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閥門,具體涉及一種雙向三通閥。
背景技術:
隨著機械行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在機械行業(yè)中的潤滑油路、供油系統(tǒng)以及其他流體通路設計中,通常需要設計機構復雜的流體流向控制系統(tǒng)來實現(xiàn)對流體流向控制。但在發(fā)動機潤滑油路系統(tǒng)中,很難布置結構相對復雜的流體流向控制系統(tǒng)。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雙向三通閥,它結構簡單,能實現(xiàn)雙向三通的功能,能應用于潤滑油路、供油系統(tǒng)等中。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雙向三通閥,包括具有閥腔的閥體,所述閥體的閥腔的一端為第一入口,另一端為第二入口,并在閥體的中部設有與閥腔連通的出口;
所述閥腔內(nèi)設有閥球,所述閥球的直徑小于閥腔的內(nèi)徑;
所述閥球在第一入口的壓力大于第二入口的壓力時朝向第二入口移動并密閉第二入口;
所述閥球在第一入口的壓力小于第二入口的壓力時朝向第一入口移動并密閉第一入口。
進一步,所述第一入口的內(nèi)側設有與閥球相適配的第一密封面;
所述第二入口的內(nèi)側設有與閥球相適配的第二密封面。
進一步,所述第一密封面為錐面,所述第二密封面為圓弧面。
進一步,所述閥球采用塑料或金屬材料制成。
進一步,所述閥體采用金屬材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能夠?qū)崿F(xiàn)雙向三通的功能,利用兩端的流體壓力差推動閥球移動,能夠?qū)崿F(xiàn)油路的快速切換;
(2)結構簡單、性能可靠、成本低、易加工;
(3)能夠應用于發(fā)動機的潤滑油路、供油系統(tǒng)等中。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圖之一;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圖之二;
圖中:1、閥體,2、閥球,3、第一入口,3a、第一密封面,4、第二入口,4a、第二密封面,5、出口,6、閥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的雙向三通閥,包括具有閥腔6的閥體1,所述閥體1的閥腔6的一端為第一入口3,另一端為第二入口4,并在閥體1的中部設有與閥腔6連通的出口5。所述閥腔6內(nèi)設有閥球2,閥球2的直徑小于閥腔6的內(nèi)徑,使閥球2可沿著閥腔6的長度方向移動。閥球2可以通過熱脹冷縮裝配入閥體1內(nèi)實現(xiàn),或者先把閥球2放入閥體1后,擠壓閥體壁成型方式實現(xiàn),甚至通過直接擠壓方式壓入閥球2等工藝實現(xiàn)。所述閥球2在第一入口3的壓力大于第二入口4的壓力時朝向第二入口4移動并密閉第二入口4。所述閥球2在第一入口3的壓力小于第二入口4的壓力時朝向第一入口3移動并密閉第一入口3。
如圖1所示,為了使閥球2能夠更好地密封第一入口3 ,在第一入口3的內(nèi)側設有與閥球2相適配的第一密封面3a;該第一密封面3a為錐面。
如圖1所示,為了使閥球2能夠更好地密封第二入口4 ,所述第二入口4的內(nèi)側設有與閥球2相適配的第二密封面4a,該第二密封面4a為圓弧面。
圖2所示,當油路中的流體從A端(即第二入口4所在端)流向雙向三通閥時,流體推動閥球2向閥體1的B端(即第一入口3所在端)移動,雙向三通閥的A與C(即出口5)連通,實現(xiàn)流體從A往C流動,由于A端的流體壓力大于B端的流體壓力,使得閥球2與閥體1的錐面貼合實現(xiàn)密封,此時A往B的的油路處于關閉狀態(tài)。
圖3所示,當油路中的流體從B端流向雙向三通閥時,流體推動閥球2向閥體1的A端移動,雙向三通閥的B與C連通,實現(xiàn)流體從B往C流動,由于B端的流體壓力大于A端的流體壓力,使得閥球2與閥體1的圓弧面貼合實現(xiàn)密封,此時B往A的油路處于關閉狀態(tài)。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閥球2采用塑料或金屬材料(比如:鋼)制成。根據(jù)不同使用場合及壓力要求進行選擇,如在工作溫度相對比較低的工作環(huán)境下,兩端壓力差較小,要求閥體1靈敏度較高,閥球2可以選擇塑料制成;如在工作溫度比較高,兩端壓力差較大,閥球2可以選擇鋼材料制成。所述閥體1采用金屬材料制成,也可以為其他材料,閥體1外徑可以通過過盈配合、螺紋等方式安裝在流體的通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