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裝彈夾插針機及其插針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2129906閱讀:738來源:國知局
      裝彈夾插針機及其插針方法與流程

      本發(fā)明涉及插針機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裝彈夾插針機及其插針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各類移動通訊設備,例如手機、PDA、GPS、MP3、MP4、數(shù)碼相機、手持式游戲機等得到了廣泛應用,在這些設備中,通常會用到FPC連接器,以實現(xiàn)設備內部各功能模塊之間或與外部設備之間的信號連接或傳遞,以及設備與電源信號或信號源的連通等作用,最終實現(xiàn)設備電源/信號的連接方案。

      通常,F(xiàn)PC連接器包括有塑膠主體、若干端子及一個翻蓋,所述若干端子并排插入塑膠主體內;現(xiàn)有技術中,有一些會對FPC連接器插針環(huán)節(jié)的自動機,但是,在實際生產應用中,其仍存在諸多缺陷,例如:(1)只限于單人操作,在產能上受到局限,很難得到提升,產能也較為固定,不能按需靈活安排人員調整產能;(2)自動機適用的產品單一,對于不同PIN數(shù)產品而言,需要配置相應的不同自動機,這樣,無疑增加了加工企業(yè)的購機成本;(3)現(xiàn)有的插針機,尚存在運行平穩(wěn)性欠佳、易發(fā)生工作誤差等缺陷,容易導致插針不均勻或漏插等。

      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裝彈夾插針機及其插針方法,其實現(xiàn)了穩(wěn)定、可靠、精準的插針作業(yè),確保插針均勻、精確,機臺可以依據(jù)產能需求及人員安排等因素,酌情安排單人操作或雙人同時交替操作,其靈活性更強,以及,機臺可廣泛適用于同系列的多種PIN數(shù)產品。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一種裝彈夾插針機,包括有依制程順序依次設置的膠芯入料單元、膠芯分料單元、膠芯裝入彈夾單元、人工操作銜接單元、彈夾移動單元、送夾切插單元,還包括有用于分別連接前述膠芯入料單元、膠芯分料單元、膠芯裝入彈夾單元、彈夾移動單元、送夾切插單元的控制單元;

      該膠芯入料單元包括有朝向膠芯分料單元設置的第一膠芯輸送軌道,所述第一膠芯輸送軌道前后延伸設置;

      該膠芯分料單元包括有用于感應膠芯輸送是否到位的第一感應器、用于將到位的膠芯向上錯位的錯位塊、用于驅動錯位塊升降的錯位氣缸、與第一膠芯輸送軌道垂直銜接設置的第二膠芯輸送軌道、用于驅動第二膠芯輸送軌道位移的軌道驅動組件、用于將錯位后的膠芯推至第二膠芯輸送軌道上的頂針組件、用于感應向上錯位是否到位的第二感應器;該錯位塊上開設有正對第一膠芯輸送軌道的膠芯容納槽,所述第二膠芯輸送軌道左右延伸設置,該第二膠芯輸送軌道上形成有兩個左右間距布置的膠芯裝設區(qū),每個膠芯裝設區(qū)均凹設有若干并排設置的第一定位凹槽;

      該膠芯裝入彈夾單元設置有兩組,兩者沿左右方向間距布置;兩者的間距為前述兩個膠芯裝設區(qū)之間距的兩倍;每組膠芯裝入彈夾單元均包括有彈夾、第一彈夾座、第一彈夾座驅動組件、排針、排針驅動組件及用于感應彈夾放入第一彈夾座內的第三感應器;所述彈夾上設置有若干供膠芯裝設定位的第二定位凹槽,所述彈夾上可拆卸式配置有用于止擋第二定位凹槽入口端的擋板;所述第一彈夾座上開設有第一彈夾裝設槽,所述彈夾可拆卸式裝設于第一彈夾裝設槽內,所述第一彈夾座驅動組件則連接于第一彈夾座上以驅動第一彈夾座前后位移;所述排針驅動組件連接于排針以驅動排針前后位移;所述排針、第一彈夾座分別位于前述第二膠芯輸送軌道的前、后側,所述排針、第一定位凹槽、第二定位凹槽對應設置;

      該人工操作銜接單元包括有人工操作臺,所述人工操作臺的左、右側分別預留有與相應左、右側的膠芯裝入彈夾單元對應銜接的左側工位、右側工位;

      該彈夾移動單元包括有第二彈夾座、用于驅動第二彈夾座左右位移的第二彈夾座水平驅動組件、用于驅動第二彈夾座上下位移的第二彈夾座垂直驅動組件;該第二彈夾座上開設有左右間距設置的兩個第二彈夾裝設槽,針對每個第二彈夾裝設槽配置有用于感應是否裝設彈夾的第四感應器;

      該送夾切插單元包括有料帶式端子輸送裝置、定位針、用于上下驅動定位針的定位針氣缸、用于左右驅動定位針氣缸的送料氣缸、用于夾緊端子的夾爪、用于上下驅動夾爪的夾緊氣缸、用于裁切端子料帶的裁切動刀、用于上下驅動裁切動刀的裁切氣缸、用于將夾緊的端子插入膠芯的插端氣缸、用于折斷多余料帶的折料帶撥桿、用于上下驅動折料帶撥桿的折料帶氣缸,所述插端氣缸驅動連接于夾緊氣缸。

      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軌道驅動組件包括有伺服馬達、聯(lián)軸器、絲桿,該伺服馬達經(jīng)聯(lián)軸器傳動絲桿;絲桿經(jīng)連接塊聯(lián)動前述第二膠芯輸送軌道,第二膠芯輸送軌道底部適配有直線滑軌以供第二膠芯輸送軌道沿直線滑軌位移,以及,還設置有用于精確控制第二膠芯輸送軌道位移距離的光電感應開關。

      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頂針組件包括有頂針氣缸、受頂針氣缸驅動連接的頂針及用于防止頂針頂推偏移的頂針蓋板,所述頂針蓋板的底部開設有供頂針穿過的滑槽,前述頂針適配于滑槽內。

      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彈夾包括有彈夾本體、彈夾蓋板、彈夾滑塊、滑塊軌道、拉簧、彈夾旋柄及連桿;前述第二定位凹槽設置于彈夾本體上,所述彈夾本體的一端設置有彈夾擋板槽;所述彈夾蓋板連接于彈夾滑塊上,彈夾滑塊適配于滑塊軌道上,所述拉簧前后延伸式連接于彈夾本體與彈夾滑塊之間;所述彈夾旋柄具有第一樞接點、第二樞接點,所述連桿后端連接于彈夾蓋板上,所述連桿的前端連接于第一樞接點,所述第二樞接點位于第一樞接點于連桿后端之間位置,所述第二樞接點連接于滑塊軌道;前述彈夾蓋板隨旋轉彈夾旋柄的旋轉動作而前后位移。

      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控制單元包括有第一控制單元、第二控制單元,所述第一控制單元分別連接于前述膠芯入料單元、膠芯分料單元、膠芯裝入彈夾單元,所述第二控制單元分別連接于前述彈夾移動單元、送夾切插單元。

      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第二彈夾座垂直驅動組件連接于第二彈夾座水平驅動組件,所述第二彈夾座水平驅動組件連接于第二彈夾座。

      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膠芯入料單元包括有震動盤,震動盤的輸出端連接前述第一膠芯輸送軌道。

      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料帶式端子輸送裝置包括有端子料盤。

      一種如前述裝彈夾插針機的插針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驟:

      (1)將膠芯經(jīng)第一膠芯輸送軌道朝向膠芯分料單元輸送;第一感應器感應膠芯到位后,錯位氣缸驅動錯位塊向上將膠芯抬起;第二感應器感應到錯位到位后,頂針組件將膠芯推送至第二膠芯輸送軌道的第一定位凹槽內;軌道驅動組件帶動第二膠芯輸送軌道每次移一個單位距離再裝入一個膠芯,直至膠芯裝設區(qū)裝滿膠芯;

      (2)軌道驅動組件帶動第二膠芯輸送軌道,直至膠芯裝設區(qū)與相應排針所在區(qū)域相對應;手動將彈夾裝設于第一彈夾裝設槽內,第一彈夾座驅動組件向前推動第一彈夾座使彈夾與第二膠芯輸送軌道相接,然后,排針驅動組件向前推動排針將膠芯從第一定位凹槽推送至相應第二定位凹槽內;然后,第一彈夾座、排針分別復位;

      (3)手動將彈夾從第一彈夾座上取出,將擋板裝設于彈夾上以形成于第二定位凹槽入口端的止擋,膠芯被定位于彈夾與擋板之間;

      (4)將彈夾裝入第二彈夾座的第二彈夾裝設槽內,第四感應器感應至彈夾的裝入到位,則第二彈夾座水平驅動組件將彈夾送到插針位置,接著,第二彈夾座垂直驅動組件將彈夾沿垂直方向上調整至插膠芯第1PIN的位置;料帶由料帶式端子輸送裝置朝向插針位置輸送,輸送到位時,定位針氣缸驅動定位針向下伸入端子料帶的定位孔內形成對端子料帶的定位;送料氣缸推動定位針氣缸以將端子料帶推送到夾爪處,夾緊氣缸推動夾爪將端子料帶夾緊;隨后,定位針氣缸、送料氣缸依次復位;裁切氣缸驅動裁切動刀將端子料帶切斷,插端氣缸將夾緊的端子插入膠芯內;隨后,夾緊氣缸、插端氣缸復位;折料帶氣缸驅動折料帶撥桿升降動作,以將多余料帶折斷;

      第二彈夾座垂直驅動組件驅動第二彈夾座按膠芯PIN距移位,直至將膠芯PIN位插滿;再等待另一側第二彈夾裝設槽內彈夾移位至插針位置。

      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在步驟(2)中,單人操作僅使用左側工位、右側工位中其一工位,只其中一相應的膠芯裝設區(qū)、膠芯裝入彈夾單元工作;或者,雙人操作同時使用左側工位、右側工位,膠芯交替式裝設于兩個膠芯裝設區(qū),膠芯裝入彈夾單元交替工作。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yōu)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過膠芯入料單元、膠芯分料單元、膠芯裝入彈夾單元、人工操作銜接單元、彈夾移動單元、送夾切插單元及控制單元的設置及相互配合,實現(xiàn)了穩(wěn)定、可靠、精準的插針作業(yè),確保插針均勻、精確,有效提高了產品加工質量;同時,本發(fā)明之裝彈夾插針機可以依據(jù)產能需求及人員安排等因素,酌情安排單人操作或雙人同時交替操作,不會產生任何單人操作機的危險隱患,其靈活性更強;以及,本發(fā)明之裝彈夾插針機可廣泛適用于同系列的多種PIN數(shù)產品,例如2PIN至40PIN之間的不同PIN數(shù)型號的產品,只需更換一下錯位塊即可,這樣,大大降低了購機成本,也有利于生產車間的機臺布置,簡化了對機臺的管理及維護。

      為更清楚地闡述本發(fā)明的結構特征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之實施例的組裝立體示圖;

      圖2是本發(fā)明之實施例的局部剖示圖;

      圖3是本發(fā)明之實施例中用于顯示膠芯分料單元結構的局部示圖;

      圖4是圖3中K向視圖;

      圖5是圖3中J向視圖;

      圖6是圖3中L向視圖;

      圖7是本發(fā)明之實施例中用于顯示膠芯裝入彈夾單元結構的局部示圖;

      圖8是本發(fā)明之實施例中彈夾的組裝結構示圖(未含擋板);

      圖9是本發(fā)明之實施例中彈夾的分解結構示圖(未含擋板);

      圖10是本發(fā)明之實施例中彈夾的展開至鎖緊的旋轉狀態(tài)過程示圖;

      圖11是本發(fā)明之實施例中用于顯示彈夾移動單元結構的局部示圖;

      圖12是圖11中M向視圖;

      圖13是圖11中N向視圖;

      圖14是本發(fā)明之實施例中用于顯示送夾切插單元結構的局部示圖。

      附圖標識說明:

      10、膠芯入料單元

      11、震動盤 12、第一膠芯輸送軌道

      20、膠芯分料單元

      21、錯位塊 22、錯位氣缸

      23、第二膠芯輸送軌道 231、膠芯裝設區(qū)

      2311、第一定位凹槽 232、 膠芯擋塊

      24、頂針氣缸 25、頂針

      26、頂針蓋板 27、伺服馬達

      28、絲桿 29、直線滑軌

      30、膠芯裝入彈夾單元

      31、彈夾 311、擋板

      312、彈夾本體 3121、第二定位凹槽

      3122、彈夾擋板槽 313、彈夾蓋板

      314、彈夾滑塊 315、滑塊軌道

      316、拉簧 317、彈夾旋柄

      3171、第一樞接點 3172、第二樞接點

      318、連桿 32、第一彈夾座

      33、第一彈夾座驅動組件 34、排針

      35、排針驅動組件

      40、人工操作銜接單元

      41、人工操作臺 42、左側工位

      43、右側工位

      50、彈夾移動單元

      51、第二彈夾座 511、第二彈夾裝設槽

      521、彈夾移位氣缸 522、基座

      523、左右位移直線滑軌 531、步進馬達

      532、聯(lián)軸器 533、絲桿

      534、上下位移直線滑軌

      60、送夾切插單元

      61、端子料盤 62、定位針氣缸

      63、送料氣缸 64、夾緊氣缸

      641、夾爪 65、裁切氣缸

      651、裁切動刀 66、折料帶氣缸

      661、折料帶撥桿 67、插端氣缸

      71、第一控制單元 72、第二控制單元。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1至圖14所示,其顯示出了本發(fā)明之實施例的具體結構。所述裝彈夾插針機包括有依制程順序依次設置的膠芯入料單元10、膠芯分料單元20、膠芯裝入彈夾單元30、人工操作銜接單元40、彈夾移動單元50、送夾切插單元60,還包括有用于分別連接前述膠芯入料單元10、膠芯分料單元20、膠芯裝入彈夾單元30、彈夾移動單元50、送夾切插單元60的控制單元。

      此處,所述控制單元包括有第一控制單元71、第二控制單元72,所述第一控制單元71分別連接于前述膠芯入料單元10、膠芯分料單元20、膠芯裝入彈夾單元30,所述第二控制單元72分別連接于前述彈夾移動單元50、送夾切插單元60,從圖1可以看出,膠芯入料單元10、膠芯分料單元20、膠芯裝入彈夾單元30位于人工操作銜接單元40的前側,而彈夾移動單元50、送夾切插單元60位于人工操作銜接單元40的后側。

      如圖1至圖6所示,該膠芯入料單元10包括有朝向膠芯分料單元20設置的第一膠芯輸送軌道12,所述第一膠芯輸送軌道12前后延伸設置;所述膠芯入料單元10包括有震動盤11,震動盤11的輸出端連接前述第一膠芯輸送軌道12;將膠芯倒入震動盤11,震動盤11會自動導正和篩選膠芯方向,并第一膠芯輸送軌道12流入下述錯位塊21的膠芯容納槽內。

      如圖1至圖6所示,該膠芯分料單元20包括有用于感應膠芯輸送是否到位的第一感應器、用于將到位的膠芯向上錯位的錯位塊21、用于驅動錯位塊21升降的錯位氣缸22、與第一膠芯輸送軌道12垂直銜接設置的第二膠芯輸送軌道23、用于驅動第二膠芯輸送軌道23位移的軌道驅動組件、用于將錯位后的膠芯推至第二膠芯輸送軌道23上的頂針組件、用于感應向上錯位是否到位的第二感應器;該錯位塊21上開設有正對第一膠芯輸送軌道12的膠芯容納槽,所述第二膠芯輸送軌道23左右延伸設置,該第二膠芯輸送軌道23上形成有兩個左右間距布置的膠芯裝設區(qū)231,每個膠芯裝設區(qū)231均凹設有若干并排設置的第一定位凹槽2311;對應第二膠芯輸送軌道23的后側位置,設置有膠芯擋塊232,以用于避免下述頂針25將膠芯頂出第一定位凹槽2311的后側出現(xiàn)移出第二膠芯輸送軌道23的現(xiàn)象;

      本實施例中,所述頂針組件包括有頂針氣缸24、受頂針氣缸24驅動連接的頂針25及用于防止頂針25頂推偏移的頂針蓋板26,所述頂針蓋板26的底部開設有供頂針穿過的滑槽,前述頂針25適配于滑槽內;

      所述軌道驅動組件包括有伺服馬達27、聯(lián)軸器、絲桿28,該伺服馬達27經(jīng)聯(lián)軸器傳動絲桿28;絲桿28經(jīng)連接塊聯(lián)動前述第二膠芯輸送軌道23,第二膠芯輸送軌道23底部適配有直線滑軌29以供第二膠芯輸送軌道23沿直線滑軌29位移,以及,還設置有用于精確控制第二膠芯輸送軌道23位移距離的光電感應開關;

      以及,前述第一感應器、第二感應器通常采用光纖感應,第一感應器感應有無膠芯,無則停機,有則錯位氣缸22抬起;若錯位氣缸22抬起到位,第二感應器有信號后,頂針組件把膠芯推入第二膠芯輸送軌道23的第一定位凹槽2311內,每次推入一個,那么,軌道驅動組件會帶動第二膠芯輸送軌道23一次走一個單位距離,反復上述動作若干次,例如,前述兩個膠芯裝設區(qū)231上各設置有13個第一定位凹槽2311,那么前述推入動作需反復26次,才能將第二膠芯輸送軌道23上裝滿膠芯。

      結合圖1和圖7所示,該膠芯裝入彈夾單元設30置有兩組,兩者沿左右方向間距布置;兩者的間距為前述兩個膠芯裝設區(qū)231之間距的兩倍;每組膠芯裝入彈夾單元30均包括有彈夾31、第一彈夾座32、第一彈夾座驅動組件33、排針34、排針驅動組件35及用于感應彈夾31放入第一彈夾座32內的第三感應器;所述彈夾31上設置有若干供膠芯裝設定位的第二定位凹槽3121,所述彈夾31上可拆卸式配置有用于止擋第二定位凹槽3121入口端的擋板311;所述第一彈夾座32上開設有第一彈夾裝設槽,所述彈夾31可拆卸式裝設于第一彈夾裝設槽內,所述第一彈夾座驅動組件33則連接于第一彈夾座32上以驅動第一彈夾座32前后位移;所述排針驅動組件35連接于排針34以驅動排針34前后位移;所述排針34、第一彈夾座32分別位于前述第二膠芯輸送軌道23的前、后側,所述排針34、第一定位凹槽2311、第二定位凹槽3121對應設置;前述第一彈夾座驅動組件33、排針驅動組件35均采用氣缸驅動設計,其中,第一彈夾座32底部配置有滑軌,有利于確保第一彈夾座32的前后位移精準性。

      如圖8至圖10所示,所述彈夾31包括有彈夾本體312、彈夾蓋板313、彈夾滑塊314、滑塊軌道315、拉簧316、彈夾旋柄317及連桿318;前述第二定位凹槽3121設置于彈夾本體312上,所述彈夾本體312的一端設置有彈夾擋板槽3122;所述彈夾蓋板313連接于彈夾滑塊314上,彈夾滑塊314適配于滑塊軌道315上,所述拉簧316前后延伸式連接于彈夾本體312與彈夾滑塊314之間;所述彈夾旋柄317具有第一樞接點3171、第二樞接點3172,所述連桿318后端連接于彈夾蓋板313上,所述連桿318的前端連接于第一樞接點3171,所述第二樞接點3172位于第一樞接點3171于連桿318后端之間位置,所述第二樞接點3172連接于滑塊軌道315;前述彈夾蓋板313隨旋轉彈夾旋柄317的旋轉動作而前后位移。如圖10所示,其顯示了彈夾31的展開狀態(tài)、經(jīng)臨界狀態(tài)至夾緊狀態(tài)的大致過程,例如:(1)當彈夾旋柄317與垂直方向的角度為97.4度時,其為彈夾31展開和夾緊的臨界點,(2)當彈夾旋柄317與垂直方向的角度大于97.4度時,在拉簧316的作用下,彈夾31自動完全展開,(3)當彈夾旋柄317與垂直方向的角度小于97.4度時,在拉簧316的作用下,彈夾31自動將產品夾緊,即膠芯被夾緊于擋板311與彈夾蓋板313之間。所述彈夾31相當于整個制程中用于承載膠芯的治具,彈夾31的展開、鎖緊這些一般由人工操作完成。

      如圖1所示,該人工操作銜接單元40包括有人工操作臺41,所述人工操作臺41的左、右側分別預留有與相應左、右側的膠芯裝入彈夾單元30對應銜接的左側工位42、右側工位43;可以依據(jù)產能需求及人員安排等因素,酌情安排單人操作或雙人同時交替操作,不會產生任何單人操作機的危險隱患,其靈活性更強;假如一個人操作的產能是3K/時,那么雙人交替操作的產能是6K/時,其產能變化是翻倍的。人工操作主要指:(1)將彈夾裝入第一彈夾座32;(2)將裝有膠芯的彈夾從第一彈夾座32上取出;然后將擋板311裝入,再旋轉彈夾旋柄317將膠芯鎖緊夾穩(wěn);(3)將彈夾裝入第二彈夾座51內;(4)將彈夾從第二彈夾座51內取出,然后,反向旋轉彈夾旋柄317,抽出擋板311,倒出插好端子的膠芯。

      如圖11至圖13所示,該彈夾移動單元50包括有第二彈夾座51、用于驅動第二彈夾座51左右位移的第二彈夾座水平驅動組件、用于驅動第二彈夾座51上下位移的第二彈夾座垂直驅動組件;該第二彈夾座51上開設有左右間距設置的兩個第二彈夾裝設槽511,針對每個第二彈夾裝設槽511配置有用于感應是否裝設彈夾的第四感應器;此處,所述第二彈夾座垂直驅動組件連接于第二彈夾座水平驅動組件,所述第二彈夾座水平驅動組件連接于第二彈夾座。本實施例中,前述第二彈夾座水平驅動組件包括有彈夾移位氣缸521,彈夾移位氣缸521安裝于基座522上,彈夾移位氣缸521可帶動第二彈夾座51相對基座522左右位移;前述第二彈夾座垂直驅動組件包括有步進馬達531、聯(lián)軸器532、絲桿533,絲桿533聯(lián)動前述基座522;通常,還配置有左右位移直線滑軌523、上下位移直線滑軌534,以利于對第二彈夾座51左右位移、上下位移平穩(wěn)生、精準性控制。

      如圖14所示,該送夾切插單元包括有料帶式端子輸送裝置、定位針、用于上下驅動定位針的定位針氣缸、用于左右驅動定位針氣缸的送料氣缸、用于夾緊端子的夾爪、用于上下驅動夾爪的夾緊氣缸、用于裁切端子料帶的裁切動刀、用于上下驅動裁切動刀的裁切氣缸、用于將夾緊的端子插入膠芯的插端氣缸、用于折斷多余料帶的折料帶撥桿、用于上下驅動折料帶撥桿的折料帶氣缸,所述插端氣缸驅動連接于夾緊氣缸。所述料帶式端子輸送裝置包括有端子料盤。

      接下來,大致介紹一下前述裝彈夾插針機的插針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驟:

      (1)將膠芯經(jīng)第一膠芯輸送軌道12朝向膠芯分料單元20輸送;第一感應器感應膠芯到位后,錯位氣缸22驅動錯位塊21向上將膠芯抬起;第二感應器感應到錯位到位后,頂針組件將膠芯推送至第二膠芯輸送軌道23的第一定位凹槽2311內;軌道驅動組件帶動第二膠芯輸送軌道23每次移一個單位距離再裝入一個膠芯,直至膠芯裝設區(qū)231裝滿膠芯;

      (2)軌道驅動組件帶動第二膠芯輸送軌道23,直至膠芯裝設區(qū)231與相應排針34所在區(qū)域相對應;手動將彈夾31裝設于第一彈夾裝設槽內,第一彈夾座驅動組件33向前推動第一彈夾座32使彈夾31與第二膠芯輸送軌道23相接,然后,排針驅動組件35向前推動排針34將膠芯從第一定位凹槽2311推送至相應第二定位凹槽3121內;然后,第一彈夾座32、排針34分別復位;此處,單人操作僅使用左側工位、右側工位中其一工位,只其中一相應的膠芯裝設區(qū)231、膠芯裝入彈夾單元30工作;或者,雙人操作同時使用左側工位42、右側工位43,膠芯交替式裝設于兩個膠芯裝設區(qū)231,膠芯裝入彈夾單元30交替工作;

      (3)手動將彈夾31從第一彈夾座32上取出,將擋板311裝設于彈夾31上以形成于第二定位凹槽3121入口端的止擋,膠芯被定位于彈夾31與擋板311之間;

      (4)將彈夾31裝入第二彈夾座51的第二彈夾裝設槽511內,第四感應器感應至彈夾31的裝入到位,則第二彈夾座51水平驅動組件將彈夾送到插針位置,接著,第二彈夾座垂直驅動組件將彈夾31沿垂直方向上調整至插膠芯第1PIN的位置;料帶由料帶式端子輸送裝置朝向插針位置輸送,輸送到位時,定位針氣缸62驅動定位針向下伸入端子料帶的定位孔內形成對端子料帶的定位;送料氣缸63推動定位針氣缸62以將端子料帶推送到夾爪641處,夾緊氣缸64推動夾爪641將端子料帶夾緊;隨后,定位針氣缸62、送料氣缸63依次復位;裁切氣缸65驅動裁切動刀651將端子料帶切斷,插端氣缸67將夾緊的端子插入膠芯內;隨后,夾緊氣缸64、插端氣缸67復位;折料帶氣缸66驅動折料帶撥桿661升降動作,以將多余料帶折斷;

      第二彈夾座垂直驅動組件驅動第二彈夾座51按膠芯PIN距移位,直至將膠芯PIN位插滿;第二彈夾座水平驅動組件將彈夾31拉回原位,人工將彈夾31取出,然后,反向旋轉彈夾旋柄317,抽出擋板311,倒出插好端子的膠芯。與此同時,一側的彈夾31被人工取出,另一側已裝入彈夾31并被第二彈夾座51水平驅動組件送至插針位置。

      本發(fā)明的設計重點在于,其主要是通過膠芯入料單元、膠芯分料單元、膠芯裝入彈夾單元、人工操作銜接單元、彈夾移動單元、送夾切插單元及控制單元的設置及相互配合,實現(xiàn)了穩(wěn)定、可靠、精準的插針作業(yè),確保插針均勻、精確,有效提高了產品加工質量;同時,本發(fā)明之裝彈夾插針機可以依據(jù)產能需求及人員安排等因素,酌情安排單人操作或雙人同時交替操作,不會產生任何單人操作機的危險隱患,其靈活性更強;以及,本發(fā)明之裝彈夾插針機可廣泛適用于同系列的多種PIN數(shù)產品,例如2PIN至40PIN之間的不同PIN數(shù)型號的產品,只需更換一下錯位塊即可,這樣,大大降低了購機成本,也有利于生產車間的機臺布置,簡化了對機臺的管理及維護。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fā)明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