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車輛電池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蓄電池檢測結構和車輛。
背景技術:
1、隨著車輛技術的發(fā)展,車輛上通常會配置一個12v的鉛酸蓄電池,在發(fā)動機未工作或動力電池未工作的狀態(tài)下,通過鉛酸蓄電池給必須的用電設備供電(如起動機,點火系統(tǒng),車燈,vcu等)。
2、為了保證蓄電池的安全或是延長電池壽命,車輛12v鉛酸蓄電池需要配備智能蓄電池傳感器(ibs,inteligent?battery?sensor),ibs是車輛啟停、智能充放電功能實現(xiàn)的關鍵部件,一方面,ibs可以通過測量蓄電池的電壓、電流、溫度等,以分析蓄電池的狀態(tài)(充電狀態(tài),功能狀態(tài),健康狀態(tài)),另一方面,在發(fā)現(xiàn)蓄電池存在潛在故障時,能夠及時上報故障。
3、現(xiàn)有技術中,ibs直接安裝在蓄電池的負極柱上,ibs的pcb、接插件等部分會伸出負極柱,在車輛行駛過程中的震動會導致ibs的連接處疲勞受損發(fā)生斷裂,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ibs的連接處容易疲勞受損發(fā)生斷裂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蓄電池檢測結構,能夠避免ibs的連接處疲勞受損,提高ibs的穩(wěn)固性,降低針對連接處進行加強設計的成本。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公開了一種蓄電池檢測結構,包括:
3、傳感器,所述傳感器包括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
4、第一柔性電連接部,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部電連接,所述第二端用于與用電設備電連接;
5、第二柔性電連接部,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與所述第二連接部電連接,所述第四端用于與蓄電池的負極電連接,所述傳感器串聯(lián)設于所述第一柔性電連接部與所述第二柔性電連接部之間。
6、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傳感器(例如ibs)串聯(lián)設于第一柔性電連接部與第二柔性電連接部之間,并通過第二柔性電連接部與蓄電池的負極電連接,第二柔性電連接部不會因為車輛行駛過程中的振動而出現(xiàn)疲勞受損,因此無需針對第二柔性電連接部進行加強設計,既能夠保證傳感器穩(wěn)定地與蓄電池的負極電連接,又能夠降低傳感器的生產(chǎn)成本。
7、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公開了一種蓄電池檢測結構,所述第一柔性電連接部包括第一線纜,所述第二柔性電連接部包括第二線纜,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為所述第一線纜的兩端,所述第三端和第四端為所述第二線纜的兩端;其中,所述第一連接部與所述第一端可拆卸連接;和/或,所述第二連接部與所述第三端可拆卸連接。
8、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將傳感器串聯(lián)設于第一線纜與第二線纜之間,并通過第二線纜與蓄電池的負極電連接,在能夠實現(xiàn)保證傳感器穩(wěn)定地與蓄電池的負極電連接等基礎上,采用電纜還能進一步降低成本;
9、此外,第二連接部與第三端可拆卸連接,可以為傳感器提供模塊化地設計,通過更換第二柔性電連接部即可實現(xiàn)與不同的蓄電池電連接,使ibs具有更高的通用性,并且第一連接部也可以與第一端可拆卸連接,也可以通過更換第一柔性電連接部以實現(xiàn)與不同用電設備電連接,進一步提高ibs的通用性。
10、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公開了一種蓄電池檢測結構,所述第一連接部和所述第一端通過螺栓連接;和/或,所述第二連接部與所述第三端通過螺栓連接。
11、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螺栓連接實現(xiàn)前述可拆卸連接,能夠進一步降低生產(chǎn)成本。
12、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公開了一種蓄電池檢測結構,所述傳感器包括殼體,所述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二連接部與所述殼體一體成型。
13、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連接部、第二連接部與殼體一體成型,因此能夠避免采用現(xiàn)有技術中在傳感器上使用焊接工藝來實現(xiàn)第一連接部或者第二連接部與殼體的固定連接,從而能夠降低工藝復雜程度以及生產(chǎn)成本。
14、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公開了一種蓄電池檢測結構,所述傳感器包括測溫部,所述測溫部與所述蓄電池的負極通過第三柔性電連接部電連接,用于直接測量所述蓄電池的溫度。
15、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測溫部與蓄電池的負極通過第三柔性電連接部電連接,以便直接測量電池的溫度,以獲得更加精確的溫度測量值。
16、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公開了一種蓄電池檢測結構,所述傳感器包括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內間隔設有第一引腳、第二引腳、第三引腳和第四引腳,所述第一引腳用于與蓄電池的正極電連接,所述第二引腳用于與蓄電池的負極電連接,所述測溫部通過所述第三引腳、所述第四引腳與蓄電池的負極電連接,所述第三柔性電連接部包括連接線,所述第一引腳、所述第二引腳、所述第三引腳和所述第四引腳均通過所述連接線與所述蓄電池電連接。
17、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一方面,通過連接線、第一柔性電連接部和第二柔性電連接部來實現(xiàn)將傳感器接入蓄電池,能夠使傳感器的安裝位置更加靈活,不必將傳感器直接安裝于蓄電池負極柱;另一方面,由于本技術將傳感器串聯(lián)設于第一柔性電連接部與第二柔性電連接部之間,無需考慮傳感器的安裝位置等因素的限制,因此能夠在傳感器上設置第一引腳、第二引腳、第三引腳和第四引腳,測溫部通過第三引腳、第四引腳與蓄電池的負極電連接,直接測量蓄電池負極的溫度,以獲得更加精確的溫度測量值。
18、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公開了一種蓄電池檢測結構,所述傳感器包括ibs,所述ibs串聯(lián)設于所述第一柔性電連接部與所述第二柔性電連接部之間,用于測量蓄電池的電壓、電流和溫度。
19、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將ibs串聯(lián)設于所述第一柔性電連接部與所述第二柔性電連接部之間,能夠穩(wěn)定地獲得蓄電池的電壓、電流和溫度值,不必擔心ibs與蓄電池的連接因為車輛振動等原因輕易失效。
20、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公開了一種蓄電池檢測結構,所述第二柔性電連接部包括第一直線段、弧形過渡段以及第二直線段,所述第一直線段、所述弧形過渡段以及所述第二直線段依次相連,所述第一直線段與所述傳感器連接,所述第二直線段用于與蓄電池的負極連接。
21、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直線段、弧形過渡段以及第二直線段共同組成第二柔性電連接部,通過采用弧形過渡段以減少第二柔性電連接部在水平方向上的空間占用;此外,由于第二柔性電連接部具有柔韌性,因此弧形過渡段、第一直線段和第二直線段能夠便捷地相互轉換,以適應車輛內部的空間布置。
22、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還公開了一種車輛,所述車輛至少包括上述任一實施方式中的蓄電池檢測結構,所述車輛包括蓄電池和用電設備,所述蓄電池的負極與所述蓄電池檢測結構的第四端電連接,所述用電設備與所述第二端電連接,所述蓄電池檢測結構串聯(lián)設于所述蓄電池與所述用電設備之間。
23、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能夠降低車輛在蓄電池檢測上的成本,且蓄電池的安全性能夠得到保障。
24、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公開了一種車輛,所述蓄電池具有正極接線柱和負極接線柱,所述負極接線柱與所述第四端電連接,且能夠用于與第三柔性電連接部電連接,所述用電設備與所述第二端可拆卸連接。
25、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二柔性電連接部與第三柔性電連接部均與車輛的蓄電池電連接,無需將ibs直接安裝至蓄電池的負極連接柱,能夠增強ibs與蓄電池連接的穩(wěn)定性;并且,用電設備與第二端可拆卸連接,能夠提高第一柔性電連接部的通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