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封裝技術(shù)領(lǐng)域,尤其涉及一種金屬凸塊的厚度測量方法。
背景技術(shù):
金屬凸塊技術(shù)是半導體封裝中常用的技術(shù)之一,通常采用Au,Cu,SnAg等材料。
在金屬凸塊制造過程中,通常先在需要電鍍的基底100表面沉積籽晶層101(如TiW,Ti/Cu等),隨后通過光刻膠102的旋涂、曝光、顯影等工藝形成需要金屬凸塊的圖形,其截面圖如圖1A所示。
電鍍形成金屬凸塊103,所述金屬凸塊103的材料可以是Au,Cu,Cu/Ni/Au等,如圖1B所示。
再去除光刻膠102,僅留下金屬凸塊103,如圖1C所示,最后采用干法或者濕法工藝去除金屬凸塊103外圍的籽晶層101。
在實際的制造中,金屬凸塊103的高度通常由電鍍的時間進行控制,然而,隨著電鍍液的濃度在工藝過程中的變化,通常電鍍液的濃度會隨著工藝過程下降,在不同時間,采用同一工藝時長得到的金屬凸塊103的厚度會有較大差異,若差異過大超出了產(chǎn)品規(guī)格要求,則需要返工。現(xiàn)有技術(shù)是在圖1C所示的去除光刻膠102之后,對金屬凸塊103的高度進行量測,即采用臺階儀或者光學設(shè)備對其形貌進行檢測,得到單點的高度H或者高度H的測量圖,實現(xiàn)對其厚度的檢測。然而,當檢測得到的H超過規(guī)格要求,就必須進行返工的工藝。
金屬凸塊的返工工藝非常復雜,因為圖形和對準問題的存在,通常需要完全去除金屬凸塊和籽晶層,對于具有多層布線層的封裝結(jié)構(gòu)來說則更加復雜;造成了原材料、時間、成本的巨大浪費,并且影響交期,極大降低了效益。眾所周知,電鍍步驟的成本占據(jù)金屬凸塊封裝成本相當大的一部分。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提供一種金屬凸塊的厚度檢測方法,以減少金屬凸塊制作過程的返工、降低成本。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金屬凸塊的厚度檢測方法,包括:提供一基底,所述基底表面形成有具有開口的圖形化掩膜層,所述開口暴露出基底的部分表面;在所述開口內(nèi)形成金屬凸塊;測量獲得所述金屬凸塊的厚度;在測量獲得所述金屬凸塊的厚度之后,去除所述圖形化掩膜層。
可選的,測量獲得所述金屬凸塊的厚度的方法包括:獲得所述開口的深度H1;獲得開口頂部側(cè)壁的圖形化掩膜層表面與金屬凸塊表面的高度差H2,所述金屬凸塊的厚度為H1-H2。
可選的,獲得所述開口的深度H1的方法包括:獲得基底的表面高度;獲得圖形化掩膜層的表面高度;計算所述基底的表面與圖形化掩膜層的表面的高度差,得到開口的深度H1。
可選的,通過直接測量金屬凸塊表面與金屬凸塊底部平面的高度差,得到金屬凸塊的厚度。
可選的,采用臺階儀或光學厚度檢測設(shè)備獲得所述金屬凸塊的厚度。
可選的,在測量獲得所述金屬凸塊的厚度之后、去除所述圖形化掩膜層之前,還包括:判斷所述金屬凸塊的厚度是否位于可接受范圍內(nèi);若否,則對所述金屬凸塊的厚度做出補償,直至補償后的金屬凸塊的厚度位于可接受范圍內(nèi)。
可選的,若所述金屬凸塊的厚度大于所述可接受范圍,通過刻蝕工藝使所述金屬凸塊的厚度下降,直至刻蝕后的金屬凸塊厚度位于所述可接受范圍內(nèi);若所述金屬凸塊的厚度小于所述可接受范圍,繼續(xù)采用形成所述金屬凸塊的工藝,在開口內(nèi)沉積金屬層,使所述金屬凸塊的厚度增加,直至金屬凸塊的厚度位于所述可接受范圍內(nèi)。
可選的,形成所述金屬凸塊的工藝為電鍍工藝。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在圖形化掩膜層去除之前,對金屬凸塊的厚度進行測量,有助于在較早階段發(fā)現(xiàn)金屬凸塊厚度的異常,及時進行返工,對所述金屬凸塊厚度進行低成本的原位補償,使其厚度滿足要求,從而大大降低了返工的成本,保證產(chǎn)品的交貨期。
附圖說明
圖1A至圖1C為本發(fā)明現(xiàn)有技術(shù)的金屬凸塊的形成過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一具體實施方式的金屬凸塊的厚度檢測方法流程示意圖;
圖3A至圖3B為本發(fā)明一具體實施方式的金屬凸塊的厚度檢測過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一具體實施方式中對金屬凸塊厚度進行補償?shù)慕Y(jié)構(gòu)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附圖對本發(fā)明提供的金屬凸塊的厚度檢測方法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說明。
請參考圖2,為本發(fā)明一具體實施方式的金屬凸塊的厚度檢測流程示意圖。
步驟S1:提供一基底,所述基底表面形成有具有開口的圖形化掩膜層,所述開口暴露出基底的部分表面。
步驟S2:在所述開口內(nèi)形成金屬凸塊。
步驟S3:測量獲得所述金屬凸塊的厚度。
步驟S4:在測量獲得所述金屬凸塊的厚度之后,去除所述圖形化掩膜層。
在去除所述圖形化掩膜層之前測量獲得金屬凸塊的厚度,從而可以根據(jù)金屬凸塊的厚度情況,選擇是否對金屬凸塊厚度進行補償,由于圖形化掩膜層的存在可以在已經(jīng)形成的金屬凸塊基礎(chǔ)上進行厚度補償,從而可以降低返工成本,提高效率。
圖3A~3B為本發(fā)明一具體實施方式的金屬凸塊厚度的測量方法示意圖。
請參考圖3A,提供基底,所述基底表面形成有具有開口203的圖形化掩膜層202,所述開口203暴露出基底的部分表面。
所述基底可以包括半導體襯底以及位于所述半導體襯底表面的介質(zhì)層。所述半導體襯底的材料包括硅、鍺、鍺化硅、砷化鎵等半導體材料,所述半導體襯底可以是體材料也可以是復合結(jié)構(gòu)如絕緣體上硅。本實施例中,所述基底的半導體襯底內(nèi)形成有半導體器件,所述介質(zhì)層內(nèi)形成有金屬連接結(jié)構(gòu)。所述基底300的類型與結(jié)構(gòu)不應限制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本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基底包括襯底200以及位于所述襯底200表面的過渡層201,所述過渡層201為籽晶層,具體材料可以是TiW、Ti或TiN等,提高基底表面的導電性和粘附性??梢酝ㄟ^物理沉積、氣相沉積或原子層沉積工藝形成所述過渡層201。后續(xù)在所述過渡層201表面形成圖形化掩膜層202。
本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圖形化掩膜層202的材料為光刻膠,所述圖形化掩膜層202的形成方法包括:采用旋涂或噴涂工藝,在基底表面形成光刻膠層之后,對所述光刻膠層進行曝光顯影,形成開口203。在本發(fā)明的其他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圖形化掩膜層202的材料還可以是氮化硅、氧化硅或氮氧化硅等材料,具體的,可以在基底上沉積掩膜材料層之后,采用刻蝕工藝對所述掩膜材料層進行圖形化,形成所述具有開口203的圖形化掩膜層202。
獲得所述開口203的深度H1,具體的,可以先測量基底的表面(C平面)高度,以及圖形化掩膜層202的表面(B平面)高度,然后計算所述B平面和C平面的高度差,獲得開口203的深度H1,所述高度可以通過臺階儀或光學設(shè)備測量獲得。在本發(fā)明的另一具體實施方式中,由于所述圖形化掩膜層202與基底的光學特性差異,可以通過光學方法,例如干涉法、反射法等,直接測試得到圖形化掩膜層202的厚度,從而獲得開口203的深度H1。上述高度可以是平面上單個點的高度值,也可以是通過多點測量之后的平均高度值,還可以是平面的高度值分布圖,以判斷表面以及深度的均勻性。
請參考圖3B,在所述開口203內(nèi)形成金屬凸塊204,所述金屬凸塊204厚度小于開口203的深度,所述金屬凸塊204的頂部表面為A平面。
可以采用電鍍工藝形成所述金屬凸塊204,所述金屬凸塊204的材料可以是Au、Cu或SuAg等金屬材料。
可以采用臺階儀或光學設(shè)備測量獲得所述高度差H2,獲得開口203頂部側(cè)壁的圖形化掩膜層表面(B平面)與金屬凸塊204表面(A平面)的高度差H2,所述金屬凸塊204的厚度為H1-H2。同理,通過多點測量,也能獲得基底上不同位置的厚度分布參數(shù),以更加精確地判斷。
在本發(fā)明的其他具體實施方式中,由于圖形化掩膜層202與金屬凸塊204的材料不同,分別具有不同的光學特性,可以通過光學設(shè)備,直接獲得圖3B中A平面與C平面之間的高度差,從而得到金屬凸塊204的高度。
在本發(fā)明的另一具體實施方式中,在測量獲得所述金屬凸塊的厚度之后、去除所述圖形化掩膜層之前,還包括:判斷所述金屬凸塊204的厚度是否位于可接受范圍內(nèi);若否,則對所述金屬凸塊204的厚度做出補償,直至補償后的金屬凸塊204的厚度位于可接受范圍內(nèi)。其中,所述金屬凸塊204的厚度可以是單點位置的厚度,也可以使多點位置的平均厚度。
若所述金屬凸塊204的厚度或多點平均厚度位于可接受范圍內(nèi),則去除所述圖形化掩膜層202以及進行后續(xù)的封裝步驟。
若所述金屬凸塊204的厚度小于所述可接受范圍,則需要對金屬凸塊204的厚度進行補償,具體的,請參考圖4,可以在所述金屬凸塊204表面繼續(xù)電鍍形成補償金屬層204a,增加最終形成的金屬凸塊的厚度,此過程是原位進行,不需要進行再次的掩膜層圖形化,返工成本低。所述補償金屬層204a表面為D平面,通過測量D平面與C平面的高度差獲得補償后的金屬凸塊的厚度,并繼續(xù)進行判斷,重復上述步驟,直至金屬凸塊的最終厚度或多點的厚度平均值位于可接受范圍內(nèi)。
在本發(fā)明的其他具體實施方式中,若所述金屬凸塊204的厚度大于所述可接受范圍,通過刻蝕工藝使所述金屬凸塊204的厚度下降,直至刻蝕后的金屬凸塊厚度位于所述可接受范圍內(nèi),所述刻蝕工藝可以是干法或濕法刻蝕工藝。
上述金屬凸塊的厚度測量方法,在圖形化掩膜層去除之前,對金屬凸塊的厚度進行測量,有助于在較早階段發(fā)現(xiàn)金屬凸塊厚度的異常,及時進行返工,而不是等到去除圖形化掩膜層之后,再對金屬凸塊的厚度進行測量,因為一旦去除圖形化掩膜層之后,再進行返工將需要把已形成的金屬凸塊、掩膜層圖形乃至籽晶層全部去除,代價極高;特別對于多層的布線層,代價更高。從而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能夠?qū)λ鼋饘偻箟K厚度進行低成本的原位補償,使其厚度滿足要求,從而大大降低了返工的成本,保證產(chǎn)品的交貨期。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shù)領(lǐng)域的普通技術(shù)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