鉸鏈同軸度檢測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制造領(lǐng)域,更具體地說,涉及鉸鏈同軸度的測量技術(shù)領(lǐng)域。
【背景技術(shù)】
[0002] 在汽車制造領(lǐng)域,舒適性正在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指標。汽車車門的開閉舒適性在 車輛的舒適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車門的開閉舒適性是顧客接觸汽車的第一道環(huán)節(jié), 會給顧客帶來車輛設計和質(zhì)量好壞的第一印象。如果車門的開閉舒適性不佳,顧客在進入 到車廂之前就會產(chǎn)生不好的感覺。評價車門開閉舒適性的關(guān)鍵指標是開閉的操作力和開閉 的順暢程度。
[0003] 車門通常是通過上下兩個鉸鏈安裝到車架上,圖1揭示了一副鉸鏈的結(jié)構(gòu)。如圖1 所示,一副鉸鏈包括第一部件101和第二部件102,第一部件101安裝在車門上,第二部件102 安裝在車架上。第一部件101上具有第一安裝孔111和第一軸孔112,第二部件102上具有第 二安裝孔121和第二軸孔122。螺栓穿過第一安裝孔111和第二安裝孔121將第一部件101和 第二部件102分別安裝到車門和車架上。銷軸103穿過第一軸孔112和第二軸孔122,形成鉸 鏈部件。每一扇車門和車架的連接需要使用到兩副圖1所示的相同的鉸鏈,分別布置在上方 和下方。在理想的狀態(tài)下,每一個鉸鏈中的第一軸孔112和第二軸孔122保持同軸,并且上下 兩個鉸鏈中的銷軸103也保持同軸,即上下兩個鉸鏈中的四個軸孔都保持同軸,這樣的話鉸 鏈的轉(zhuǎn)動阻力最小,能具有最佳的操作感受和順暢程度。
[0004] 但在實際安裝和匹配過程中,上述的理想狀態(tài)難以達到。首先,與第一安裝孔111 和第二安裝孔121配合的螺栓的直徑小于第一安裝孔111和第二安裝孔121的直徑,兩者之 間存在4mm~5mm的差距,螺栓與安裝孔的直徑差距使得安裝過程中容易產(chǎn)生偏差。其次,無 論是車門的鋼板還是車架的鋼板,在擰上螺栓后鋼板都會由于受力而產(chǎn)生少量的形變,這 種形變使得實際的安裝面偏離了設計中理想的安裝面。上述的兩個原因使得實際安裝后的 上下鉸鏈并不能達到理想中的狀態(tài),即上下鉸鏈的銷軸并不是同軸的。
[0005] 上下鉸鏈不同軸,或者說出現(xiàn)偏離的話,會影響開閉的操作力和開閉的順暢程度。 上下鉸鏈不同軸會使得銷軸對襯套的壓力增加,導致摩擦力和轉(zhuǎn)動力增加,即鉸鏈扭矩增 加,進而導致開閉操作力增加,開閉的順暢程度降低。
[0006] 于是,在上下鉸鏈安裝完畢后,需要對鉸鏈的同軸度進行測量,雖然很難保證上下 鉸鏈完全同軸,但是要求上下鉸鏈的偏移角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以保證合適的開閉操 作力和開閉順暢程度。
[0007] 現(xiàn)有技術(shù)中,對上下鉸鏈同軸度的檢測方法主要是采用三坐標測量并換算的方 法。在車門與車架的上下鉸鏈安裝完成后,先擰松鉸鏈的銷軸,然后分別測量上下鉸鏈中的 第一軸孔和第二軸孔的位置的三坐標值,將獲得的三坐標值進行換算。
[0008] 三坐標測量并換算的方法能夠獲得精確的上下鉸鏈的偏移值,但過程復雜,耗時 較長,無法實現(xiàn)批量的測量和檢測。并且,對于上下鉸鏈的同軸度來說,并不需要獲得如此 精確的偏移值,只需要得知偏移是否在一定范圍內(nèi)即可,因此三坐標測量并換算的方法的 精確性存在一定的浪費,而其復雜耗時的缺陷卻會影響整個生產(chǎn)效率。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9]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能夠快速檢測鉸鏈同軸度的檢測工具及檢測方法。
[0010]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提出一種鉸鏈同軸度檢測工具,檢測間隔布置的兩 個鉸鏈的軸孔之間的同軸度,包括:支撐板、第一夾持部件、第一檢測軸、第二夾持部件和第 二檢測軸。支撐桿的橫截面呈鼓形。第一夾持部件套在支撐桿上,第一夾持部件上具有與支 撐桿的橫截面相匹配的鼓形孔,第一夾持部件通過鼓形孔沿支撐桿的長度方向滑動。第一 檢測軸安裝在第一夾持部件上。第二夾持部件套在支撐桿上,第二夾持部件上具有與支撐 桿的橫截面相匹配的鼓形孔,第二夾持部件通過鼓形孔沿支撐桿的長度方向滑動。第二檢 測軸安裝在第二夾持部件上。第一檢測軸和第二檢測軸呈同軸分布且具有相同的檢測直 徑,檢測直徑根據(jù)所述鉸鏈的軸孔的內(nèi)徑以及允許的偏差角度確定。
[0011] 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夾持部件和所述第二夾持部件的鼓形孔各自具有連通至第 一端的側(cè)邊的開放式間隙,一螺孔貫穿開放式間隙,螺栓通過螺孔將夾持部件夾緊在支撐 桿上。
[0012] 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夾持部件和第二夾持部件分別沿著支撐桿滑動使得第一檢 測軸和第二檢測軸分別進入第一鉸鏈的軸孔和第二鉸鏈的軸孔。
[0013] 在一個實施例中,檢測直徑d、鉸鏈的軸孔的內(nèi)徑D、單個軸孔與檢須_之間允許的 偏差角度Θ、軸孔的長度L滿足以下條件:
[0017] 其中X為檢測軸放入軸孔時,在軸孔的徑向,軸孔和檢測軸的最大間隙;第一鉸鏈 的軸孔和第二鉸鏈的軸孔之間的允許的偏差角度為2Θ。
[0018] 在一個實施例中,該鉸鏈同軸度檢測工具包括數(shù)套第一檢測軸和第二檢測軸,同 一套的第一檢測軸和第二檢測軸具有相同的檢測直徑,不同套的第一檢測軸和第二檢測軸 的檢測直徑不同。
[0019] 在一個實施例中,數(shù)套第一檢測軸和第二檢測軸的檢測直徑以固定步長逐步增 加。
[0020] 在一個實施例中,檢測直徑d與鉸鏈的軸孔的內(nèi)徑D之間的差距不大于鉸鏈的軸孔 的內(nèi)徑D的1%。
[0021]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提出一種鉸鏈同軸度檢測方法,使用上述的鉸鏈同 軸度檢測工具,該鉸鏈同軸度檢測方法根據(jù)檢測直徑d、軸孔長度L、軸孔的內(nèi)徑D來計算第 一鉸鏈的軸孔和第二鉸鏈的軸孔之間的偏差角度,該偏差角度為2Θ,將該偏差角度2Θ與角 度閾值做比較,如果低于或者等于角度閾值,則判斷第一鉸鏈的軸孔和第二鉸鏈的軸孔的 同軸度符合要求,否則判斷第一鉸鏈的軸孔和第二鉸鏈的軸孔的同軸度不符合要求。
[0022] 在一個實施例中,該鉸鏈同軸度檢測方法將角度閾值作為偏差角度2Θ,依據(jù)偏差 角度2Θ、軸孔長度L、軸孔的內(nèi)徑D計算得到檢測直徑d,選擇具有檢測直徑d的第一檢測軸和 第二檢測軸,由第一夾持部件夾持第一檢測軸、第二夾持部件夾持第二檢測軸,第一夾持部 件和第二夾持部件分別沿著支撐桿滑動,如果第一檢測軸和第二檢測軸能同時各自進入第 一鉸鏈的軸孔和第二鉸鏈的軸孔,則判斷第一鉸鏈的軸孔和第二鉸鏈的軸孔的同軸度符合 要求,否則判斷第一鉸鏈的軸孔和第二鉸鏈的軸孔的同軸度不符合要求。
[0023] 本實用新型的鉸鏈同軸度檢測工具能夠根據(jù)所允許的偏差角度選擇合適直徑的 檢測軸,利用檢測軸能夠快速檢測上下鉸鏈的偏差角度是否在允許的范圍內(nèi),檢測過程方 便快速,適合批量檢測。
【附圖說明】
[0024] 本實用新型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質(zhì)和優(yōu)勢將通過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實施例的 描述而變的更加明顯,在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始終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0025]圖1揭示了一副鉸鏈的結(jié)構(gòu)。
[0026] 圖2揭示了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的鉸鏈同軸度檢測工具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27] 圖3揭示了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的鉸鏈同軸度檢測工具的側(cè)面示意圖。
[0028] 圖4a揭示了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的鉸鏈同軸度檢測工具中支撐桿的截面 結(jié)構(gòu)圖。
[0029] 圖4b揭示了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的鉸鏈同軸度檢測工具中夾持部件的截 面結(jié)構(gòu)圖。
[0030] 圖5揭示了根據(jù)鉸鏈的尺寸計算檢測直徑的示意圖。
[0031] 圖6揭示了單個鉸鏈的軸孔與檢測軸的偏差角度與兩個鉸鏈的軸孔的偏差角度之 間的關(guān)系不意圖。
[0032] 圖7揭示了第一示例中鉸鏈的尺寸、允許的偏差角度和檢測直徑之間關(guān)系。
[0033] 圖8揭示了第二示例中鉸鏈的尺寸、允許的偏差角度和檢測直徑之間的關(guān)系。
【具體實施方式】
[0034] 參考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鉸鏈同軸度檢測工具,圖2揭示了該鉸鏈 同軸度檢測工具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3揭示了其側(cè)面示意圖。該鉸鏈同軸度檢測工具用于檢測 間隔布置的兩個鉸鏈的軸孔之間的同軸度,該鉸鏈同軸度檢測工具包括支撐桿202、第一夾 持部件204、第一檢測軸206、第二夾持部件208和第二檢測軸210。第一夾持部件202套在支 撐桿202上且能沿支撐桿滑動。第二夾持部件208也套在支撐桿202上且能沿支撐桿滑動。為 了確保由第一夾持部件204和第二夾持部件208所夾持的第一檢測軸206和第二檢測軸210 能保持同軸,第一夾持部件204和第二夾持部件208需要被限制為只能沿著支撐桿202的長 度方向滑動,而不能繞著支撐桿202轉(zhuǎn)動。在一個實施例中,通過支撐桿和夾持部件的截面 形狀來達到該目的。圖4a揭示了支撐桿的截面結(jié)構(gòu)圖。圖4b揭示了夾持部件的截面結(jié)構(gòu)圖。 如圖4a和圖4b所示,支撐桿202的橫截面呈鼓形。相應的,第一夾持部件204上具有與支撐桿 202的橫截面相匹配的鼓形孔241,第一夾持部件204通過鼓形孔沿支撐桿的長度方向滑動。 第二夾持部件208上具有與支撐桿202的橫截面相匹配的鼓形孔281,第二夾持部件208通過 鼓形孔沿支撐桿的長度方向滑動。鼓形孔的形狀使得第一夾持部件204和第二夾持部件208 只能沿著支撐桿的長度方向滑動,而不能繞支撐桿轉(zhuǎn)動。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夾持部件 204和第二夾持部件208能分別獨立地固定于支撐桿202上。參考圖2和圖4b所示,第一夾持 部件204和第二夾持部件208的鼓形孔各自具有連通至第一端的側(cè)邊的開放式間隙242和 282。螺孔243和螺孔283分別貫穿開放式間隙242和282,螺栓通過螺孔243和283將第一夾持 部件和第二夾持部件夾緊在支撐桿上(此時開放式間隙會縮小,直到夾緊)。第一夾持部件 204和第二夾持部件208能相對于支撐桿202滑動并固定使得由它們所夾持的第一檢測軸和 第二檢測軸能夠適應具有不同間隔距離的兩個鉸鏈。第一檢測軸206由第一夾持部件204夾 持,第二檢測軸210由第二夾持部件208夾持。參考圖4b所示,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夾持部 件204上具有第一夾持孔244,第二夾持部件208上具有第二夾持孔284。第一檢測軸206和第 二檢測軸210分別安裝在第一夾持孔244和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