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電力系統(tǒng)接地方面,特指一種高接觸面型接地模塊。
背景技術(shù):
任一種防雷措施,雷擊桿頂時,雷擊到線路上的雷電流最終必須通過桿塔接地裝置在大地中散流。若桿塔接地電阻偏大,雷電流不能快速泄入大地,桿塔電位升高,就容易對輸電線路產(chǎn)生反擊,導致絕緣子被擊穿,輸電線路桿塔的接地電阻越大,反擊的危害就越大。降低桿塔接地電阻相當于疏通雷電流入地的通道,可有效提高輸電線路反擊耐雷水平,降低反擊跳閘率,是評價線路是否合格的重要標志。但各種桿塔降阻措施如何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正確合理地使用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降阻措施與現(xiàn)場實際不符將會造成投資大收益小的事件,對輸電線路桿塔降阻措施進行評估,提出合理的防雷措施實施建議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在降阻困難地區(qū)采用較多的降阻裝置為接地模塊,而接地模塊由于采用一根扁鋼加降阻材料構(gòu)成,由于其與接地引下線相連的僅有一根扁鋼,可能會造成扁鋼與接地材料間接觸電阻較大,影響接地模塊的接地性能。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針對現(xiàn)有技術(shù)缺點和不足,發(fā)明了一種高接觸面型接地模塊,增大接地模塊中扁鋼與降阻材料的接觸面積。
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為:在扁鋼上增加輔助接地極,增大接地模塊中扁鋼與降阻材料的接觸面積,降低扁鋼與降阻材料的接觸電阻。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
所述的輔助接地極焊接在扁鋼上且一根扁鋼上可以焊接多根輔助接地極。
本發(fā)明具有下述優(yōu)點:
由于增加了輔助接地極,扁鋼與降阻材料的接觸面積有所增加,降低了接地模塊中扁鋼與降阻材料的接觸電阻,同時由于輔助接地極的存在,提高了接地模塊的散流能力,更易于降低沖擊接地電阻。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高接觸面型接地模塊整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高接觸面型接地模塊,包括主接地極[1],輔助接地極[2],接地降阻材料[3];輔助接地極[2]可以有多根,每根輔助接地極[2]都焊接在主接地極[1]上,主接地極[1]與輔助接地極[2]焊接位置在輔助接地極的中間。輔助接地極[2]每根長度30厘米,每相鄰兩根輔助接地極[2]焊接在主接地極[1]的間距相等,其間距為10至15厘米。主接地極[1]采用5厘米×0.5厘米熱鍍鋅扁鋼,輔助接地極采用3厘米×0.5厘米熱鍍鋅扁鋼。接地降阻材料采用石油焦、石墨和導電水泥按一定比例混合。成品接地模塊尺寸為60厘米(長)×50厘米(寬)×6厘米(厚),最外側(cè)輔助接地極[2]與接地模塊邊緣距離為5厘米。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在制作接地模塊時,先按圖1所示將主接地極[1]與輔助接地極[2]焊接在一起,然后將主接地極[1]和輔助接地極[2]放入擠壓模中,在擠壓模中加入接地降阻材料,最后擠壓出接地模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