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基于過車時刻數(shù)據(jù)的信號方案識別方法,服務(wù)于城市交通控制與管理,屬于智能交通研究領(lǐng)域。
背景技術(shù):
隨著停車線斷面檢測器、電子車牌、電子警察、RFID等設(shè)備的逐漸普及,大量有效數(shù)據(jù)如車輛通過交叉口停車斷面的時刻亟待利用。本方法通過停車線斷面的過車時刻數(shù)據(jù)計算交叉口運行的信號方案,區(qū)分每一輛車通過時所在的信號周期,從而為以周期、相位為單位的路段、交叉口指標計算提供基礎(chǔ),進而為以路網(wǎng)狀態(tài)為依據(jù)的城市交通管控提供依據(jù)。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過車時刻數(shù)據(jù)的信號方案識別方法。本發(fā)明基于停車線斷面過車時刻數(shù)據(jù),結(jié)合城市道路車輛運行特性識別交叉口信號方案。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基于過車時刻數(shù)據(jù)的信號方案識別方法包括計算車輛之間的第一類距離、計算每輛車的跟車密度,計算車輛的第二類距離,選取特征點,識別信號方案三個步驟。
本發(fā)明的基本步驟如下:
c1、計算車輛之間的第一類距離,計算每輛車的跟車密度。
c2、計算車輛的第二類距離,選取特征點。
c3、識別信號方案。
步驟c1計算車輛之間的第一類距離,計算每輛車的跟車密度的過程包括:
c11、獲取交叉口j相位k的所有過車時刻數(shù)據(jù),第i輛車的過車時刻為tj,k,i。
c12、定義交叉口j相位k的過車時刻數(shù)據(jù)之間的第一類距離dj,k,(i,p):
dj,k,(i,p)=|tj,k,i-tj,k,p|
式中,dj,k,(i,p)——交叉口j相位k第i輛車與第p輛車的第一類距離;
tj,k,i——交叉口j相位k第i輛車的過車時刻;
tj,k,p——交叉口j相位k第p輛車的過車時刻;
c13、定義每輛車的跟車密度為包括該車在內(nèi),連續(xù)以車頭時距小于H′=10所通過的車輛數(shù)。計算交叉口j相位k的第i輛車的跟車密度ρj,k,i。其中第i輛車的車頭時距Hi為:
Hi=tj,k,i-tj,k,i-1
式中,Hi——交叉口j相位k第i輛車的車頭時距;
tj,k,i——交叉口j相位k第i輛車的過車時刻;
tj,k,i-1——交叉口j相位k第i-1輛車的過車時刻;
步驟c2計算車輛的第二類距離,選取特征點的過程包括:
c21、定義交叉口j相位k的第i輛車的第二類距離Cj,k,i為距離跟車密度比自己高的車輛的最短距離:
式中,Cj,k,i——交叉口j相位k第i輛車的第二類距離;
dj,k,(i,p)——交叉口j相位k第i輛車與第p輛車的第一類距離;
ρj,k,p——交叉口j相位k第i輛車的跟車密度;
ρj,k,i——交叉口j相位k第p輛車的跟車密度;
c22、計算距離閾值M:
M=(M1+M2)/2
式中,M——選取特征值的第二類距離閾值;
M1——選取車頭時距大于H″=20的車輛,計算其對應(yīng)的第二類距離眾數(shù)M1;
M2——選取車頭時距小于H″=20的車輛,計算其對應(yīng)的第二類距離眾數(shù);
c23、選取第二類距離大于等于第二類距離閾值M的車輛過車時刻tj,k,i作為特征點。
步驟c3識別信號方案的過程包括:
c31、以特征點作為等效綠燈啟亮?xí)r刻,計算相鄰特征點之間的時刻之差作為該周期的等效周期時長;
c32、以特征點的前一個車輛過車時刻作為上一周期等效綠燈結(jié)束時刻;
c33、以等效綠燈結(jié)束時刻與啟亮?xí)r刻的差值作為等效綠燈時長。而等效紅燈時長為等效周期時長與等效綠燈時長的差值。
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利用且只利用過車時刻數(shù)據(jù),識別得到交叉口的信號方案,即等效周期、綠燈、紅燈,為城市交通管控中相關(guān)措施提供了參數(shù)基礎(chǔ)。而且該方法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過車時刻數(shù)據(jù),不依賴于參數(shù)選取,且易于工程實現(xiàn)。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闡述,本發(fā)明的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計算車輛之間的第一類距離,計算每輛車的跟車密度的過程包括:
獲取交叉口j相位k的所有過車時刻數(shù)據(jù),第i輛車的過車時刻為tj,k,i。
定義交叉口j相位k的過車時刻數(shù)據(jù)之間的第一類距離dj,k,(i,p):
dj,k,(i,p)=|tj,k,i-tj,k,p|
式中,dj,k,(i,p)——交叉口j相位k第i輛車與第p輛車的第一類距離;
tj,k,i——交叉口j相位k第i輛車的過車時刻;
tj,k,p——交叉口j相位k第p輛車的過車時刻;
定義每輛車的跟車密度為包括該車在內(nèi),連續(xù)以車頭時距小于H′=10所通過的車輛數(shù)。計算交叉口j相位k的第i輛車的跟車密度ρj,k,i。其中第i輛車的車頭時距Hi為:
Hi=tj,k,i-tj,k,i-1
式中,Hi——交叉口j相位k第i輛車的車頭時距;
tj,k,i——交叉口j相位k第i輛車的過車時刻;
tj,k,i-1——交叉口j相位k第i-1輛車的過車時刻;
步驟二計算車輛的第二類距離,選取特征點的過程包括:
定義交叉口j相位k的第i輛車的第二類距離Cj,k,i為距離跟車密度比自己高的車輛的最短距離:
式中,Cj,k,i——交叉口j相位k第i輛車的第二類距離;
dj,k,(i,p)——交叉口j相位k第i輛車與第p輛車的第一類距離;
ρj,k,p——交叉口j相位k第i輛車的跟車密度;
ρk,k,i——交叉口j相位k第p輛車的跟車密度;
計算距離閾值M:
M=(M1+M2)/2
式中,M——選取特征值的距離閾值;
M1——選取車頭時距大于H″=20的車輛,其對應(yīng)的第二類距離眾數(shù)M1;
M2——選取車頭時距小于H″=20的車輛,其對應(yīng)的第二類距離眾數(shù)M2;
選取距離大于等于距離閾值M的車輛過車時刻tj,k,i做為特征點。
步驟三識別信號方案的過程包括:
以特征點作為等效綠燈啟亮?xí)r刻,計算相鄰特征點之間的時刻之差作為該周期的等效周期時長;
以特征點的前一個車輛過車時刻作為上一周期等效綠燈結(jié)束時刻;
以等效綠燈結(jié)束時刻與啟亮?xí)r刻的差值作為等效綠燈時長。而等效紅燈時長為等效周期時長與等效綠燈時長的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