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自動化測試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接點測序裝置。
背景技術:
斷路器是用于切斷電路、接通負荷電路以及切斷故障電路的一種開關,其能夠防止事故擴大,保證安全運行,所以斷路器被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變電站中,常會用到高壓斷路器來保證變電站的安全運行。
其中,高壓斷路器有多種形式,液壓形式的高壓斷路器是較常用的一種,對于液壓形式的高壓斷路器,只有滿足一定的液壓壓力時高壓斷路器才能夠正常工作,所以其自身設置有多個不同壓力的報警接點,如閉鎖重合閘連接點、閉鎖合閘連接點以及閉鎖分閘接點等,上述的報警接點在液壓壓力不斷下降的過程中會依次連接,進而實現(xiàn)報警功能,提示工作人員進行維修或者更換,所以在新建變電站調試的過程中,一定要對高壓斷路器進行自身信號的單體檢測,已防止因高壓斷路器內部報警接點連接錯位,而產(chǎn)生錯誤的報警指示,誤導工作人員進行錯誤的操作,防止產(chǎn)生意外事故。
但是,現(xiàn)有技術中對液壓式高壓斷路器的各個報警接點的測試都是人工操作,是通過工作人員逐步降低供給高壓斷路器的液壓壓力來對上述報警接點進行測試,測試過程時間長,測試過程操作繁雜,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結構的接點測序裝置,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其能夠自動、快速的對液壓式高壓斷路器的報警接點的連接順序進行測序。
本發(fā)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依據(jù)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接點測序裝置,其包括:
公共端接線柱和n個接線柱,所述公共端接線柱用于連接斷路器的公共連接端,所述n個接線柱的第一接線柱到第n接線柱,依次用于與斷路器在驅動壓力下降過程中依次報警的m個報警連接點連接;
測序電路,所述測序電路包括n條邏輯電路,每條邏輯電路包括n條支路,n條所述邏輯電路中第一邏輯電路輸入端到第n邏輯電路輸入端依次與第一接線柱到第n接線柱連接,每條所述支路均設置有繼電器,所述繼電器包含n個常閉開關和至少一個常開開關;
顯示模塊,所述顯示模塊分別與第一邏輯電路輸出端到第n邏輯電路輸出端連接,用于顯示第一邏輯電路到第n邏輯電路的連通順序;
其中,所述第一邏輯電路第一支路的繼電器輸入端與第一接線柱連接,所述第一邏輯電路第一支路的繼電器的一個常閉開關設置在第一邏輯電路的第二支路輸入端,所述第一邏輯電路第一支路的繼電器的n-1個常閉開關分別設置在第二邏輯電路第一支路上到第n邏輯電路第一支路上,以此連接方式類推到第一邏輯電路第n-1支路,所述第一邏輯電路的第n支路輸入端與所述第一邏輯電路第n-1支路的繼電器的一個常閉開關連接,所述第一邏輯電路第一支路的繼電器的常開開關到第n支路的繼電器的常開開關組成第一邏輯電路的輸出端;
并且,第二邏輯電路到第n邏輯電路按照所述第一邏輯電路的邏輯方式進行設置;
其中,n為大于等于3的正整數(shù),m為大于等于2小于等于n的正整數(shù)。
本發(fā)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采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xiàn)。
優(yōu)選的,前述的接點測序裝置,其中所述接線柱的數(shù)量為4個,所述4個接線柱的第一接線柱用于與斷路器的閉鎖重合閘報警連接點連接,第二接線柱用于與斷路器的閉鎖合閘報警連接點連接,第三接線柱用于與斷路器的第一閉鎖分閘報警連接點連接,第四接線柱用于與斷路器的第二閉鎖分閘報警連接點連接。
優(yōu)選的,前述的接點測序裝置,其中所述測序電路包括4條邏輯電路,每條邏輯電路包括4條支路,所述第一邏輯電路輸入端到第4邏輯電路輸入端依次與第一接線柱到第4接線柱連接;
所述繼電器包含4個常閉開關和至少一個常開開關。
優(yōu)選的,前述的接點測序裝置,其中每條所述支路上設置有兩個繼電器,兩個所述繼電器串聯(lián)在一起,所述繼電器為兩開兩閉繼電器。
優(yōu)選的,前述的接點測序裝置,其中所述顯示模塊包括n個bcd譯碼器和n個數(shù)碼顯示管;
n個所述bcd譯碼器的輸入端分別與所述n個邏輯電路的輸出端連接,n個所述bcd譯碼器的輸出端分別與n個所述數(shù)碼顯示管連接,用于將測序電路的n條邏輯電路的導通順序通過數(shù)碼顯示管顯示出來。
優(yōu)選的,前述的接點測序裝置,其中所述顯示模塊包括4個bcd譯碼器和4個數(shù)碼顯示管;
4個所述bcd譯碼器的輸入端分別與所述4個邏輯電路的輸出端連接,4個所述bcd譯碼器的輸出端分別與4個所述數(shù)碼顯示管連接,用于將斷路器的閉鎖重合閘報警連接點、斷路器的閉鎖合閘報警連接點、斷路器的第一閉鎖分閘報警連接點以及斷路器的第二閉鎖分閘報警連接點的導通順序顯示出來。
優(yōu)選的,前述的接點測序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邏輯電路的輸出端包括所述第一邏輯電路第一支路的繼電器的常開開關到第4支路的繼電器的常開開關;
其中,所述第一邏輯電路第三支路的繼電器的常開開關輸出端通過連接第一二極管,與所述第一邏輯電路第一支路的繼電器的常開開關輸出端連接,之后與所述bcd譯碼器的輸入端連接;
且,所述第一邏輯電路第三支路的繼電器的常開開關輸出端通過連接第二二極管,與所述第一邏輯電路第二支路的繼電器的常開開關輸出端連接,之后與所述bcd譯碼器的輸入端連接;
所述第二邏輯電路的輸出端到第四邏輯電路的輸出端與bcd譯碼器輸入端的連接方式,按照所述第一邏輯電路的輸出端與bcd譯碼器輸入端的連接方式設置。
優(yōu)選的,前述的接點測序裝置,其還包括:
電源,所述電源與所述測序電路和顯示模塊連接,用于為所述接點測序裝置供電。
優(yōu)選的,前述的接點測序裝置,其中所述電源為直流電源,通過干電池供電。
優(yōu)選的,前述的接點測序裝置,其還包括:
殼體,所述公共端接線柱和n個接線柱均設置在所述殼體外表面上,所述測序電路設置在所述殼體內部,所述顯示模塊設置在所述殼體的外表面上,所述電源設置在所述殼體的內部。
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接點測序裝置至少具有下列優(yōu)點:
本發(fā)明技術方案中,接點測序裝置設置有n個接線柱,并在測序電路的配合下,可以對報警接點數(shù)量為m的斷路器的報警接點進行連接順序的檢測。相比于現(xiàn)有技術中,對液壓式高壓斷路器的各個報警接點的測試都是人工操作,是通過工作人員逐步降低供給高壓斷路器的液壓壓力來對上述報警接點進行測試,測試過程時間長,測試過程操作繁雜,效率低下。而本發(fā)明提供的接點測序裝置,其能夠直接將斷路器的液壓壓力從最佳工作壓力降到零壓力,然后通過本發(fā)明提供的接點測序裝置,一次性的將所有斷路器的報警接點的連接順序檢測出來,檢測速度快,效率高,且在檢測的過程中無需工作人員操作,自動化程度高。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接點測序裝置的電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接點測序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接點測序裝置的測序電路的連接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接點測序裝置的顯示模塊的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為達成預定發(fā)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jù)本發(fā)明提出的接點測序裝置其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在下述說明中,不同的“一實施例”或“實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實施例。此外,一或多個實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結構、或特點可由任何合適形式組合。
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提出的一種接點測序裝置,其包括:公共端接線柱1和n個接線柱2、測序電路3以及顯示模塊4;公共端接線柱1用于連接斷路器7的公共連接端71,n個接線柱2的第一接線柱到第n接線柱,依次用于與斷路器7在驅動壓力下降過程中依次報警的m個報警連接點連接;測序電路3包括n條邏輯電路,每條邏輯電路包括n條支路,n條邏輯電路中第一邏輯電路輸入端到第n邏輯電路輸入端依次與第一接線柱到第n接線柱連接,每條支路均設置有繼電器,繼電器包含n個常閉開關和至少一個常開開關;顯示模塊分別與第一邏輯電路輸出端到第n邏輯電路輸出端連接,用于顯示第一邏輯電路到第n邏輯電路的連通順序;其中,第一邏輯電路第一支路的繼電器輸入端與第一接線柱連接,第一邏輯電路第一支路的繼電器的一個常閉開關設置在第一邏輯電路的第二支路輸入端,第一邏輯電路第一支路的繼電器的n-1個常閉開關分別設置在第二邏輯電路第一支路上到第n邏輯電路第一支路上,以此連接方式類推到第一邏輯電路第n-1支路,第一邏輯電路的第n支路輸入端與第一邏輯電路第n-1支路的繼電器的一個常閉開關連接,第一邏輯電路第一支路的繼電器的常開開關到第n支路的繼電器的常開開關組成第一邏輯電路的輸出端;并且,第二邏輯電路到第n邏輯電路按照第一邏輯電路的邏輯方式進行設置;其中,n為大于等于3的正整數(shù),m為大于等于2小于等于n的正整數(shù)。
具體的,本發(fā)明提供的接點測序裝置,其能夠對報警連接點數(shù)量小于等于n的斷路器進行報警連接點連通的順序進行測序。本發(fā)明提供的接點測序裝置的使用方式及使用原理:首先將斷路器的多個報警連接點按照其連通時壓力從大到小的順序分與第一接線柱到第n接線柱連接;然后對斷路器進行打壓蓄能;當蓄能結束后,對斷路器進行撤壓,使斷路器從正常的工作壓力一直降到零壓力,在此過程中斷路器的m個報警連接接點分別連通,每當連通一個報警連接點,其對應的連接柱后面連接的邏輯電路就會連通,在邏輯電路依次連通的過程中,第一個連通的第p邏輯電路(p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數(shù))其第一支路就會連通,同時其第一支路上的繼電器都連通,此時該第一支路上繼電器的常閉開關就會打開,常開開關就會關閉,即除了第p邏輯電路的其它邏輯電路的第一支路全部被斷開,第p邏輯電路的第二支路到最后一個支路也會被斷開,最后位于輸出端的第p邏輯電路的第一支路的繼電器常開開關閉合,輸出信號,在顯示模塊中對應的顯示出來,例如顯示數(shù)字1;以上述方式類推,斷路器的m個報警連接接點對應連接的邏輯電路分別被連通,每個邏輯電路連通時的順序通過顯示模塊顯示出來,進而實現(xiàn)對m個報警連接點連通順序的測量;最后對比斷路器的m個報警點連通的順序是否與壓力下降過程中斷路器報警點的順序相同,如果出現(xiàn)不同則證明該斷路器內部線路連接出錯,同時可以根據(jù)測序的結果推斷出哪兩個報警點之間連接錯誤,可以指導后續(xù)對斷路器的維修。
本發(fā)明技術方案中,接點測序裝置設置有n個接線柱,并在測序電路的配合下,可以對報警接點數(shù)量為m的斷路器的報警接點進行連接順序的檢測。相比于現(xiàn)有技術中,對液壓式高壓斷路器的各個報警接點的測試都是人工操作,是通過工作人員逐步降低供給高壓斷路器的液壓壓力來對上述報警接點進行測試,測試過程時間長,測試過程操作繁雜,效率低下。而本發(fā)明提供的接點測序裝置,其能夠直接將斷路器的液壓壓力從最佳工作壓力降到零壓力,然后通過本發(fā)明提供的接點測序裝置,一次性的將所有斷路器的報警接點的連接順序檢測出來,檢測速度快,效率高,且在檢測的過程中無需工作人員操作,自動化程度高。
如圖2所示,在具體實施當中,其中最佳的接線柱數(shù)量為4個,4個接線柱的第一接線柱21用于與斷路器7的閉鎖重合閘報警連接點72連接,第二接線柱22用于與斷路器7的閉鎖合閘報警連接點73連接,第三接線柱23用于與斷路器7的第一閉鎖分閘報警連接點74連接,第四接線柱24用于與斷路器7的第二閉鎖分閘報警連接點75連接。
具體的,由于現(xiàn)有技術中常用的液壓式的斷路器多為4個報警連接點的結構,所以最佳的是將接線柱的數(shù)量設置成4個;同時在本發(fā)明提供的接點測序裝置中設置4個邏輯電路,能夠使本發(fā)明提供的接點測序裝置體積更小,便于用戶攜帶和操作。
在具體實施當中,一個較佳的實施例是接點測序裝置具有4個接線柱的結構形式,如圖3所示,測序電路最佳的是包括4條邏輯電路,每條邏輯電路包括4條支路,第一邏輯電路31、第二邏輯電路32、第三邏輯電路33以及第四邏輯電路34的輸入端依次與第一接線柱21、第二接線柱22、第三接線柱23以及第四接線柱24連接;繼電器包含4個常閉開關和至少一個常開開關。如圖3和圖4所示,顯示模塊4分別與第一邏輯電路31、第二邏輯電路32、第三邏輯電路33以及第四邏輯電路34的輸出端連接,用于顯示第一邏輯電路31到第四邏輯電路34的連通順序;其中,第一邏輯電路31的第一支路311的繼電器輸入端與第一接線柱21連接,第一邏輯電路31的第一支路311的繼電器的一個常閉開關設置在第一邏輯電路31的第二支路312輸入端,第一邏輯電路31的第一支路311的繼電器的3個常閉開關分別設置在第二邏輯電路32第一支路上到第四邏輯電路34第一支路上,以此連接方式類推到第一邏輯電路31的第三支路313,第一邏輯電路31的第四支路314輸入端與第一邏輯電路31的第三支路313的繼電器的一個常閉開關連接,第一邏輯電路31的第一支路311的繼電器的常開開關,到第一邏輯電路31的第四支路314的繼電器的常開開關組成第一邏輯電路31的輸出端;并且,第二邏輯電路32到第四邏輯電路34按照第一邏輯電路31的邏輯方式進行設置。
根據(jù)上述邏輯方式,可得到具體如圖3所示的測序電路,其中第一邏輯電路31的第一支路311包括兩個串聯(lián)的繼電器1a1和1a2,兩個繼電器1a1和1a2包括兩個常閉開關1a1、兩個常閉開關1a2,這些開關的連接方式如圖3所示;第一邏輯電路31的第二支路312包括兩個串聯(lián)的繼電器2a1和2a2,兩個繼電器2a1和2a2包括兩個常閉開關2a1和兩個常閉開關2a2,同樣這些常閉開關的連接方式也可從圖3中顯示出來;第一邏輯電路31的第三支路313包括兩個串聯(lián)的繼電器3a1和3a2,兩個繼電器3a1和3a2包括兩個常閉開關3a1和兩個常閉開關3a2,這些常閉開關的連接方式也可從圖3中顯示出來;第一邏輯電路31的第四支路314包括兩個串聯(lián)的繼電器4a1和4a2,兩個繼電器4a1和4a2;綜上是第一邏輯電路31的連接方式,第二邏輯電路32、第三邏輯電路33以及第四邏輯電路34的邏輯連接方式均與第一邏輯電路31相同,如圖3所示第二邏輯電路32、第三邏輯電路33以及第四邏輯電路34中的繼電器連接方式與第一邏輯電路31完全相同,僅是繼電器的名稱以及繼電器開關的名稱不同,這些均可對應圖3進行了解,此處不再對第二邏輯電路32、第三邏輯電路33以及第四邏輯電路34中的繼電器連接方式做過多的描述。
進一步的,針對含有4個支路的邏輯電路,每條支路上最好設置有兩個繼電器,兩個繼電器串聯(lián)在一起,繼電器為兩開兩閉繼電器,因為兩開兩閉的繼電器是常用的繼電器,其體積小、價格便宜,這樣通過兩開兩閉繼電器構成的邏輯電路整體體積小,即使4個邏輯電路加起來繼電器的數(shù)量才32個,進而使測序電路的整體體積小,使接點測序裝置的整體體積小,便于用戶的攜帶,使用起來更加方便。
如圖4所示,在具體實施當中,其中顯示模塊4包括n個bcd譯碼器41和n個數(shù)碼顯示管42;n個所述bcd譯碼器41的輸入端分別與n個邏輯電路的輸出端連接,n個bcd譯碼器41的輸出端分別與n個數(shù)碼顯示管42連接,用于將測序電路的n條邏輯電路的導通順序通過數(shù)碼顯示管42顯示出來??梢酝ㄟ^使用bcd譯碼器來處理邏輯電路連通時的信號,本發(fā)明接點測序裝置使用的bcd譯碼器是現(xiàn)有技術中常用的譯碼器,可以直接市場采購。
進一步的顯示模塊最佳的結構形式,是與上述測序裝置具有4個接線柱的結構形式相適配的結構形式,即與含有4個邏輯電路的測序電路相匹配的顯示模塊。如圖4所示,在具體實施當中,對于上述的4個邏輯電路的情況下,其中顯示模塊4也要包括4個bcd譯碼器41和4個數(shù)碼顯示管42;4個bcd譯碼器41的輸入端分別與4個邏輯電路的輸出端連接,4個bcd譯碼器41的輸出端分別與4個數(shù)碼顯示管42連接,用于將斷路器的閉鎖重合閘報警連接點、斷路器的閉鎖合閘報警連接點、斷路器的第一閉鎖分閘報警連接點以及斷路器的第二閉鎖分閘報警連接點的導通順序顯示出來。具體的,4個bcd譯碼器對應與4個邏輯電路,主要應用于對具有4個報警連接點的斷路器進行測序工作,bcd譯碼器通過接收4個邏輯電路的不同支路導通的電信號,進行譯碼工作,然后驅動數(shù)碼顯示管顯示不同支路對應的順序數(shù)字,數(shù)碼顯示管分別顯示1-4這4個數(shù)字。
進一步的,由于顯示模塊是用于顯示測序電路的測序結果的,所以如圖3和圖4所示,在具體實施當中,其中所述第一邏輯電路31的輸出端包括第一邏輯電路31的第一支路311的繼電器1a1的常開開關1a1、第一邏輯電路31的第二支路312的繼電器2a1的常開開關2a1、第一邏輯電路31的第三支路313的繼電器3a1的常開開關3a1以及第一邏輯電路31的第四支路314的繼電器4a1的常開開關4a1,這些常開開關作為第一邏輯電路31的輸出端,其連接方式如圖4所示,同樣第二邏輯電路32、第三邏輯電路33以及第四邏輯電路34的輸出端也是由其自身的繼電器的常開開關組成,輸出端的連接方式也與第一邏輯電路31的連接方式相同,如圖4中所示僅僅是常開開關的名稱不同,此處不做詳細介紹,可對比圖3和圖4得到具體連接方式。
并且,第一邏輯電路31的輸出端到第四邏輯電路34的輸出端與bcd譯碼器的連接方式均相同,這4個邏輯電路的輸出端均通過同樣的連接方式將4個連接端捏合成3個連接端之后以bcd譯碼器41連接。例如,第一邏輯電路31的第三支路313的繼電器3a1的常開開關3a1通過連接第一二極管之后,與第一邏輯電路31的第一支路311的繼電器1a1的常開開關1a1輸出端連接,之后與bcd譯碼器41的輸入端連接,且第一邏輯電路31的第三支路313的繼電器3a1的常開開關3a1輸出端通過連接第二二極管后,與第一邏輯電路31的第二支路312的繼電器2a1的常開開關2a1輸出端連接,然后與bcd譯碼器41的輸入端連接;第二邏輯電路32到第四邏輯電路34的輸出端的捏合方式相同,可參考圖4的連接方式,此處不再做具體描述。
如圖1、圖3和圖4所示,在具體實施當中,接點測序裝置還包括:電源5,電源5與測序電路3和顯示模塊4連接,用于為接點測序裝置供電;電源5為直流電源,通過干電池供電。
具體的,為了使接點測序裝置能夠攜帶,使其在任何場合都能工作,需要為接點測序裝置設置能夠攜帶的電源,由于本發(fā)明提供的接點測序裝置中僅涉及多個繼電器、bcd譯碼器以及數(shù)碼顯示管,所以本發(fā)明提供的接點測序裝置需要的電壓小,電流也小,所以可以通過使用多個串聯(lián)的干電器為其供電。
如圖2所示,在具體實施當中,接點測序裝置還包括:殼體6,公共端接線柱1和n個接線柱2均設置在殼體6外表面上,測序電路設置在殼體6內部,顯示模塊設置在殼體6的外表面上,電源設置在殼體6的內部。
具體的,使用殼體將需要通電連接的測序電路以及電源承裝起來,能夠有效的保護測序電路和電源,同時能夠將所有部件集于一體,是接點測序裝置便于攜帶和移動;該殼體可以使用金屬材料制造也可使用塑膠材料制造,且該殼體的外形結構可不做限定。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fā)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