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設備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0002]隨著電子設備的迅速發(fā)展,電子設備成為人們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的必需品。例如,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人們希望這些電子設備既性能多、好,又較薄。
[0003]現有的一些電子設備(如筆記本電腦)通常是為了實現各種功能,將實現相應功能的功能元件設置在筆記本電腦的內部,雖然能滿足用戶對筆記本電腦的性能需求,但是增加了筆記本電腦的厚度,使筆記本電腦無論在展開狀態(tài)還是折疊狀態(tài)均較厚重,影響了電子設備的外觀美觀,進而不能滿足用戶對電子設備超薄化的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結構的電子設備,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的一些電子設備不滿足用戶超薄化的需求。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子設備,該電子設備包括:
[0007]第一設備本體,所述第一設備本體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設有凸起結構;
[0008]第二設備本體,所述第二設備本體與所述第一設備本體通過旋轉連接結構旋轉連接;所述第二設備本體具有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在所述第一設備本體與所述第二設備本體扣合狀態(tài)下與所述第一表面相對,所述第二表面上設有與所述凸起結構匹配的容置結構;
[0009]當所述第一設備本體相對所述第二設備本體旋轉至扣合狀態(tài)時,所述凸起結構容置于所述容置結構內。
[0010]如前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還包括:
[0011]至少一個第一功能模塊,所述第一功能模塊設置在所述凸起結構內;
[0012]至少一個第二功能模塊,所述第二功能模塊設置在所述容置結構內;
[0013]當所述第一設備本體相對所述第二設備本體旋轉至展開狀態(tài)時,所述第一功能模塊和所述第二功能模塊處于可使用模式。
[0014]如前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容置結構包括凹槽或開孔;相應的,所述凸起結構為空心的凸塊;其中,
[0015]所述第一功能模塊設置在所述凸塊內;所述第二功能模塊設置在所述凹槽的槽壁上,或者所述第一功能模塊設置在所述開孔的孔壁上。
[0016]如前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第一功能模塊包括:攝像頭模組;相應的,
[0017]所述凸塊上設有第二開口,所述第二開口與所述凸塊的內部連通,所述攝像頭模組的攝像頭通過所述第二開口顯露。
[0018]如前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凸起結構為空心的圓柱;所述圓柱沿所述第一設備本體的一邊設置,且與所述第一表面連接;相應的,所述容置結構為第一開口 ;
[0019]當所述第一設備本體相對所述第二設備本體旋轉至扣合狀態(tài)時,所述圓柱容置于所述第一開口內。
[0020]如前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第一功能模塊包括:麥克風組件;相應的,
[0021]所述圓柱上設有通孔,所述通孔與所述圓柱的內部連通;
[0022]所述麥克風組件通過所述通孔傳輸聲音。
[0023]如前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第二功能模塊包括:麥克風組件、通用串行總線USB插口和開關組件。
[0024]如前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區(qū)域和第二區(qū)域;
[0025]所述第二區(qū)域環(huán)繞設置在所述第一區(qū)域的周邊;或者,所述第二區(qū)域位于所述第一區(qū)域的一側;其中,
[0026]所述凸起結構設置在所述第二區(qū)域上。
[0027]如前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電子設備為筆記本電腦;
[0028]所述第一表面為所述筆記本電腦的顯示屏所在面,所述第二表面為所述筆記本電腦的鍵盤面;其中,
[0029]所述第一區(qū)域為所述筆記本電腦顯示屏所在的區(qū)域,所述第二區(qū)域為除所述筆記本電腦顯示屏所在的區(qū)域之外的區(qū)域。
[0030]如前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所述第一設備本體為平板電腦,所述第一表面為所述平板電腦顯示屏所在面;
[0031]所述第二設備本體為包裹結構,所述包裹結構與所述平板電腦的顯示屏所在面接觸的面為所述第二表面;其中,
[0032]所述第一區(qū)域為所述平板電腦的顯示屏所在的區(qū)域,所述第二區(qū)域為除所述平板電腦的顯示屏所在區(qū)域之外的區(qū)域。
[0033]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結構至少具有下列優(yōu)點:
[003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通過在第一設備本體的第一表面上設有凸起結構,通過在第二設備本體的第二表面上設有容置結構;其中,第一設備本體能夠相對于第二設備本體旋轉。當第一設備本體相對于第二本體旋轉至扣合狀態(tài)時,凸起結構容置于容置結構內。設計人員將電子設備中的部分電子元器件設置在凸起結構和/或容置結構內,能夠有效地減小電子設備的厚度,從而使電子設備更超薄化,提高了用戶體驗。
[0035]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附圖說明】
[003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37]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電子設備的第一種實現結構示意圖;
[0038]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電子設備的第二種實現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9]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的電子設備不能滿足用戶超薄化的需求的問題,提出了一種新型結構的電子設備,減小了電子設備的厚度,使電子設備超薄化。
[0040]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總體思路如下:
[004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中,所述電子設備包括:
[0042]第一設備本體,所述第一設備本體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設有凸起結構;
[0043]第二設備本體,所述第二設備本體與所述第一設備本體通過旋轉連接結構旋轉連接;所述第二設備本體具有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在所述第一設備本體與所述第二設備本體扣合狀態(tài)下與所述第一表面相對,所述第二表面上設有與所述凸起結構匹配的容置結構;
[0044]當所述第一設備本體相對所述第二設備本體旋轉至扣合狀態(tài)時,所述凸起結構容置于所述容置結構內。
[004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通過在第一設備本體的第一表面上設有凸起結構,通過在第二設備本體的第二表面上設有容置結構;其中,第一設備本體能夠相對于第二設備本體旋轉。當第一設備本體相對于第二本體旋轉至扣合狀態(tài)時,凸起結構容置于容置結構內。設計人員將電子設備中的部分電子元器件設置在凸起結構和/或容置結構內,能夠有效地減小電子設備的厚度,從而使電子設備更超薄化,提高了用戶體驗。
[0046]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實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試驗臺其【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在下述說明中,不同的“一實施例”或“實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實施例。此外,一或多個實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結構、或特點可由任何合適形式組合。
[0047]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電子設備的第一種實現結構示意圖。如圖1和圖2所不,本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設備包括:第一設備本體10和第二設備本體20。第一設備本體10具有第一表面11,第一表面11上設有凸起結構30。第二設備本體20與第一設備本體10通過旋轉連接結構旋轉連接。所述第二設備本體20具有第二表面21,所述第二表面21在所述第一設備本體10與所述第二設備本體20扣合狀態(tài)下與所述第一表面11相對,第二表面21上設有與凸起結構30匹配的容置結構40,當第一設備本體10相對第二設備本體20旋轉至扣合狀態(tài)時,凸起結構30容置于容置結構40內。當然,凸起結構30也可以設置在第二設備本體20的第二表面21上,容置結構40也可以設置第一設備本體10的第一表面11上。當然,凸起結構30還可以即設置在第一設備本體10的第一表面11上,也可以設置在第二設備本體20的第二表面21上,相應的,容置結構40設置在與凸起結構30對應的位置處(包括第一設備本體10的第一表面11上和第二設備本體20的第二表面21上)。其中,為了使電子設備整體化,凸起結構30可與第一設備本體10 —體式成型。
[0048]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設備本體與第二設備本體通過旋轉連接結構旋轉連接,使得第一設備本體能夠相對第二設備本體旋轉至扣合狀態(tài)或展開狀態(tài)。當第一設備本體相對于第二設備本體旋轉至扣合狀態(tài)時,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貼合,此時,第一表面上的凸起結構容置于第二表面上的容置結構內。在實際應用中,設計人員將電子設備的部分電子元器件設置在凸起結構和/或容置結構內,從而有效地減少了電子設備的厚度,使電子設備更超薄化,進而滿足了用戶對電子設備超薄化的需求。
[0049]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通過在第一設備本體的第一表面上設有凸起結構,通過在第二設備本體的第二表面上設有容置結構;其中,第一設備本體能夠相對于第二設備本體旋轉。當第一設備本體相對于第二本體旋轉至扣合狀態(tài)時,凸起結構容置于容置結構內。設計人員將電子設備中的部分電子元器件設置在凸起結構和/或容置結構內,能夠有效地減小電子設備的厚度,從而使電子設備更超薄化,提高了用戶體驗。
[0050]進一步的,如圖1和圖2所示,上述實施例中所述的電子設備還可以包括:至少一個第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