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耦合時滯的模塊神經元網絡簇同步的抑制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生物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耦合時滯的模塊神經元網絡簇同步的抑 制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神經元的同步放電活動對生物神經信息處理具有關鍵性作用,且與神經系統(tǒng)許多 正常的生理機制相關。然而,最近的醫(yī)學實驗表明并不是神經元所有的同步模式都能促進 腦功能的正常運轉。神經元異常的同步化放電活動會嚴重破壞大腦正常的功能和結構,進 而導致某些神經性生理疾病,如帕金森癥、癲癇癥、手的顫抖等。因此,研究如何抑制神經元 異常的同步放電活動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潛在的應用價值。
[0003] 臨床上,消除神經元病態(tài)同步有效的一種方法是深度腦刺激(DBS)。該方法在大腦 的特定區(qū)域中植入電極,通過施加高頻脈沖刺激,從而控制被刺激區(qū)域神經元的同步放電 活動。然而,此方法治療神經系統(tǒng)疾病的生物物理機制仍不十分明確,并且該技術在應用中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DBS技術存在以上不足,根據(jù)非線性動力學和統(tǒng)計物理的控制理 論和方法,近年來學者們提出了一些消除神經元間病態(tài)同步的其它方法。例如,非線性時滯 反饋技術,已經實現(xiàn)了由非線性微分方程組成的神經元網絡的同步抑制,其效果不依賴于 刺激參數(shù)的改變;濾波器輔助的平均場反饋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神經元網絡的同步活動; 局部周期信號刺激方法,也可用于抑制神經元網絡中的病態(tài)同步放電活動。
[0004] 在上述抑制神經元同步的研究過程中,如何在保持神經元本身放電特性不變的 條件下,有效地消除神經系統(tǒng)的病態(tài)同步放電,這是一直令人困擾的一個問題。德國學者 Rosenblum和Pikowsky根據(jù)Pyragas的微分反饋控制思想,提出了利用線性時滯反饋信號 來消除大腦中的病態(tài)同步節(jié)律。該方法的優(yōu)點是不需要知道各個神經元的確切參數(shù),只需 測得神經元集群的節(jié)律,將延遲信號反饋給被刺激神經元即可,并且這種微分反饋控制方 法是一種非侵害性控制方法,它并不改變單個神經元的動力學性質。目前,微分反饋控制技 術初步用于全局耦合神經元網絡和小世界神經元網絡的同步抑制中。
[0005] 最新關于獼猴和貓大腦皮層的解剖實驗證實,具有相似連接特征或功能特征的神 經元往往聚集在同一個模塊中,這表明腦皮層的神經元網絡具有模塊結構。同時,由于突觸 間隙的存在及動作電位沿軸突的有限傳播速度,時滯在神經元網絡中是普遍存在的。因而, 具有耦合時滯的模塊神經元網絡是對真實大腦神經系統(tǒng)更貼切的描述。然而,如何抑制耦 合時滯作用下模塊神經元網絡的病態(tài)同步,目前還沒有見到報道。發(fā)展抑制含有耦合時滯 的模塊神經元網絡簇同步的方法與技術迫在眉睫。
【發(fā)明內容】
[0006]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鑒于微分反饋控制技術的優(yōu)點,提供了一種對具有耦合 時滯的模塊神經元網絡簇同步的抑制方法。
[0007]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0008] 具有耦合時滯的模塊神經元網絡簇同步的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 驟:
[0009] Sl、建立模塊神經元網絡模型;
[0010] S11、假設模塊網絡存在M個子網絡,每個子網絡含有N個節(jié)點,每個子網絡是小世 界網絡,每個子網絡中的每個神經元與它最鄰近的和次鄰近的節(jié)點相連;
[0011] S12、利用一個給定的概率Pintl^l加子網絡內節(jié)點間的連接;
[0012] S13、選擇來自第1(1 = 1,···,Μ)和第J(J乒I,J= 1,···,Μ)個子網絡中的一 些節(jié)點對,并且用子網絡間連接概率PintCT連接選定的節(jié)點對,生成一個模塊神經元網絡;
[0013] S2、利用二維離散映射描述模塊神經元網絡中節(jié)點上的局部神經元模型,神經元 網絡的表達式如下:
[0014]
[0015]
[0018] u(η)是微分反饋控制項,形式為:u(n) = K(X(η-τ )-X(η)),其中K是反饋強度, τ是反饋時滯,X是網絡的平均場,具體為
[0016]
[0017]
[0019]
丨是耦合項,形式為:
[0020]
[0021] 式中,(I,i)為第I個子網絡中的第i個神經元,i = 1,. . .,N ;1 = 1,. . .,M ;χ 為神經元膜電位的動力學;y為所有的離子電流通過神經元膜滲入神經元內的集體行為, 具有修復作用;ε為不同神經元間的全局耦合強度,并且T 1是耦合時滯;A1,;(i,j)為網絡 的連接矩陣;當?shù)贗個子網絡中的第i個神經元與第J個子網絡中的第j個神經元相連接 時,A ljQ, j) = ALI(j,i) = 1,否則,AuQ,j) = ALI(j,i) = 0,并且 AuQ,i) = 0 ;
[0022] S3、利用單個神經元的快變量和整個網絡平均場的時間歷程,生動地描述神經元 網絡的動力學;
[0023] S4、通過以下公式計算序參數(shù)R,確定耦合強度對簇同步的影響:
[0024]
[0025] 式中,供〇/,_/,?)表示第J個子網絡中第j個神經元在時刻η處的簇相位,并且簇 相位的描述如下:
[0026]
[0027] 式中,Ii^k是第J個子網絡中第j個神經元的第k個簇開始放電的時刻;
[0028] -般地,R的值越大,表明神經元網絡簇同步的程度越大,特別地,當所有神經元簇 放電達到簇同步時,簇相位幾乎一致,從而R接近于1 ;相反地,當所有簇放電神經元處于完 全不簇同步狀態(tài)時,簇相位幾乎不相關,從而R~;
[0029] S5、提出利用微分反饋控制技術去抑制模塊神經元網絡的簇同步,通過以下公式 計算抑制參數(shù)S,確定微分反饋控制機制對減小或抑制簇同步的有效性;
[0030]
;
[0031 ] 式中,X和Xf分別是不存在和存在微分反饋控制時平均場的值。一般地,S值越大, 微分反饋控制抑制簇同步越有效。本具體實施中,假設S > 3的參數(shù)區(qū)域為有效抑制簇同 步的控制域。
[0032] 本發(fā)明發(fā)現(xiàn)較大的耦合強度能夠誘導模塊神經元網絡的簇同步,并且當微分反饋 控制的控制參數(shù)在控制域內時,本發(fā)明提出的微分反饋控制技術能夠有效地抑制簇同步。 當引入耦合中的時滯時,我們觀察到較小值的耦合時滯能夠促進微分反饋控制技術抑制簇 同步,并且存在最優(yōu)的耦合時滯使得這種抑制效果能夠達到最佳。這些結果有助于理解真 實神經系統(tǒng)的簇放電同步,并為治療簇同步引發(fā)的一些神經性生理疾病提供一定的理論指 導意義。
【附圖說明】
[0033]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由M = 3個小世界子網絡構成的模塊網絡的圖例,并且每 個子網絡中有N = 12個節(jié)點。
[0034]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當ε = 〇[(a)和(C)]時和當ε = 〇. 〇5[(b)和(d)]時, 兩個隨機選擇的神經元膜電位X的時間歷程示意圖;網絡模型的參數(shù)值為M = 3和N = 30。
[0035] 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當(a) ε = 〇和(b) ε = 〇. 05時,模塊神經元網絡的時空 圖,網絡模型的參數(shù)值為M = 3和N = 30。
[0036] 圖4(a)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未耦合時(ε = 0)的平均場的時間歷程,網絡模型的 參數(shù)值為M = 3和N = 30。
[0037] 圖4(b)為強耦合(ε = 0. 05)時平均場的時間歷程,網絡模型的參數(shù)值為M = 3 和 N = 30。
[0038] 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取子網絡個數(shù)不同時,序參數(shù)R隨著耦合強度ε變化的曲 線。
[0039] 圖6(a)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當存在微分反饋控制u(n)時,網絡平均場隨著時間的 變化。
[0040] 圖6(b)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微分反饋控制信號u (η)的時間歷程。
[0041] 圖7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當存在微分反饋控制時,兩個隨機選擇的神經元膜電位X 的時間歷程,網絡模型的參數(shù)為M = 3, N = 30, K = 0. 15, τ = 120。
[0042] 圖8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在不同個數(shù)的子網絡構成的模塊網路中,抑制參數(shù)S隨著 控制參數(shù)組合(Κ和τ )的變化;
[0043] 圖中:(a) M = 3 ; (b) M = 5 ; (c) M = 7。
[0044] 圖9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在不同個數(shù)的子網絡構成的模塊網絡中,當控制時滯τ = 120時,對于不同的耦合強度,抑制參數(shù)S隨著耦合時滯τ i的變化曲線;
[0045] 圖中:(a) M = 3 ; (b) M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