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熱能與動力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流體機構。
背景技術:
當容積機構作為傳動裝置使用時,如果工質使用氣體或氣液兩相混合物則流動阻力小,傳動效率高,因而往往需要有額外的空間儲存一定量的工質,這樣會造成體積大,成本高等不利狀況,不僅如此,由于改變流體機構的流向進而改變流體機構的旋轉方向是較為困難的。因此,需要發(fā)明一種新的流體機構。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出的技術方案如下:
方案1:一種流體機構,包括殼體和氣缸體,所述氣缸體設置在所述殼體內,所述氣缸體的流體入口與所述殼體的內腔連通或所述氣缸體的流體出口與所述殼體的內腔連通,所述流體機構的動力軸與換向機構傳動設置。
方案2:一種流體機構,包括殼體A、殼體B、氣缸體A和氣缸體B,所述氣缸體A設置在所述殼體A內,所述氣缸體B設置在所述殼體B內;所述氣缸體A的流體出口與所述殼體A的內腔連通,或所述氣缸體A的流體入口與所述殼體A的內腔連通,或所述氣缸體A的流體入口與所述殼體A的內腔和所述殼體B的內腔連通,或所述氣缸體A的流體出口與所述殼體A的內腔和所述殼體B的內腔連通,所述流體機構的動力軸與換向機構傳動設置。
方案3:一種流體機構,包括殼體A、殼體B、氣缸體A和氣缸體B,所述氣缸體A設置在所述殼體A內,所述氣缸體B設置在所述殼體B內,所述氣缸體A的流體出口經所述殼體A與所述氣缸體B的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氣缸體B的流體出口經所述殼體B與所述氣缸體A的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流體機構的動力軸與換向機構傳動設置。
方案4:一種流體機構,包括殼體A、殼體B、氣缸體A和氣缸體B,所述氣缸體A設置在所述殼體A內,所述氣缸體B設置在所述殼體B內,所述氣缸體A的流體出口經所述殼體B與所述氣缸體B的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氣缸體B的流體出口經所述殼體A與所述氣缸體A的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流體機構的動力軸與換向機構傳動設置。
方案5:在方案2的基礎上,進一步使所述殼體A和所述殼體B經隔板體對應設置。
方案6:在方案3的基礎上,進一步使所述殼體A和所述殼體B經隔板體對應設置。
方案7:在方案4的基礎上,進一步使所述殼體A和所述殼體B經隔板體對應設置。
方案8:在方案2至7中任一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選擇性地使包括所述氣缸體A和與所述氣缸體A相配合的柱塞A的容積機構設為變量式和/或包括所述氣缸體B和與所述氣缸體B相配合的柱塞B的容積機構設為變量式。
方案9:在方案2至7中任一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選擇性地使包括所述氣缸體A和與所述氣缸體A相配合的柱塞A的容積機構的排量與包括所述氣缸體B和與所述氣缸體B相配合的柱塞B的容積機構的排量不等。
方案10:在方案2至7中任一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選擇性地使包括所述氣缸體A和與所述氣缸體A相配合的柱塞A的容積機構設為變量式和/或包括所述氣缸體B和與所述氣缸體B相配合的柱塞B的容積機構設為變量式,包括所述氣缸體A和與所述氣缸體A相配合的柱塞A的容積機構的最大排量與包括所述氣缸體B和與所述氣缸體B相配合的柱塞B的容積機構的最大排量不等。
方案11:在方案2至7中任一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選擇性地使包括所述氣缸體A和與所述氣缸體A相配合的柱塞A的容積機構設為變量式和/或包括所述氣缸體B和與所述氣缸體B相配合的柱塞B的容積機構設為變量式,包括所述氣缸體A和與所述氣缸體A相配合的柱塞A的容積機構的最大排量大于包括所述氣缸體B和與所述氣缸體B相配合的柱塞B的容積機構的最大排量,包括所述氣缸體A和與所述氣缸體A相配合的柱塞A的容積機構設為泵。
方案12:在方案2至7中任一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選擇性地使包括所述氣缸體A和與所述氣缸體A相配合的柱塞A的容積機構設為變量式和/或包括所述氣缸體B和與所述氣缸體B相配合的柱塞B的容積機構設為變量式,包括所述氣缸體A和與所述氣缸體A相配合的柱塞A的容積機構的最大排量大于包括所述氣缸體B和與所述氣缸體B相配合的柱塞B的容積機構的最大排量,包括所述氣缸體A和與所述氣缸體A相配合的柱塞A的容積機構設為馬達。
方案13:一種流體機構,包括殼體A、殼體B、氣缸體A、氣缸體B、弧面體A、弧面體B和隔板體,所述氣缸體A設置在所述殼體A內,所述氣缸體B設置在所述殼體B內,在所述隔板體的位于所述殼體A一側上設置軌道弧面A,所述氣缸體A經所述弧面體A與所述軌道弧面A配合設置,在所述隔板體的位于所述殼體B一側上設置軌道弧面B,所述氣缸體B經所述弧面體B與所述軌道弧面B配合設置,所述殼體A的內腔和所述弧面體B與所述氣缸體B的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氣缸體B的流體出口經所述弧面體B、所述殼體B的內腔和所述弧面體A與所述氣缸體A的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流體機構的動力軸與換向機構傳動設置。
方案14:一種流體機構,包括殼體A、殼體B、氣缸體A、氣缸體B、弧面體A、弧面體B和隔板體,所述氣缸體A設置在所述殼體A內,所述氣缸體B設置在所述殼體B內,所述氣缸體A與所述弧面體A配合設置,所述弧面體A與所述隔板體配合設置或一體化設置,在所述隔板體的位于所述殼體B一側上設置軌道弧面B,所述氣缸體B經所述弧面體B與所述軌道弧面B配合設置,所述殼體A的內腔和所述弧面體B與所述氣缸體B的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氣缸體B的流體出口經所述弧面體B、所述殼體B的內腔和所述弧面體A與所述氣缸體A的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流體機構的動力軸與換向機構傳動設置。
方案15:一種流體機構,包括殼體A、殼體B、氣缸體A、氣缸體B、弧面體A、弧面體B和隔板體,所述氣缸體A設置在所述殼體A內,所述氣缸體B設置在所述殼體B內,在所述隔板體的位于所述殼體A一側上設置軌道弧面A,所述氣缸體A經所述弧面體A與所述軌道弧面A配合設置,所述氣缸體B與所述弧面體B配合設置,所述弧面體B與所述隔板體配合設置或一體化設置,所述殼體A的內腔和所述弧面體B與所述氣缸體B的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氣缸體B的流體出口經所述弧面體B、所述殼體B的內腔和所述弧面體A與所述氣缸體A的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流體機構的動力軸與換向機構傳動設置。
方案16:一種流體機構,包括殼體A、殼體B、氣缸體A、氣缸體B、弧面體A、弧面體B、平弧面配流體A、平弧面配流體B和隔板體,所述氣缸體A設置在所述殼體A內,所述氣缸體B設置在所述殼體B內,在所述隔板體的位于所述殼體A一側上設置軌道弧面A,所述氣缸體A與所述平弧面配流體A的平面配合設置,所述平弧面配流體A的弧面經所述弧面體A與所述軌道弧面A配合設置,在所述隔板體的位于所述殼體B一側上設置軌道弧面B,所述氣缸體B與所述平弧面配流體B的平面配合設置,所述平弧面配流體B的弧面經所述弧面體B與所述軌道弧面B配合設置,所述氣缸體A的流體出口經所述弧面體A、所述殼體A的內腔和所述弧面體B與所述氣缸體B的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氣缸體B的流體出口經所述弧面體B、所述殼體B的內腔和所述弧面體A與所述氣缸體A的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流體機構的動力軸與換向機構傳動設置。
方案17:一種流體機構,包括殼體A、殼體B、氣缸體A、氣缸體B、弧面體A、弧面體B、平弧面配流體和隔板體,所述氣缸體A設置在所述殼體A內,所述氣缸體B設置在所述殼體B內,所述氣缸體A與所述弧面體A配合設置,所述弧面體A與所述隔板體配合設置或一體化設置,在所述隔板體的位于所述殼體B一側上設置軌道弧面B,所述氣缸體B與所述平弧面配流體的平面配合設置,所述平弧面配流體的弧面經所述弧面體B與所述軌道弧面B配合設置,所述氣缸體A的流體出口經所述弧面體A、所述殼體A的內腔和所述弧面體B與所述氣缸體B的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氣缸體B的流體出口經所述弧面體B、所述殼體B的內腔和所述弧面體A與所述氣缸體A的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流體機構的動力軸與換向機構傳動設置。
方案18:一種流體機構,包括殼體A、殼體B、氣缸體A、氣缸體B、弧面體A、弧面體B、平弧面配流體和隔板體,所述氣缸體A設置在所述殼體A內,所述氣缸體B設置在所述殼體B內,在所述隔板體的位于所述殼體A一側上設置軌道弧面A,所述氣缸體A與所述平弧面配流體的平面配合設置,所述平弧面配流體的弧面經所述弧面體A與所述軌道弧面A配合設置,所述氣缸體B與所述弧面體B配合設置,所述弧面體B與所述隔板體配合設置或一體化設置,所述氣缸體A的流體出口經所述弧面體A、所述殼體A的內腔和所述弧面體B與所述氣缸體B的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氣缸體B的流體出口經所述弧面體B、所述殼體B的內腔和所述弧面體A與所述氣缸體A的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流體機構的動力軸與換向機構傳動設置。
方案19:一種流體機構,包括殼體、氣缸體A和氣缸體B,所述氣缸體A和所述氣缸體B設置在所述殼體內;所述氣缸體A的流體出口與所述殼體的內腔連通,所述殼體的內腔與所述氣缸體B的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氣缸體A的流體入口與所述氣缸體B的流體出口連通,或所述氣缸體A的流體入口與所述殼體的內腔連通,所述殼體的內腔與所述氣缸體B的流體出口連通,所述氣缸體A的流體出口與所述氣缸體B的流體入口連通。
方案20:一種流體機構,包括殼體A、殼體B、氣缸體A和氣缸體B,所述氣缸體A設置在所述殼體A內,所述氣缸體B設置在所述殼體B內;所述殼體A和所述殼體B連通,相互連通的所述殼體A和所述殼體B定義為殼體;所述氣缸體A的流體出口與所述殼體的內腔連通,所述殼體的內腔與所述氣缸體B的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氣缸體A的流體入口與所述氣缸體B的流體出口連通,或所述氣缸體A的流體入口與所述殼體的內腔連通,所述殼體的內腔與所述氣缸體B的流體出口連通,所述氣缸體A的流體出口與所述氣缸體B的流體入口連通。
方案21:在方案1至20中任一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使所述流體機構的工作介質設為氣體或設為氣液兩相混合物。
方案22:在方案21的基礎上,進一步使所述流體機構的底壓設為大于等于0.1MPa、0.2MPa、0.3MPa、0.4MPa、0.5MPa、0.6MPa、0.7MPa、0.8MPa、0.9MPa、1.0MPa、1.5MPa、2.0MPa、2.5MPa、3.0MPa、3.5MPa、4.0MPa、4.5MPa、5.0MPa、5.5MPa、6.0MPa、6.5MPa、7.0MPa、7.5MPa、8.0MPa、8.5MPa、9.0MPa、9.5MPa或大于等于10.0MPa。
方案23:在方案21或22的基礎上,進一步使所述流體機構的工作介質的分子量大于等于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105、110、115、120、125或大于等于130。
方案24:在方案21至23中任一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使所述流體機構的工作介質的絕熱指數(shù)小于等于1.67、1.66、1.64、1.62、1.60、1.58、1.56、1.54、1.52、1.50、1.48、1.46、1.44、1.42、1.4、1.38、1.36、1.34、1.32、1.30、1.28、1.26、1.24、1.22、1.20、1.18、1.16、1.14、1.12、1.10、1.08、1.06、1.04或小于等于1.02。
本發(fā)明中,所謂“底壓”是指容積空間內處于靜止狀態(tài)的壓力,即容積內不存在壓力差狀態(tài)下的氣體壓力。
本發(fā)明中涉及到的壓力,例如所述底壓,均為表壓壓強。
本發(fā)明中,某個數(shù)值A以上和某個數(shù)值A以下均包括本數(shù)A。
本發(fā)明中,所謂的“換向機構”是指可以改變旋轉方向的傳動機構,例如通過改變齒輪嚙合關系改變傳動旋轉方向的機構,例如通過改變離合器離合關系改變傳動旋轉方向的機構。
本發(fā)明中,所謂的“柱塞”是指活動的塞體,包括活塞;
本發(fā)明中,所謂的“活塞”是指活動的塞體,包括柱塞;
本發(fā)明中,所述柱塞的柱塞桿與活塞桿相同;
本發(fā)明中,所述柱塞的柱塞桿與連桿相同;
本發(fā)明中,所述活塞的活塞桿與柱塞桿相同;
本發(fā)明中,所述活塞的活塞桿與連桿相同;
本發(fā)明中,在某一部件名稱后加所謂的“A”、“B”等字母僅是為了區(qū)分兩個或幾個名稱相同的部件。
本發(fā)明中,應根據(jù)熱能和動力領域的公知技術,在必要的地方設置必要的部件、單元或系統(tǒng)等。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發(fā)明所公開的流體機構具有體積小、成本低、傳動效率高等優(yōu)點。
附圖說明:
圖1: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本發(fā)明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3:本發(fā)明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
圖4:本發(fā)明實施例4的結構示意圖;
圖5:本發(fā)明實施例5的結構示意圖;
圖6:本發(fā)明實施例6的結構示意圖;
圖7:本發(fā)明實施例7的結構示意圖;
圖8:本發(fā)明實施例8的結構示意圖;
圖9:本發(fā)明實施例9的結構示意圖;
圖10:本發(fā)明實施例10的結構示意圖;
圖11:本發(fā)明實施例11的結構示意圖;
圖12:本發(fā)明實施例12的結構示意圖;
圖13:本發(fā)明實施例13的結構示意圖;
圖14:本發(fā)明實施例14的結構示意圖;
圖15:本發(fā)明實施例15的結構示意圖;
圖16:本發(fā)明實施例16的結構示意圖;
圖17:本發(fā)明實施例17的結構示意圖;
圖18:本發(fā)明實施例18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流體機構,如圖1所示,包括殼體1和氣缸體2,所述氣缸體2設置在所述殼體1內,所述氣缸體2的流體入口與所述殼體1的內腔連通,所述流體機構的動力軸與換向機構傳動設置。
實施例2
一種流體機構,如圖2所示,包括殼體1和氣缸體2,所述氣缸體2設置在所述殼體1內,所述氣缸體2的流體出口與所述殼體1的內腔連通,所述流體機構的動力軸與換向機構傳動設置。
實施例3
一種流體機構,如圖3所示,包括殼體A 3、殼體B 4、氣缸體A 5和氣缸體B 6,所述氣缸體A 5設置在所述殼體A 3內,所述氣缸體B 6設置在所述殼體B 4內;所述氣缸體A 5的流體出口與所述殼體A 3的內腔連通,所述流體機構的動力軸與換向機構傳動設置。
實施例4
一種流體機構,如圖4所示,包括殼體A 3、殼體B 4、氣缸體A 5和氣缸體B 6,所述氣缸體A 5設置在所述殼體A 3內,所述氣缸體B 6設置在所述殼體B 4內;所述氣缸體A 5的流體入口與所述殼體A 3的內腔連通,所述流體機構的動力軸與換向機構傳動設置。
實施例5
一種流體機構,如圖5所示,包括殼體A 3、殼體B 4、氣缸體A 5和氣缸體B 6,所述氣缸體A 5設置在所述殼體A 3內,所述氣缸體B 6設置在所述殼體B 4內;所述氣缸體A 5的流體入口與所述殼體A 3的內腔和所述殼體B 4的內腔連通,所述流體機構的動力軸與換向機構傳動設置。
實施例6
一種流體機構,如圖6所示,包括殼體A 3、殼體B 4、氣缸體A 5和氣缸體B 6,所述氣缸體A 5設置在所述殼體A 3內,所述氣缸體B 6設置在所述殼體B 4內;所述氣缸體A 5的流體出口與所述殼體A 3的內腔和所述殼體B 4的內腔連通,所述流體機構的動力軸與換向機構傳動設置。
實施例7
一種流體機構,如圖7所示,包括殼體A 3、殼體B 4、氣缸體A 5和氣缸體B 6,所述氣缸體A 5設置在所述殼體A 3內,所述氣缸體B 6設置在所述殼體B 4內,所述氣缸體A 5的流體出口經所述殼體A 3與所述氣缸體B 6的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氣缸體B 6的流體出口經所述殼體B 4與所述氣缸體A 5的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流體機構的動力軸與換向機構傳動設置。
實施例8
一種流體機構,如圖8所示,包括殼體A 3、殼體B 4、氣缸體A 5和氣缸體B 6,所述氣缸體A 5設置在所述殼體A 3內,所述氣缸體B 6設置在所述殼體B 4內,所述氣缸體A 5的流體出口經所述殼體B 4與所述氣缸體B 6的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氣缸體B 6的流體出口經所述殼體A 3與所述氣缸體A 5的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流體機構的動力軸與換向機構傳動設置。
作為可變換的實施方式,本發(fā)明實施例3至實施例8及其可變換的實施方式均可進一步選擇性地選擇使所述殼體A 3和所述殼體B 4經隔板體7對應設置。
實施例9
一種流體機構,如圖9所示,包括殼體A 3、殼體B 4、氣缸體A 5、氣缸體B 6、弧面體A 8、弧面體B 9和隔板體7,所述氣缸體A 5設置在所述殼體A 3內,所述氣缸體B 6設置在所述殼體B 4內,在所述隔板體7的位于所述殼體A 3一側上設置軌道弧面A 10,所述氣缸體A 5經所述弧面體A 8與所述軌道弧面A 10配合設置,在所述隔板體7的位于所述殼體B 4一側上設置軌道弧面B 11,所述氣缸體B 6經所述弧面體B 9與所述軌道弧面B 11配合設置,所述殼體A 3的內腔和所述弧面體B 9與所述氣缸體B 6的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氣缸體B 6的流體出口經所述弧面體B 9、所述殼體B 4的內腔和所述弧面體A 8與所述氣缸體A 5的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流體機構的動力軸與換向機構傳動設置。
實施例10
一種流體機構,如圖10所示,包括殼體A 3、殼體B 4、氣缸體A 5、氣缸體B 6、弧面體A 8、弧面體B 9和隔板體7,所述氣缸體A 5設置在所述殼體A 3內,所述氣缸體B 6設置在所述殼體B 4內,所述氣缸體A 5與所述弧面體A 8配合設置,所述弧面體A 8與所述隔板體7一體化設置,在所述隔板體7的位于所述殼體B 4一側上設置軌道弧面B 11,所述氣缸體B 6經所述弧面體B 9與所述軌道弧面B 11配合設置,所述殼體A 3的內腔和所述弧面體B 9與所述氣缸體B 6的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氣缸體B 6的流體出口經所述弧面體B 9、所述殼體B 4的內腔和所述弧面體A 8與所述氣缸體A 5的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流體機構的動力軸與換向機構傳動設置。
作為可變換的實施方式,本發(fā)明實施例10還可選擇性地選擇使所述弧面體A 8與隔板體7配合設置。
實施例11
一種流體機構,如圖11所示,包括殼體A 3、殼體B 4、氣缸體A 5、氣缸體B 6、弧面體A 8、弧面體B 9和隔板體7,所述氣缸體A 5設置在所述殼體A 3內,所述氣缸體B 6設置在所述殼體B 4內,在所述隔板體7的位于所述殼體A 3一側上設置軌道弧面A 10,所述氣缸體A 5經所述弧面體A 8與所述軌道弧面A 10配合設置,所述氣缸體B 6與所述弧面體B 9配合設置,所述弧面體B 9與所述隔板體7一體化設置,所述殼體A 3的內腔和所述弧面體B 9與所述氣缸體B 6的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氣缸體B 6的流體出口經所述弧面體B 9、所述殼體B 4的內腔和所述弧面體A 8與所述氣缸體A 5的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流體機構的動力軸與換向機構傳動設置。
作為可變換的實施方式,本發(fā)明實施例11還可選擇性地選擇使所述弧面體B 9與所述隔板體7配合設置。
實施例12
一種流體機構,如圖12所示,包括殼體A 3、殼體B 4、氣缸體A 5、氣缸體B 6、弧面體A 8、弧面體B 9、平弧面配流體A 12、平弧面配流體B 13和隔板體7,所述氣缸體A 5設置在所述殼體A 3內,所述氣缸體B 6設置在所述殼體B 4內,在所述隔板體7的位于所述殼體A 3一側上設置軌道弧面A 10,所述氣缸體A 5與所述平弧面配流體A 12的平面配合設置,所述平弧面配流體A 12的弧面經所述弧面體A 8與所述軌道弧面A 10配合設置,在所述隔板體7的位于所述殼體B 4一側上設置軌道弧面B 11,所述氣缸體B 6與所述平弧面配流體B 13的平面配合設置,所述平弧面配流體B 13的弧面經所述弧面體B 9與所述軌道弧面B 11配合設置,所述氣缸體A 5的流體出口經所述弧面體A 8、所述殼體A 3的內腔和所述弧面體B 9與所述氣缸體B 6的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氣缸體B 6的流體出口經所述弧面體B 9、所述殼體B 4的內腔和所述弧面體A 8與所述氣缸體A 5的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流體機構的動力軸與換向機構傳動設置。
實施例13
一種流體機構,如圖13所示,包括殼體A 3、殼體B 4、氣缸體A 5、氣缸體B 6、弧面體A 8、弧面體B 9、平弧面配流體14和隔板體7,所述氣缸體A 5設置在所述殼體A 3內,所述氣缸體B 6設置在所述殼體B 4內,所述氣缸體A 5與所述弧面體A 8配合設置,所述弧面體A 8與所述隔板體7配合設置或一體化設置,在所述隔板體7的位于所述殼體B 4一側上設置軌道弧面B 11,所述氣缸體B 6與所述平弧面配流體14的平面配合設置,所述平弧面配流體14的弧面經所述弧面體B 9與所述軌道弧面B 11配合設置,所述氣缸體A 5的流體出口經所述弧面體A 8、所述殼體A 3的內腔和所述弧面體B 9與所述氣缸體B 6的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氣缸體B 6的流體出口經所述弧面體B 9、所述殼體B 4的內腔和所述弧面體A 8與所述氣缸體A 5的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流體機構的動力軸與換向機構傳動設置。
實施例14
一種流體機構,如圖14所示,包括殼體A 3、殼體B 4、氣缸體A 5、氣缸體B 6、弧面體A 8、弧面體B 9、平弧面配流體14和隔板體7,所述氣缸體A 5設置在所述殼體A 3內,所述氣缸體B 6設置在所述殼體B 4內,在所述隔板體7的位于所述殼體A 3一側上設置軌道弧面A 10,所述氣缸體A 5與所述平弧面配流體14的平面配合設置,所述平弧面配流體14的弧面經所述弧面體A 8與所述軌道弧面A 10配合設置,所述氣缸體B 6與所述弧面體B 9配合設置,所述弧面體B 9與所述隔板體7配合設置或一體化設置,所述氣缸體A 5的流體出口經所述弧面體A 8、所述殼體A 3的內腔和所述弧面體B 9與所述氣缸體B 6的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氣缸體B 6的流體出口經所述弧面體B 9、所述殼體B 4的內腔和所述弧面體A 8與所述氣缸體A 5的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流體機構的動力軸與換向機構傳動設置。
實施例15
一種流體機構,如圖15所示,包括殼體1、氣缸體A 5和氣缸體B 6,所述氣缸體A 5和所述氣缸體B 6設置在所述殼體1內;所述氣缸體A 5的流體出口與所述殼體1的內腔連通,所述殼體1的內腔與所述氣缸體B 6的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氣缸體A 5的流體入口與所述氣缸體B 6的流體出口連通。
實施例16
一種流體機構,如圖16所示,包括殼體1、氣缸體A 5和氣缸體B 6,所述氣缸體A 5和所述氣缸體B 6設置在所述殼體1內;所述氣缸體A 5的流體入口與所述殼體1的內腔連通,所述殼體1的內腔與所述氣缸體B 6的流體出口連通,所述氣缸體A 5的流體出口與所述氣缸體B 6的流體入口連通。
實施例17
一種流體機構,如圖17所示,包括殼體A 3、殼體B 4、氣缸體A 5和氣缸體B 6,所述氣缸體A 5設置在所述殼體A 3內,所述氣缸體B 6設置在所述殼體B 4內;所述殼體A 3和所述殼體B 4連通,相互連通的所述殼體A 3和所述殼體B 4定義為殼體;所述氣缸體A 5的流體出口與所述殼體的內腔連通,所述殼體的內腔與所述氣缸體B 6的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氣缸體A 5的流體入口與所述氣缸體B 6的流體出口連通。
實施例18
一種流體機構,如圖18所示,包括殼體A 3、殼體B 4、氣缸體A 5和氣缸體B 6,所述氣缸體A 5設置在所述殼體A 3內,所述氣缸體B 6設置在所述殼體B 4內;所述殼體A 3和所述殼體B 4連通,相互連通的所述殼體A 3和所述殼體B 4定義為殼體;所述氣缸體A 5的流體入口與所述殼體的內腔連通,所述殼體的內腔與所述氣缸體B 6的流體出口連通,所述氣缸體A 5的流體出口與所述氣缸體B 6的流體入口連通。
作為可變換的實施方式,本發(fā)明實施例3至實施例18及其可變換的實施方式均可進一步選擇性地選擇使包括所述氣缸體A 5和與所述氣缸體A 5相配合的柱塞A的容積機構設為變量式和/或包括所述氣缸體B 6和與所述氣缸體B 6相配合的柱塞B的容積機構設為變量式。
作為可變換的實施方式,本發(fā)明實施例3至實施例18及其可變換的實施方式均可進一步選擇性地選擇使包括所述氣缸體A 5和與所述氣缸體A 5相配合的柱塞A的容積機構的排量與包括所述氣缸體B 6和與所述氣缸體B 6相配合的柱塞B的容積機構的排量不等。
作為可變換的實施方式,本發(fā)明實施例3至實施例18及其可變換的實施方式均可進一步選擇性地選擇使包括所述氣缸體A 5和與所述氣缸體A 5相配合的柱塞A的容積機構設為變量式和/或包括所述氣缸體B 6和與所述氣缸體B 6相配合的柱塞B的容積機構設為變量式,包括所述氣缸體A 5和與所述氣缸體A 5相配合的柱塞A的容積機構的最大排量與包括所述氣缸體B 6和與所述氣缸體B 6相配合的柱塞B的容積機構的最大排量不等。
作為可變換的實施方式,本發(fā)明實施例3至實施例18及其可變換的實施方式均可進一步選擇性地選擇使包括所述氣缸體A 5和與所述氣缸體A 5相配合的柱塞A的容積機構設為變量式和/或包括所述氣缸體B 6和與所述氣缸體B 6相配合的柱塞B的容積機構設為變量式,包括所述氣缸體A 5和與所述氣缸體A 5相配合的柱塞A的容積機構的最大排量大于包括所述氣缸體B 6和與所述氣缸體B 6相配合的柱塞B的容積機構的最大排量,包括所述氣缸體A 5和與所述氣缸體A 5相配合的柱塞A的容積機構設為泵。
作為可變換的實施方式,本發(fā)明實施例3至實施例18及其可變換的實施方式均可進一步選擇性地選擇使包括所述氣缸體A 5和與所述氣缸體A 5相配合的柱塞A的容積機構設為變量式和/或包括所述氣缸體B 6和與所述氣缸體B 6相配合的柱塞B的容積機構設為變量式,包括所述氣缸體A 5和與所述氣缸體A 5相配合的柱塞A的容積機構的最大排量大于包括所述氣缸體B 6和與所述氣缸體B 6相配合的柱塞B的容積機構的最大排量,包括所述氣缸體A 5和與所述氣缸體A 5相配合的柱塞A的容積機構設為馬達。
作為可變換的實施方式,本發(fā)明實施例1至實施例18及其可變換的實施方式均可進一步選擇性地選擇使所述流體機構的工作介質設為氣體或設為氣液兩相混合物;并可再進一步選擇性地選擇使所述流體機構的底壓設為大于等于0.1MPa、0.2MPa、0.3MPa、0.4MPa、0.5MPa、0.6MPa、0.7MPa、0.8MPa、0.9MPa、1.0MPa、1.5MPa、2.0MPa、2.5MPa、3.0MPa、3.5MPa、4.0MPa、4.5MPa、5.0MPa、5.5MPa、6.0MPa、6.5MPa、7.0MPa、7.5MPa、8.0MPa、8.5MPa、9.0MPa、9.5MPa或大于等于10.0MPa;還可再進一步選擇性地選擇使所述流體機構的工作介質的分子量大于等于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105、110、115、120、125或大于等于130;還可更進一步選擇性地選擇使所述流體機構的工作介質的絕熱指數(shù)小于等于1.67、1.66、1.64、1.62、1.60、1.58、1.56、1.54、1.52、1.50、1.48、1.46、1.44、1.42、1.4、1.38、1.36、1.34、1.32、1.30、1.28、1.26、1.24、1.22、1.20、1.18、1.16、1.14、1.12、1.10、1.08、1.06、1.04或小于等于1.02。
顯然,本發(fā)明不限于以上實施例,根據(jù)本領域的公知技術和本發(fā)明所公開的技術方案,可以推導出或聯(lián)想出許多變型方案,所有這些變型方案,也應認為是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