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于hmm的農作物物候動態(tài)估計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基于HMM的農作物物候動態(tài)估計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目前,基于分形的農作物物候遙感特征提取受傳統(tǒng)地面作物物候信息單點調查手 段費時、費力,且無法大范圍操作的限制,遙感手段成為農作物物候信息提取的熱點。建立 遙感影像紋理特征與農作物物候的聯系,是遙感物候檢測首當其沖的。分維作為影像紋理 粗糙度的一種表述,可反映農作物發(fā)育過程中NDVI影像紋理的變化。建立分維與農作物物 候的關聯,可為物候檢測提供理論基礎。另外,考慮到遙感影像上農作物耕地呈塊狀零星分 布的特點,需利用分形乘積的原理,設計并實現一種針對遙感影像不規(guī)則R0I的分維估計 算法。
[0003] 目前,大多數作物物候檢測方法,僅依賴單源特征(比如:NDVI指數或有效積溫 等),且只能檢測出少量特定的物候期(比如:變綠期、成熟期、衰落期和休眠期)。集成遙 感光譜值、影像紋理和地面氣象站變量等多源多特征,有望提高農作物物候檢測的種類、準 確度和實時化程度。
【發(fā)明內容】
[0004]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HMM的農作物物候動態(tài)估計方法。
[0005]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6] -種基于HMM的農作物物候動態(tài)估計方法,包括:
[0007] 1):建立HMM混合模型,HMM混合模型中包括獲得:
[0008] a、初始概率:農作物在各發(fā)育階段發(fā)生的概率;
[0009] b、局部狀態(tài)轉移矩陣:農作物在整個生育周期過程中的各發(fā)育階段轉移概率;
[0010] C、觀測概率矩陣:在給定發(fā)育階段狀態(tài)的情況下,各觀測變量發(fā)生的概率;
[0011] 2):向HMM混合模型輸入農作物的多源特征,多源特征包括:
[0012] a、NDVI均值;
[0013] b、分維值;
[0014] c、有效積溫;
[0015] 3)、通過HMM混合模型計算出農作物各發(fā)育階段的百分比。
[0016] 優(yōu)選地,初始概率通過統(tǒng)計該地區(qū)同一時期的歷史數據獲得。
[0017] 優(yōu)選地,獲取局部狀態(tài)轉移矩陣包括:
[0018] 1)、選取同一時間點的多年歸一化地面物候調查數據數據,計算其均值;
[0019] 2)、計算出每個時間點的狀態(tài)轉移概率矩陣。
[0020] 優(yōu)選地,獲取NDVI均值包括:
[0021] 1)、影像合成:將每日的MODISNDVI時間序列影像合成為每周的NDVI時間序列影 像;
[0022] 2)、影像掩膜:剔除MODISNDVI時間序列影像上非農作物類型的像元。
[0023] 進一步優(yōu)選地,對剔除MODISNDVI時間序列影像上非農作物類型的像元進行估算 獲得。
[0024] 優(yōu)選地,有效積溫獲取包括:獲取離散點位的地表日最低和最高溫度;將離散點 位的地表日最低和最高溫度轉化為行政區(qū)劃級別面狀溫度數據;對行政區(qū)劃級別的日最低 和最高溫度進行日溫校正,并計算出有效積溫。
[0025] 其中:
[0026] 初始概率(或狀態(tài)先驗概率):表示起始時刻,不考慮觀測值的情況下,各發(fā)育階 段發(fā)生的概率。
[0027] 局部狀態(tài)轉移矩陣:作物在整個生育周期過程中的各發(fā)育階段轉移概率隨時間變 化而改變。
[0028] 觀測概率:在給定發(fā)育階段狀態(tài)的情況下,各觀測變量發(fā)生的概率。
[0029] NDVI指數:根據植被在遙感影像中光譜響應的差異及動態(tài)變化原理,作為衡量植 被綠度及生長狀況的指數。
[0030] 分維值:用于衡量NDVI影像中農作物類型像元的粗糙度,并作為影像紋理異質性 的指標來反映農作物的生長狀況。
[0031] 有效積溫:在作物生長發(fā)育所需要的其他條件均得到滿足時,在一定溫度范圍內, 氣溫和發(fā)育速度成正相關,并且要積累到一定的溫度總和,才能完成其發(fā)育期,這個溫度的 累積數稱為積溫;每種作物都有其生長的下限溫度,當溫度高于下限溫度時,它才能生長發(fā) 育,這個對作物生長發(fā)育起有效作用的高出的溫度值,稱作有效溫度;作物在整個生育期內 有效溫度的累積,即有效積溫。
[0032]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發(fā)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yōu)點和效果:
[0033] 本發(fā)明采用的分維值為遙感影像的紋理特征,可用于指示農作物生育過程的變 化,可直接采用提取的多遠特征作為數據輸入,無須額外的過濾或平滑處理,農作物發(fā) 育階段百分比的精度在±12. 91%至±16. 14%之間,而遙感光譜逐像元方法最優(yōu)的為 ±24. 6%,所獲得的結果較好,可實現玉米作物物候信息的動態(tài)估計。
【附圖說明】
[0034] 附圖1為本實施例中HMM混合模型;
[0035] 附圖2為本實施例中玉米在整個生育周期過程中的各發(fā)育階段轉移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6]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案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
[0037] 本實施例以玉米為例,其物候動態(tài)估計方法包括:
[0038] 1)、建立HMM混合模型,
[0039] 假設HMM混合模型參數為X(N,M,II,A,B):
[0040] T:觀測值長度,對應每個時間周期的周數,
[0041] N:狀態(tài)數目,對應物候期的數目,
[0042] M:每個狀態(tài)可能的觀測值數,對應特征個數,
[0043] S:隱形狀態(tài)S=以,…,SN},
[0044] q:狀態(tài)序列q=h,…,qT},
[0045] 0 :觀測值序列0 =IA,…,0T},
[0046]II:初始時刻狀態(tài)的概率分布,比如Sj狀態(tài)的概率可記為Jrj,
[0047] A:狀態(tài)轉移矩陣(transitionprobabilitymatrix),可以表不成 j=P(qt = Sj|qtSJ,其中= 1,(1彡i,j彡N),對應某時刻從一物候期轉換到另一物候期 的概率。
[0048] B:觀測值的概率分布(emissionprobabilitymatrix),可以表示成bj⑴= P(0t|qt=S),(2彡t彡T),對應某一物候期、特征的分布概率。
[0049] 如圖1為本實施例中HMM混合模型,其中本實施例中隱形狀態(tài)有8個,它們依次 為預備期(pre-season)、播種期(planted)、出苗期(emerged)、抽絲期(silking)、乳熟期 (dough)、臘熟期(dent)、完熟期(mature)和收割期(harvested)。其中,預備期被定義為 玉米種子播種前的一段時期,它僅僅提供模型設計時的便利性,不產生最終的結果,根據模 型變量的定義,全概率可以表示為:
[0050] P(qi=Sr,…,qt=S.j,Oi,…,0t| 入)=,…,OtlqfSr,…,qt=SJ入).P(qi =Sr,…,qt=S.j| 入)(1-1);
[0051] 假設:DOi,…,0t觀測值序列是一個典型的一階(first-order)馬爾可夫鏈,也就 是說qt僅由qti決定;2)t時刻的觀測值0t只由t時刻的狀態(tài)qt決定(獨立輸出假設), 為此對于全概率:
[0052]
(1-2);
[0053] 由于HMM可以看成是馬爾可夫模型和混合模型的組合,故觀測值可以看做是由N 個狀態(tài)共同作用而成,HMM混合模型中,兩個嵌入的隨機過程對應兩條鏈:顯性鏈(觀測值) 和隱性鏈(生育期),該隨機過程反映了作物生育期監(jiān)測和數據觀測本身存在的不確定性, 每個時間節(jié)點上的觀測值都可以看做是多個隱含物候期共同作用的結果,假設觀測量形成 N個簇,那么其可以構模成N個組分的混合,記每個組分的密度分布函數為h(0t),那么觀測 值概率可以表示為:
[0054]
(1-3);
[0055] 其中,JrJt)可以看作是第i個組分的權重,
[0056] HMM混合模型至少包含三種概率:初始概率、局部狀態(tài)轉移矩陣、觀測概率矩陣, 其中:
[0057] 初始概率:玉米的播種期主要集中在第14、15周,因此,第13周的玉米作物一般 處于預備期,初始概率可以通過統(tǒng)計該地區(qū)在同一時期的歷史記錄,比如:起始時間若為第 13周,則計算同期可用地面物候調查數據記錄的均值,將其作為初始概率。
[0058] 局部狀態(tài)轉移矩陣:隨玉米作物的生長而變化,例如:在玉米作物生長的初期,其 最有可能出現在生長初期對應的物候期,在轉移矩陣中,從當前發(fā)育階段轉移到其自身的 概率比較高,轉移到下一發(fā)育階段的概率比較低,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轉移到下一發(fā)育階 段的能力逐漸增強,而轉移到自身的能力逐漸減弱,直至消亡。一般來說,作物的物候期轉 移變化依賴于生物物理機理和外在影響玉米作物生長的因素。前者主要體現在玉米作物自 身的特性上,比如:育種對這種特性的改變;后者主要受外在條件,比如:土壤性質、地表高 程、日照、溫度、降雨、人類活動等。
[0059] 如圖2所示:具體來說及轉移概率a^(t)隨時間t變化而改變,我們假設玉米 發(fā)育階段在整個生育過程中為單向的,發(fā)育階段Si僅能轉移到其自身,或其下一發(fā)育階段 S1+1。a^(t)可通過公式(1-4)直接利用歸一化的地面物候調查數據數據進行計算:
[0060]
Q-4):;
[0061] 其中,: 1。公式中有4種條件限制,前3種條件限制分別對應于最后一 發(fā)育階段(收割期)轉移到其自身、除了最后一發(fā)育階段的其他階段轉移到其自身、當前發(fā) 育階段轉移到其下一發(fā)育階段,如果qtl=S6,則除了a6,6(t)和a6,7(t)的其他轉移概率均 為0,a6,6(t)和a6,7(t)分別利用公式(1-4)的第2和3種條件限制進行計算,兩者之和為 1〇
[0062] 具體為:1)選取同一時間點的多年歸一化地面物候調查數據數據,計算其均值; 2)利用公式(1-4)計算出每個時間點的狀態(tài)轉移概率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