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車輛測試領域,具體涉及車輛碰撞測試領域,尤其涉及用于車輛碰撞測試的假人的移動設備和假人測試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車輛技術的發(fā)展,車輛的極限情況測試需求也日益增加。車輛測試場景中需要包括測試潛在碰撞的試驗,但是采用真人完成碰撞測試的危險性高,不能保證測試人員的安全。
目前國內(nèi)外通常使用龍門架和地面固定導軌的方式來移動假人,從而采用假人完成車輛的碰撞測試。然而,這種采用假人完成車輛碰撞測試的設備,地面固定導軌會對地面造成損壞,并且很難實現(xiàn)假人測試設備的搬運。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申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改進的用于車輛碰撞測試的假人的移動設備和假人測試設備,來解決以上背景技術部分提到的技術問題。
第一方面,本申請?zhí)峁┝艘环N用于車輛碰撞測試的假人的移動設備,所述移動設備包括:電機,設于假人移動路徑的一端,所述電機的軸平行于地面;錐齒輪,包括輪齒相互嚙合的主動輪與從動輪,所述主動輪從所述電機的軸輸入動力;同步帶,包括至少兩個帶輪和環(huán)形帶,所述至少兩個帶輪中的一個帶輪的軸垂直于地面且經(jīng)由所述從動輪輸入動力,所述至少兩個帶輪中的其它帶輪設于所述假人移動路徑的另一端,所述環(huán)形帶內(nèi)周面的帶齒分別與所述至少兩個帶輪外周面的齒槽相嚙合;移動平臺,連接于所述環(huán)形帶的緊邊之上,臺面上連接假人。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移動設備還包括:減速箱,輸入軸連接所 述電機的軸,輸出軸連接所述主動輪。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移動設備還包括:光電傳感器,設于所述假人移動路徑的至少一端,連接控制電路板,將檢測到的光信號轉(zhuǎn)換為電信號發(fā)送至所述控制電路板;所述控制電路板,接收所述電信號,響應于所述電信號小于預定閾值,向電機的控制器發(fā)送反轉(zhuǎn)信號以控制所述電機反轉(zhuǎn)。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同步帶還包括張緊輪;和/或所述其它帶輪包括:沿所述同步帶的預定傳送方向呈直線或弧線設置的多個帶輪。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環(huán)形帶的松邊的內(nèi)周面環(huán)繞一個所述張緊輪的外周面以使相鄰所述從動輪的部分環(huán)形帶低于或高于背離所述從動輪的部分環(huán)形帶。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移動平臺的底部設有沿地面滾動的滾輪;和/或所述移動平臺與所述假人移動路徑平行的兩條側邊向下延伸為折邊或弧形邊。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移動設備還包括:繩盤箱,箱內(nèi)設有所述電機和所述一個帶輪;和/或配盤箱,箱內(nèi)設有所述其它帶輪。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繩盤箱內(nèi)還設有支撐框架,所述支撐框架上設置所述電機的電機套和支撐所述從動輪的軸承。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支撐框架設有支座和/或配重砝碼。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配盤箱設有箱蓋和/或配重砝碼。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移動設備還包括:手輪或手柄,與所述從動輪同軸設置。
第二方面,本申請?zhí)峁┝艘环N用于車輛碰撞測試的假人測試設備,所述假人測試設備包括如上所述的移動設備;以及假人,連接于所述移動設備的移動平臺的臺面上。
本申請?zhí)峁┑挠糜谲囕v碰撞測試的假人的移動設備和假人測試設備,通過設置電機,設于假人移動路徑的一端,電機的軸平行于地面;設置錐齒輪,包括輪齒相互嚙合的主動輪與從動輪,主動輪從電機的軸輸入動力;設置同步帶,包括帶輪、張緊輪和環(huán)形帶,帶輪的軸垂直于地面且經(jīng)由從動輪輸入動力,張緊輪設于假人移動路徑的另一端, 環(huán)形帶內(nèi)周面的帶齒分別與帶輪及張緊輪外周面的齒槽相嚙合;同時設置移動平臺,連接于環(huán)形帶的緊邊之上,臺面上連接假人,從而實現(xiàn)了移動設備的模塊化設計,無需對地面進行破壞,并且方便移動設備和假人測試設備的移動和安裝。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所作的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申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yōu)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是根據(jù)本申請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碰撞測試的假人的移動設備的一個示例性結構圖;
圖2a是本申請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碰撞測試的假人的移動設備的一個示例性裝配圖的俯視圖;
圖2b是圖2a中的移動設備的側視圖;
圖2c是圖2a中的繩盤箱的側視圖;
圖2d是圖2a中的配盤箱的側視圖;
圖3是根據(jù)本申請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碰撞測試的假人測試設備的一種示例性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申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可以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于解釋相關發(fā)明,而非對該發(fā)明的限定。另外還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便于描述,附圖中僅示出了與有關發(fā)明相關的部分。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申請。
請參考圖1,圖1示出了根據(jù)本申請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碰撞測試的假人的移動設備的一個示例性結構圖。
示例性的,如圖1所示,用于車輛碰撞測試的假人的移動設備1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電機110、錐齒輪120、同步帶130和移動平臺 140。
其中,電機110,設于假人移動路徑的一端,電機的軸平行于地面;錐齒輪120,包括輪齒相互嚙合的主動輪與從動輪,主動輪從電機的軸輸入動力;同步帶130,包括至少兩個帶輪和環(huán)形帶,至少兩個帶輪中的一個帶輪的軸垂直于地面且經(jīng)由從動輪輸入動力,至少兩個帶輪中的其它帶輪設于假人移動路徑的另一端,環(huán)形帶內(nèi)周面的帶齒分別與至少兩個帶輪外周面的齒槽相嚙合;移動平臺140,連接于環(huán)形帶的緊邊之上,臺面上連接假人。
在本實施例中,電機110用于向移動設備100提供動力,可以根據(jù)需要移動的假人的重量、假人需要實現(xiàn)的移動速度、電機至假人之間的傳動損耗來確定電機的額定功率和額定轉(zhuǎn)速??紤]到本申請中需要的轉(zhuǎn)速較低,可以采用低速電動機來實現(xiàn)。例如采用齒輪減速電動機、電磁減速電動機、力矩電動機和爪極同步電動機等來實現(xiàn)低速驅(qū)動。
錐齒輪120,包括主動輪和從動輪,用來實現(xiàn)兩相交軸之間的傳動,兩軸交角稱為軸角,其值可根據(jù)傳動需要確定,一般多采用90°。輪齒排列在截圓錐體上,輪齒由齒輪的大端到小端逐漸收縮變小。錐齒輪的輪齒有直齒、斜齒和曲線齒等形式。本申請中考慮到傳動速度較低,可以采用設計、制造及安裝均較簡單的直齒和斜齒錐齒輪。主動輪和從動輪的傳動比,可以基于電機的轉(zhuǎn)速和假人的移動速度來確定。
同步帶130,是以鋼絲繩或玻璃纖維為強力層,外覆以聚氨酯或氯丁橡膠的環(huán)形帶,帶的內(nèi)周制成齒狀,使其與齒形帶輪嚙合。齒形帶輪帶動同步帶傳動時,傳動比準確,對軸作用力小,結構緊湊,耐油,耐磨性好,抗老化性能好,一般使用溫度-20℃―80℃,速度v<50m/s,功率P<300kw,傳動比i<10,可用于低速傳動。這里的帶輪的數(shù)量,可以根據(jù)實際需要設定為兩個或兩個以上,并設置其中的一個帶輪為動力輸入輪。
移動平臺140,可以采用各種抗摔耐壓材質(zhì)制成,移動平臺與同步帶的連接方式以及位置關系,可以為現(xiàn)有技術或未來發(fā)展的技術中 的連接方式以及位置關系,本申請對此不做限定。例如,移動平臺可以連接于環(huán)形帶的緊邊上表面,也可以連接于環(huán)形帶的緊邊下表面,還可以設置緊邊通過移動平臺等。例如可以采用不銹鋼制成平臺。移動平臺的形狀,可以為設有特定結構的板形。
在本實施例的一些可選實現(xiàn)方式中,如上述電機為普通電機,為了降低電機的轉(zhuǎn)速,可以在電機和主動輪之間安裝減速器,也即移動設備還包括:減速箱(圖1中未示出),輸入軸連接電機的軸,輸出軸連接主動輪。
在本實施例的一些可選實現(xiàn)方式中,考慮到假人移動至移動路徑的端部時,需要沿移動路徑自動返回,可以設置移動設備還包括:光電傳感器(圖1中未示出),設于假人移動路徑的至少一端,連接電機控制電路板,將檢測到的光信號轉(zhuǎn)換為電信號發(fā)送至電機控制電路板;控制電路板(圖1中未示出),接收電信號,響應于電信號小于預定閾值,向電機的控制器發(fā)送反轉(zhuǎn)信號以控制電機反轉(zhuǎn)。
在這里,光電傳感器的數(shù)量可以為一個或多個,設置的位置可以根據(jù)假人的移動需要設置于移動路徑一端或兩端。
在本實施例的一些可選實現(xiàn)方式中,同步帶還包括張緊輪(圖1中未示出);和/或其它帶輪(圖1中未示出)包括:沿同步帶的預定傳送方向呈直線或弧線設置的多個帶輪。
在本實現(xiàn)方式中,為了進一步張緊同步帶,還可以在至少兩個帶輪的基礎上設置一個或多個張緊輪。張緊輪一般應放在松邊的內(nèi)側,使帶只受單向彎曲。同時張緊輪應盡量靠近大輪,以免過分影響在小帶輪上的包角。張緊輪的輪槽尺寸與帶輪的相同。
在本實施例的一些可選實現(xiàn)方式中,環(huán)形帶的松邊的內(nèi)周面環(huán)繞一個張緊輪的外周面以使相鄰從動輪的部分環(huán)形帶低于或高于背離從動輪的部分環(huán)形帶(圖1中未示出)。
在本實現(xiàn)方式中,通過設置同步帶的松邊環(huán)繞張緊輪的外周面使得松邊的高度與緊邊的高度產(chǎn)生高度差,可以避免松邊與緊邊上連接的移動平臺產(chǎn)生摩擦,從而降低傳動損耗,提高傳動效率。
在本實施例的一些可選實現(xiàn)方式中,移動平臺的底部設有沿地面 滾動的滾輪(圖1中未示出);和/或移動平臺與假人移動路徑平行的兩條側邊向下延伸為折邊或弧形邊(圖1中未示出)。
在本實現(xiàn)方式中,通過在移動平臺的底部設有滾輪,可以提高移動平臺的平衡能力,減少移動平臺被牽引的過程中側翻的概率。因此在設置滾輪時,可以考慮將滾輪設置于臨近移動平臺的側邊處且對稱設置,以便進一步提高移動平臺的平衡性??紤]到移動平臺用于連接假人,為了減少移動平臺的頂面距地面的高度,還可以將滾輪的一部分嵌入移動平臺。備選地或附加地,考慮到車輛碰撞測試時可能碾壓過平臺,在移動平臺的兩側可以設置折邊或弧形邊以便碰撞測試中的假人可以平滑的壓過移動平臺。
在本實施例的一些可選實現(xiàn)方式中,移動設備還包括:繩盤箱(圖1中未示出),箱內(nèi)設有電機和上述的一個帶輪;和/或配盤箱(圖1中未示出),箱內(nèi)設有上述的其它帶輪。
在本實現(xiàn)方式中,考慮到對電機和帶輪的防護,可以設置繩盤箱來設置電機和上述的一個帶輪;備選地或附加地,可以設置配盤箱來防護上述的其它帶輪。
在本實施例的一些可選實現(xiàn)方式中,繩盤箱內(nèi)還設有支撐框架(圖1中未示出),支撐框架上設置電機的電機套和支撐從動輪的軸承(圖1中未示出)。
在本實現(xiàn)方式中,通過在繩盤箱內(nèi)設置支撐框架,可以支撐電機的電機套和從動輪的軸承,以便移動設備的動力裝置順利運轉(zhuǎn)。
在本實施例的一些可選實現(xiàn)方式中,支撐框架設有支座(圖1中未示出)和/或配重砝碼(圖1中未示出)。
在本實現(xiàn)方式中,通過為支撐框架設有支座,可以支承支撐框架及其承載的設備的重量,并使其固定于一定位置,并且承受操作時的振動與地震載荷。備選地或附加地,通過為支撐框架設置配重砝碼,可以增強支撐框架的穩(wěn)固性。
在本實施例的一些可選實現(xiàn)方式中,配盤箱設有箱蓋(圖1中未示出)和/或配重砝碼(圖1中未示出)。
在本實現(xiàn)方式中,通過為配盤箱設置箱蓋,可以保護設于配盤箱 中的其它帶輪;備選地或附加地,通過為配盤箱設置配重砝碼,可以增強配盤箱的穩(wěn)固性。
在本實施例的一些可選實現(xiàn)方式中,移動設備還包括(圖1中未示出):手輪或手柄,與從動輪同軸安裝。
在本實現(xiàn)方式中,通過設置手輪或手柄,可以實現(xiàn)手動操作轉(zhuǎn)動同步帶,從而移動假人,提高了移動設備的適用性。
應當理解,這里的手輪或手柄,可以為單獨與從動輪同軸安裝的部件,也可以為從動輪或上述的一個帶輪的一部分。手柄或手輪可以一體設置,也可以有兩個或多個部件連接而成。
以下結合圖2a、圖2b、圖2c和圖2d,說明本申請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碰撞測試的假人的移動設備的一個具體應用場景。
圖2a示出了本申請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碰撞測試的假人的移動設備的一個示例性裝配圖的俯視圖。
如圖2a所示,移動設備包括上述的繩盤箱210、配盤箱220、同步帶230、移動平臺240和手輪250。
其中,同步帶230包括環(huán)形帶,環(huán)形帶包括用于牽引移動平臺的緊邊231和松邊232,同步帶230還包括帶輪233,帶輪233以及配盤箱220中的帶輪(圖2中未示出),帶輪233旁邊設有張緊輪234,且環(huán)形帶的松邊232的內(nèi)周面環(huán)繞張緊輪234的外周面以使相鄰從動輪的部分環(huán)形帶低于或高于背離從動輪的部分環(huán)形帶,從而在緊邊231和松邊232之間形成高度差。在移動設備的移動平臺240上,連接有假人200。手輪250用于手動旋轉(zhuǎn)帶輪以帶動假人移動。
圖2b示出了圖2a中的移動設備的側視圖。
如圖2b所示,移動設備包括上述的繩盤箱210、配盤箱220、同步帶230、移動平臺240和手輪250。
其中,移動平臺240的底部設有沿地面滾動的滾輪241,滾輪241嵌入移動平臺240,且移動平臺240與假人移動路徑平行的兩條側邊向下延伸為折邊或弧形邊242。在移動設備的移動平臺240上,連接有假人200。手輪250用于手動旋轉(zhuǎn)帶輪以帶動假人移動。
圖2c示出了圖2a中的繩盤箱210的側視圖。
如圖2c所示,上述的繩盤箱210內(nèi)設有電機211、減速箱212、電機套213、錐齒輪(包括主動輪2141和從動輪2142)、從動輪2142的主軸2143、從動輪2142的支撐軸承2144、手輪250、支撐框架(包括框架2151、框架2152和框架2153)、設于框架2153上的配重砝碼216以及支撐框架的支座217。
圖2d示出了圖2a中的配盤箱220的側視圖。
如圖2d所示,上述的配盤箱220內(nèi)設有設有配合環(huán)形帶傳動的帶輪221,且配盤箱220包括配盤箱體222和配盤箱蓋223。
應當理解,上述的圖2a、2b、2c和2d中所示的用于車輛碰撞測試的假人的移動設備的結構,僅為本申請的示例性結構,并不代表對本申請的限定。
本申請上述實施例提供的用于車輛碰撞測試的假人的移動設備,實現(xiàn)了移動設備的模塊化設計,無需對地面進行破壞,并且方便移動設備和假人測試設備的移動和安裝。
進一步參考圖3,圖3示出了根據(jù)本申請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碰撞測試的假人測試設備的一種示例性結構圖。
示例性的,如圖3所示,用于車輛碰撞測試的假人測試設備300可以包括用于車輛碰撞測試的假人的移動設備310和假人320,假人320連接于移動設備310的移動平臺的臺面上。
應當理解,本實施例中用于車輛碰撞測試的假人的移動設備310與上述圖1中描述的假人的移動設備200相對應,因此上述針對用于車輛碰撞測試的假人的移動設備200的描述也適用于用于車輛碰撞測試的假人測試設備中的用于車輛碰撞測試的假人的移動設備310,在此不再贅述。
以上描述僅為本申請的較佳實施例以及對所運用技術原理的說明。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本申請中所涉及的發(fā)明范圍,并不限于上述技術特征的特定組合而成的技術方案,同時也應涵蓋在不脫離發(fā)明構思的情況下,由上述技術特征或其等同特征進行任意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術方案。例如上述特征與本申請中公開的(但不限于)具有類似功能的技術特征進行互相替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