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鋰電池生產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中的制片設備。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制袋式制片采用類似沖床(壓力機)的間歇式制袋機構,而且不進行熱復合。這種機構不能實現(xiàn)連續(xù)制袋,使得放卷機構不能平穩(wěn)運轉,因此在放卷后要增加張緊緩存部件來適應間歇制袋機構。張緊緩存部件的增加,不僅增加了成本,而且加長了帶路的長度,增加了帶路跑偏的可能性。為了防止帶路跑偏,又要增加行進糾偏部件,這就更增加了帶路的長度。帶路長度的增加,又產生了新的問題,就是換卷接帶的問題。只好再增加接帶裝置。這就使得設備過于復雜,成本很高,操作和控制比較麻煩。
現(xiàn)有的制袋式制片方法更換產品是需要更換模具,而新的方法無需更換模具,熱壓模塊不需要改變即可更換產品。
現(xiàn)有的制袋制式制片隔膜的寬度要比極片的寬度大出1到2毫米,這就使得每個極片要浪費4到8毫米。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申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的制片設備,以提高制片質量和制片效率,同時降低制片成本。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申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制片設備,包括基架,所述基架上設置有:
用于提供上隔膜的上隔膜放卷機構;
布置在所述上隔膜放卷機構下方、用于提供下隔膜的下隔膜放卷機構;
布置在所述上隔膜放卷機構和所述下隔膜放卷機構之間、用于提供極片的極片放卷機構;
布置在所述上隔膜放卷機構、下隔膜放卷機構和極片放卷機構下游側的熱壓復合機構,該熱壓復合機構包括上熱壓輥、布置在所述上熱壓輥下方且與所述上熱壓輥壓緊配合的下熱壓輥;以及
設于所述熱壓復合機構下游側的切片機構。
在本申請的一些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熱壓復合機構還包括控制所述上熱壓輥上下移動的升降氣缸。
在本申請的又一些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熱壓復合機構與所述極片放卷機構之間設置有一導向輥。
本申請的優(yōu)勢在于:
1、本申請通過高溫輥壓的方式進行極片的連續(xù)復合,提高制片速度。
2、該設備在熱壓復合機構與極片放卷機構之間設置一導向輥,以通過該導向輥對上隔膜、極片和下隔膜整合導向之后再引入上熱壓輥和下熱壓輥之間,保證了熱壓復合質量,而且省去了傳統(tǒng)設備中的接帶部件、張緊緩存部件和行進糾偏部件。
3、本申請簡化了制片設備結構,降低設備成本,使得設備更具操控性。
4、制作不同型號的極片產品時無需改變設備結構,節(jié)省成本,減少工作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申請實施例這種制片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上隔膜放卷機構,2-下隔膜放卷機構,3-極片放卷機構,4-熱壓復合機構,4a-上熱壓輥,4b-下熱壓輥,4c-升降氣缸,5-切片機構,6-導向輥,A-上隔膜,B-下隔膜,C-極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對本申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申請可以以多種不同的形式來實現(xiàn),并不限于本實施例所描述的實施方式。提供以下具體實施方式的目的是便于對本申請公開內容更清楚透徹的理解,其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詞僅是針對所示結構在對應附圖中位置而言。
然而,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能會意識到其中的一個或多個的具體細節(jié)描述可以被省略,或者還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組件或材料。在一些例子中,一些實施方式并沒有描述或沒有詳細的描述。
此外,本文中記載的技術特征、技術方案還可以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以任意合適的方式組合。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易于理解與本文提供的實施例有關的方法的步驟或操作順序還可以改變。因此,附圖和實施例中的任何順序僅僅用于說明用途,并不暗示要求按照一定的順序,除非明確說明要求按照某一順序。
本文中為部件所編序號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僅用于區(qū)分所描述的對象,不具有任何順序或技術含義。而本申請所說“連接”、“聯(lián)接”,如無特別說明,均包括直接和間接連接(聯(lián)接)。
圖1示出了本申請這種制片設備的一個具體實施例,其包括基架(圖中未畫出),該基架上設置有上隔膜放卷機構1、下隔膜放卷機構2、極片放卷機構3、熱壓復合機構4和切片機構5。其中:
上隔膜放卷機構1用于提供作為制片原材料的上隔膜A。其可以采用機械領域中常規(guī)放卷裝置的結構形式,在此不再贅述。
下隔膜放卷機構2布置在上述上隔膜放卷機構1的下方,其用于提供作為制片原材料的下隔膜B。該下隔膜放卷機構2也可以采用機械領域中常規(guī)放卷裝置的結構形式,在此不再贅述。
極片放卷機構3布置在上隔膜放卷機構1和下隔膜放卷機構2之間,其用于提供作為制片原材料的極片C。該極片放卷機構3也可以采用機械領域中常規(guī)放卷裝置的結構形式,在此不再贅述。
熱壓復合機構4布置在所述上隔膜放卷機構、下隔膜放卷機構和極片放卷機構的下游側。該熱壓復合機構4包括上熱壓輥4a、布置在所述上熱壓輥4a下方且與所述上熱壓輥4a壓緊配合的下熱壓輥4b。
切片機構5布置于熱壓復合機構4的下游側。切片機構5可以采用機械領域中常規(guī)切片裝置的結構形式,在此也不再贅述。
再參照圖1所示,實際應用時,在上隔膜放卷機構1上卷繞作為原材料之一的上隔膜A,在下隔膜放卷機構2上卷繞作為原材料之一的下隔膜B,在極片放卷機構3上卷繞作為原材料之一的極片C。將前述上隔膜A、下隔膜B和極片C向外牽出,并將牽出的上隔膜A、下隔膜B和極片C自上而下依次疊置在一起后穿入熱壓復合機構4的上熱壓輥4a和下熱壓輥4b之間,而被上熱壓輥4a和下熱壓輥4b壓緊。開啟熱壓復合機構4使上熱壓輥4a和下熱壓輥4b升溫并轉動。疊置的上隔膜A、下隔膜B和極片C在上熱壓輥4a和下熱壓輥4b滾動拉扯下,在圖1中自左向右移動,而且由于受到高溫上熱壓輥4a和高溫下熱壓輥4b的擠壓作用,疊置的上隔膜A、下隔膜B和極片C被熱壓復合在一起。復合在一起的上隔膜A、下隔膜B和極片C在切片機構5處被切斷,從而制得指定規(guī)格的復合極片。
此外,為了方便上隔膜A、下隔膜B和極片C能夠順利穿入上熱壓輥4a和下熱壓輥4b之間,本實施例的熱壓復合機構4還設置有控制所述上熱壓輥4a上下移動的升降氣缸4c。使用時,先通過升降氣缸4c抬起上熱壓輥4a,從而使上熱壓輥4a和下熱壓輥4b之間形成較大尺寸的間隙,然后在疊置的上隔膜A、下隔膜B和極片C穿入上熱壓輥4a和下熱壓輥4b,之后再通過升降氣缸4c降下上熱壓輥4a,而將上隔膜A、下隔膜B和極片C壓緊。
而且,在熱壓復合機構4與極片放卷機構3之間設置有一導向輥6,以通過該導向輥6對上隔膜A、極片C和下隔膜B整合導向之后再引入上熱壓輥4a和下熱壓輥4b之間,保證熱壓復合質量。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下游側”,是以加工過程中所述上隔膜A、下隔膜B和極片C的運行方向為參照的。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申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申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申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申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