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手機電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鋰電池低壓注塑的手機電池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電信市場的快速發(fā)展,如智能手機、MP3、MP4、數碼相機和DV等各種數碼產品性能的提高和工廠生產線制造成本的增加以及不良率的提高,然而在現(xiàn)有的技術中灌膠工藝鋰離子手機電池的底片一般在生產都需用3M膠來粘住電芯底部來組裝,這種3M膠粘尾片方式生產效率慢、而且3M膠與人力成本高。然而隨著科技的發(fā)達,市場出現(xiàn)自動化機器設備點AB膠的方式來貼粘底片。從而降低了一些人力與原材料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但是在現(xiàn)有的生產過程中,在點AB膠的方式貼底片后,往往會有出現(xiàn)電芯表面會溢出AB膠的現(xiàn)象,從而影響包裝后的外觀。進而在生產制造中需安排人工來挑選與削膠的崗位來保證產品的品質。這樣就會增加了人工成本,同時導致生產效率降低。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手機電池結構,旨在解決現(xiàn)有的手機電池中電芯與底片粘接過程中會出現(xiàn)溢膠導致人工成本增加,生產效率降低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解決的:一種手機電池結構,包括電芯和連接在所述電芯底部的底片,所述電芯與所述底片之間通過AB膠粘接,所述電芯底部設有可供連接所述AB膠的附著區(qū),所述底片正對所述附著區(qū)的面上凹設有增強粘接面的第一凹槽和防止所述AB膠溢出的第二凹槽。
進一步地,所述底片的寬度大于所述附著區(qū)的寬度。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為圓形槽或多邊形槽,且所述第一凹槽的數量為多個,多個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底片長度方向分布在所述底片上。
進一步地,所述底片與所述電芯底部粘接后,多個所述第一凹槽正對所述附著區(qū)。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凹槽為沿所述底片長度方向設置的條形槽,且所述第二凹槽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第二凹槽相互平行設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兩側。
優(yōu)選地,所述底片與所述電芯底部粘接后,所述附著區(qū)位于兩個所述第二凹槽之間。
優(yōu)選地,所述底片與所述電芯底部粘接后,所述附著區(qū)的兩側端分別位于與之相對的所述第二凹槽內。
進一步地,還包括連接在所述電芯頂部的高壓殼蓋、連接在所述高壓殼蓋和所述電芯之間的PCB板和連接在所述PCB板和所述電芯之間的支撐架,以及電連接所述PCB板與所述電芯的鎳片件。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手機電池結構相對于現(xiàn)有的技術具有的技術效果為:通過在底片上對應電芯上的附著區(qū)設置增強粘接面的第一凹槽和防止AB膠溢出的第二凹槽,進而可以在保證底片與電芯之間粘接強度的同時,還可以通過第二凹槽將AB膠溢出的部門容納,進而防止AB膠溢出底片與電芯的連接處。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手機電池結構的整體分解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手機電池結構的局部分解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手機電池結構中底片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或“設置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間接在該另一個元件上。當一個元件被稱為是“連接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間接連接至該另一個元件上。
還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語,僅是互為相對概念或是以產品的正常使用狀態(tài)為參考的,而不應該認為是具有限制性的。
請參照附圖1至圖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供一種手機電池結構,包括電芯10和連接在該電芯10底部的底片20,該電芯10與該底片20之間通過AB膠或者其他可以替代的液態(tài)固化膠粘接,該電芯10底部設有可供連接該AB膠的附著區(qū)101,該附著區(qū)101的設置可以便于點膠設備將AB膠按照移動的形狀附著在該電芯10的底部,該底片20正對該附著區(qū)101的面上凹設有增強粘接面的第一凹槽201和防止該AB膠溢出的第二凹槽202。
以上設計的手機電池結構,通過在底片20上對應電芯10上的附著區(qū)101設置增強粘接面的第一凹槽201和防止AB膠溢出的第二凹槽202,進而可以在保證底片20與電芯10之間粘接強度的同時,還可以通過第二凹槽202將AB膠溢出的部門容納,進而防止AB膠溢出底片20與電芯10的連接處。
具體地,如圖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該底片20的寬度大于該附著區(qū)101的寬度;并且該附著區(qū)101優(yōu)選為位于該電芯10底部的中間;這樣設計可以使得底片20通過該附著區(qū)101上的AB膠被擠壓后連接在該電芯10底部上,該AB膠流動的部分進入到第一凹槽201或第二凹槽202內。
具體地,如圖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該第一凹槽201為圓形槽或多邊形槽,且該第一凹槽201的數量為多個,多個該第一凹槽201沿該底片20長度方向分布在該底片20上,同時該底片20與該電芯10底部粘接后,多個該第一凹槽201正對該附著區(qū)101。
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凹槽201沿該底片20的表面向下凹陷形成,同時該第一凹槽201的數量為多個,并且底片20與電芯10粘接后,多個該第一凹槽201正對著電芯10上的附著區(qū)101,這樣使得附著區(qū)101上的AB膠可以滲入第一凹槽201內,進而增加粘接面積,使得電芯10和底片20之間的粘接更加牢固。
具體地,如圖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該第二凹槽202為沿該底片20長度方向設置的條形槽,并且該第二凹槽202的數量為兩個,兩個該第二凹槽202相互平行設置在該第一凹槽201的兩側.
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二凹槽202也是沿底片20的表面向下凹陷形成,并且第一凹槽201和第二凹槽202位于同一平面,這樣設計使得底片20與電芯10底部粘接時,底片20的上表面抵接到附著區(qū)101時,附著區(qū)101上的AB膠一部分流入到第一凹槽201內增加粘接面積,一部分粘接在底片20與電芯10正對的面上,多余的部分則流入到第一凹槽201的兩側設置的第二凹槽202內,進而可以防止多余的AB膠溢出到底片20的外面,從而增加生產過程中的除膠工序,從而生產效率高。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該底片20與該電芯10底部粘接后,該附著區(qū)101位于兩個該第二凹槽202之間;或者該底片20與該電芯10底部粘接后,該附著區(qū)101的兩側端分別位于與之相對的該第二凹槽202內,也即該附著區(qū)101橫向方向的兩端分別對應位于第一凹槽201兩側的第二凹槽202所處的空間的上方;當然還可以是其他能夠實現(xiàn)的情況。
具體地,如圖1所示,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還包括連接在該電芯10頂部的高壓殼蓋30、連接在該高壓殼蓋30和該電芯10之間的60和連接在該PCB板40和該電芯10之間的支撐架,以及電連接該PCB板40與該電芯10的鎳片件50。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