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校準設備技術(shù)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料斗秤校準裝置。
背景技術(shù):
目前,料斗秤的標定和校準通常有三種方法:一是用標準砝碼,此方法標定精度高,但需花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而且要在料斗上均勻加載足夠的砝碼(通常30%以上),這對大噸位料斗秤幾乎難以實施;二是用機械式測力環(huán),此方法標定精度低、計算復雜,實踐中難以實施;三是采用基于數(shù)字稱重儀表的參數(shù)輸入法(免加載標定),此方法操作最為方便,標定精度一般,但需要改造電子秤并保證傳感器受力均衡。
雖然有諸多廠商都在為料斗秤的標定而努力,但是一直沒有改變其校準困難、標定精度不高的缺陷。
因此,基于上述缺陷,在校準設備技術(shù)領域,對于料斗秤校準裝置仍存在研究和改進的需求,這也是目前校準設備技術(shù)領域中的一個研究熱點和重點,更是本實用新型得以完成的出發(fā)點。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料斗秤校準裝置,用以解決現(xiàn)有料斗秤校準困難、標定精度不高的技術(shù)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方案是,提供一種料斗秤校準裝置,包括龍門架,所述龍門架內(nèi)由下至上依次設有料斗秤、千斤頂和校驗儀,所述料斗秤固定安裝于所述龍門架的底部,所述千斤頂?shù)母左w與所述料斗秤的稱重傳感器連接,所述料斗秤的稱重傳感器連接稱重儀表,所述校驗儀包括校驗殼體,所述校驗殼體內(nèi)設有重力傳感器,所述重力傳感器分別連接上觸頭和下觸頭,所述上觸頭伸出所述校驗殼體的頂部且連接一頂塊,所述頂塊與所述龍門架的頂部相抵,所述下觸頭伸出所述校驗殼體的底部且與所述千斤頂?shù)幕钊麠U相連接,所述上觸頭與下觸頭同軸設置,所述校驗殼體上安裝有顯示面板,所述顯示面板上設有與所述重力傳感器連接的校驗顯示儀表,所述校驗殼體內(nèi)設有連接所述重力傳感器的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與顯示面板相連接,所述校驗殼體內(nèi)設有電源,所述電源與控制單元電連接。
作為一種優(yōu)選技術(shù)方案,所述千斤頂、校驗儀、料斗秤的中心軸線重合,且中心軸線與水平面垂直。
作為一種優(yōu)選技術(shù)方案,所述頂塊與所述校驗殼體之間設有上校驗間隙,所述千斤頂?shù)幕钊麠U與所述校驗殼體之間設有下校驗間隙。
作為一種優(yōu)選技術(shù)方案,所述校驗殼體的頂部固定有上導向套,所述頂塊滑動安裝于所述上導向套內(nèi)。
作為一種優(yōu)選技術(shù)方案,所述校驗殼體的底部固定有下導向套,所述千斤頂?shù)幕钊麠U滑動安裝于所述下導向套內(nèi)。
為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另一種技術(shù)方案,提供一種料斗秤校準裝置的校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料斗秤、千斤頂和校驗儀依次由下至上豎向安裝于龍門架內(nèi),所述料斗秤固定安裝于所述龍門架的底部,所述千斤頂?shù)母左w與所述料斗秤的稱重傳感器連接,所述料斗秤的稱重傳感器連接稱重儀表,所述校驗儀包括校驗殼體,所述校驗殼體內(nèi)設有重力傳感器,所述重力傳感器分別連接上觸頭和下觸頭,所述上觸頭伸出所述校驗殼體的頂部且連接一頂塊,所述頂塊與所述龍門架的頂部相抵,所述下觸頭伸出所述校驗殼體的底部且與所述千斤頂?shù)幕钊麠U相連接,所述上觸頭與下觸頭同軸設置,所述校驗殼體上安裝有顯示面板,所述顯示面板上設有與所述重力傳感器連接的校驗顯示儀表,所述校驗殼體內(nèi)設有連接所述重力傳感器的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與顯示面板相連接,所述校驗殼體內(nèi)設有電源,所述電源與控制單元電連接;
(2)將料斗秤和校驗儀通電預熱10分鐘;
(3)通過校驗儀顯示,微調(diào)千斤頂,使頂塊和料斗秤分別頂緊龍門架,產(chǎn)生預緊力;
(4)等顯示面板的儀表顯示穩(wěn)定后,將料斗秤的稱重傳感器和校驗儀的重力傳感器置零;
(5)先進行校驗儀的重力傳感器的標定,再根據(jù)校準應加載的重量,計算出應加載重量,依據(jù)校驗儀顯示,均勻調(diào)節(jié)千斤頂加載;校驗儀顯示所需重量,待穩(wěn)定后以校驗儀所顯示重量標定料斗秤的稱重傳感器;
(6)千斤頂或加載,或卸載,比對校驗顯示儀表與料斗秤的稱重傳感器在各檔位重量的值,計算出料斗秤的準確度;
(7)校準完成。
作為一種優(yōu)選技術(shù)方案,在步驟(4)之前,進行料斗秤的零點校準,料斗秤的秤體為空秤狀態(tài),穩(wěn)定后,標定料斗秤為零點。
作為一種優(yōu)選技術(shù)方案,在步驟(5)中,標定校驗儀的重力傳感器時,首先,進行第一加載點標定,此時向秤體加載標定的砝碼,穩(wěn)定后,標定第一準確砝碼值,該值為第一加載點;其次,進行第二加載點標定,向秤體加載標定的砝碼,穩(wěn)定后,標定第二準確砝碼值,該值為第二加載點。
作為一種優(yōu)選技術(shù)方案,第二準確砝碼值大于第一準確砝碼值。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yōu)點:
(1)本實用新型將料斗秤、千斤頂和校驗儀依次由下至上豎向安裝于龍門架內(nèi),便于拆裝,體積小,攜帶方便。
(2)由于作用在龍門架上的力以及分別作用在校驗儀和料斗秤上的反作用力理論上是相等的,作用在校驗儀上的力通過重力傳感器轉(zhuǎn)換成電壓信號傳輸至校驗顯示儀表,在校驗顯示儀表顯示出標準的重量值,而作用在料斗秤上的力通過稱重傳感器轉(zhuǎn)換成電壓信號傳輸至稱重儀表,在稱重儀表上顯示實際的重量值,根據(jù)疊加比對式測力機的原理,通過不同的方式將載荷等同地傳遞給事先標定好的標準的重力傳感器和現(xiàn)場被校準料斗秤的稱重傳感器,改變了傳統(tǒng)的校準方法,不僅簡便易行,而且標定精度高。
(3)由于校驗殼體的頂部固定有上導向套,校驗殼體的底部固定有下導向套,限定了頂塊和千斤頂活塞桿的運動軌跡,確保了千斤頂、校驗儀、料斗秤的中心軸線重合,進而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標定精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校驗儀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框圖。
圖中:1、龍門架,2、料斗秤,3、千斤頂,301、活塞桿,4、校驗儀,401、校驗殼體,402、重力傳感器,403、電源,404、顯示面板,405、控制單元,406、校驗顯示儀表,407、導線,5、頂塊,6、上觸頭,7、下觸頭,8、上導向套,9、下導向套,10、上校驗間隙,11、下校驗間隙。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實施例一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料斗秤校準裝置,包括龍門架1,龍門架1內(nèi)由下至上依次設有料斗秤2、千斤頂3和校驗儀4,料斗秤2固定安裝于龍門架1的底部,千斤頂3的缸體與料斗秤2的稱重傳感器連接,料斗秤2的稱重傳感器連接稱重儀表,校驗儀4包括校驗殼體401,校驗殼體401內(nèi)設有重力傳感器402,重力傳感器402分別連接上觸頭6和下觸頭7,上觸頭6伸出校驗殼體401的頂部且連接一頂塊5,頂塊5與龍門架1的頂部相抵,下觸頭7伸出校驗殼體401的底部且與千斤頂3的活塞桿301相連接,具體的說,下觸頭7的端面與千斤頂3的活塞桿301的端面相抵,上觸頭6與下觸頭7同軸設置,校驗殼體401上安裝有顯示面板404,顯示面板404上設有與所述重力傳感器402連接的校驗顯示儀表406,校驗殼體401內(nèi)設有連接重力傳感器402的控制單元405,控制單元405與顯示面板404相連接,控制單元405可以選用單片機,可以選用其他微電腦控制器,本領域技術(shù)人員可以根據(jù)需要自行選用,校驗殼體401內(nèi)設有電源403,電源403通常為蓄電池,顯示面板404上通常設置電壓指示表,當蓄電池欠壓時,電壓指示表會產(chǎn)生報警指示,電源403與控制單元405通過導線407電連接,當蓄電池充電完成時,電壓指示表會提示過載,以保證蓄電池的使用壽命。
千斤頂3、校驗儀4、料斗秤2的中心軸線重合,且中心軸線與水平面垂直,能夠更進一步的提高校準精度,且便于拆裝,體積小,攜帶方便。
實施例二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料斗秤校準裝置,其結(jié)構(gòu)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其區(qū)別在于,頂塊5與校驗殼體401之間設有上校驗間隙10,以避免頂塊5與校驗殼體401相碰撞而影響標定精度,千斤頂3的活塞桿301與校驗殼體401之間設有下校驗間隙11,以避免活塞桿301與校驗殼體401相碰撞而影響標定精度,校驗殼體401的頂部固定有上導向套8,頂塊5為柱狀結(jié)構(gòu),上導向套8的內(nèi)徑與頂塊5的外徑相適配,頂塊5滑動安裝于上導向套8內(nèi),以確保頂塊5的移動軌跡與校驗儀4的中心同軸,校驗殼體401的底部固定有下導向套9,下導向套9的內(nèi)徑與千斤頂3的活塞桿301的外徑相適配,千斤頂3的活塞桿301滑動安裝于下導向套9內(nèi),以確保千斤頂3的活塞桿301的移動軌跡與校驗儀4的中心同軸。這種設置,可以使得千斤頂3、校驗儀4、料斗秤2的中心軸線重合,且中心軸線與水平面垂直,進一步提高了校準精度。
實施例三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料斗秤校準裝置的校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料斗秤2、千斤頂3和校驗儀4依次由下至上豎向安裝于龍門架1內(nèi),料斗秤2固定安裝于龍門架1的底部,千斤頂3的缸體與料斗秤2的稱重傳感器連接,料斗秤2的稱重傳感器連接稱重儀表,校驗儀4包括校驗殼體401,校驗殼體401內(nèi)設有重力傳感器402,重力傳感器402分別連接上觸頭6和下觸頭7,上觸頭6伸出校驗殼體401的頂部且連接一頂塊5,頂塊5與龍門架1的頂部相抵,下觸頭7伸出校驗殼體401的底部且與千斤頂3的活塞桿301相連接,具體的說,下觸頭7的端面與千斤頂3的活塞桿301的端面相抵,上觸頭6與下觸頭7同軸設置,校驗殼體401上安裝有顯示面板404,顯示面板404上設有與重力傳感器402連接的校驗顯示儀表406,校驗殼體401內(nèi)設有連接重力傳感器402的控制單元405,控制單元405與顯示面板404相連接,校驗殼體401內(nèi)設有電源403,電源403通常為蓄電池,顯示面板404上通常設置電壓指示表,當蓄電池欠壓時,電壓指示表會產(chǎn)生報警指示,電源403與控制單元405電連接;
(2)將料斗秤2和校驗儀4通電預熱10分鐘,使得各電子元件達到正常狀態(tài);
(3)通過校驗儀4顯示,微調(diào)千斤頂3,使頂塊5和料斗秤2分別頂緊龍門架1,產(chǎn)生預緊力;
(4)等顯示面板404的儀表顯示穩(wěn)定后,將料斗秤2的稱重傳感器和校驗儀4的重力傳感器402置零;
(5)先進行校驗儀4的重力傳感器402的標定,再根據(jù)校準應加載的重量,計算出應加載重量,依據(jù)校驗儀4顯示,均勻調(diào)節(jié)千斤頂3加載;校驗儀4顯示所需重量,待穩(wěn)定后以校驗儀4所顯示重量標定料斗秤2的稱重傳感器;
(6)千斤頂3或加載,或卸載,比對校驗顯示儀表406與料斗秤2的稱重傳感器在各檔位重量的值,計算出料斗秤2的準確度;
(7)校準完成。
現(xiàn)場調(diào)試時,一般料斗秤都會有三個或四個稱重傳感器,相對應的,也需要配備三個或四個千斤頂和校驗儀,成組使用,使得料斗秤的每個角都得到校準,以提高料斗秤的校準精度。
如圖3所示,使用千斤頂3加載,作用在龍門架1上的力以及分別作用在校驗儀4和料斗秤2上的反作用力理論上是相等的,作用在校驗儀4上的力通過重力傳感器402轉(zhuǎn)換成電壓信號傳輸至校驗顯示儀表406,在校驗顯示儀表406顯示出標準的重量值,而作用在料斗秤2上的力通過稱重傳感器轉(zhuǎn)換成電壓信號傳輸至稱重儀表,在稱重儀表上顯示實際的重量值,根據(jù)疊加比對式測力機的原理,通過不同的方式將載荷等同地傳遞給事先標定好的標準的重力傳感器402和現(xiàn)場被校準料斗秤2的稱重傳感器。標準的重力傳感器402配套的校驗顯示儀表406上顯示的重量就是被校準料斗秤2的稱重傳感器所加載的重量,以此來現(xiàn)場校準料斗秤2。
實施例四: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料斗秤校準裝置的校準方法,其步驟與實施例三基本相同,其區(qū)別在于:
在步驟(4)之前,進行料斗秤2的零點校準,此時料斗秤2的秤體為空秤狀態(tài),穩(wěn)定后,標定料斗秤2為零點,為之后的操作確定了基準,便于計算和加載。
在步驟(5)中,標定校驗儀4的重力傳感器402時,通常采用多點分段式非線性矯正,以兩點矯正為例,首先,進行第一加載點標定,此時向秤體加載標定的砝碼,穩(wěn)定后,標定第一準確砝碼值,該值為第一加載點;其次,進行第二加載點標定,向秤體加載標定的砝碼,穩(wěn)定后,標定第二準確砝碼值,該值為第二加載點。為了提高標定的準確性,需要做到的是,第二準確砝碼值大于第一準確砝碼值。通過使用第一加載點和第二加載點,能夠更加準確驗證料斗秤2的稱重傳感器的準確性,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性能。
雖然,上文中已經(jīng)用一般性說明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盡的描述,但在本實用新型基礎上,可以對之作一些修改或改進,這對本領域技術(shù)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基礎上所做的這些修改或改進,均屬于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