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射出裝置以及圖像顯示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光射出裝置以及圖像顯示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以往,已知有對在預先設定的坐標輸入區(qū)域內操作的指示工具(例如,筆等)的位置進行檢測的坐標輸入裝置。作為這樣的坐標輸入裝置,已知有在顯示圖像的顯示面上形成沿著該顯示面的光(紅外光)的層,在利用上述指示工具指示顯示面內的預定的位置時,對由該指示工具反射的光的位置進行檢測,由此對上述指示工具所指示的指示位置進行檢測的坐標輸入裝置(例如,專利文獻I)。
[0003]該專利文獻I所記載的坐標輸入裝置具備:構成顯示裝置的顯示面的坐標輸入有效區(qū)域;具有形成沿著該坐標輸入區(qū)域的上述光的層的投光部以及受光部的多個傳感器單元;配置于坐標輸入有效區(qū)域的外側3邊而使所入射的光反射的循環(huán)反射部;以及控制/運算單元。并且,在該坐標輸入裝置中,利用多個傳感器單元對坐標輸入有效區(qū)域內的通過指示工具的動作而產生的光量分布的變化范圍進行檢測,控制/運算單元基于該變化范圍的數量以及指示工具的下筆數,計算坐標輸入有效區(qū)域內的坐標值。
[0004]在這樣的坐標輸入裝置中,上述傳感器單元的投光部具備產生紅外光的紅外LED(Light Emitting D1de;發(fā)光二極管)、以及將該紅外光在大致90°的范圍內投光的投光透鏡,該投光部被固定于上遮光罩。
[0005]專利文獻I:日本專利第4757144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0006]此處,例如在專利文獻I所示的坐標輸入裝置中,如上所述,需要在顯示圖像的坐標輸入有效區(qū)域上形成沿著該坐標輸入有效區(qū)域的光的層。但是,在專利文獻I所記載的坐標輸入裝置中,無法對從投光部投射的光的射出方向進行調整。
[0007]因此,存在因安裝上述投光部的壁的凹凸和/或部件交叉等,而在輸入面(例如,屏幕等)與光的投射角度之間產生偏差的可能性,存在無法適當地形成上述光的層的情況。針對這樣的問題,考慮高精度地固定上述傳感器單元,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存在該傳感器單元的安裝復雜化的問題。
[0008]本發(fā)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能夠調整光的射出方向的光射出裝置以及圖像顯示系統(tǒng)。
[0009]本發(fā)明的第I方式所涉及的光射出裝置的特征在于,具備:光源部,朝向沿著預定的平面的區(qū)域內射出光;框架,供所述光源部設置;以及調整機構,對來自所述光源部的所述光相對于所述預定的平面的射出方向進行調整。
[0010]根據上述第I方式,對從光源部射出的光相對于預定的平面的射出方向進行調整的調整機構設置于框架,因此能夠對該框架相對于上述預定的平面的傾斜度進行調整。因而,能夠相對于預定的平面調整從設置于框架的光源部射出的光的射出方向。
[0011]在上述第I方式中,優(yōu)選所述框架具有支點部,所述調整機構以所述支點部為中心對所述框架相對于所述預定的平面的傾斜度進行調整,由此對所述光的射出方向進行調整。
[0012]根據上述第I方式,框架具有支點部,因此,調整機構能夠以支點部為中心可靠地調整框架相對于預定的平面的傾斜度。因而,能夠相對于預定的平面可靠地調整從設置于框架的光源部射出的光的射出方向。
[0013]在上述第I方式中,優(yōu)選所述支點部相對于所述調整機構位于與所述光的射出方向相反側,所述調整機構設置于所述框架的所述光的射出方向側,具有第I調整機構以及第2調整機構,從與所述預定的平面正交的方向觀察,所述第I調整機構以及所述第2調整機構在所述光的射出方向側相互隔開間隔地配置。
[0014]根據上述第I方式,支點部相對于調整機構位于與光的射出方向相反側,因此,利用位于框架中的上述交叉的方向的一端側的第I調整機構、以及位于另一端側的第2調整機構,能夠分別以位于與光的射出方向相反側的支點部為中心調整框架相對于預定的平面的傾斜度。因而,能夠相對于上述預定的平面細微地調整從設置于框架的光源部射出的光的射出方向。
[0015]在上述第I方式中,優(yōu)選所述第I調整機構以及所述第2調整機構中的至少任一方具有:固定部件,沿著所述框架的所述光的射出方向側的端部配置,且以與所述框架獨立的方式被固定;軸部件,轉動自如地設置于所述固定部件;以及移動部件,與所述軸部件接合,沿著所述軸部件的中心軸移動而使所述框架沿著所述中心軸移動。
[0016]根據上述第I方式,當轉動自如地設置于與框架獨立地固定的固定部件的軸部件轉動時,移動部件沿著軸部件的中心軸移動,框架沿著軸部件的中心軸移動。由此,能夠與軸部件的轉動相匹配地細微地調整框架相對于上述預定的平面的傾斜度。此外,只要第I調整機構以及第2調整機構分別具備這樣的構成,便能夠更加細微地調整框架的傾斜度。因而,能夠更加細微地調整上述光的射出方向。
[0017]在上述第I方式中,優(yōu)選所述軸部件具有在該軸部件的周面呈沿著所述中心軸的螺旋狀地形成、與所述移動部件螺紋接合的螺紋接合部,所述移動部件在以所述中心軸為中心的轉動被限制的狀態(tài)下與所述框架抵接。
[0018]根據上述第I方式,通過軸部件的轉動,能夠使移動部件在沿著軸部件的中心軸的方向上可靠地移動。據此,能夠極其細微地調整框架相對于預定的平面的傾斜度。因而,能夠相對于預定的平面極其細微地調整上述光的射出方向。
[0019]在上述第I方式中,優(yōu)選所述光源部具備在內部容納所述框架以及所述調整機構的殼體,所述固定部件固定于所述殼體內,所述殼體具有:操作部件,位于所述殼體的外部,由所述殼體支承為轉動自如;以及傳遞部件,具有與所述操作部件同軸的轉動軸,與所述軸部件接合,與所述操作部件的轉動一起使所述軸部件轉動。
[0020]根據上述第I方式,通過使用者使操作部件轉動,能夠使與傳遞部件接合的軸部件間接地轉動。由此,僅憑借使設置于殼體的外部的操作部件轉動,便能夠調整設置于殼體內部的框架的傾斜度。
[0021]此處,考慮當使軸部件直接轉動時,因施加于軸部件的負載而致使框架、固定部件變形。與此相對,根據上述第I方式,操作部件經由傳遞部件使軸部件轉動,由此能夠抑制該變形的產生。
[0022]在上述第I方式中,優(yōu)選所述殼體具備覆蓋所述操作部件的罩部件。
[0023]根據上述第I方式,例如,在上述光的射出方向的調整結束之后,利用罩部件覆蓋操作部件,由此能夠防止操作部件意外地轉動而致使上述光的射出方向變更。
[0024]在上述第I方式中,優(yōu)選所述殼體具有位于所述操作部件的周圍且沿著所述操作部件的轉動方向形成的凹部。
[0025]根據上述第I方式,在操作部件所處的殼體的周圍沿著操作部件的轉動方向形成凹部。據此,能夠形成供把持操作部件的手指侵入的空間,因此,能夠容易地沿著設置操作部件的殼體的面使操作部件轉動。因此,使用者的力容易朝操作部件傳遞,能夠抑制操作部件相對于該殼體的面傾斜,因此能夠減輕對于操作部件、傳遞部件的負載。
[0026]在上述第I方式中,優(yōu)選所述光射出裝置具備緩沖部,該緩沖部位于所述殼體與所述框架之間,當該光射出裝置落下時與所述框架抵接而抑制設置于所述框架的所述光源部與所述殼體的接觸。
[0027]根據上述第I方式,當光射出裝置的落下時緩沖部與框架抵接,由此能夠防止殼體與光源部的接觸。因而,無需對光源部實施抗沖擊對策便能夠防止因落下的沖擊而導致的光源部的破壞。此外,利用這樣的構成,即便在光射出裝置落下之后,也能夠維持相對于預定的平面調整后的框架的傾斜度。
[0028]在上述第I方式中,優(yōu)選所述緩沖部與所述殼體一體形成。
[0029]作為緩沖部,能夠例示相對于框架從光源部側的殼體內表面突出且位于框架與該殼體內表面之間的銷。
[0030]根據上述第I方式,緩沖部與殼體一體形成,因此無需另行設置緩沖構件。因而,能夠抑制光射出裝置的制造工序的復雜化以及制造成本的增加。
[0031]另外,緩沖部的頂端部(與框架的抵接部)可以采用凸形狀以及凹形狀的任一形狀,如果形成為凹形狀,則能夠更加有效地吸收上述沖擊。
[0032]本發(fā)明的第2方式所涉及的圖像顯示系統(tǒng)的特征在于,具備:顯示裝置,顯示所接收的圖像;上述光射出裝置,向沿著由所述顯示裝置顯示所述圖像的顯示面的區(qū)域內射出光,形成沿著所述顯示面的光的層;檢測裝置,檢測所述區(qū)域內的從所述光射出裝置射出的光的反射位置;以及圖像生成裝置,生成與所述檢測裝置所檢測到的檢測結果相應的圖像,并發(fā)送至所述顯示裝置。
[0033]根據上述第2方式,能夠起到與上述第I方式所涉及的光射出裝置相同的效果。
[0034]此外,能夠使從光射出裝置朝預定范圍射出的光適當地沿著上述顯示面,因而能夠使該光的層與顯示面之間的距離比較短。因此,例如,能夠使用使從光射出裝置射出的光反射的指示工具,連續(xù)地指示在顯示面顯示的圖像中的預定的部位的操作(雙擊那樣的操作)、即相對于該光的層連續(xù)地插拔指示工具的操作。因而,能夠提高圖像顯示系統(tǒng)的操作性。
【附圖說明】
[0035]圖1是示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圖像顯示系統(tǒng)的構成以及使用狀態(tài)的圖。
[0036]圖2是示出上述實施方式的光射出裝置的立體圖。
[0037]圖3是示出上述實施方式的光射出裝置的底面部的圖。
[0038]圖4是示出上述實施方式的卸下罩后的外觀的立體圖。
[0039]圖5是示出上述實施方式的上殼體的表面的俯視圖。
[0040]圖6是示出上述實施方式的卸下上殼體后的狀態(tài)的外觀的立體圖。
[0041 ]圖7是示出上述實施方式的卸下上殼體后的狀態(tài)的光射出裝置的俯視圖。
[0042]圖8是示出上述實施方式的光幕單元的立體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