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電路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連接電路和計算機。
背景技術:
隨著個人計算機的普及化,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已經(jīng)越來越依賴于個人計算機。雖然現(xiàn)有個人計算機已經(jīng)到達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集成化,但是現(xiàn)有的計算機在實現(xiàn)硬盤、硬盤背板以及主板三者相連時,仍然需要借由信號轉(zhuǎn)接板才能實現(xiàn),例如,在硬盤通過硬盤背板固定在機箱上后,還需要通過SATA接口(Serial ATA,串行ATA)以及多組外部走線與主板相連。
綜上所述,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需要經(jīng)過外部走線才能實現(xiàn)硬盤、硬盤背板以及主板之間連接,進而導致信號容易在傳輸過程中衰減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連接電路和計算機,旨在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需要經(jīng)過外部走線才能實現(xiàn)硬盤、硬盤背板以及主板之間連接,進而導致信號在傳輸過程中容易衰減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連接電路,用于連接計算機的主板與硬盤背板,所述連接電路包括:第一連接模塊;
所述第一連接模塊的第一數(shù)據(jù)傳輸端與所述硬盤背板的數(shù)據(jù)端相連,所述第一連接模塊的第二數(shù)據(jù)傳輸端與所述主板的通信端相連,所述第一連接模塊的受控端與所述主板的控制信號輸出端相連,所述第一連接模塊的電源輸出端與所述主板的電源輸入端相連;
所述第一連接模塊作為所述硬盤背板與所述主板之間的通信鏈路,以減少所述硬盤背板與所述主板之間的外圍走線。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連接模塊包括:第一連接單元、第一中繼單元、第二中繼單元以及第二連接單元;
所述第一連接單元的第一通信端為所述第一連接模塊的第一數(shù)據(jù)傳輸端,所述第一連接單元的第二通信端接所述第一中繼單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一連接單元的第三通信端接所述第二中繼單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一連接單元的控制信號端與所述第二連接單元的控制信號端相連組成所述第一連接模塊的受控端,所述第一連接單元的電源端與所述第二連接單元的電源端相連組成所述第一連接模塊的電源輸出端,所述第二連接單元的第一通信端與所述第一中繼單元的第二端相連,所述第二連接單元的第二通信端與所述第二中繼單元的第二端相連,所述第二連接單元的第三通信端為所述第一連接模塊的第二數(shù)據(jù)傳輸端。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連接單元為金手指連接器。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連接單元為金手指連接器。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中繼單元與所述第二中繼單元為結構相同的中繼電路,所述中繼電路包括:芯片、第一指示燈、第二指示燈、第一電阻、第二電阻、第三電阻、第四電阻、第一開關管以及第二開關管;
所述芯片的多個第一數(shù)據(jù)傳輸端組成所述中繼電路的第一端,所述芯片的多個第二數(shù)據(jù)傳輸端組成所述中繼電路的第二端,所述芯片的第一檢測端與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一端相連,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一開關管的受控端相連,所述第一開關管的低電位端接地,所述第一開關管的高電位端與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一端相連,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一指示燈的第一端相連,所述第一指示燈的第二端接電源,所述芯片的第二檢測端與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一端相連,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開關管的受控端相連,所述第二開關管的低電位端接地,所述第二開關管的高電位端與所述第四電阻的第一端相連,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指示燈的第一端相連,所述第二指示燈的第二端接電源。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指示燈為第一發(fā)光二極管,所述第一指示燈的第一端為所述第一發(fā)光二極管的陰極,所述第一指示燈的第二端為所述第一發(fā)光二極管的陽極。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指示燈為第二發(fā)光二極管,所述第二指示燈的第一端為所述第二發(fā)光二極管的陰極,所述第二指示燈的第二端為所述第二發(fā)光二極管的陽極。
進一步的,第一開關管為MOS管、IGBT管或帶體二極管的IGBT管。
進一步的,第二開關管為MOS管、IGBT管或帶體二極管的IGBT管。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計算機,包括硬盤和第二連接模塊,所述硬盤通過所述第二連接模塊與硬盤背板相連,所述計算機還包括如上所述的連接電路。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連接電路,用于連接計算機的主板與硬盤背板,其包括:第一連接模塊;第一連接模塊的第一數(shù)據(jù)傳輸端與硬盤背板的數(shù)據(jù)端相連,第一連接模塊的第二數(shù)據(jù)傳輸端與主板的通信端相連,第一連接模塊的受控端與主板的控制信號輸出端相連,第一連接模塊的電源輸出端與主板的電源輸入端相連;第一連接模塊作為硬盤背板與主板之間的通信鏈路,以減少硬盤背板與主板之間的外圍走線。實現(xiàn)了將硬盤固定于硬盤背板上的同時,還為硬盤與主板之間提供了通信鏈路,使得在不需要經(jīng)過外部走線的情況下就能實現(xiàn)硬盤、硬盤背板以及主板之間連接,避免了信號在傳輸過程中衰減的現(xiàn)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連接電路結構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連接電路的具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連接電路中中繼電路的具體電路;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計算機機的結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連接電路和計算機,旨在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需要經(jīng)過外部走線才能實現(xiàn)硬盤、硬盤背板以及主板之間連接,進而導致信號在傳輸過程中容易衰減的問題。
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連接電路結構,如圖1所示,一種連接電路100,用于連接計算機200的主板210與硬盤背板220。該連接電路100包括:第一連接模塊10。
第一連接模塊10的第一數(shù)據(jù)傳輸端與硬盤背板220的數(shù)據(jù)端相連,第一連接模塊10的第二數(shù)據(jù)傳輸端與主板210的通信端相連,第一連接模塊10的受控端與主板210的控制信號輸出端相連,第一連接模塊10的電源輸出端與主板210的電源輸入端相連。
第一連接模塊10作為硬盤背板220與主板210之間的通信鏈路,以減少硬盤背板220與主板210之間的外圍走線。
在本實施例中,主板210可以是現(xiàn)有的計算機主板,至少包括通信端、控制信號輸出端以及電源輸入端。硬盤背板220與現(xiàn)有的機箱背板不同,硬盤背板220除了用于固定硬盤230之外,還用于接入電源。電源通過硬盤背板220以及第一連接模塊10向計算機200的主板210供電。
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連接電路具體結構,如圖2所示,第一連接模塊10包括:第一連接單元11、第一中繼單元12、第二中繼單元13以及第二連接單元14。
第一連接單元11的第一通信端為第一連接模塊10的第一數(shù)據(jù)傳輸端,第一連接單元11的第二通信端接第一中繼單元12的第一端,第一連接單元11的第三通信端接第二中繼單元13的第一端,第一連接單元10的控制信號端與第二連接單元14的控制信號端相連組成第一連接模塊10的受控端,第一連接單元11的電源端與第二連接單元14的電源端相連組成第一連接模塊10的電源輸出端,第二連接單元14的第一通信端與第一中繼單元12的第二端相連,第二連接單元14的第二通信端與第二中繼單元13的第二端相連,第二連接單元14的第三通信端為第一連接模塊10的第二數(shù)據(jù)傳輸端。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第一連接單元11與第二連接單元12都可以是金手指連接器。
在本實施例中,硬盤230與硬盤背板220相連后,硬盤背板220通過連接電路100中的第一連接模塊10與主板210相連。在第一連接模塊10中,由于第一連接單元10的控制信號端與第二連接單元14的控制信號端相連組成第一連接模塊10的受控端,第一中繼單元12與第二中繼單元13連接于第一連接單元10與第二連接單元14之間,實現(xiàn)了在硬盤背板220與主板210相連時,不需要通過外部走線實現(xiàn)硬盤230與與主板210之間的通信,通過第一中繼單元12與第二中繼單元13能夠避免數(shù)據(jù)在傳輸過程中的衰減。
進一步的,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中繼單元12與第二中繼單元13為結構相同的中繼電路12。
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連接電路中中繼電路的具體電路,如圖3所示,中繼電路12包括:芯片U1、第一指示燈D1、第二指示燈D2、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第三電阻R3、第四電阻R4、第一開關管Q1以及第二開關管Q2。
如圖3所示,芯片U1的多個第一數(shù)據(jù)傳輸端(TRX1、TRX2……TRXn)組成中繼電路12的第一端,芯片U1的多個第二數(shù)據(jù)傳輸端(trx1、trx2……trxn)組成中繼電路12的第二端,芯片U1的第一檢測端SIG1與第一電阻R1的第一端相連,第一電阻R1的第二端與第一開關管Q1的受控端相連,第一開關管Q1的低電位端接地,第一開關管Q1的高電位端與第二電阻R2的第一端相連,第二電阻R2的第二端與第一指示燈D1的第一端相連,第一指示燈D1的第二端接電源VDD,芯片U1的第二檢測端SIG2與第三電阻R3的第一端相連,第三電阻R3的第二端與第二開關管Q2的受控端相連,第二開關管Q2的低電位端接地,第二開關管Q2的高電位端與第四電阻R4的第一端相連,第二電阻R2的第二端與第二指示燈D2的第一端相連,第二指示燈D2的第二端接電源VDD。
如圖3所示,當?shù)谝贿B接單元11的第二通信端與中繼電路12的第一端相連后,芯片U1正常上電工作,芯片U1通過第一電阻R1向第一開關管Q1的受控端發(fā)送高電平信號,同時電源VDD通過第一指示燈D1經(jīng)過第二電阻R2向第一開關管Q1的高電位端發(fā)送高電平信號,使得第一開關管Q1導通,進而使得第一指示燈D1發(fā)光,實現(xiàn)第一連接單元11連接狀態(tài)正常的提醒。
當?shù)诙B接單元14的第二通信端與中繼電路12的第二端相連后,芯片U1正常上電工作,芯片U1通過第三電阻R3向第二開關管Q2的受控端發(fā)送高電平信號,同時電源VDD通過第二指示燈D2經(jīng)過第四電阻R4向第二開關管Q2的高電位端發(fā)送高電平信號,使得第二開關管Q2導通,進而使得第二指示燈D2發(fā)光,實現(xiàn)第二連接單元14連接狀態(tài)正常的提醒。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第一開關管Q1與第二開關管Q2都可以為MOS管、IGBT管或帶體二極管的IGBT管。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第一指示燈D1與第二指示燈D3分別為第一發(fā)光二極管D1和第二發(fā)光二極管D2,第一指示燈D1的第一端為第一發(fā)光二極管D1的陰極,第一指示燈D1的第二端為第一發(fā)光二極管D1的陽極,第二指示燈D2的第一端為第二發(fā)光二極管D2的陰極,第二指示燈D2的第二端為第二發(fā)光二極管D2的陽極。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計算機,圖4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計算機的結構框圖。
如圖4所示,一種計算機200,包括硬盤230和第二連接模塊240,硬盤230通過第二連接模塊240與硬盤背板220相連,計算機200還包括如上所述的連接電路100。
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計算機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具體實現(xiàn)方式和工作原理在上述實施例中以及詳細說明,故此處不再贅述。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連接電路,用于連接計算機的主板與硬盤背板,其包括:第一連接模塊;第一連接模塊的第一數(shù)據(jù)傳輸端與硬盤背板的數(shù)據(jù)端相連,第一連接模塊的第二數(shù)據(jù)傳輸端與主板的通信端相連,第一連接模塊的受控端與主板的控制信號輸出端相連,第一連接模塊的電源輸出端與主板的電源輸入端相連;第一連接模塊作為硬盤背板與主板之間的通信鏈路,以減少硬盤背板與主板之間的外圍走線。實現(xiàn)了將硬盤固定于硬盤背板上的同時,還為硬盤與主板之間提供了通信鏈路,使得在不需要經(jīng)過外部走線的情況下就能實現(xiàn)硬盤、硬盤背板以及主板之間連接,避免了信號在傳輸過程中衰減的現(xiàn)象。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