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頻率范圍可調的線性驅動式扭矩傳感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傳感器,具體是指一種頻率范圍可調的線性驅動式扭矩傳感器。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扭矩測量技術已經成為測試技術的新分支。扭矩測量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大到飛機、般舶、鉆井、發(fā)電設備和冶金礦山設備等,小到微電機、家用電器和鐘表等。扭矩測量是各種機械新產品開發(fā)、質量檢驗、優(yōu)化控制、工況監(jiān)測和故障診斷等必不可少的內容。準確的扭矩測量對縮短現(xiàn)代機械設備的研制周期、提高設備性能、降低研制費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0003]傳統(tǒng)的扭矩傳感器無法對其采集到的信號頻率進行調整,因此其所輸出的信號頻率只固定在一定的范圍,這樣則不利于外界設備接收,使其適用范圍減小。
【發(fā)明內容】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傳統(tǒng)的扭矩傳感器無法對信號頻率進行調整的缺陷,提供一種頻率范圍可調的線性驅動式扭矩傳感器。
[0005]本發(fā)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xiàn):一種頻率范圍可調的線性驅動式扭矩傳感器,主要由扭力軸、顯示儀,設置在扭力軸上的集流環(huán),粘貼在扭力軸上且與集流環(huán)相連接的應變片,與集流環(huán)相連接的振蕩器和信號鎖相處理系統(tǒng),與信號鎖相處理系統(tǒng)相連接的耦合電路,與耦合電路相連接的線性驅動電路,在線性驅動電路和顯示儀之間還設置有調頻電路;所述調頻電路由三極管VT12,三極管VT13,負極與三極管VT12的基極相連接、正極則作為電路一輸入極的極性電容C12,負極與三極管VT13的基極相連接、正極則經電阻R24后與三極管VT12的基極相連接的極性電容C13,負極與三極管VT13的集電極相連接、正極則作為電路另一輸入極的極性電容C15,一端與極性電容C13的正極相連接、另一端則與極性電容C15的正極相連接的電阻R23,P極與三極管VT12的集電極相連接、N極則經電阻R25后與極性電容C15的正極相連接的二極管D13,負極與三極管VT12的發(fā)射極相連接、正極則經電阻R26后與極性電容C15的正極相連接的極性電容C14,與極性電容C15相并聯(lián)的可調電容C16,N極與三極管VT13的發(fā)射極相連接、P極則與三極管VT12的發(fā)射極相連接的二極管D14,以及正極與三極管VT13的發(fā)射極相連接、負極則經電感L6后與極性電容C15的正極相連接的可調電容C17組成;所述三極管VT12的發(fā)射極與極性電容C12的正極相連接、集電極與極性電容C13的正極相連接。
[0006]進一步的,所述線性驅動電路由三極管VT9,三極管VT10,三極管VT11,場效應管Q3,單向晶閘管D10,N極經二極管D12后與三極管VTll的發(fā)射極相連接、P極則順次經極性電容C10、電阻R20、電阻R21后與單向晶閘管DlO的P極相連接的穩(wěn)壓二極管D11,一端與三極管VT9的發(fā)射極相連接、另一端與穩(wěn)壓二極管Dll的N極相連接的電感L5,一端與三極管VT9的發(fā)射極相連接、另一端與三極管VTll的基極相連接的電阻R22,以及正極與三極管VTll的集電極相連接、負極則與三極管VTlO的集電極相連接的極性電容Cll組成;所述三極管VT9的基極與電阻R20和電阻R21的連接點相連接、集電極與單向晶閘管DlO的N極相連接、發(fā)射極則與電阻R20和極性電容ClO的連接點相連接;所述場效應管Q3的漏極與三極管VT9的發(fā)射極相連接、其柵極則與單向晶閘管Dl的控制極相連接、源極與三極管VTlO的發(fā)射極相連接;三極管VTlO的集電極與單向晶閘管DlO的P極相連接、基極則與三極管VTll的基極相連接。
[0007]所述的耦合電路由三極管VT7,三極管VT8,單向晶閘管D9,N極經電阻18后與三極管VT8的發(fā)射極相連接、P極則經電阻R13后與三極管VT7的發(fā)射極相連接的二極管D7,負極經電阻R14后與二極管D7的N極相連接、正極則作為電路的一個輸入極的極性電容C6,負極接地、正極則經電阻R15后與三極管VT7的基極相連接的極性電容C7,P極經電阻R16后接地、N極則與極性電容C6的負極相連接的二極管D8,負極與二極管D8的N極相連接、正極則與三極管VT8的基極相連接的極性電容C9,一端與極性電容C7的正極相連接、另一端則經電阻R19后與單向晶閘管D9的控制極相連接的電阻R17,以及與電阻R17相并聯(lián)的極性電容C8組成;所述三極管VT7的集電極接地,三極管VT8的集電極與單向晶閘管D9的P極相連接的同時接地。
[0008]所述信號鎖相處理系統(tǒng)由前端輸入電路,與前端輸入電路相連接的鎖相電路,與鎖相電路相連接的信號放大電路,與信號放大電路相連接的轉換電路組成。
[0009]所述的前端輸入電路包括電阻R1,電阻R2,電感LI,電感L2,二極管D1,二極管D2,二極管D3以及電容Cl ;所述二極管Dl的P極接地、N極則經極性電容Cl后與二極管D2的N極相連接,電阻Rl的一端與二極管Dl的N極相連接、另一端則作為電路的一個輸入極,電阻R2的一端與二極管Dl的N極相連接、另一端則與鎖相電路相連接,電感L2的一端經電阻R2后與二極管Dl的N極相連接、另一端則與二極管D2的P極相連接,所述二極管D2的N極經電感LI后作為電路的另一輸入極、P極與鎖相電路相連接,二極管D3的N極與二極管D2的P極相連接、P極則與鎖相電路相連接的同時接地。
[0010]所述的鎖相電路由場效應管Q1,三極管VT1,三極管VT2,正極經電阻R3后與三極管VTl的發(fā)射極相連接、負極則與三極管VTl的基極相連接的極性電容C2,一端與三極管VTl的集電極相連接、另一端經電感L4后與三極管VT2的集電極相連接的電阻R4,一端與三極管VT2的基極相連接、另一端與信號放大電路相連接的電阻R6,以及一端經電感L3后與三極管VT2的基極相連接、另一端接地的電阻R5組成;所述場效應管Ql的柵極與二極管D3的N極相連接、源極與三極管VT2的基極相連接、其漏極則與三極管VTl的集電極相連接,所述三極管VTl的集電極與電阻R2和電感L2的連接點相連接、其基極則與信號放大電路相連接,所述三極管VT2的集電極分別與二極管D3的P極以及信號放大電路相連接、其發(fā)射極接地。
[0011]所述的信號放大電路由放大器Pl,三極管VT3,三極管VT4,正極經電阻R7后與三極管VTl的基極相連接、負極則與放大器Pl的正極相連接的極性電容C4,正極經電阻R8后與放大器Pl的負極相連接、負極則經電阻R6后與三極管VT2的基極相連接的極性電容C3,正極與極性電容C3的負極相連接、負極與轉換電路相連接的電極電容C5,一端與三極管VT4的發(fā)射極相連接、另一端與放大器Pl的負極相連接的電阻R9,一端與三極管VT4的基極相連接、另一端與三極管VTl的基極相連接的電阻R10,以及N極與三極管VTl的基極相連接、P極接地的穩(wěn)壓二極管D4組成;所述三極管VT3的基極與三極管VT2的集電極相連接、其發(fā)射極與極性電容C3的負極相連接、集電極與三極管VTl的基極相連接,所述三極管VT4的集電極和放大器Pl的輸出端分別與轉換電路相連接。
[0012]所述的轉換電路由轉換芯片U,場效應管Q2,三極管VT5,三極管VT6,或非門A,P極與或非門A的負極相連接、N極與轉換芯片U的IN+管腳相連接的二極管D5,N極與場效應管Q2的漏極相連接、P極則經電阻R12后與轉換芯片U的OUT管腳相連接的二極管D6,一端與三極管VT5的基極相連接、另一端則與場效應管Q2的源極相連接的電阻Rll組成;所述或非門A的正極與三極管VT4的集電極相連接、輸出端則與三極管VT5的發(fā)射極相連接,所述轉換芯片U的IN+管腳與放大器Pl的輸出端相連接、其IN-管腳則與極性電容C5的負極相連接、GND管腳接地、OUT管腳還與場效應管Q2的柵極相連接、VCC管腳接15V電壓,所述三極管VT5的基極與或非門A的輸出端相連接、集電極與三極管VT6的基極相連接,三極管VT6的集電極與三極管VT5的發(fā)射極相連接、其發(fā)射極則與二極管D6的P極相連接。
[0013]所述的轉換芯片U為LM393型集成芯片,而所述的場效應管Q3為2N5461型場效應管。
[0014]本發(fā)明較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及有益效果:
(I)本發(fā)明可以對扭矩的信號頻率進行鎖相處理,使輸入的頻率與輸出的頻率相等,使發(fā)動機扭矩在發(fā)生變化后還可以準確的測量出發(fā)動機的實時扭矩。
[0015](2)本發(fā)明通過耦合電路的作用可以抑制扭矩信號在處理過程中的衰減情況,使扭矩傳感器可以輸出更強、更穩(wěn)定的信號。
[0016](3)本發(fā)明通過線性驅動電路的作用可以確保扭矩傳感器穩(wěn)定的輸出扭矩信號,提高扭矩量測的精度。
[0017](4)本發(fā)明可以調整扭矩信號的頻率,適用于更多的外部接收設備,擴大了使用范圍。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發(fā)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信號鎖相處理系統(tǒng)電路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耦合電路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線性驅動電路結構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