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設計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車輛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具體是指一種車輛冷卻系統(tǒng)防脫管接頭。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對于大型工程車輛,由于工作環(huán)境較為惡劣,做功較大,長時間工作容易導致設備溫度高,一些管路接頭處在高溫情況下容易出現(xiàn)液體泄漏,輕者導致設備因為過高導致的毀壞,重則造成人員傷害,十分危險。
管路的泄漏主要有一下幾個問題,第一因為溫度高導致的內部壓力大,第二因為液體流動慢,循環(huán)效果差,三是對設備沒有進行很好的檢測,不能有針對性的進行調整。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車輛冷卻系統(tǒng)防脫管接頭,該管接頭具有結構設計巧妙,流速穩(wěn)定,強度高,具有防脫功能。
設置的特殊角度和直徑設置,既可以保證管道流通過程中的紊流,防止產(chǎn)生旋渦,同時還最大程度的降低了管道流動過程中的阻力,液體流動更加暢通。
另外,設置的葉輪可進行流量的測算,可以后期根據(jù)流速測算流量,從而確定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提供如下一種車輛冷卻系統(tǒng)防脫管接頭,其特征是:所述接頭為三通結構,包括第一接頭、第二接頭和第三接頭,所述第一接頭和第三接頭通孔截面為圓形,第二接頭通孔截面為矩形,所述第一接頭通孔孔徑小于第三接頭通孔孔徑,所述第一接頭中軸線與豎直平面呈20°±1°角設置,所述第二接頭中心軸線水平設置,第三接頭中軸線與第二接頭中軸線成92°±1°角設置,所述第二接頭與第一接頭之間為弧形連接,第二接頭與第一接頭彎曲半徑為50mm。
作為優(yōu)選,第一接頭和第二接頭外壁設有環(huán)形凹陷部,所述第二接頭兩側邊緣設有向外延伸的安裝邊緣,所述安裝邊緣與第二接頭端口平齊。
作為優(yōu)選,所述安裝邊緣上設有兩個螺釘孔,分別設置的矩形截面的兩個對角上。
作為優(yōu)選,所述第三接頭與第二接頭之間的弧形連接部位設有向外突出的平臺,所述平臺截面為跑道型,所述平臺為通過螺釘和密封圈安裝在弧形連接部位。
作為優(yōu)選,還包括排壓孔,所述排壓孔位于第二接頭通孔的側壁上,并且設有向外凸起的與第二通孔側壁一體設計的排壓管。
作為優(yōu)選,所述排壓管與第二通孔的側壁之間設有去應力倒圓角,所述排壓孔上可接排壓閥。
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第二接頭通孔的矩形截面內設有一個凸臺,所述凸臺上設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設有葉輪。
采用本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
1.該管接頭具有結構設計巧妙,流速穩(wěn)定,強度高,具有防脫功能。
2. 設置的特殊角度和直徑設置,既可以保證管道流通過程中的紊流,防止產(chǎn)生旋渦,同時還最大程度的降低了管道流動過程中的阻力,液體流動更加暢通。
3. 設置的葉輪可進行流量的測算。
附圖說明
圖1為車輛冷系統(tǒng)防脫管接頭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2為車輛冷系統(tǒng)防脫管接頭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3圖1中A-A方向截面圖。
圖4為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所示:1、第一接頭,2、第二接頭,3、第三接頭,4、環(huán)形凹陷部,5、安裝邊緣,6、螺釘孔,7、平臺,8、排壓孔,9、排壓管,10、凸臺,11、支架,12、葉輪。
具體實施方式
為便于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實用新型的車輛冷卻系統(tǒng)防脫管接頭做詳細說明。
如圖1至圖4中所示,一種車輛冷卻系統(tǒng)防脫管接頭,所述接頭為三通結構,包括第一接頭1、第二接頭2和第三接頭3,所述第一接頭1和第三接頭3通孔截面為圓形,第二接頭2通孔截面為矩形,所述第一接頭1通孔孔徑小于第三接頭3通孔孔徑,所述第一接頭1中軸線與豎直平面呈20°±1°角設置,所述第二接頭2中心軸線水平設置,第三接頭3中軸線與第二接頭2中軸線成92°±1°角設置,所述第二接頭2與第一接頭1之間為弧形連接,第二接頭2與第一接頭1彎曲半徑為50mm;第一接頭1和第二接頭2外壁設有環(huán)形凹陷部4,所述第二接頭2兩側邊緣設有向外延伸的安裝邊緣5,所述安裝邊緣5與第二接頭2端口平齊;所述安裝邊緣5上設有兩個螺釘孔6,分別設置的矩形截面的兩個對角上;所述第三接頭3與第二接頭2之間的弧形連接部位設有向外突出的平臺7,所述平臺7截面為跑道型,所述平臺7為通過螺釘和密封圈安裝在弧形連接部位;還包括排壓孔8,所述排壓孔8位于第二接頭2通孔的側壁上,并且設有向外凸起的與第二通孔側壁一體設計的排壓管9;所述排壓管9與第二通孔的側壁之間設有去應力倒圓角,所述排壓孔8上可接排壓閥;所述的第二接頭2通孔的矩形截面內設有一個凸臺10,所述凸臺10上設有支架11,所述支架11上設有葉輪12。
在上述實施例中,對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方式做了描述,很顯然,在本實用新型的發(fā)明構思下,仍可做出很多變化,在此,應該說明,在本實用新型的發(fā)明構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變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