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天線結構,尤其涉及一種陣列天線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演進,Massive MIMO陣列天線在基站天線中開始使用。如何在保證或提高整列性能的同時減小陣列尺寸成為研究熱點和重點。
現(xiàn)有常用的陣列天線的輻射振子100的排列方式如圖1所示。在這種排列方式下,如果要滿足相鄰兩列輻射振子100的隔離度要求,就必須保證相鄰兩列輻射振子100之間的列間距足夠大,這就導致整機尺寸過大。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陣列天線結構,以解決現(xiàn)有陣列天線結構導致的整機尺寸過大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的陣列天線結構包括數(shù)列輻射振子單元、對應每一所述輻射振子單元設置的振子射頻端口,以及連接所述輻射振子單元與所述振子射頻端口的饋電網(wǎng)絡;相鄰兩列所述輻射振子單元錯位排列。
可選的,每一所述輻射振子單元包括至少一個輻射振子。
可選的,所述陣列天線結構還包括基板;所述輻射振子單元位于所述基板的一側,所述振子射頻端口位于所述基板的另一側。
可選的,所述基板為金屬板或PCB板。
可選的,所述陣列天線結構還包括校準網(wǎng)絡及校準網(wǎng)絡射頻端口;所述校準網(wǎng)絡為校準信號提供傳輸通道;所述校準網(wǎng)絡射頻端口用于輸出校準信號。
可選的,所述校準網(wǎng)絡包括帶狀線。
可選的,所述校準網(wǎng)絡包括微帶線及屏蔽罩。
可選的,所述陣列天線結構還包括環(huán)設于每一所述輻射振子單元外圍的隔離墻。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通過將相鄰兩列輻射振子單元錯位排列,在保證相鄰兩列中的相鄰兩輻射振子單元之間的間距滿足隔離度要求的最小間距的同時,有效減小相鄰兩列輻射振子單元的列間距,進而有效減小整機的尺寸。
附圖說明
圖1為現(xiàn)有的陣列天線結構的正面布局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陣列天線結構一實施例的正面布局示意圖;
圖3為圖2所示的陣列天線結構的背面布局示意圖;
圖4為圖2所示的陣列天線結構的側面布局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陣列天線結構另一實施例的側面布局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陣列天線結構又一實施例的側面布局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陣列天線結構再一實施例的正面布局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目的實現(xiàn)、功能特點及優(yōu)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陣列天線結構。
參照圖2至圖4,圖2為本實用新型陣列天線結構一實施例的正面布局示意圖;圖3為圖2所示的陣列天線結構的背面布局示意圖;圖4為圖2所示的陣列天 線結構的側面布局示意圖。
本實施例的陣列天線結構包括數(shù)列輻射振子單元200、對應每一所述輻射振子單元200設置的振子射頻端口300,以及連接所述輻射振子單元200與所述振子射頻端口300的饋電網(wǎng)絡400;相鄰兩列所述輻射振子單元200錯位排列。
具體的,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陣列天線結構包括數(shù)個輻射振子單元200、數(shù)個振子射頻端口300及一饋電網(wǎng)絡400。其中,每一所述輻射振子單元200包括至少一個輻射振子。數(shù)個所述輻射振子單元200成列排列,且至少為兩列。同列中,相鄰兩輻射振子單元200之間的間距大于或等于滿足隔離度要求的最小間距。相鄰兩列的輻射振子單元200錯位排列,以在保證相鄰兩列中的相鄰兩輻射振子單元200之間的間距滿足隔離度要求的最小間距的同時,減小相鄰兩列輻射振子單元200的列間距。所述振子射頻端口300的數(shù)量與所述輻射振子單元200的數(shù)量相同,用于為每一輻射振子單元200饋電提供端口。所述饋電網(wǎng)絡400用于將每一所述輻射振子單元200電連接于與其對應的振子射頻端口300,以給所述輻射振子單元200饋電。
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通過將相鄰兩列輻射振子單元200錯位排列,在保證相鄰兩列中的相鄰兩輻射振子單元200之間的間距滿足隔離度要求的最小間距的同時,有效減小相鄰兩列輻射振子單元200的列間距,進而有效減小整機的尺寸。
進一步的,如圖5所示,圖5為本實用新型陣列天線結構另一實施例的側面布局示意圖。
基于上述實施例,為了保證整機的強度,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陣列天線結構還包括基板500。所述基板500可為金屬板或強度較大的PCB板,用以支撐所述輻射振子單元200、振子射頻端口300及饋電網(wǎng)絡400。
具體的,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輻射振子單元200位于所述基板500的一側;所述振子射頻端口300位于所述基板500的另一側;所述饋電網(wǎng)絡400設于所述基板500設有所述輻射振子單元200一側,并貫穿所述基板500與所述振子射頻端口300電連接。
本實施例的陣列天線結構,通過設置基板500以加強整機的強度,進而保證 了陣列天線結構的可靠性。
進一步的,如圖6所示,圖6為本實用新型陣列天線結構又一實施例的側面布局示意圖。
基于上述任一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陣列天線結構還包括校準網(wǎng)絡600及校準網(wǎng)絡射頻端口700;其中,所述校準網(wǎng)絡600為耦合網(wǎng)絡,用于為校準信號提供傳輸通道。所述校準網(wǎng)絡射頻端口700用于輸出校準信號。
具體的,在本實施例中,為了保證校準網(wǎng)絡600具有更好的屏蔽性能,所述校準網(wǎng)絡600采用帶狀線方式,或微帶線與屏蔽罩的方式。
本實施例的陣列天線結構,通過校準網(wǎng)絡600及校準網(wǎng)絡射頻端口700的設置,可以對輻射振子單元200接收、發(fā)射的電磁波信號進行校準,進而有效保證了電磁波信號的同步性進穩(wěn)定性。
進一步的,如圖7所示,圖7為本實用新型陣列天線結構再一實施例的正面布局示意圖。
基于上述任一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陣列天線結構還包括環(huán)設于每一所述輻射振子單元200外圍的隔離墻800。所述隔離墻800用于將每一輻射振子單元200進行隔離,進一步避免輻射振子單元200之間的信號干擾,保證每一輻射振子單元200輻射模式的獨立性和一致性。
其中,所述隔離墻800可以是單獨設置的也可以通過縱橫交錯的墻體形成,均可實現(xiàn)上述技術效果。
以上參照附圖說明了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發(fā)明的權利范圍。本領域技術人員不脫離本發(fā)明的范圍和實質(zhì),可以有多種變型方案實現(xiàn)本發(fā)明,比如作為一個實施例的特征可用于另一實施例而得到又一實施例。凡在運用本發(fā)明的技術構思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均應在本發(fā)明的權利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