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本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子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筆記本。
【背景技術】
[0002]筆記本電腦又被稱為“便攜式電腦”,又稱手提電腦、掌上電腦或膝上型電腦,是一種小型、可便于攜帶的個人電腦,通常重1-3公斤。隨著科技的進步,筆記本的體積越來越小,重量越來越輕,而功能卻越發(fā)強大。
[0003]目前的筆記本上通常配有操縱桿,用來代替鼠標功能,進而令筆記本的便攜性更好,然而,目前的操縱桿操作復雜,用戶體驗較差。
【發(fā)明內容】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用戶體檢較好、便攜性較好的筆記本。
[0005]—種筆記本,包括:本體、設置于所述本體上的操作部,以及設置于所述本體內并與所述操作部相連接的處理器,
[0006]所述操作部具有用于觸控操作的第一操縱桿以及第二操縱桿、與所述第一操縱桿連接的第一觸控模塊,以及與所述第二操縱桿連接的第二觸控模塊,
[0007]所述第一操縱桿用于感應用戶操作,并產(chǎn)生的第一信號;
[0008]所述第一觸控模塊用于將所述第一信號轉換成第一控制信號;
[0009]所述第二操縱桿用于感應用戶操作,并產(chǎn)生第二信號;
[0010]所述第二觸控模塊用于將所述第二信號轉換成第二控制信號;
[0011]所述處理器用于響應所述第一控制信號及所述第二控制信號,并控制光標。
[001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信號以及所述第二信號均包括用戶移動操作產(chǎn)生的信號,以及用戶點擊操作產(chǎn)生的信號。
[0013]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操作部還包括滾輪,所述滾輪位于所述第一操縱桿及所述第二操縱桿之間。
[0014]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本體具有安裝位,所述第一操縱桿及所述第二操縱桿分別設置于所述安裝位內,
[0015]所述第一操縱桿及所述第二操縱桿均具有操作板、連接所述操作板以及所述安裝位的彈性件,以及位于所述安裝位底部并與所述操作板間隔設置的點擊件,所述操作板可移動,以使所述操作板觸發(fā)所述點擊件。
[001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操縱桿及所述第二操縱桿還包括多個設置于所述安裝位內的光電傳感器,多個所述光電傳感器沿所述操作板周緣分布。
[001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操縱桿與所述第二操縱桿間隔設置。
[0018]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本體的一側。
[001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操作部為兩個,均位于本體的相同表面上,且兩個所述操作部分別位于所述本體相對的兩側。
[002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操縱桿為圓形。
[0021 ]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操縱桿為圓形。
[0022]上述筆記本,將鼠標功能集合于本體上,令筆記本具有鼠標功能,方便攜帶及使用,方便筆記本操作。并且由于操作部具有兩個操縱桿,且操縱桿能夠點擊,令用戶體驗較好。
[0023]此外,目前許多軟件都具有鼠標手勢操作,即在移動鼠標的過程中按住鼠標右鍵或者左鍵,上述筆記本,由于操作部的每一個操縱桿均可以進行移動及點擊操作,方便鼠標手勢操作,這樣,提升了用戶體驗。
【附圖說明】
[0024]圖1為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的筆記本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2為圖1所示筆記本的局部示意圖;
[0026]圖3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筆記本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4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筆記本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8]為了便于理解本發(fā)明,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方式。但是,本發(fā)明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xiàn),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方式。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對本發(fā)明的公開內容理解的更加透徹全面。
[0029]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設置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實施方式。
[0030]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發(fā)明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發(fā)明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發(fā)明。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0031]如圖1所示,其為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的筆記本10的結構示意圖。
[0032]筆記本10,包括:本體100、設置于本體100上的操作部200,以及設置于本體100內并與操作部200相連接的處理器(圖未示)。其中,操作部200具有第一操縱桿210、第二操縱桿220、與第一操縱桿210連接的第一觸控模塊(圖未示)、與第二操縱桿220連接的第二觸控模塊(圖未示),以及位于第一操縱桿210及第二操縱桿220之間的滾輪230。第一操縱桿210用于感應用戶操作,并產(chǎn)生的第一信號;第一觸控模塊用于將第一信號轉換成第一控制信號;第二操縱桿220用于感應用戶操作,并產(chǎn)生第二信號;第二觸控模塊用于將第二信號轉換成第二控制信號。處理器用于響應第一控制信號及第二控制信號,并控制光標。
[0033]本實施例中,第一信號以及第二信號均包括用戶移動操作產(chǎn)生的信號,以及用戶點擊操作產(chǎn)生的信號。也可以理解為,用戶可以通過操作部200實現(xiàn)鼠標功能,即通過手指在操縱桿上移動控制光標移動,通過點擊第一操縱桿210或第二操縱桿220實現(xiàn)鼠標左鍵或者右鍵的點擊功能。
[0034]使用上述筆記本10時,在第一操縱桿210或者第二操縱桿220上滑動手指,移動光標;當需要選擇時,點擊第一操縱桿210或者第二操縱桿220,實現(xiàn)不同的點擊選擇;當需要使用鼠標的滾輪230時,可滾動操作部200上的滾輪230。
[0035]上述筆記本10,將鼠標功能集合于本體100上,令筆記本10具有鼠標功能,方便攜帶及使用,方便筆記本10操作。
[0036]此外,目前許多軟件都具有鼠標手勢操作,即在移動鼠標的過程中按住鼠標右鍵或者左鍵,上述筆記本10,由于操作部200的每一個操縱桿均可以進行移動及點擊操作,方便鼠標手勢操作,這樣,提升了用戶體驗。
[0037]請一并參閱圖2,其為圖1所示筆記本10的局部示意圖。
[0038]本體100具有安裝位110,第一操縱桿210及第二操縱桿220均設置于安裝位110內。
[0039]本實施例中,第一操縱桿210及第二操縱桿220結構相同,以其中一個操縱桿為例,第一操縱桿210具有操作板211、彈性件212、點擊件213以及多個光電傳感器214。其中,點擊件213設置于安裝位110的底部,并與操作板211疊加間隔設置,點擊件213用于根據(jù)用戶點擊操作產(chǎn)生第一信號。彈性件212的兩端分別連接操作板211及安裝位110的底部,以使點擊件213與操作板211間隔設置。操作板211可移動,以使操作板211觸發(fā)點擊件213,并令點擊件213產(chǎn)生第一信號,也可以理解為,當點擊操作板211時,操作板211朝向點擊件213移動,以使操作板211出發(fā)點擊件213。多個光電傳感器214均設置于安裝位110內,且沿操作板211周緣分布,光電傳感器214用于感應用戶在操作板211上的移動操作,并產(chǎn)生第一信號。
[0040]需要指出的是,也可以應用其他傳感器代替光電傳感器214,例如,壓力傳感器等。
[0041]上述筆記本10的操縱桿結構簡單、方便生產(chǎn),易于推廣,且可靠性高。
[0042]需要指出的是,操作板211與彈性件212可拆卸連接,例如,操作板211連接彈性件212的表面設有安裝槽,彈性件212容置于安裝槽內。這樣,用戶可根據(jù)實際需要,選擇操作板211的大小及形狀。
[0043]此外,彈性件212也可以可拆卸地設置于安裝位110上,例如安裝位110上設有與彈性件212匹配的安裝孔,彈性件212收容于安裝孔內。這樣,便可以根據(jù)實際需要選擇并更換彈性件212,進而調整操作板211相對于本體100的高度,并且方便操作部200的維修。
[0044]為了進一步提升使用舒適度,操作板211與本體100設置操作板211的表面具有夾角。例如,第一操縱桿210的操作板211與第二操縱桿220的操作板211形成鈍角,也可以理解為,每個操作板211靠近滾輪230的一端相對于本體100設置操作部200的表面高于操作板211遠離滾輪230的一端。再如,兩個操作板211之間的角度為120度?150度,優(yōu)選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