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測風塔儀器傳送裝卸裝置及使用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2358857閱讀:457來源:國知局
      測風塔儀器傳送裝卸裝置及使用方法與流程

      本發(fā)明涉及土木工程中的鋼結構工程技術領域和風電場風能資源測量與評估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測風塔儀器支架上的測風儀器傳送裝卸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測風塔是為滿足風能資源測量與評估而建于擬建風電場中有代表性站址處的塔身,高度通常為70m~100m,按風資源規(guī)劃專業(yè)的要求,在塔身上不同高度處,如10m、50m、60m、70m、80m、90m、100m,分別安裝支撐橫梁裝設測風儀器,如圖1所示。

      國家標準GB/T 18709-18709《風電場風能資源測量方法》6.2.2.1條規(guī)定,風速、風向傳感器應固定在桁架式結構測風塔直徑的3倍以上、圓管型結構測風塔直徑的6倍以上的牢固橫梁處。按此標準,測風塔儀器支架的長度往往會比較長,一般幾米到十幾米,最長可超過二十米。

      測風儀器(包括風速傳感器、風向傳感器和數據采集器等)需要安裝在儀器支架的遠端。實際施工時,工人常常沿儀器支架橫梁慢慢爬至儀器安裝處,對設備進行安裝檢修。這種操作方式雖然比較直接,但是效率慢、而且屬于高空移動作業(yè),危險系數高。

      申請?zhí)枮?00620049534.4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說明書中公開了一種自立式桁架測風塔,申請?zhí)枮?00620048998.3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說明書中公開了一種可轉動測風儀支撐桿。這兩種方案大大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但需要多人配合,為了更換某一標高的儀器,需要工人在塔身不同的標高之間上下攀爬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fā)明要解決的第一個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傳送裝卸裝置,用于解決位于高空的測風儀安裝、檢修、更換等作業(yè)中存在的危險系數大、操作復雜、施工用時長、可靠性低等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測風塔儀器傳送裝卸裝置,測風塔上設有橫梁,包括測風系統(tǒng),所述測風系統(tǒng)包括支撐桿和固設在所述支撐桿頂部的測風儀;所述橫梁上設有導向系統(tǒng),所述導向系統(tǒng)上靠近端部的位置設有限位部;還包括一牽引系統(tǒng),所述牽引系統(tǒng)包括牽引繩和用于改變所述牽引繩方向的轉向滑輪,所述轉向滑輪固定在所述橫梁的端部,所述牽引繩與所述支撐桿固定連接,所述牽引繩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所述測風塔上,通過所述牽引繩帶動所述測風系統(tǒng)沿所述導向系統(tǒng)往復移動。

      優(yōu)選地,所述導向系統(tǒng)包括頂板、側板和底板,所述側板設有兩塊并分別固定在所述橫梁上,所述頂板固定在所述側板上方,所述頂板上沿長度方向開設有滑槽;所述底板位于所述頂板和所述橫梁之間,且兩側邊分別固定在相應的側板上;所述測風系統(tǒng)包括設在所述支撐桿下方的滑動底座。

      優(yōu)選地,所述底板上設有滑軌,所述滑軌與所述滑動底座滑動配合。

      優(yōu)選地,所述支撐桿上設有止擋部,所述止擋部位于所述頂板的上方。

      優(yōu)選地,所述側板和底板上開設有泄水孔。

      優(yōu)選地,還包括設在靠近所述導向系統(tǒng)端部的垂直限位件,所述垂直限位件固定在所述頂板的下方,當所述測風系統(tǒng)移動到所述導向系統(tǒng)的端部位置時,所述滑動底座位于所述垂直限位件和所述底板之間。

      優(yōu)選地,所述垂直限位件通過彈性件固定在所述頂板的下方。

      優(yōu)選地,所述頂板上靠近限位部的位置設有彈性抱箍,所述彈性抱箍的固定部與所述支撐桿的形狀相適配。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第二個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上述測風塔儀器傳送裝卸裝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安裝步驟:

      S1、將支撐桿與牽引繩固定連接,確保連接可靠;

      S2、將測風儀、支撐桿和滑動底座組成測風系統(tǒng);

      S3、調整所述測風系統(tǒng)的位置,使所述測風系統(tǒng)進入所述導向系統(tǒng),確保確保所述測風系統(tǒng)能相對于所述導向系統(tǒng)移動;

      S4、拉動牽引繩,使測風系統(tǒng)在所述橫梁上向遠離測風塔的一端移動,直至所述支撐桿抵靠在限位部上;

      優(yōu)選地,還包括如下更換步驟:

      S5、拉動牽引繩,使測風系統(tǒng)在所述橫梁上向測風塔方向移動;

      S6、當所述測風系統(tǒng)靠近所述測風塔時,停止拉動牽引繩,并將所述牽引繩的兩端牢固固定在所述測風塔上;

      S7、將測風儀從所述支撐桿上拆卸。

      如上所述,本發(fā)明涉及的測風塔儀器傳送裝卸裝置及使用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過牽引繩拉動測風系統(tǒng)沿導向系統(tǒng)移動,避免了工人安裝和檢修測風儀時常常進行的高空攀爬平移作業(yè),降低了施工風險。

      2、工人站在塔身部位通過牽引繩即可實現儀器的傳送與安裝,操作方便簡單。

      3、該裝置在現有的測風塔結構體系基礎上進行設計,對一些結構連接節(jié)點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適用范圍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測風塔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測風系統(tǒng)安裝在測風塔上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受力繩與橫梁連接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俯視圖。

      圖5為圖2中A-A向剖面圖。

      圖6為圖2中B-B向剖視圖。

      圖7為本發(fā)明端部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8為圖7的C-C向視圖。

      圖9為頂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圖7中D-D向剖視圖。

      圖11為圖8中E-E向剖視圖。

      圖12為本發(fā)明中測風系統(tǒng)移動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圖13為圖12的俯視圖。

      圖14為本發(fā)明第二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15為彈性抱箍的結構示意圖。

      圖16為圖15的俯視圖。

      圖17為本發(fā)明第三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18為本發(fā)明第四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19為本發(fā)明第五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元件標號說明

      10 測風塔

      20 橫梁

      200 導向槽

      201 導向板

      21 導向系統(tǒng)

      210 限位部

      211 垂直限位件

      212 彈性件

      213 限位槽

      22 頂板

      221 滑槽

      23 側板

      231 泄水孔

      24 底板

      241 滑軌

      250 受力繩

      251 耳板

      252 輔助桿

      30 測風系統(tǒng)

      300 滑動部

      301 限位槽

      31 支撐桿

      311 止擋部

      32 測風儀

      33 滑動底座

      34 滾輪小車

      40 牽引系統(tǒng)

      41 牽引繩

      42 轉向滑輪

      43 固定件

      50 彈性抱箍

      501 連接桿

      502 固定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發(fā)明的其他優(yōu)點及功效。

      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發(fā)明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發(fā)明所揭示的技術內容得能涵蓋的范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發(fā)明可實施的范疇。

      如圖1至圖19所示,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測風塔儀器傳送裝卸裝置,如圖2所示,測風儀工作時,需要固定在遠端。如圖2、圖5和圖6所示,測風塔10上設有橫梁20,本發(fā)明包括測風系統(tǒng)30,所述測風系統(tǒng)30包括支撐桿31和固設在所述支撐桿31頂部的測風儀32,所述測風儀32上裝有風速傳感器、風向傳感器和數據采集器等元件,用于測量高空風的各項數據。所述橫梁20上設有導向系統(tǒng)21,測風系統(tǒng)30可沿所述導向系統(tǒng)21往復移動。本發(fā)明還包括一牽引系統(tǒng)40,所述牽引系統(tǒng)40包括牽引繩41和用于改變所述牽引繩方向的轉向滑輪42,所述轉向滑輪42固定在所述橫梁20的端部,所述轉向滑輪42可以是一個直徑較大的滑輪(參見圖14)或者兩個直徑較小的滑輪(參見圖7),所述牽引繩41與所述支撐桿31固定連接,所述牽引繩41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所述測風塔10上,通過所述牽引繩41可帶動所述測風系統(tǒng)30沿所述導向系統(tǒng)21往復移動,也可以在測風塔10上設置控制裝置,將牽引繩41固定在控制裝置上,通過操控控制裝置使所述測風系統(tǒng)前進或后退,所述導向系統(tǒng)21上靠近端部的位置設有限位部210,所述限位部210一般為弧形槽,通過牽引繩41的拉力使所述支撐桿31嵌在所述限位部210內,從而實現所述測風系統(tǒng)30在水平方向上的固定。

      優(yōu)選地,所述導向系統(tǒng)21包括頂板22、側板23和底板24,所述側板23設有兩塊并可通過焊接的方式分別固定在所述橫梁20上,所述頂板22可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側板23上方,所述頂板22上沿長度方向開設有滑槽221(參見圖9),所述底板24位于所述頂板22和所述橫梁20之間,且兩側邊可通過焊接的方式分別固定在相應的側板23上,所述測風系統(tǒng)30包括設在所述支撐桿下方的滑動底座33,所述測風系統(tǒng)30移動時,所述支撐桿31沿所述滑槽221移動。本發(fā)明中測風系統(tǒng)30和底板24可以采用兩種配合方式,第一種方式如圖5和圖6所示,優(yōu)選地,所述底板24上設有滑軌241,所述滑軌241與所述滑動底座33滑動配合;第二種方式如圖17所示,優(yōu)選地,所述滑動底座33的下方設有滾輪小車34,所述測風系統(tǒng)33固定在所述滾輪小車34上,當牽引繩41牽引所述測風系統(tǒng)30時,所述滾輪小車34的滾輪在所述底板24上滾動,使所述測風系統(tǒng)30前進或后退。

      如圖5、圖6和圖17所示,優(yōu)選地,所述支撐桿31上設有止擋部311,所述止擋部311位于所述頂板22的上方,所述止擋部311一般為卡鍵,卡鍵設有兩個,對稱布置在支撐桿31上,用于保證測風系統(tǒng)30即便快速滑動時也不會側翻或者大幅度晃動。如圖10所示,優(yōu)選地,所述側板23和底板24上分別開設有一定數量的泄水孔231,從而防止在導向系統(tǒng)內21因下雨而導致積水。

      如圖8和圖11所示,優(yōu)選地,本發(fā)明還包括設在靠近所述導向系統(tǒng)21端部的垂直限位件211,所述垂直限位件211固定在所述頂板22的下方,當所述測風系統(tǒng)30移動到所述導向系統(tǒng)21的端部位置時,所述滑動底座33嵌入在所述垂直限位件211和所述底板24之間的空隙內,從而實現所述測風系統(tǒng)30在垂直位置的固定,垂直限位件211一般為兩塊豎直布置的鋼板。如圖14所示,優(yōu)選地,所述垂直限位件211通過彈性件212固定在所述頂板22的下方,所述彈性件212對所述垂直限位件211施加彈力,通常情況下,所述垂直限位件211由于彈力的作用緊貼在所述底板24上,當所述測風系統(tǒng)30移動到靠近所述垂直限位件211的位置時,由于前進方向上牽引繩41牽引力的作用,所述滑動底座33將所述垂直限位件211上頂,直至整個滑動底座33位于所述垂直限位件211和所述底板24之間,優(yōu)選地,所述垂直限位件211上設有限位槽213,相應地所述底板24上設有限位塊,可進一步固定所述測風系統(tǒng)30,確保所述測風系統(tǒng)30的位置不會發(fā)生移位,所述彈性件212可以選用彈簧。所述垂直限位件上211上與所述滑動底座33最先接觸的角為倒圓角,便于所述滑動底座33進入所述垂直限位件211和所述底板24之間。優(yōu)選地,所述頂板22上靠近限位部210的位置設有彈性抱箍50,所述彈性抱箍50的固定部502與所述支撐桿31的形狀相適配,所述彈性抱箍50的連接桿501固定在所述頂板22上,所述固定部502固定在所述連接桿501上,當所述測風系統(tǒng)30移動到指定位置時,所述固定部502可卡緊在所述支撐桿31上,進一步防止所述測風系統(tǒng)30移位。

      優(yōu)選地,如圖11、圖14和圖17所示,在橫梁20的下方設有多個固定件43,所述固定件一般為限位環(huán),用于防止牽引繩41在操作時或者風荷載作用下產生過大的振蕩和擺動。

      本發(fā)明還提供如下兩種實施例:

      第一種實施例,如圖18所示,優(yōu)選地,所述橫梁20的頂部設有導向槽200,所述測風系統(tǒng)30包括設在所述支撐桿31下方呈垂直板狀的滑動部300,所述滑動部300插入所述導向槽200并與所述導向槽200滑動配合。

      第二種實施例,如圖19所示,優(yōu)選地,所述橫梁20的頂部設有導向板201,所述測風系統(tǒng)30包括設在所述支撐桿31下方的限位槽301,所述限位槽301套設在所述導向板201上并與所述導向板201滑動配合。

      在本發(fā)明中,測風系統(tǒng)30向遠離所述測風塔10移動的方向為前進方向,向靠近所述測風塔10移動的方向為后退方向。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上述測風塔儀器傳送裝卸裝置使用方法的實施例,包括如下安裝步驟:

      S1、將支撐桿31與牽引繩41固定連接,確保連接可靠;

      S2、解除前進方向上牽引繩41與測風塔10的連接,保持牽引繩松弛狀態(tài),將測風儀32安裝在支撐桿31上,并與滑動底座33共同組成測風系統(tǒng)30,檢查所述支撐桿31和所述牽引繩41的連接是否牢靠;

      S3、調整所述測風系統(tǒng)30的位置,使所述測風系統(tǒng)30進入所述導向系統(tǒng)21,確保所述測風系統(tǒng)30能相對于所述導向系統(tǒng)21移動,優(yōu)選地,使所述滑動底座33坐落在所述滑軌241上并形成滑動配合,所述止擋部311位于所述頂板22的上方并靠近所述頂板22;

      S4、往前進方向上拉動牽引繩41,使測風系統(tǒng)30在所述橫梁20上向遠離測風塔10的一端移動,直至所述支撐桿31抵靠在限位部210上,此時所述滑動底座33位于所述垂直限位件211與所述底板24之間。

      當所述測風系統(tǒng)30移動到指定位置后,保持前進方向上的牽引繩41呈拉緊狀態(tài),將所述牽引繩41牢固地固定在所述測風塔10上,同時檢查所述后退方向上的牽引繩41與所述測風塔10的連接是否有松動。

      優(yōu)選地,本發(fā)明還包括如下拆卸步驟:

      S5、拉動牽引繩41,使測風系統(tǒng)30在所述橫梁20上向測風塔10方向移動;

      S6、當所述測風系統(tǒng)30靠近所述測風塔10時,停止拉動牽引繩41,并將所述牽引繩41的兩端牢固地固定在所述測風塔10上;

      S7、根據檢修或者更換設備的具體需要,將測風儀32從所述支撐桿31上拆卸,進行設備方面的技術操作。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測風塔儀器傳送裝卸裝置,可使工人站在較安全的塔身主體內進行操作,避免了高空橫向移動作業(yè),提高了安全性;工人通過牽拉鋼絲繩即可實現儀器的傳送和安裝固定,省力、方便、高效,即便是一個人也可以操作;該裝置與常用的測風塔結構體系相匹配,對儀器支架的長度幾乎沒有限制,適用范圍廣;改裝置不改變儀器支架的受力體系,甚至對儀器支架有一定加強作用,整體牢固可靠。所以,本發(fā)明有效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種種缺點而具高度產業(yè)利用價值。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有效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種種缺點而具高度產業(yè)利用價值。

      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發(fā)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發(fā)明。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發(fā)明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發(fā)明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所涵蓋。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