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滑差速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差速器,尤其是一種限滑差速器。
【背景技術】
[0002] 汽車發(fā)動機的動力經(jīng)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軸,最后傳送到驅動橋再左右分配給半 軸驅動車輪,在這條動力傳送途徑上,驅動橋是最后一個總成,它的主要部件是減速器和差 速器。
[0003] 汽車轉彎時,內(nèi)側車輪和外側車輪的轉彎半徑不同,外側車輪的轉彎半徑要大于 內(nèi)側車輪的轉彎半徑,這就要求在轉彎時外側車輪的轉速要高于內(nèi)側車輪的轉速。"差速 器"就是用來讓車輪轉速產(chǎn)生差異的,在轉彎的情況下可以使左右車輪進行合理的扭矩分 配,來達到合理的轉彎效果。
[0004] 差速器主要用于把通過驅動馬達輸入的驅動力分配到驅動車輪的兩個齒輪驅動 軸上,在汽車向前行駛時,兩個齒輪驅動軸上分配的驅動力相同,相應地,兩個車輪以相同 轉速轉動,在轉彎行駛時,兩個車輪的轉速基于差速器實現(xiàn)轉速調整,即彎道外側的車輪轉 速快,而彎道內(nèi)側的車輪轉速慢,從而順利實現(xiàn)轉彎。
[0005] 普通差速器由行星齒輪、行星輪架(差速器殼)、半軸齒輪等零件組成。發(fā)動機的 動力經(jīng)傳動軸進入差速器,直接驅動行星輪架,再由行星輪帶動左、右兩條半軸,分別驅動 左、右車輪。差速器的設計要求滿足:(左半軸轉速)+ (右半軸轉速)=2 (行星輪架轉速)。 當汽車直行時,左、右車輪與行星輪架三者的轉速相等處于平衡狀態(tài),而在汽車轉彎時三者 平衡狀態(tài)被破壞,導致內(nèi)側輪轉速減小,外側輪轉速增加。
[0006] 普通差速器存在一種弊端,當車輪懸空時而導致懸空的車輪空轉,一旦發(fā)生類似 的情況,差速器將動力源源不斷的傳給沒有阻力的空轉車輪,車輛不但不能向前運動,大量 的動力也會流失。
[0007] 為提高汽車在壞路上的通過能力,某些越野汽車及高級轎車上裝置限滑差速器。 限滑差速器,英文名為LimitedSlipDifferential,簡稱LSD,其主要功能就是在工作時使 左右車輪一同運轉,而且將左右車輪的轉速差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nèi),以車輛保證正常的行 進。限滑差速器的特點是,當一側驅動輪在壞路上滑轉時,能使大部分甚至全部轉矩傳給在 良好路面上的驅動輪,以充分利用這一驅動輪的附著力來產(chǎn)生足夠的驅動力,使汽車順利 起步或繼續(xù)行駛。但目前已有的限滑差速器存在需要多個摩擦盤、結構復雜,占用空間大的 問題。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8]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限滑差速器,以解決結構復雜、占用空 間大的技術問題。
[0009]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限滑差速器,所述限滑差速器包括 同軸設置的第一太陽齒輪以及第二太陽齒輪,第一太陽齒輪外周設置有與第一太陽齒輪相 嚙合的第一行星齒輪組,第二太陽齒輪外周設置有與第二太陽齒輪相嚙合的第二行星齒輪 組,其中:
[0010] 至少一個太陽齒輪可沿軸向靠近相對的太陽齒輪,所述限滑差速器還包括設置在 第一太陽齒輪和/或第二太陽齒輪的軸向孔內(nèi)的摩擦單元,可靠近移動的太陽齒輪在原始 預定位置與所述摩擦單元分離,當所述可靠近移動的太陽齒輪靠近相對的太陽齒輪時,所 述摩擦單元與所述第一太陽齒輪和/或第二太陽齒輪抵靠摩擦,實現(xiàn)限滑差速器限滑功 能。
[0011]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太陽齒輪和所述第二太陽齒輪之間存在軸向間隙,且所述第 一太陽齒輪和/或第二太陽齒輪的輪轂具有用于實現(xiàn)抵靠摩擦的內(nèi)錐面,所述內(nèi)錐面的內(nèi) 徑沿靠近相對的太陽齒輪的方向逐漸增大,所述摩擦單元具有與對應側內(nèi)錐面輪廓一致的 錐形段,當可靠近移動的太陽齒輪靠近相對的太陽齒輪時,所述內(nèi)錐面和對應側錐形段的 外表面之間產(chǎn)生抵靠摩擦實現(xiàn)限滑差速器限滑功能,當所述可靠近移動的太陽齒輪遠離相 對的太陽齒輪時,所述內(nèi)錐面和對應側錐形段的外表面之間趨向于分離。
[0012] 優(yōu)選地,所述摩擦單元為對稱構型或非對稱構型,包括從中間向兩端直徑逐漸減 小的兩個錐形段。
[0013]可選地,所述摩擦單元為一體成型。
[0014] 優(yōu)選地,所述摩擦單元包括結構對稱的第一錐形體和第二錐形體,所述第一錐形 體和第二錐形體包括圓柱齒段,所述圓柱齒段具有用于相對嚙合的齒狀結構。
[0015] 進一步地,所述可靠近移動的太陽齒輪的內(nèi)錐面以及所述摩擦單元的錐形段的外 表面由斜線或曲線繞軸線旋轉形成。
[0016]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太陽齒輪和所述第二太陽齒輪中的至少一個可沿軸向向遠離 相對的太陽齒輪的方向移動。
[0017]可選地,所述第一行星齒輪組與所述第二行星齒輪組分別通過第一、第二行星齒 輪架實現(xiàn)安裝,可遠離移動的太陽齒輪與同側的行星齒輪之間存在軸向間隙。
[0018]具體地,所述可遠離移動的太陽齒輪對應的行星齒輪架包括承載內(nèi)圈和承載外 圈,所述承載內(nèi)圈的直徑大于對應側可移動太陽齒輪的最大直徑,所述承載內(nèi)圈的內(nèi)表面 相對于承載外圈的內(nèi)表面在軸向上更遠離相對的太陽齒輪。
[0019] 優(yōu)選地,所述可遠離移動的太陽齒輪對應的行星齒輪架包括沿軸向、向相對的太 陽齒輪凸伸的鎖止銷,該鎖止銷在所述行星齒輪架上的徑向位置與所述相對的太陽齒輪的 齒槽徑向位置相當,且不同的鎖止銷分別對應不同的齒槽,當所述可移動的太陽齒輪沿軸 向向遠離相對的太陽齒輪的方向移動時,所述鎖止銷插入所述可移動的太陽齒輪的齒槽中 實現(xiàn)限滑差速器鎖止功能。
[0020] 可選地,當所述可遠離移動的太陽齒輪向遠離相對的太陽齒輪移動時,所述摩擦 單元的長度使得所述摩擦單元仍保持在輪轂和對應半軸之間。
[0021] 可選地,可移動的的太陽齒輪的輪轂設置或連接用于實現(xiàn)伺服電機驅動力傳遞的 機構。
[0022] 可選地,所述第一太陽齒輪和/或第二太陽齒輪在相對的側面軸向間距最小處固 定有墊片。
[0023]與傳統(tǒng)限滑差速器相比,本實用新型中,只需要一個太陽齒輪可沿軸向靠近相對 的太陽齒輪,并在在第一太陽齒輪和/或第二太陽齒輪的軸向孔內(nèi)設置摩擦單元,可靠近 移動的太陽齒輪在原始預定位置與所述摩擦單元分離,當所述可靠近移動的太陽齒輪靠近 相對的太陽齒輪時,只要所述摩擦單元與所述第一太陽齒輪和/或第二太陽齒輪抵靠摩 擦,產(chǎn)生摩擦力矩,即可實現(xiàn)限滑差速器限滑功能。因實現(xiàn)抵靠摩擦的摩擦單元位于太陽齒 輪的軸向孔中,不會占用額外的安裝空間,結構簡單。
【附圖說明】
[0024] 圖1為本實用新型限滑差速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5] 圖2為本實用新型限滑差速器中齒輪嚙合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6] 圖3為本實用新型限滑差速器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7] 圖4為本實用新型限滑差速器中的摩擦單元示意圖;
[0028] 圖5為本實用新型限滑差速器的未鎖止狀態(tài)示意圖;
[0029] 圖6為本實用新型限滑差速器的鎖止狀態(tài)示意圖;
[0030] 圖7為本實用新型摩擦單元的替換結構方案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1] 如圖1至圖3所示的限滑差速器100可應用在汽車,例如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