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檢測裝置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可檢測天然氣泄露的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資源被開發(fā)利用,天然氣就是其中的一種,天然氣具有可燃性,為了避免其泄露造成的危害,需要開發(fā)設計一種檢測裝置,用以檢測其是否泄露,以便減小危害發(fā)生的幾率,天然氣泄漏激光遙感探測儀,就是一種天然氣泄露檢測裝置,它是基于近紅外二極管激光吸收光譜的新型高靈敏度測量儀器,選擇了甲烷分子的強吸收譜線,不受其它氣體成分的干擾,具有易于攜帶、使用方便的優(yōu)點。
但是現有的天然氣泄露檢測裝置價格較高,不利于全民檢測天然氣,增加了天然氣泄露的幾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檢測天然氣泄露的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現有天然氣泄露檢測裝置價格高,不利于全民檢測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可檢測天然氣泄露的裝置,包括設備安置倉、第一卡夾、第二卡夾、防滲蓋和卡勾,所述設備安置倉的外表面安裝有驅動電機開關,且設備安置倉的右端連接有溶液混合箱,所述設備安置倉的內部安裝有驅動電機,且驅動電機通過連接軸與軸承相連接,所述連接軸的外側安裝有混合葉片,且混合葉片的外表面設置有圓形孔,所述圓形孔的內部安裝有扇葉轉軸,且扇葉轉軸的外表面安裝有扇葉,所述溶液混合箱的上表面設置有充氣筒安置槽和混合箱蓋,且充氣筒安置槽的下底面設置有氣流連接孔,所述第一卡夾和第二卡夾之間通過第一壓縮彈簧相連接,且第一壓縮彈簧的左端通過轉軸與溶液混合箱相連接,所述第一卡夾和第二卡夾的末端均設置有磁鐵,且第一卡夾和第二卡夾的外表面均通過導液管與溶液混合箱相連接,所述第一卡夾和第二卡夾的內端均設置有滑槽,且第一卡夾和第二卡夾的內表面設置有吸水布和卡孔,所述防滲蓋的上表面設置有凹槽,且凹槽的內部安裝有解鎖桿,所述解鎖桿的外表面連接有第二壓縮彈簧,且解鎖桿的下方設置有固定軸,所述卡勾通過解鎖繩與防滲蓋相連接,所述防滲蓋的內部連接有充氣筒,且充氣筒的上表面設置有氣流孔。
優(yōu)選的,所述設備安置倉采用螺紋連接的方式與溶液混合箱相連接,且設備安置倉的結構形狀為圓柱形。
優(yōu)選的,所述溶液混合箱的左右兩側面均為凹陷結構,且其左右兩側均設置有防滑硅膠顆。
優(yōu)選的,所述溶液混合箱為轉動結構,且溶液混合箱螺紋連接的方式與混合箱蓋相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軸承采用焊接方式與溶液混合箱相連接,且軸承設置于溶液混合箱的內部。
優(yōu)選的,所述扇葉的個數為三個,且扇葉等角度分布于扇葉轉軸的外側,且扇葉為轉動結構。
優(yōu)選的,所述充氣筒安置槽的內徑大于充氣筒的外徑,且充氣筒安置槽的深度與充氣筒的高度相等。
優(yōu)選的,所述解鎖桿上端的高度低于防滲蓋上表面的高度,且解鎖桿通過第二壓縮彈簧與防滲蓋相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解鎖繩搭設在固定軸的上表面,且固定軸的高度高于解鎖繩兩端的高度。
優(yōu)選的,所述充氣筒為彈性結構,且充氣筒采用卡合的方式與防滲蓋相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該可檢測天然氣泄露的裝置采用圓形孔、扇葉轉軸、扇葉、防滑硅膠顆、轉軸、第一壓縮彈簧、磁鐵、吸水布、防滲蓋和充氣筒的設計,圓形孔、扇葉轉軸和扇葉構成的混合葉片,能夠增加驅動電機的攪拌速率,便于節(jié)約資源以及保證驅動電機正常使用壽命,防滑硅膠顆能夠避免使用者手滑,摔壞該檢測裝置,轉軸的設計使第一卡夾和第二卡夾與溶液混合箱能夠相對轉動,便于使用者在其雙手不便操作的區(qū)域操作該檢測裝置,第一壓縮彈簧和磁鐵的設計,能夠保證第一卡夾和第二卡夾具有相互吸引的趨向性,避免第一卡夾和第二卡夾被異物頂壞,吸水布的設計能夠便于該檢測裝置把肥皂液均勻涂抹在天然氣管道的外表面,防滲蓋的設計,能夠避免該裝置在未使用時,肥皂液溢出,避免造成肥皂液不必要的浪費,充氣筒的設計,便于使用者通過向溶液混合箱內充氣,增加溶液混合箱內部氣壓,使肥皂液流入吸水布,圓形孔、扇葉轉軸、扇葉、防滑硅膠顆、轉軸、第一壓縮彈簧、磁鐵、吸水布、防滲蓋和充氣筒的設計,能夠減小天然氣檢測裝置的成本,有利于全民對天然氣泄露進行檢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混合葉片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第一卡夾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防滲蓋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防滲蓋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充氣筒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7,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可檢測天然氣泄露的裝置,包括設備安置倉1、第一卡夾18、第二卡夾19、防滲蓋24和卡勾28,設備安置倉1的外表面安裝有驅動電機開關2,且設備安置倉1的右端連接有溶液混合箱3,設備安置倉1采用螺紋連接的方式與溶液混合箱3相連接,且設備安置倉1的結構形狀為圓柱形,便于維修人員維修,且方便使用者握持,溶液混合箱3的左右兩側面均為凹陷結構,且其左右兩側均設置有防滑硅膠顆11,方便使用者握緊該檢測裝置,防止該檢測裝置在使用者手掌上滑動,溶液混合箱3為轉動結構,且溶液混合箱3螺紋連接的方式與混合箱蓋14相連接,便于使用者在不便操作的區(qū)域使用者該檢測裝置,有利于混合箱蓋14密封肥皂液,避免肥皂液濺到使用者手掌上,造成使用者握不住溶液混合箱3,設備安置倉1的內部安裝有驅動電機4,且驅動電機4通過連接軸5與軸承6相連接,軸承6采用焊接方式與溶液混合箱3相連接,且軸承6設置于溶液混合箱3的內部,能夠減小連接軸5轉動的阻力,有利于連接軸5轉動,連接軸5的外側安裝有混合葉片7,且混合葉片7的外表面設置有圓形孔8,圓形孔8的內部安裝有扇葉轉軸9,且扇葉轉軸9的外表面安裝有扇葉10,扇葉10的個數為三個,且扇葉10等角度分布于扇葉轉軸9的外側,且扇葉10為轉動結構,有利于增加混合葉片7的攪拌速率,減小驅動電機4的工作時常,既能夠節(jié)約資源,且能夠保證驅動電機4的正常使用壽命,溶液混合箱3的上表面設置有充氣筒安置槽12和混合箱蓋14,且充氣筒安置槽12的下底面設置有氣流連接孔13,充氣筒安置槽12的內徑大于充氣筒31的外徑,且充氣筒安置槽12的深度與充氣筒31的高度相等,便于使用者操作充氣筒31,使肥皂液進入吸水布22,第一卡夾18和第二卡夾19之間通過第一壓縮彈簧17相連接,且第一壓縮彈簧17的左端通過轉軸15與溶液混合箱3相連接,第一卡夾18和第二卡夾19的末端均設置有磁鐵20,且第一卡夾18和第二卡夾19的外表面均通過導液管16與溶液混合箱3相連接,第一卡夾18和第二卡夾19的內端均設置有滑槽21,且第一卡夾18和第二卡夾19的內表面設置有吸水布22和卡孔23,防滲蓋24的上表面設置有凹槽25,且凹槽25的內部安裝有解鎖桿26,解鎖桿26的外表面連接有第二壓縮彈簧27,且解鎖桿26的下方設置有固定軸30,解鎖桿26上端的高度低于防滲蓋24上表面的高度,且解鎖桿26通過第二壓縮彈簧27與防滲蓋24相連接,能夠避免使用者誤解鎖以及解鎖桿26在重力作用下自解鎖,卡勾28通過解鎖繩29與防滲蓋24相連接,解鎖繩29搭設在固定軸30的上表面,且固定軸30的高度高于解鎖繩29兩端的高度,有利于使用者通過壓下解鎖桿26解鎖,防滲蓋24的內部連接有充氣筒31,且充氣筒31的上表面設置有氣流孔32,充氣筒31為彈性結構,且充氣筒31采用卡合的方式與防滲蓋24相連接,便于使用者通過擠壓的方式為溶液混合箱3內充氣,使肥皂液進入吸水布22。
工作原理:在使用該可檢測天然氣泄露的裝置時,首先攜帶該可檢測天然氣泄露的裝置至天然氣管道旁,并通過旋轉的方式打開混合箱蓋14,向溶液混合箱3內倒入肥皂粉和水,再通過旋轉的方式關閉混合箱蓋14,然后打開驅動電機開關2,使肥皂粉和水的混合液被攪拌均勻,形成肥皂液,再從混合箱蓋14的上表面取出充氣筒31,并通過氣流孔32與氣流連接孔13密封連接,使充氣筒31安裝在充氣筒安置槽12內,最后通過按下解鎖桿26取下防滲蓋24,并使第一卡夾18和第二卡夾19卡合在天然氣管道上,同時反復向下擠壓充氣筒31,使肥皂液進入吸水布22,再通過拖動溶液混合箱3使第一卡夾18和第二卡夾19在天然氣管道外側來回滾動,使肥皂液均勻涂抹在天然氣管道上,若有氣泡產生,則該處天然氣泄露,這就是該可檢測天然氣泄露的裝置的使用過程。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