;10:伸縮定位構造;20、20’、20”:第一延伸件;30、30’、30”、30”’:第二延伸件;40:第一結合件;41、41’:第一接頭;42:嵌槽;43、43”、43”’:第一結合部;50:第二結合件;51:第二接頭;52、52’、52”、52”’:第二結合部;53、53’、53”、53”’:卡部;531:幾何中心軸;54:滑孔;541:孔軸。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請參閱圖6至圖11所示,在本發(fā)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中所揭露的伸縮定位構造10,其主要包含有一第一延伸件20、一第二延伸件30、一第一結合件40以及一第二結合件50。
該第一延伸件20為一直線延伸適當長度的中空圓管狀體。
該第二延伸件30也為一直線延伸適當長度的中空圓管狀體,并使外徑小于該第一延伸件20的內徑,而可以同軸穿伸滑接于該第一延伸件20中,以與該第一延伸件20間進行軸向上的相對伸縮位移。
該第一結合件40具有一中空圓管狀的第一接頭41,內徑與該第二延伸件30的外徑相仿而與之穿套滑接,并以管軸一端同軸螺合固接于該第一延伸件20的軸向一端上,一環(huán)狀嵌槽42同軸凹設于該第一接頭41的管軸另一端端面上,一螺紋狀的第一結合部43環(huán)設于該第一接頭41管軸另一端的周側環(huán)面上。
該第二結合件50具有一管狀的第二接頭51,同軸穿套滑接于該第二延伸件30上,一螺紋狀的第二結合部52環(huán)設于該第二接頭51的內側管壁上,用以與該第一結合部43同軸螺接,據以使該第二接頭51與該第一接頭41可以串接結合,一柱狀的卡部53,介于該第二接頭51與該第一接頭41之間,柱軸的一端并呈往外漸減的推拔狀圓錐狀,一滑孔54貫設于該卡部53的柱軸兩端上,并與該第二延伸件30同軸穿套滑接,且使該滑孔54的孔軸541偏心于該卡部53圓錐狀的幾何中心軸531。
通過上述構件的組成,在一般未受定位拘束的情況下,該第二延伸件30與該第一延伸件20間可進行彼此相對的往復伸縮位移,據以調整他們的整體長度,以因應實際使用上的需求,此際,該伸縮定位構造10即如圖9所示般,減少該第一接頭41與第二接頭51間通過該第一結合部43與該第二結合部52間的螺接深度,從而使該卡部53與該嵌槽42間不生干涉,令該卡部53可在該第一接頭41與該第二接頭51間的空間中,可以相對該第二延伸件30進行相對的位移動作,從而使該第二結合件50位于一容許該第二延伸件30軸向伸縮位移的釋放位置上。
而當欲對該第二延伸件30施以拘束定位的作用時,如圖10與圖11所示般,令該第二結合件50位于一卡掣位置上,據以達成限制該第二延伸件30相對于該第一延伸件20的軸向伸縮位移作動,其具體地,當該第二結合件50位于該卡掣位置上時,先增加該第二接頭51與該第一接頭41間的螺接深度,俾以將該卡部53往該嵌槽42所在位置推移,并使該卡部53的圓錐狀端偏心地嵌入該嵌槽42中,以通過增加該第二接頭51與該第一接頭41間的螺接深度, 以加深該卡部53圓錐端嵌入該嵌槽42的深度,并同步使該卡部53產生徑向偏移,從而使該滑孔54遠離該幾何中心軸的一側孔壁,緊抵于該第二延伸件30的外側對應管壁上,俾以通過該滑孔54與該第二延伸件30間的偏心緊配,以及該卡部53與該嵌槽42間的偏心緊配,達到拘束該第二延伸件30的功效,以獲致定位;
并且,更如圖6與圖8所示,當該第二延伸件30為例如風槍的延伸彎嘴時,由于其在受拘束定位之際,非僅在于軸向方向上的位移受到限制,且在徑向方向上的旋轉也同時受到拘束,如此一來,使用者可隨時因應其實際作業(yè)的需求,改變延伸彎嘴的方向,并可通過前述的拘束定位技術,對該延伸彎嘴的軸向位置或徑向旋轉角度,均可以進行無段式的定位,以獲得較已知技術更佳的功效。
尤需再加以說明的是,本發(fā)明主要的技術特征是基于該滑孔54的孔軸與該卡部53幾何形狀中心軸間的偏心狀態(tài),而使該卡部53在以其幾何形狀中心軸朝該第二延伸件30的軸向進行徑向移動的同時,在相鄰接的部件間形成偏心緊配的卡接狀態(tài),從而獲致對該第二延伸件30的定位功效,換言之,即凡基于該技術特征所進行的技術上改變,均應屬本發(fā)明所應受保護的范躊,舉例而言則另有如圖12至圖14所示的第二、第三與第四較佳實施例。
其中,各該第二、第三與第四較佳實施例中,是將第一較佳實施例中所揭露的第二接頭與卡部結合成單一構件,也即如圖12至圖14所示般,使其分別的卡部53’、53”、53”’均呈管狀,并將該第二結合部52’、52”、52”’設于該卡部53’、53”、53”’管軸一端的內側環(huán)面上,同時使該滑孔54’、54”、54”’的孔軸偏心于該卡部53’、53”、53”’的幾何中心軸,據此即可使各該第二、第三與第四較佳實施例所揭的構造,也均分別可以達成如第一較佳實施例般,將該第二延伸件30’、30”、30”’予以拘束定位的功效。
另外,關于該第一結合件與該第二結合件間的結合構造而言,除該第一較佳實施例所揭者外,在第二較佳實施例中所揭露的第一結合部43’是環(huán)設于與滑設于該第一延伸件20’上的第一接頭41’周側上,而在該第三較佳實施例中,則是使該第一結合部43”徑自環(huán)設于該第一延伸件20”軸向一端的周側上,并均可分別與對應的第二結合部52’、52”為螺接的結合。
再者,該第一結合部與該第二結合部間的結合,除可通過螺接的技術手段以達成者外,也可如圖12所示般,通過在同軸電纜BNC接頭中常見的凹槽與卡柱構成該第一結合部43”’與該第二結合部52”’,據以使該第一結合件與該第二結合件彼此同軸連接,換言之,即該第一結合件與該第二結合件的連接技術,并非僅限于本發(fā)明已有明確記載者為限,而應包含本發(fā)明申請時所既已可以達成同軸連接的結合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