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發(fā)電機領域,尤其涉及水輪發(fā)電機。
背景技術:
:軸承冷卻器是水輪發(fā)電機的重要部件之一,其作用是:軸承摩擦熱通過與冷卻器之間的熱交換,建立熱動態(tài)平衡,使軸瓦溫度穩(wěn)定在正常運行的范圍?,F(xiàn)有的軸承冷卻器使用的熱交換介質主要是采用液態(tài)油,其液態(tài)油循環(huán)流經軸瓦和冷卻部件,將軸瓦的摩擦熱帶出?,F(xiàn)有水輪發(fā)電機中常用的軸承冷卻器,如本申請附圖1所示,包括冷卻油腔101、冷卻體102、熱油進油口103、冷油出油口104、邊環(huán)流道隔板105和中心流道隔板106,冷卻體102包括冷卻銅管1021、進水法蘭1022和出水法蘭1023,進水法蘭1022和出水法蘭1023分別連接在冷卻銅管1021的進、出液端,冷油出油口104位于冷卻油腔101頂部側邊,熱油進油口103位于冷卻油腔101頂部中端,冷卻銅管1021均勻分布在冷卻油腔101內,熱油進油口103與冷油出油口104之間間隔分布有邊環(huán)流道隔板105和中心流道隔板106;如本申請附圖2所示,所述邊環(huán)流道隔板105的環(huán)邊與冷卻油腔101的腔壁之間為用于流過冷卻油的邊環(huán)流道1051,如本申請附圖3所示,中心流道隔板106的中心為用于流過冷卻油的中心流道1061。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采用的軸承冷卻器結構,存在如下不足:冷卻油只在冷卻油腔101上半部流通,冷卻油腔101下半部的冷卻油滯留,導致冷卻體102與冷卻油的熱交換效率偏低,冷卻油的循環(huán)油溫偏高。目前水電站均采用上述現(xiàn)有的軸承冷卻器結構,在水輪發(fā)電機軸承的軸瓦和油溫運行三小時后,如表1所示,軸瓦溫度均在58℃以上,油溫在55℃以上。瓦編號12345油溫初始溫度31.229.630.430.830.229.61h溫度(℃)44.142.343.242.543.138.42h溫度(℃)56.354.253.254.752.749.83h溫度(℃)61.259.158.460.058.155.5表1由于現(xiàn)有的冷卻油主要采用46號汽輪機油或32號汽輪機油,46號汽輪機油的較佳運行溫度范圍為44-46℃,32號汽輪機油的的較佳運行溫度范圍為38-40℃;現(xiàn)有的冷卻油運行過程中需控制在65℃以下,當冷卻油溫度過高,粘黏度變小,導致潤滑不良,軸瓦摩擦系數變大,摩擦產熱加劇,油溫迅速升高,且油溫居高不下,加劇滑動摩擦面的磨損;現(xiàn)有軸承采用此冷卻結構,為了防止油溫過高,造成燒瓦,需對軸承中油溫進行監(jiān)控,當溫度偏高時,需加大冷卻體的進水流量,當溫度過高時,進行報警,并停止運行。由于現(xiàn)有的軸承冷卻器結構普遍存在熱交換效率偏低的問題,發(fā)電機容易出現(xiàn)報警停機,該問題不僅影響電站的輸出效能和經濟效益,且電站的停機和啟動過程對電站其它設備的使用壽命影響較大。而存在的上述問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冷卻油的密度和粘黏度受到油溫變化的影響較大,冷卻油溫越高,密度和粘黏度越小,冷卻油經冷卻銅管1021冷卻降溫后,其降溫量較大的冷卻油下沉,且流速變小,其降溫量較小的冷卻油上浮,導致冷卻油腔101下部區(qū)降溫量較大的冷卻油滯留,而上部區(qū)降溫量較小的冷卻油流速變快,并從冷油出油口104流出,導致冷油出油口104流出的冷卻油油溫始終高溫。技術實現(xiàn)要素: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輪發(fā)電機,旨在提高水輪發(fā)電機運行效率,防止油溫過高,減少燒瓦故障。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水輪發(fā)電機,包括定子、轉子、主軸、固定外罩和油冷軸承,轉子與主軸同軸,轉子固定在主軸上,轉子的徑向外層為定子,定子與固定外罩同軸,定子固定在固定外罩的內層壁,固定外罩的軸向兩側邊分別為第一罩口和第二罩口,第一罩口和第二罩口分別安裝有油冷軸承,主軸兩端安裝在油冷軸承中;特征在于,所述油冷軸承包括軸承冷卻結構、軸承座、軸承蓋、軸瓦、冷卻油槽、油泵、冷油進道和熱油排道;所述軸承冷卻結構包括冷卻腔和冷卻體,冷卻體位于冷卻腔內,冷卻體與冷卻腔同軸向;冷卻腔的設有熱油進油口和冷油出油口;冷卻體包括冷卻管、進水法蘭、出水法蘭、底孔流道隔板和頂孔流道隔板,冷卻管包括進水端和出水端,進水端連接進水法蘭,出水端連接出水法蘭,進水法蘭和出水法蘭位于冷卻腔的側面,底孔流道隔板的底部設置有第一通道孔,頂孔流道隔板的頂部設置有第二通道孔,底孔流道隔板和頂孔流道隔板的板面分布有用于穿插冷卻管的穿孔,冷卻管穿插在穿孔內;底孔流道隔板和頂孔流道隔板間隔分布在所述熱油進油口與冷油出油口之間的冷卻腔內;軸承蓋位于軸承座上方,所述軸瓦固定在軸承座上,所述軸瓦內徑側設置有沿軸向方向的冷卻油槽,所述冷卻油槽的中部設置有進油孔,進油孔連通冷油進道的一端,所述冷油進道另一端連接油泵,所述軸瓦的兩端設置有熱油排道,所述熱油排道連通到所述軸承冷卻結構的熱油進油口,所述油泵的進油端連通到所述軸承冷卻結構的冷油出油口。優(yōu)選地,所述熱油進油口和冷油出油口設置在所述冷卻腔的頂部。優(yōu)選地,所述穿孔均勻分布于底孔流道隔板和頂孔流道隔板的板面。優(yōu)選地,所述底孔流道隔板和頂孔流道隔板垂直于冷卻管分布在冷卻腔內。優(yōu)選地,所述冷卻腔內設置有至少兩組底孔流道隔板和頂孔流道隔板。優(yōu)選地,所述冷卻腔內的底孔流道隔板和頂孔流道隔板的組數為四至十四組。優(yōu)選地,所述冷卻腔包含有一個熱油進油口和一個冷油出油口,熱油進油口和冷油出油口分別位于冷卻腔的兩端。優(yōu)選地,所述冷卻腔包含有兩個熱油進油口和一個冷油出油口,兩個熱油進油口分別為第一熱油進油口和第二熱油進油口,第一熱油進油口和第二熱油進油口分別位于冷卻腔頂部的兩端,冷油出油口位于冷卻腔的中部。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熱油進油口設有用于調節(jié)冷卻油流量的第一流量調節(jié)閥,所述第二熱油進油口的設有用于調節(jié)冷卻油流量的第二流量調節(jié)閥。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流量調節(jié)閥與第二流量調節(jié)閥具有相同結構。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流量調節(jié)閥包括閥座、流孔、閥體和彈性部件,流孔貫穿閥座,流孔的一端為進液端,流孔的另一端為出液端,閥體設置在出液端下方,閥體通過彈性部件連接在閥座上,所述閥體與出液端之間為液流道。采用該結構,根據伯努利效應,其液流道的寬度隨流速的增大而變小,從而實現(xiàn)自動平衡調節(jié),使第一熱油進油口和第二熱油進油口均能保持穩(wěn)定的流速,避免受油溫的影響。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流量調節(jié)閥包括閥座、流孔、閥體和彈性部件,所述流孔貫穿閥座,所述閥座中部設置有閥腔,閥腔與流孔垂直,閥腔底部連通流孔,閥腔的底部端為腔底端,閥腔的開口端為腔口端,閥體設置在閥腔內,所述彈性部件的一端固定連接在腔口端,另一端連接閥體;所述腔底端呈球面狀,所述閥體呈球狀,所述閥體與腔底端之間為液流道。采用該結構,根據伯努利效應,其出閥體與腔底端的間距隨流速的增大而變小,從而實現(xiàn)自動平衡調節(jié)液流道寬度,使第一熱油進油口和第二熱油進油口均能保持穩(wěn)定的流速,避免受油溫的影響。優(yōu)選地,所述冷卻體包含至少兩組并列的冷卻管。更優(yōu)選地,所述冷卻管均勻分布。優(yōu)選地,所述冷卻管呈U型管狀,所述冷卻管的進水端和出水端均在同一側。優(yōu)選地,所述冷卻管呈直管狀或螺旋管狀,所述冷卻管的進水端和出水端分別位于兩側端。優(yōu)選地,所述冷卻管呈直管狀,所述冷卻管包括進水管和出水管,所述進水管與出水管并列,所述進水管的一端為進水端,所述出水管的一端為出水端,所述進水端與出水端同側,所述進水管的另一端與出水管的另一端通過連通腔連通。優(yōu)選地,所述底孔流道隔板的第一通道孔和頂孔流道隔板的第二通道孔均呈月牙狀。采用該結構,冷卻油的流動路徑較長,無流體滯留死角。優(yōu)選地,所述冷卻體還設置有螺桿,所述螺桿垂直貫穿底孔流道隔板和頂孔流道隔板,螺桿上設置有調節(jié)螺絲,調節(jié)螺絲分布在底孔流道隔板和頂孔流道隔板的兩側。由于不同冷卻腔型號存在油孔孔位差異,采用該結構,可通過旋動調節(jié)螺絲,實現(xiàn)調節(jié)其底孔流道隔板和頂孔流道隔板的位置或間距;從而其冷卻體可通用于不同冷卻腔型號;同時,通過調節(jié)底孔流道隔板和頂孔流道隔板的位置或間距,使油孔孔位位于底孔流道隔板和頂孔流道隔板之間,從而達到較佳的熱交換效率。優(yōu)選地,所述冷卻體還設置有伸縮管套,所述伸縮管套環(huán)套在底孔流道隔板和頂孔流道隔板的外徑側。采用該結構,能防止油體沿底孔流道隔板和頂孔流道隔板的邊界串油,同時可配合底孔流道隔板與頂孔流道隔板的間距調節(jié)。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是: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水輪發(fā)電機,其冷卻油吸收軸瓦與軸頸產生的摩擦熱量后,通過熱油排道和熱油進油口進入冷卻腔,由于冷卻腔內的間隔分布有底孔流道隔板和頂孔流道隔板,冷卻油依次流經第一通道孔和第二通道孔;由于第一通道孔和第二通道孔分別位于冷卻腔內的底部和頂部,冷卻腔內的冷卻油反復從底部流到上部,其底部的冷卻油不存在滯留的問題,能防止降溫量較大的冷卻油下沉,降溫量較小的冷卻油上浮,避免冷卻油上下分層;冷卻油持續(xù)將熱量傳導到冷卻管,油溫降低,并從冷油出油口流出;冷卻后的冷卻油從冷油出油口流出后,依次經過油泵、冷油進道和進油孔壓入到軸瓦的冷卻油槽,完成油冷循環(huán)。另外,本發(fā)明所述的水輪發(fā)電機,通過在第一進油端的口部設置有用于調節(jié)冷卻油流量的第一流量調節(jié)閥,在第二進油端的口部設置有用于調節(jié)冷卻油流量的第二流量調節(jié)閥,能實現(xiàn)第一進油端和第二進油端的進油平衡,避免其中一端流量較大,而另一端流量較小,防止流量較大的一端冷卻降溫小,而流量較小的一端冷油滯留底部的現(xiàn)象,從而提高熱交換效率。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相對于現(xiàn)有的水輪發(fā)電機,本發(fā)明所述水輪發(fā)電機的油體和軸瓦的溫度可降低達8-20℃,軸承內油溫可控制在38-45℃;軸承能保持良好的潤滑效果,軸瓦摩擦系數能維持穩(wěn)定,摩擦產熱?。痪哂休^高的熱交換效率,能有效防止油溫過高而報警停機,能有效避免軸瓦和冷卻油溫度過高而導致磨瓦或燒瓦的現(xiàn)象。附圖說明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發(fā)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不當限定。附圖中:圖1為現(xiàn)有技術冷卻器結構示意圖;圖2為現(xiàn)有技術冷卻器的邊環(huán)流道隔板105結構示意圖;圖3為現(xiàn)有技術冷卻器的中心流道隔板106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中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中的油冷軸承橫截面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中軸瓦剖面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中油冷結構整體示意圖;圖8為本發(fā)明的底孔流道隔板3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發(fā)明的頂孔流道隔板4結構示意圖;圖10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中油冷結構整體示意圖;圖1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三中油冷結構整體示意圖;圖1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四中油冷結構整體示意圖;圖1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四中第一流量調節(jié)閥113結構示意圖;圖1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五中第一流量調節(jié)閥113結構示意圖;圖1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六中油冷結構整體示意圖;圖中101為冷卻油腔、102為冷卻體、1021為冷卻銅管、1022為進水法蘭、1023為出水法蘭、103為熱油進油口、104為冷油出油口、105為邊環(huán)流道隔板、1051為邊環(huán)流道、106為中心流道隔板、1061為中心流道,1為冷卻腔、11為熱油進油口、111為第一熱油進油口、112為第二熱油進油口、113為第一流量調節(jié)閥、114為第二流量調節(jié)閥、12為冷油出油口,2為冷卻體、21為冷卻管、211為進水端、212為出水端、213為進水管、214為出水管、215為連通腔、22為進水法蘭、23為出水法蘭、24為螺桿、25為調節(jié)螺絲、26為伸縮管套,3為底孔流道隔板、31為第一通道孔,4為頂孔流道隔板、41為第二通道孔,501為軸承座、502為軸承蓋、503為軸瓦、504為冷卻油槽、5041為進油孔、505為油泵、506為冷油進道、507為熱油排道、s1為穿孔,6為定子、7為轉子、8為主軸、9為固定外罩,f11為閥座、f12為流孔、f13為閥體、f14為彈性部件、f15為進液端、f16為出液端、f17為液流道、f18為閥腔、f181為腔底端、f182為腔口端。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可以參照附圖1以及文字內容理解本發(fā)明的內容以及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之間的區(qū)別點。下文通過附圖以及列舉本發(fā)明的一些可選實施例的方式,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包括優(yōu)選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的任何技術特征、任何技術方案均是多種可選的技術特征或可選的技術方案中的一種或幾種,為了描述簡潔的需要本文件中無法窮舉本發(fā)明的所有可替代的技術特征以及可替代的技術方案,也不便于每個技術特征的實施方式均強調其為可選的多種實施方式之一,所以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知曉:可以將本發(fā)明提供的任意技術手段進行替換或將本發(fā)明提供的任意兩個或更多個技術手段或技術特征互相進行組合而得到新的技術方案。本實施例內的任何技術特征以及任何技術方案均不限制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該包括本領域技術人員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所能想到的任何替代技術方案以及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本發(fā)明提供的任意兩個或更多個技術手段或技術特征互相進行組合而得到的新的技術方案。實施例一一種水輪發(fā)電機,如圖4、圖5和圖6所示,包括定子6、轉子7、主軸8、固定外罩9和油冷軸承,轉子7與主軸8同軸,轉子7固定在主軸8的外層壁,轉子602的徑向外層為定子601,定子6與固定外罩9同軸,定子6固定在固定外罩9的內層壁,固定外罩9的軸向兩側邊分別為第一罩口91和第二罩口92,第一罩口91和第二罩口92安裝有油冷軸承,主軸8兩端安裝在油冷軸承中;所述油冷軸承包括瓦座501、軸瓦502、集油腔503、冷卻油槽504、油泵505、排油槽506和油冷結構;所述瓦座501的外徑側密封固定連接固定外罩的第一罩口,瓦座501的內徑側連接軸瓦502,瓦座501內為集油腔503,軸瓦502內徑側中部設置有冷卻油槽504,冷卻油槽504通過油泵505連通油冷結構的出油端12,軸瓦502兩側設置有排油槽506,排油槽506連通集油腔503,集油腔503連通油冷結構的進油端11。如圖7所示,所述軸承冷卻結構包括冷卻腔1和冷卻體2,冷卻體2位于冷卻腔1內,冷卻體2與冷卻腔1同軸向;所述冷卻腔1包含有兩個熱油進油口11和一個冷油出油口12,兩個熱油進油口11分別為第一熱油進油口111和第二熱油進油口112,第一熱油進油口111和第二熱油進油口112分別位于冷卻腔1的兩端,冷油出油口12位于冷卻腔1的中部;如圖7所示,冷卻體2包括冷卻管21、進水法蘭22、出水法蘭23、底孔流道隔板3和頂孔流道隔板4,冷卻管21包括進水端211和出水端212,進水端211連接進水法蘭22,出水端212連接出水法蘭23,進水法蘭22和出水法蘭23位于冷卻腔1的側面;所述冷卻體2包含至少兩組并列的冷卻管21,冷卻管21均勻分布;所述冷卻管21呈U型管狀,所述冷卻管21的進水端211和出水端212均在同一側;如圖8和圖9所示,所述底孔流道隔板3的底部設置有第一通道孔31,頂孔流道隔板4的頂部設置有第二通道孔41,底孔流道隔板3和頂孔流道隔板4的板面分布有用于穿插冷卻管21的穿孔s1,冷卻管21穿插在穿孔s1內;如圖7所示,底孔流道隔板3和頂孔流道隔板4間隔分布在所述熱油進油口11與冷油出油口12之間的冷卻腔內,所述底孔流道隔板3和頂孔流道隔板4垂直于冷卻管21;所述冷卻腔1內的底孔流道隔板3和頂孔流道隔板4的組數為十四組。采用上述實施例實施方式,用于在水輪發(fā)電機軸承的軸瓦和油溫測試中,如下表2所示,運行三小時后,軸瓦溫度趨于穩(wěn)定在45℃以內,油溫趨于穩(wěn)定在38℃左右。軸瓦編號12345油溫初始溫度(℃)26.526.326.426.526.726.21h(℃)32.332.732.531.831.932.52h(℃)40.341.340.641.242.237.63h(℃)41.742.441.942.543.138.1表2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不同之處在于:如圖10所示,所述軸承冷卻結構包括冷卻腔1和冷卻體2,冷卻體2位于冷卻腔1內,冷卻體2與冷卻腔1同軸向;所述冷卻腔1包含有兩個熱油進油口11和一個冷油出油口12,兩個熱油進油口11分別為第一熱油進油口111和第二熱油進油口112,第一熱油進油口111和第二熱油進油口112分別位于冷卻腔1的兩端,冷油出油口12位于冷卻腔1的中部;如圖10所示,冷卻體2包括冷卻管21、進水法蘭22、出水法蘭23、底孔流道隔板3和頂孔流道隔板4,冷卻管21包括進水端211和出水端212,進水端211連接進水法蘭22,出水端212連接出水法蘭23,進水法蘭22和出水法蘭23位于冷卻腔1的側面;所述冷卻體2包含至少兩組并列的冷卻管21,冷卻管21均勻分布;所述冷卻管21呈直管狀,所述冷卻管21包括進水管213和出水管214,所述進水管213與出水管214并列,所述進水管213的一端為進水端211,所述出水管214的一端為出水端212,所述進水端211與出水端212同側,所述進水管213的另一端與出水管214的另一端通過連通腔215連通;如圖8和圖9所示,所述底孔流道隔板3的底部設置有第一通道孔31,頂孔流道隔板4的頂部設置有第二通道孔41,底孔流道隔板3和頂孔流道隔板4的板面分布有用于穿插冷卻管21的穿孔s1,冷卻管21穿插在穿孔s1內;如圖10所示,底孔流道隔板3和頂孔流道隔板4間隔分布在所述熱油進油口11與冷油出油口12之間的冷卻腔內,所述底孔流道隔板3和頂孔流道隔板4垂直于冷卻管21。如圖10所示,所述冷卻腔1內的底孔流道隔板3和頂孔流道隔板4的組數為七組。采用上述實施例實施方式,用于在水輪發(fā)電機軸承的軸瓦和油溫測試中,如下表3所示,運行三小時后,軸瓦溫度趨于穩(wěn)定在47℃左右,油溫趨于穩(wěn)定在41℃左右。軸瓦編號12345油溫初始溫度(℃)27.327.226.726.927.126.41h(℃)36.436.836.536.836.234.62h(℃)43.844.345.345.245.140.83h(℃)45.646.446.946.547.241.3表3實施例三與實施例一不同之處在于:如圖11所示,所述軸承冷卻結構包括包括冷卻腔1和冷卻體2,冷卻體2位于冷卻腔1內,冷卻體2與冷卻腔1同軸向;所述冷卻腔1包含有一個熱油進油口11和一個冷油出油口12,熱油進油口11和冷油出油口12分別位于冷卻腔1的兩端;如圖10所示,冷卻體2包括冷卻管21、進水法蘭22、出水法蘭23、底孔流道隔板3和頂孔流道隔板4,冷卻管21包括進水端211和出水端212,進水端211連接進水法蘭22,出水端212連接出水法蘭23,進水法蘭22和出水法蘭23位于冷卻腔1的側面;所述冷卻體2包含至少兩組并列的冷卻管21,冷卻管21均勻分布;所述冷卻管21呈直管狀,所述冷卻管21的進水端211和出水端212分別位于兩側端;如圖7和圖8所示,所述底孔流道隔板3的底部設置有第一通道孔31,頂孔流道隔板4的頂部設置有第二通道孔41,底孔流道隔板3和頂孔流道隔板4的板面分布有用于穿插冷卻管21的穿孔s1,冷卻管21穿插在穿孔s1內;如圖10所示,底孔流道隔板3和頂孔流道隔板4間隔分布在所述熱油進油口11與冷油出油口12之間的冷卻腔內,所述底孔流道隔板3和頂孔流道隔板4垂直于冷卻管21。如圖10所示,所述冷卻腔1內的底孔流道隔板3和頂孔流道隔板4的組數為四組。采用上述實施例實施方式,用于在水輪發(fā)電機軸承的軸瓦和油溫測試中,如下表4所示,運行三小時后,軸瓦溫度趨于穩(wěn)定在50℃左右,油溫趨于穩(wěn)定在43℃左右。軸瓦編號12345油溫初始溫度(℃)27.127.526.926.626.126.01h(℃)39.438.938.538.838.236.52h(℃)46.846.347.347.947.141.33h(℃)49.650.449.949.549.242.8表4實施例四與實施例一不同之處在于:如圖12所示,所述第一進油端111的口部設置有用于調節(jié)冷卻油流量的第一流量調節(jié)閥113,所述第二進油端112的口部設置有用于調節(jié)冷卻油流量的第二流量調節(jié)閥114。進一步實施說明,所述第一流量調節(jié)閥113與第二流量調節(jié)閥114具有相同結構,如圖13所示,所述第一流量調節(jié)閥113包括閥座f11、流孔f12、閥體f13和彈性件部f14,流孔f12貫穿閥座f11,流孔f12包括進液端流孔f15和出液端f16,閥體f13設置在出液端f16,閥體f13通過彈性件部f14連接在閥座f11上,閥體f13與出液端f16之間為液流道f17。采用該結構,根據伯努利效應,其液流道f17的寬度隨流速的增大而變小,從而實現(xiàn)自動平衡調節(jié),使第一進油端111和第二進油端112均能保持穩(wěn)定的流速,避免受油溫的影響。采用上述實施例實施方式,用于在水輪發(fā)電機軸承的軸瓦和油溫測試中,如下表5所示,運行三小時后,軸瓦溫度趨于穩(wěn)定在40℃左右,油溫趨于穩(wěn)定在35℃左右。軸瓦編號12345油溫初始溫度(℃)26.827.127.526.926.326.21h(℃)32.432.331.832.532.130.52h(℃)36.636.337.737.437.633.13h(℃)39.940.439.539.739.334.8表5實施例五與實施例四不同之處在于:如圖14所示,所述第一流量調節(jié)閥113包括閥座f11、流孔f12、閥體f13和彈性件部f14,所述流孔f12貫穿閥座f11,所述閥座f11中部設置有閥腔f18,閥腔f18與流孔f12垂直,閥腔f18底部連通流孔f12,閥腔f18的底部端為腔底端f181,閥腔f18的開口端為腔口端f182,閥體f13設置在腔底端f181,所述彈性件部f14的一端固定連接在腔口端f182,另一端連接閥體f13;所述腔底端f181呈球面狀,所述閥體f13呈球狀,所述閥體f13與腔底端f181之間為液流道f17。采用該結構,根據伯努利效應,其出閥體f13與腔底端f181的間距隨流速的增大而變小,從而實現(xiàn)自動平衡調節(jié),使第一進油端111和第二進油端112均能保持穩(wěn)定的流速,避免受油溫的影響。采用上述實施例實施方式,用于在水輪發(fā)電機軸承的軸瓦和油溫測試中,如下表6所示,運行三小時后,軸瓦溫度趨于穩(wěn)定在39℃左右,油溫趨于穩(wěn)定在34℃左右。軸瓦編號12345油溫初始溫度(℃)26.827.127.526.926.326.21h(℃)31.831.030.931.331.229.52h(℃)35.235.535.836.436.332.73h(℃)38.639.538.738.339.133.5表6實施例六與實施例一不同之處在于:如圖15所示,所述冷卻體2還設置有螺桿24,所述螺桿24垂直貫穿底孔流道隔板3和頂孔流道隔板4,螺桿24上設置有調節(jié)螺絲25,調節(jié)螺絲25分布在底孔流道隔板3和頂孔流道隔板4的兩側;所述冷卻體2還設置有伸縮管套26,所述伸縮管套26環(huán)套在底孔流道隔板3和頂孔流道隔板4的外徑側。由于不同冷卻腔型號存在油孔孔位差異,采用上述結構,可通過旋動調節(jié)螺絲25,實現(xiàn)調節(jié)其底孔流道隔板3和頂孔流道隔板4的位置或間距,從而其冷卻體2可通用于不同冷卻腔型號,同時,其伸縮管套26能防止油體沿底孔流道隔板3和頂孔流道隔板4的邊界串油,同時可配合底孔流道隔板3與頂孔流道隔板4的間距調節(jié)。上述本發(fā)明所公開的任意技術方案除另有聲明外,如果其公開了數值范圍,那么公開的數值范圍均為優(yōu)選的數值范圍,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理解:優(yōu)選的數值范圍僅僅是諸多可實施的數值中技術效果比較明顯或具有代表性的數值。由于數值較多,無法窮舉,所以本發(fā)明才公開部分數值以舉例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并且,上述列舉的數值不應構成對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保護范圍的限制。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詞語來限定零部件的話,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知曉:“第一”、“第二”的使用僅僅是為了便于描述上對零部件進行區(qū)別如沒有另行聲明外,上述詞語并沒有特殊的含義。另外,上述本發(fā)明公開的任意技術方案中所應用的用于表示位置關系或形狀的術語除另有聲明外其含義包括與其近似、類似或接近的狀態(tài)或形狀。本發(fā)明提供的任意部件既可以是由多個單獨的組成部分組裝而成,也可以為一體成形工藝制造出來的單獨部件。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修改或者對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其均應涵蓋在本發(fā)明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范圍當中。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