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層11、4層埋地管道保溫層、4層埋地管道反射層、支撐層16、外套鋼管17和聚脲防腐層18 ;4層埋地管道保溫層從內往外依次為埋地管道第一保溫層12、埋地管道第二保溫層13、埋地管道第三保溫層14和埋地管道第四保溫層15 ;4層埋地管道反射層從內往外依次為埋地管道第一反射層19a、埋地管道第二反射層1%、埋地管道第三反射層19c和埋地管道第四反射層19d ;所述的熱熔摩擦層11涂覆于埋地蒸汽管道本體10的外表面;所述的埋地管道第一保溫層12包裹于熱熔摩擦層11外部,相鄰埋地管道保溫層之間錯縫搭接;所述的埋地管道第一反射層包裹于埋地管道第一保溫層外部,所述的埋地管道反射層和埋地管道保溫層相間包裹,具體為:埋地管道第一保溫層12、埋地管道第一反射層19a、埋地管道第二保溫層13、埋地管道第二反射層1%、埋地管道第三保溫層14、埋地管道第三反射層19c、埋地管道第四保溫層15、埋地管道第四反射層19d依次包裹于熱熔摩擦層11外部;所述的支撐層16包裹于架空管道第四反射層19d外部;所述的外套鋼管17包裹于支撐層16外部;所述的聚脲防腐層18包裹于外套鋼管17外部。
[0074]所述的熱熔摩擦層采用3PE防腐結構,第一層環(huán)氧粉末> 100 μπι,第二層膠粘劑170-250 μm,第三層聚乙烯2.5-3.7mm。三種材料融為一體,并與鋼管牢固結合形成優(yōu)良的防腐層。所述的熱熔摩擦層能增強鋼管與保溫層之間的粘結力,提高埋地管道運行的穩(wěn)定性。
[0075]所述的聚脲防腐層為聚脲防腐涂料涂敷在外套鋼管外部形成。
[0076]所述的埋地管道第一保溫層12和埋地管道第二保溫層13均為厚度10mm的二氧化硅(Si02)氣凝膠氈,所述的埋地管道第三保溫層14和埋地管道第四保溫層15均為厚度50mm的高溫玻璃棉氈。二氧化硅氣凝膠氈最高使用溫度為650°C,25°C導熱系數為0.018w/(m.K)。高溫玻璃棉氈最高使用溫度為450°C,70°C導熱系數為0.032ff/(m.K)。
[0077]所述的埋地管道第一反射層19a、埋地管道第二反射層1%、埋地管道第三反射層19c和埋地管道第四反射層19d均為厚度為10-20 μπι的反射鋁。所述的反射鋁雙面光滑,反射鋁的反射率為0.97。
[0078]所述的埋地管道第一反射層19a、埋地管道第二反射層1%、埋地管道第三反射層19c和埋地管道第四反射層19d與包裹其內的埋地管道保溫層通過耐高溫膠相互粘接。
[0079]所述的支撐層16所用材料為硬質聚氨酯。
[0080]為有效防潮,采用硬質聚氨酯的技術要求如下:
[0081](1)容重為 50kg/m3;
[0082](2) 25°C 導熱系數為 0.02ff/ (m.k);
[0083](3)閉孔率彡 98%;
[0084](3)氧指數為30 ;
[0085](4)吸水率彡2% ;
[0086](5)使用溫度不超過130°C ;
[0087](6)可現(xiàn)場發(fā)泡澆注;
[0088]為保證埋地蒸汽管道不發(fā)生腐蝕,對于長度超過50米的埋地蒸汽管道采用犧牲陽極陰極保護法。陰極保護執(zhí)行GB/T21448-2008《埋地鋼質管道陰極保護技術規(guī)范》。
[0089]架空蒸汽管道和埋地蒸汽管道中各保溫層捆扎工藝:對于DN ( 200mm的蒸汽管道(即架空蒸汽管道本體或埋地蒸汽管道本體),每隔200_用捆扎帶8進行捆扎;對于DN
<600mm的蒸汽管道,捆扎間距< 300mm ;對于DN多600mm的蒸汽管道,捆扎間距< 400mm。每道捆扎帶8需進行單獨捆扎,嚴禁將捆扎帶8兩端螺旋捆扎。保溫層由兩層或兩層以上組成時,各保溫層需分層捆扎。捆扎時力度要適量,以保溫材料與鋼管或保溫材料之間貼緊為宜。捆扎不可太緊,以防止降低保溫效果;捆扎不可太松,以防止保溫材料脫落、沉降。
[0090]管道由于溫度變化會產生的脹縮,采用旋轉補償器進行補償。傳統(tǒng)蒸汽管道保溫時必須留出熱伸縮量,采用旋轉補償方式不必留出熱伸縮量,可減小蒸汽熱損。
[0091]在蒸汽低能耗長距離輸送裝置的末端或最低點、減壓閥和控制閥前、溫控設備處設置疏水裝置。一般情況下,架空蒸汽管道和埋地蒸汽管道每隔30-50m設置一個疏水點安裝疏水裝置。
[0092]如圖5-7所示,所述的疏水裝置由工作管(架空蒸汽管道或埋地蒸汽管道)、集水管20、疏水管21和過濾格柵板23等構成。所述的集水管20設在工作管的底部,所述的集水管20頂部與工作管的連通口設有過濾格柵板23,集水管20的底部采用圓形封頭22進行密封,所述疏水管21插入集水管20內。
[0093]所述的疏水裝置包括集水管20、過濾格柵板23和疏水管21 ;所述的集水管20設在架空蒸汽管道或埋地蒸汽管道的底部,集水管20的頂部與架空蒸汽管道或埋地蒸汽管道的連通口處設有過濾格柵板23,集水管20的底部采用圓形封頭22密封;所述的疏水管21插入集水管20內,疏水管21的進水口位于集水管20底部,出水口位于集水管20外;所述的疏水管21的進水口為45 °斜口。
[0094]所述的過濾格柵板23上沖有寬度約8mm過濾帶若干條。
[0095]所述的集水管20的管徑山和長度L i滿足以下要求:當架空蒸汽管道或埋地蒸汽管道管徑d彡100mm時,山=d,100mm ;當架空蒸汽管道或埋地蒸汽管道管徑100mm
<d < 200mm時,山=100mm, L 150mm ;當架空蒸汽管道或埋地蒸汽管道管徑d ^ 200mm時,山彡d/2,do
[0096]所述的架空蒸汽管道設有架空管道抗振隔熱管托,所述的埋地蒸汽管道設有埋地管道抗振隔熱管托;隔熱管托最大間距按照強度條件及剛度(或撓度)條件計算決定,取其較小值。當撓度較小時,在常用的管徑范圍及溫度范圍內,管托間距是以剛度條件控制的。當工作溫度較高,且管道載荷較大時,小管道往往按照剛度條件決定管托間距。抗振隔熱管托技術要求如下:
[0097](1)如圖8所示,所述的架空管道抗振隔熱管托包括第一硬質抗震隔熱層24、第一軟質隔熱層25、立板26、肋板27、底板28、第一上管夾29、第一下管夾30和螺栓緊固件組31 ;所述的第一上管夾29和第一下管夾30通過螺栓緊固件組31加以緊固,形成架空蒸汽管道管托用于夾持架空蒸汽管道;在架空蒸汽管道管托內設有第一硬質抗震隔熱層24、第一軟質隔熱層25,所述的第一軟質隔熱層25緊貼架空蒸汽管道,在所述的第一軟質隔熱層25外設有第一硬質抗震隔熱層24 ;所述的第一下管夾30底部經立板26及肋板27與底板28連接,底板28安放在支撐平面上。
[0098]所述的第一上管夾29和第一下管夾30為鋼制管夾;所述的第一下管夾30與立板26及肋板27通過焊接固定,所述的底板28與立板26、肋板27通過焊接固定。
[0099](2)如圖9所示,所述的埋地管道抗振隔熱管托,包括第二硬質抗震隔熱層35、第二軟質隔熱層36、第二上管夾33、第二下管夾34和螺栓緊固件組31 ;所述的第二上管夾33向外彎折形成上連接耳板,第二下管夾34向內彎折形成下連接耳板,上、下耳板通過螺栓緊固件組31形成緊固連接,形成埋地蒸汽管道管托用于夾持埋地蒸汽管道;在所述的第二下管夾34外側設置聚四氟乙烯摩擦副32,以減小摩擦力;在埋地蒸汽管道管托內設有第二硬質抗震隔熱層35、第二軟質隔熱層36,第二軟質隔熱層36緊貼埋地蒸汽管道的支撐層16,在所述的第二軟質隔熱層36外包裹有第二硬質抗震隔熱層35 ;在所述的埋地管道抗振隔熱管托外套設埋地蒸汽管道的外套鋼管17。抗振隔熱澆注料澆筑形成的第二硬質抗震隔熱層35上部薄、下部厚,上部形成密閉空氣絕熱層,下部起承重和隔熱的作用。
[0100](3)管托型號由7部分組成,如BRHAF- 250 - 200 - 600。BR表示BR型隔熱管托;Η表示滑動管托;A表示溫度范圍< 540°C ;F表示四氟乙烯摩擦副(不帶摩擦副不標記);250表示管道公稱直徑;200表示管托凈高;600表示管托底板長度。
[0101](4)目前市場普遍使用的隔熱管托耐壓強度為4MPa,300°C導熱系數為0.3W/(m.K)。本實用新型抗振隔熱管托的力學、絕熱性能大幅度提高,抗振隔熱性能顯著:抗振隔熱澆注料澆筑成的第一和二硬質抗震隔熱層可以承受1000°C高溫,350°C平均溫度下導熱系數彡0.188ff/(m.K)。抗振隔熱澆注料澆筑成的第一和二硬質抗震隔熱層抗壓強度為10?15.8MPa,抗折強度為4.5?6MPa,110°C烘烤5小時后的體積密度為1.1?1.4g/cm3,同時具有抗振、吸聲、隔熱等多種功效,相對于傳統(tǒng)隔熱管托大大提高了隔熱和抗振效果。
[0102]所述的抗振隔熱澆注料由集料A、鋁酸鹽水泥B、無堿玻璃纖維C和膨脹珍珠巖D組成,配方組成的質量比為:
[0103]1)A:B = (50-70): (30—40),
[0104]2)C:E = (1-4): (85-100) ;E 表示 AB 混合物,
[0105]3)D:E = (1-4): (85-100);
[0106]4)水:E = (15-25): (85-100),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比之和為100% ;
[0107]所述的集料A由輕質微粉40-50%、粉煤灰40-50%、蛭石5_10%組成。
[0108]所述的輕質微粉的粒徑為0.5-3_。所述的輕質微粉為硅微粉、碳化硅微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