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具備芯部件、線圈骨架及線圈的線圈部件。
背景技術:
作為這種線圈部件,下述專利文獻1中公開的電抗器是公知的。該電抗器具備具有一對繞組的繞組部件、嵌入兩繞組的環(huán)狀芯、插在繞組部件和環(huán)狀芯之間的電抗器用線圈骨架構成。電抗器用線圈骨架是通過將第一分割片和第二分割片組合而形成。該情況下,構成為在第一分割片及第二分割片的各軀干部,分別形成有卡合部,通過使第一分割片及第二分割片沿著軸向相互接近,使卡合部彼此卡合,以使各分割片在軸向上不會分離。
在先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特開2011-198847號公報(第5-6頁、圖3)
然而,上述的電抗器具有以下的問題點。即,在上述的電抗器中,使第一分割片及第二分割片沿著軸向相互接近并使卡合部彼此卡合。另外,在該電抗器中,配設為繞組部件被夾入通過將第一分割片及第二分割片組合而形成的電抗器用線圈骨架的各框部之間。該情況下,由于繞組部件是將具有絕緣包覆的扁銅線纏繞成螺旋狀而構成,因此在向電抗器用線圈骨架配設時,在被電抗器用線圈骨架的各框部向減少長度方向(壓縮方向)擠壓時,有時產(chǎn)生伸長方向的彈力。因此,在該電抗器中,繞組部件的彈力施加在第一分割片及第二分割片的各框部,第一分割片及第二分割片向沿著軸向相互分離的方向被按壓,其結果是,存在卡合部彼此的卡合被解除、第一分割片及第二分割片分有可能分離這樣的問題點。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是鑒于這樣的問題點而開發(fā)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可靠地維持構成線圈骨架的一對線圈骨架部件的連結狀態(tài)的線圈部件。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線圈部件具備芯部件、配置于該芯部件的附近的線圈骨架、及在該線圈骨架上纏繞導體而形成的線圈,所述線圈骨架具備一對線圈骨架部件,該一對線圈骨架部件可以互相連結,并且分別具備分別形成有使所述芯部件插通的開口部且在連結狀態(tài)下互相相對的凸緣部,在所述各線圈骨架部件的任一方,形成有配設于所述開口部的緣部且可插入所述芯部件的筒狀部,在所述一方的線圈骨架部件上配設有第1分離限制部,該第1分離限制部具備:第1板狀部,其配設為從所述筒狀部的前端部朝向另一方的所述線圈骨架部件,向與所述凸緣部垂直的方向突出,并且可以向與所述開口部的中心軸相接相離的方向進行彈性變形;第1爪部,其在從該中心軸分離的方向突出形成于該第1板狀部的前端部,在所述連結狀態(tài)下與該另一方的線圈骨架部件卡合,第1分離限制部限制該連結狀態(tài)的所述各線圈骨架部件的分離,所述第1分離限制部,在所述芯部件被插入所述筒狀部時,將所述第1板狀部和該芯部件維持在抵接狀態(tài)及接近狀態(tài)的任一狀態(tài),從而限制該第1板狀部向與所述中心軸接近的方向的彈性變形。
另外,本發(fā)明的線圈部件構成為,在所述一對線圈骨架部件上,分別形成有在連結狀態(tài)下互相相對的多個開口部,設置有所述第1分離限制部的所述筒狀部配設在所述一方的線圈骨架部件的所述各開口部當中的一部分的開口部的緣部,在與所述一方的線圈骨架部件的除了所述一部分的其他開口部相對的所述另一方的線圈骨架部件的所述開口部的緣部,配設有所述筒狀部,在所述另一線圈骨架部件上配設有第2分離限制部,該第2分離限制部具備:第2板狀部,其配設為從配設于該另一方的線圈骨架部件的所述筒狀部的前端部朝向所述一方的線圈骨架部件,向與所述凸緣部垂直的方向突出,并且,可以向與所述開口部的中心軸相接相離的方向進行彈性變形;第2爪部,其在從該中心軸分離的方向突出形成于該第2板狀部的前端部,在所述連結狀態(tài)下與該一方的線圈骨架部件卡合,第2板狀部限制該連結狀態(tài)的所述各線圈骨架部件的分離,所述第2分離限制部在所述芯部件被插入所述筒狀部時,將所述第2板狀部和該芯部件維持在抵接狀態(tài)及接近狀態(tài)的任一狀態(tài),從而限制該第2板狀部向與所述中心軸接近的方向的彈性變形。
另外,本發(fā)明的線圈部件在所述各線圈骨架部件雙方形成有所述筒狀部,所述各筒狀部以任一方可插入另一方的方式構成。
另外,本發(fā)明的線圈部件具備芯部件、配置于該芯部件的附近的線圈骨架、及在該線圈骨架上纏繞導體而形成的線圈,所述線圈骨架具備一對線圈骨架部件,該一對線圈骨架部件可以互相連結,并且分別具備分別形成有使所述芯部件插通的開口部且在連結狀態(tài)下互相相對的凸緣部,在所述各線圈骨架部件的任一方,形成有配設于所述開口部的緣部且可插入所述芯部件的筒狀部,在另一方的所述線圈骨架部件上配設有分離限制部,其具備:板狀部,其配設為從所述開口部的緣部朝向所述一方的線圈骨架部件,向與所述凸緣部垂直的方向突出,并且可以向與該開口部的中心軸相接相離的方向進行彈性變形;爪部,其在從該中心軸分離的方向上突出形成于該板狀部的前端部,在所述連結狀態(tài)下與該一方的線圈骨架部件卡合,所述分離限制部限制該連結狀態(tài)的所述各線圈骨架部件的分離,所述分離限制部,在所述芯部件被插入所述筒狀部時,將所述板狀部和該芯部件維持在抵接狀態(tài)及接近狀態(tài)的任一狀態(tài),從而限制所述板狀部向與所述中心軸接近的方向的彈性變形。
發(fā)明效果
在本發(fā)明的線圈部件中,具備第1分離限制部,該第1分離限制部具備以可以向與開口部的中心軸相接相離的方向進行彈性變形的方式構成的第1板狀部和在從中心軸分離的方向突出形成于第1板狀部的前端部的第1爪部,可限制連結狀態(tài)的各線圈骨架部件的分離,并配設于筒狀部,并且將第1板狀部和插入筒狀部的芯部件維持在抵接狀態(tài)及接近狀態(tài)的任一狀態(tài),從而限制第1板狀部向與中心軸接近的方向的彈性變形。因此,根據(jù)該線圈部件,能夠可靠地防止與另一方的線圈骨架部件卡合的第1爪部的卡合被解除的情況,能夠可靠地維持各線圈骨架部件的連結狀態(tài)。另外,根據(jù)該線圈部件,通過在筒狀部的前端部配設第1分離限制部,在連結各線圈骨架部件時,只要將筒狀部插入另一方的線圈骨架部件的開口部,就可以使形成于第1分離限制部的第1板狀部的前端部的第1爪部與另一方的線圈骨架部件卡合,因此,能夠容易地裝配線圈部件,結果是可以充分提高線圈部件的裝配效率。
另外,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線圈部件,通過在一方的線圈骨架部件的筒狀部的前端部及另一方的線圈骨架部件的筒狀部的前端部雙方分別配設第1分離限制部及第2分離限制部,在向各線圈骨架部件相互分離的方向施加力時,可以使該力均衡良好地向各分離限制部分散,因此可以更加可靠地防止第1爪部及第2爪部的卡合被解除的情況。
另外,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線圈部件,通過設定為在各線圈骨架部件的雙方形成筒狀部,且各筒狀部的任一方可插入另一方的構成,與僅在各線圈骨架部件的任一方形成筒狀部的構成相比較,能夠充分地延長芯部件和繞組之間的沿面距離,因此可以充分地提高芯部件和線圈的絕緣性。
另外,在本發(fā)明的線圈部件中,具備分離限制部,該分離限制部具備以可以向與開口部的中心軸相接相離的方向進行彈性變形的方式構成的板狀部和在從中心軸分離的方向上突出形成于板狀部的前端部的爪部,可限制連結狀態(tài)的各線圈骨架部件的分離,并配設于另一方的線圈骨架部件的凸緣部的開口部的緣部,并且將板狀部和插入筒狀部的芯部件維持在抵接狀態(tài)及接近狀態(tài)的任一狀態(tài),限制板狀部向與中心軸接近的方向的彈性變形。因此,根據(jù)該線圈部件,能夠確實防止解除與一方的線圈骨架部件卡合的爪部的卡合的情況,因此可以確實維持各線圈骨架部件的連結狀態(tài)。另外,根據(jù)該線圈部件,通過在未形成筒狀部的線圈骨架部件的凸緣部的開口部的緣部配設分離限制部,在連結各線圈骨架部件時,只要將分離限制部插入一方的線圈骨架部件的筒狀部,就可以使形成于分離限制部的板狀部的前端部的爪部與一方的線圈骨架部件卡合,因此能夠容易地裝配線圈部件,結果是,能夠充分提高線圈部件的裝配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使第2芯部件12為上部側的狀態(tài)的線圈部件1的立體圖;
圖2是使第2芯部件12為上部側的狀態(tài)的線圈部件1的分解立體圖;
圖3是使第1芯部件11為上部側的狀態(tài)的線圈部件1的立體圖;
圖4是使第1芯部件11為上部側的狀態(tài)的線圈部件1的分解立體圖;
圖5是第2線圈骨架部件22的立體圖;
圖6是表示線圈骨架3的構成的剖視圖;
圖7是說明線圈部件1的裝配方法的第1說明圖;
圖8是說明線圈部件1的裝配方法的第2說明圖;
圖9是說明線圈部件1的裝配方法的第3說明圖;
圖10是說明線圈部件1的裝配方法的第4說明圖;
圖11是說明線圈部件1的裝配方法的第5說明圖;
圖12是說明線圈部件1的裝配方法的第6說明圖;
圖13是說明線圈部件1的裝配方法的第7說明圖;
圖14是表示線圈部件101的構成的剖視圖;
圖15是表示線圈部件201的構成的剖視圖。
符號說明
1、101、201線圈部件
2芯部件
3、103、203線圈骨架
4繞組
5、5a、5b、105分離限制部
11第1芯部件
11a、11b柱狀部
21、121、221第1線圈骨架部件
22、122、222第2線圈骨架部件
31、32、131、132凸緣部
31a、31b、32a、32b、131a、131b、132a、132b開口部
51a、51b、52a、52b、152a、152b筒狀部
71、71a、71b、171板狀部
72、72a、72b、172爪部
a1、a2、a3中心軸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于線圈部件的實施方式,參照附圖進行說明。
首先,對于作為線圈部件的一例的圖1所示的線圈部件1的構成進行說明。線圈部件1如該圖及圖2~圖4所示,具備芯部件2、線圈骨架3、繞組4及分離限制部5(相當于第1分離限制部)構成。
芯部件2作為一例為ui型的芯部件,如圖1~圖4所示,具備第1芯部件11及第2芯部件12。第1芯部件11是由磁性材料形成的u型的芯部件,如圖2所示,具備形成為圓柱狀的一對柱狀部11a、11b、連接柱狀部11a、11b的形成為俯視時為橢圓狀(圓角矩形)板狀的板狀部11c。第2芯部件12是由磁性材料形成的i型的芯部件,如該圖所示,俯視時為橢圓狀(圓角矩形)。
線圈骨架3如圖1、2、4所示,分別由絕緣性材料(例如樹脂)形成,并且具備可互相連結的第1線圈骨架部件21及第2線圈骨架部件22。
第1線圈骨架部件21如圖2所示,具備形成為長方形的板狀的凸緣部31、垂直設置于凸緣部31的長邊側的一對緣部的側板41a、41b。另外,在凸緣部31形成有芯部件2的第1芯部件11的柱狀部11a、11b可插通的圓形的兩個開口部31a、31b。另外,在凸緣部31的各開口部31a、31b的緣部,分別形成有可插入第2線圈骨架部件22的后述的筒狀部52a、52b(參照該圖:以下,不進行區(qū)分時也稱為“筒狀部52”)的筒狀部51a、51b(以下,不進行區(qū)分時也稱為“筒狀部51”)。該情況下,如圖6所示,筒狀部51的內(nèi)徑r1規(guī)定為比筒狀部52的外徑r2大,且比將筒狀部52的外徑r2加上分離限制部5的后述的爪部72的突出長l1后的直徑小。另外,在圖6中,以將第1線圈骨架部件21及第2線圈骨架部件22沿著長軸方向(連結圖1、3的左上和右下的方向)切斷、將配設于筒狀部52a的1個分離限制部5沿著通過該分離限制部5的寬度方向的中心及筒狀部52a的中心軸a1的方向切斷、將配設于筒狀部52b的1個分離限制部5沿著通過該分離限制部5的寬度方向的中心及筒狀部52b的中心軸a1的方向切斷的狀態(tài)進行圖示。
第2線圈骨架部件22如圖2、5所示,具備形成為長方形的板狀的凸緣部32、垂直設置于凸緣部32的各緣部的側板42a~42d。另外,在凸緣部32形成有芯部件2的第1芯部件11的柱狀部11a、11b可插通的圓形的兩個開口部32a、32b。另外,在凸緣部32的各開口部32a、32b的緣部,分別形成有第1芯部件11的柱狀部11a、11b可插入的筒狀部52a、52b。該情況下,筒狀部52的內(nèi)徑r3(參照圖6)規(guī)定為比柱狀部11a、11b的外徑r4(參照圖11)稍大。另外,筒狀部52的內(nèi)徑r3規(guī)定為內(nèi)徑r3和外徑r4的差比上述的爪部72的突出長l1小。
在該線圈部件1中,如圖10所示,構成為在第1線圈骨架部件21及第2線圈骨架部件22被連結的連結狀態(tài)下,第1線圈骨架部件21的凸緣部31和第2線圈骨架部件22的凸緣部32以平行的狀態(tài)互相相對。
繞組4如圖2、4所示,具備導體61a~61h(以下,不進行區(qū)分時也稱為“導體61”)及絕緣片63a~63c(以下,不進行區(qū)分時也稱為“絕緣片63”)構成。另外,如圖2所示,在導體61上形成有第1線圈骨架部件21的筒狀部51及第2線圈骨架部件22的筒狀部52可插通的插通孔62,在絕緣片63上形成有筒狀部51、52可插通的插通孔64。
該情況下,各導體61以夾著絕緣片63相互絕緣的狀態(tài)進行層疊。另外,導體61a、61c、61e、61g以形成螺旋的方式通過圖外的連接用導體相連接,由此構成在第1線圈骨架部件21的筒狀部51a及第2線圈骨架部件22的筒狀部52a的周圍纏繞的線圈(繞組)。另外,導體61b、61d、61f、61h以形成螺旋的方式通過圖外的連接用導體連接,由此構成在第1線圈骨架部件21的筒狀部51b及第2線圈骨架部件22的筒狀部52b的周圍纏繞的線圈(繞組)。
分離限制部5具有限制連結狀態(tài)(圖10所示的狀態(tài))的第1線圈骨架部件21和第2線圈骨架部件22的分離的作用,如圖5所示,配設于第2線圈骨架部件22(各線圈骨架部件的任一方的一例)。該情況下,在該線圈部件1中,如該圖所示,配設有4個分離限制部5。另外,分離限制部5如圖6所示,具備板狀部71(相當于第1板狀部)及爪部72(相當于第1爪部)。
板狀部71如圖6所示,以從第2線圈骨架部件22的筒狀部52a的前端部朝向第1線圈骨架部件21(連結狀態(tài)的另一方的線圈骨架部件),向與凸緣部32垂直的方向(該圖的下向)突出的方式配設于筒狀部52a的前端部。另外,板狀部71利用與第2線圈骨架部件22相同的材料(樹脂)與第2線圈骨架部件22形成為一體,可以向與第2線圈骨架部件22的開口部32a、32b(筒狀部52)的中心軸a1相接相離的方向(內(nèi)向及外向)進行彈性變形。另外,板狀部71如該圖所示,形成為具有曲率半徑與筒狀部52的半徑相同的弧狀的截面形狀,形成為與筒狀部52相同的厚度的板狀(也參照圖5),外表面與筒狀部52的外周面為相同平面,且內(nèi)表面與筒狀部52的內(nèi)周面為相同平面。
爪部72如圖6所示,在從開口部32a、32b的中心軸a1分離的方向(即外向)上突出形成于板狀部71的前端部。另外,爪部72具有弧狀的截面形狀(也參照圖5)。該情況下,爪部72自板狀部71的外表面突出的突出長l1如圖6所示,規(guī)定為比從第1線圈骨架部件21的筒狀部51的內(nèi)徑r1減去第2線圈骨架部件22的筒狀部52的外徑r2的長度,即在筒狀部51插入筒狀部52時的筒狀部51的內(nèi)周面和筒狀部52的外周面之間的間隙的最大寬度大。另外,如上所述,板狀部71形成為具有弧狀的截面形狀且外表面與筒狀部52的外周面為相同平面,爪部72具有弧狀的截面形狀,因此在爪部72的任何位置,突出長l1和從內(nèi)徑r1減去外徑r2所得的長度的上述的大小關系成立。
接著,對線圈部件1的裝配方法,參照附圖進行說明。
首先,如圖7所示,使構成線圈骨架3的第1線圈骨架部件21的筒狀部51a、51b插通各導體61的插通孔62及各絕緣片63的插通孔64,并將各導體61及各絕緣片63載置于第1線圈骨架部件21的凸緣部31上。由此,如圖8所示,各導體61以夾著絕緣片63相互絕緣的狀態(tài)進行層疊。
接著,將第1線圈骨架部件21和第2線圈骨架部件22連結。具體而言,如圖9所示,將配設于第2線圈骨架部件22的各筒狀部52的前端部的分離限制部5插入第1線圈骨架部件21的各筒狀部51的內(nèi)側,接著,使第2線圈骨架部件22與第1線圈骨架部件21接近。該情況下,如圖6所示,分離限制部5的爪部72向外突出,且規(guī)定為其突出長l1比從筒狀部51的內(nèi)徑r1減去筒狀部52的外徑r2所得的長度大(即,爪部72的前端部位于比筒狀部51的內(nèi)表面靠外側的位置)。因此,在將分離限制部5插入各筒狀部51的內(nèi)側時,爪部72被筒狀部51向朝向開口部32a、32b(筒狀部52)的中心軸a1(參照圖6)的方向(內(nèi)向)按壓,由此,板狀部71向該方向彈性變形。
接著,如圖10所示,使第2線圈骨架部件22與第1線圈骨架部件21進一步接近,使各筒狀部52插入各筒狀部51的內(nèi)側。接著,在分離限制部5的爪部72插通第1線圈骨架部件21的開口部31a、31b且位于凸緣部31的形成筒狀部51的一側的背面?zhèn)葧r,筒狀部51對爪部72的按壓被解除,板狀部71向從開口部32a、32b(筒狀部52)的中心軸a1(參照圖6)分離的方向(外向)復原,爪部72向該方向移動。其結果如圖10所示,爪部72與凸緣部31的開口部31a、31b的緣部卡合。由此,第1線圈骨架部件21和第2線圈骨架部件22被連結。另外,由于爪部72與凸緣部31的開口部31a、31b的緣部卡合,從而限制了連結狀態(tài)的第1線圈骨架部件21和第2線圈骨架部件22的分離。
接著,裝入芯部件2。具體而言,如圖11所示,使第1芯部件11從第1線圈骨架部件21的凸緣部31側與第1線圈骨架部件21接近,如圖12所示,分別將第1芯部件11的柱狀部11a、11b插入第1線圈骨架部件21的筒狀部51a、51b及第2線圈骨架部件22的筒狀部52a、52b。
在此,在該線圈部件1中,如上述,規(guī)定為筒狀部52的內(nèi)徑r3比柱狀部11a,11b的外徑r4稍大。因此,通過在筒狀部52插入第1芯部件11的柱狀部11a、11b,分離限制部5的板狀部71的內(nèi)表面和第1芯部件11的柱狀部11a、11b的外周面維持在接近狀態(tài)(抵接狀態(tài)及接近狀態(tài)的任一狀態(tài)的一例)。由此,限制了板狀部71向與開口部32a、32b(筒狀部52)的中心軸a1接近的方向的彈性變形。因此,在該線圈部件1中,能夠可靠地防止與凸緣部31的開口部31a、31b的緣部卡合的爪部72的卡合被解除的情況(爪部72從緣部脫開的情況),能夠可靠地維持第1線圈骨架部件21和第2線圈骨架部件22的連結狀態(tài)。
另外,在該線圈部件1中,如上述,規(guī)定為筒狀部52的內(nèi)徑r3和柱狀部11a、11b的外徑r4的差比爪部72的突出長l1小。因此,在該線圈部件1中,即使第1芯部件11相對于第2線圈骨架部件22僅移動相當于筒狀部52的內(nèi)徑r3和柱狀部11a、11b的外徑r4的差的長度、即筒狀部52內(nèi)周面和柱狀部11a、11b的外周面之間的間隙的最大寬度,或者板狀部71向與開口部32a、32b(筒狀部52)的中心軸a1接近的方向彈性變形相當于該差的長度(間隙的最大寬度),也可以可靠地防止與凸緣部31的開口部31a、31b的緣部卡合的爪部72的卡合被解除的情況(爪部72從緣部脫開的情況)。
接著,如圖12所示,使第2芯部件12從第2線圈骨架部件22的凸緣部32側與第2線圈骨架部件22接近,如圖13所示,使第2芯部件12的下表面與第1芯部件11的柱狀部11a、11b的前端部抵接,將第1芯部件11和第2芯部件12接合。該情況下,通過在第1芯部件11的柱狀部11a、11b和第2芯部件12之間涂敷粘接劑,或在第1芯部件11及第2芯部件12的外周卷繞粘接帶,固定在第1芯部件11和第2芯部件12的接合狀態(tài)。接著,連接各導體61,構成線圈(繞組)。通過以上操作,完成線圈部件1的裝配。
這樣,在該線圈部件1中,具備分離限制部5,該分離限制部5具備以可以向與開口部32a、32b的中心軸a1相接相離的方向進行彈性變形的方式構成的板狀部71和在從中心軸a1分離的方向突出形成于板狀部71的前端部的爪部72,配設于筒狀部52,且可限制連結狀態(tài)的第1線圈骨架部件21及第2線圈骨架部件22的分離,板狀部71和插入于筒狀部52的第1芯部件11的柱狀部11a、11b維持在接近狀態(tài),限制板狀部71向與中心軸a1接近的方向的彈性變形。因此,根據(jù)該線圈部件1,能夠可靠地防止與第1線圈骨架部件21卡合的爪部72的卡合被解除的情況,因此能夠可靠地維持第1線圈骨架部件21和第2線圈骨架部件22的連結狀態(tài)。另外,根據(jù)該線圈部件1,通過在筒狀部52的前端部配設分離限制部5,只是將筒狀部52插入第1線圈骨架部件21的筒狀部51(開口部31a、31b),就可以使形成于分離限制部5的板狀部71的前端部的爪部72與第1線圈骨架部件21(開口部31a、31b的緣部)卡合,因此能夠容易地裝配線圈部件1,結果是,可以充分提高線圈部件1的裝配效率。
另外,根據(jù)該線圈部件1,通過設定為在第1線圈骨架部件21及第2線圈骨架部件22雙方形成筒狀部51、52,且筒狀部52可插入筒狀部51的構成,與僅在第1線圈骨架部件21及第2線圈骨架部件22的任一方形成筒狀部(筒狀部51或筒狀部52)的構成相比較,可以充分延長芯部件2(柱狀部11a、11b)和線圈4(導體61)之間的沿面距離,因此可以充分提高芯部件2和繞組4的絕緣性。
此外,線圈部件不限定于上述的線圈部件1的構成。在上述的線圈部件1中,規(guī)定第2線圈骨架部件22作為“各線圈骨架部件的任一方”,但也可以規(guī)定第1線圈骨架部件21作為“各線圈骨架部件的任一方”。在這樣規(guī)定時,在第1線圈骨架部件21的筒狀部51的前端部形成分離限制部5的板狀部71。在該構成中,將筒狀部51的內(nèi)徑規(guī)定為上述的內(nèi)徑r3,將筒狀部51的外徑規(guī)定為上述的外徑r2。另外,在該構成中,將筒狀部52的內(nèi)徑規(guī)定為上述的內(nèi)徑r1。
另外,對在第1線圈骨架部件21及第2線圈骨架部件22雙方形成了筒狀部51、52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但也可以采用僅在第1線圈骨架部件21及第2線圈骨架部件22中的配設分離限制部5的一方的線圈骨架部件形成筒狀部的構成。
另外,對由板狀的導體61構成線圈4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但也可以采用將被覆導線纏繞在筒狀部51的周圍而構成的線圈4。
接著,對作為線圈部件的另一例的圖14所示的線圈部件101的構成進行了說明。此外,在以下的說明中,對于與上述的線圈部件1相同的構成要素,附加相同的符號,省略重復的說明。線圈部件101如該圖所示,具備芯部件2、線圈骨架103、繞組4(省略圖示)及分離限制部105。
如圖14所示,線圈骨架103分別由絕緣性材料(例如樹脂)形成,并且具備可相互連結的第1線圈骨架部件121及第2線圈骨架部件122。另外,在圖14中,以第1線圈骨架部件121及第2線圈骨架部件122沿著長軸方向(與圖6的切斷方向同樣的方向)切斷、將配設于開口部131a的緣部的1個分離限制部105沿著通過該分離限制部105的寬度方向的中心及開口部131a的中心軸a2的方向切斷、將配設于該開口部131b的緣部的1個分離限制部105沿著通過分離限制部105的寬度方向的中心及開口部131b的中心軸a2的方向切斷的狀態(tài)進行圖示。
如圖14所示,第1線圈骨架部件121具備形成為長方形的板狀的凸緣部131、垂直設置于凸緣部131的長邊側的一對緣部的側板141(在該圖中僅圖示一方的各側板141)。另外,在凸緣部131形成有芯部件2的第1芯部件11的柱狀部11a、11b可插通的圓形的兩個開口部131a、131b。該情況下,規(guī)定開口部131a、131b的內(nèi)徑r11比柱狀部11a、11b的外徑r4稍大。另外,開口部131a、131b的內(nèi)徑r11規(guī)定為內(nèi)徑r11和外徑r4的差比分離限制部105的后述的爪部172的突出長l2小。另外,在該第1線圈骨架部件121中,與上述的線圈部件1的第1線圈骨架部件21不同,采用在開口部131a、131b的緣部未形成筒狀部的構成。
如圖14所示,第2線圈骨架部件122具備形成為長方形的板狀的凸緣部132、垂直設置于凸緣部132的各緣部的側板142(在該圖中僅圖示一部分的側板142)。另外,在凸緣部132形成有芯部件2的第1芯部件11的柱狀部11a、11b可插通的圓形的兩個開口部132a、132b。另外,在凸緣部132的各開口部132a、132b的緣部分別形成有第1芯部件11的柱狀部11a、11b可插入的筒狀部152a、152b。該情況下,筒狀部152a、152b的內(nèi)徑r12規(guī)定為與第1線圈骨架部件121的開口部131a、131b的內(nèi)徑r11相同的大小。另外,在筒狀部152a、152b的內(nèi)周面,分別形成有槽部153。該槽部153具有在使第1線圈骨架部件121和第2線圈骨架部件122連結的狀態(tài)下,使插入筒狀部152a、152b內(nèi)的分離限制部105的后述的板狀部171嵌入,且不使筒狀部152a、152b的內(nèi)周面產(chǎn)生臺階的作用。
分離限制部105是限制連結狀態(tài)的第1線圈骨架部件121和第2線圈骨架部件122的分離的部件,如圖14所示,配設于第1線圈骨架部件121。該情況下,在該線圈部件101中,配設有4個分離限制部105(該圖中僅圖示兩個)。另外,分離限制部105具備板狀部171及爪部172。
如圖14所示,板狀部171以從第1線圈骨架部件121的凸緣部131的開口部131a、131b的緣部朝向第2線圈骨架部件122(連結狀態(tài)的一方的線圈骨架部件),向與凸緣部131垂直的方向(該圖的上向)突出的方式配設于凸緣部131。另外,板狀部171利用與第1線圈骨架部件121相同的材料(樹脂)與第1線圈骨架部件121以一體形成為板狀,可以向與第1線圈骨架部件121的開口部131a、131b的中心軸a2相接相離的方向進行彈性變形。另外,如該圖所示,板狀部171構成為以比第2線圈骨架部件122的筒狀部152a、152b的厚度薄的方式形成,在插入筒狀部152a、152b內(nèi)的(嵌入筒狀部152a、152b的槽部153的狀態(tài))時,內(nèi)表面與筒狀部152a、152b的內(nèi)周面為相同平面。
如圖14所示,爪部172在從開口部131a、131b的中心軸a2分離的方向(即外向)上突出形成于板狀部171的前端部。該情況下,爪部172自板狀部171的外面突出的突出長l2如該圖所示,規(guī)定為比從第2線圈骨架部件122的筒狀部152a、152b的內(nèi)徑r12減去芯部件2的第1芯部件11的柱狀部11a、11b的外徑r4所得的長度、即,將柱狀部11a、11b分別插入筒狀部152a、152b時的筒狀部152a、152b的內(nèi)周面和柱狀部11a、11b的外周面之間的間隙的最大寬度大。
在該線圈部件101中,在連結第1線圈骨架部件121和第2線圈骨架部件122時,將配設于第1線圈骨架部件121的分離限制部105插入第2線圈骨架部件122的各筒狀部152a、152b的內(nèi)側,使第2線圈骨架部件122與第1線圈骨架部件121接近。此時,分離限制部105的爪部172被筒狀部152a、152b向朝向開口部131a、131b的中心軸a2的方向(內(nèi)向)按壓,由此,分離限制部105的板狀部171向該方向彈性變形。另外,使第2線圈骨架部件122與第1線圈骨架部件121進一步接近,爪部172位于凸緣部132的形成筒狀部152a、152b的一側的背面?zhèn)葧r,板狀部171向從中心軸a2分離的方向(外向)復原,爪部172向該方向移動,其結果是,爪部172與凸緣部132的開口部132a、132b的緣部卡合。由此,第1線圈骨架部件121和第2線圈骨架部件122相連結,通過分離限制部105來限制連結狀態(tài)的第1線圈骨架部件121和第2線圈骨架部件122的分離。
另外,在該線圈部件101中,在芯部件2的第1芯部件11的柱狀部11a、11b被插入第1線圈骨架部件121的開口部131a、131b及第2線圈骨架部件122的筒狀部152a、152b時,分離限制部105的板狀部171的內(nèi)表面和柱狀部11a、11b的外周面維持在接近狀態(tài)(抵接狀態(tài)及接近狀態(tài)的任一狀態(tài)的一例)。該情況下,如上所述,規(guī)定為筒狀部152a、152b的內(nèi)徑r12為與開口部131a、131b的內(nèi)徑r11相同的直徑,即,比柱狀部11a、11b的外徑r4稍大。因此,通過將第1芯部件11的柱狀部11a、11b插入筒狀部152a、152b,維持板狀部171的內(nèi)表面和柱狀部11a、11b的外周面的接近狀態(tài)。其結果是,限制了板狀部171向與開口部131a、131b的中心軸a2接近的方向的彈性變形,能夠可靠地防止與凸緣部132的開口部132a、132b的緣部卡合的爪部172的卡合被解除的情況(爪部172從緣部脫開的情況),能夠可靠地維持第1線圈骨架部件121和第2線圈骨架部件122的連結狀態(tài)。
另外,如上所述,規(guī)定為爪部172自板狀部171的外面突出的突出長l2,比從筒狀部152a、152b的內(nèi)徑r12減去柱狀部11a、11b的外徑r4所得的長度、即筒狀部152a、152b的內(nèi)周面和柱狀部11a、11b的外周面之間的間隙的最大寬度大。因此,即使第1芯部件11相對于第2線圈骨架部件122僅移動筒狀部152a、152b的內(nèi)周面和柱狀部11a、11b的外周面之間的間隙的最大寬度,或板狀部171僅向與開口部131a、131b的中心軸a2接近的方向彈性變形該最大寬度,也可以可靠地防止與凸緣部132的開口部132a、132b的緣部卡合的爪部172的卡合被解除的情況(爪部172從緣部脫開的情況)。
這樣,在該線圈部件101中,具備分離限制部105,該分離限制部105具備以可以向與開口部131a、131b的中心軸a2相接相離的方向進行彈性變形的方式構成的板狀部171和在從中心軸a2分離的方向上突出形成于板狀部171的前端部的爪部172,可限制連結狀態(tài)的第1線圈骨架部件121及第2線圈骨架部件122的分離,配設于凸緣部131的開口部131a、131b的緣部,板狀部171和插入筒狀部152a、152b的第1芯部件11的柱狀部11a、11b維持在接近狀態(tài),限制板狀部171向與中心軸a2接近的方向的彈性變形。因此,根據(jù)該線圈部件101,能夠可靠地防止與第2線圈骨架部件122卡合的爪部172的卡合被解除的情況,因此能夠可靠地維持第1線圈骨架部件121和第2線圈骨架部件122的連結狀態(tài)。另外,根據(jù)該線圈部件101,通過將分離限制部105配設在未形成有筒狀部的第1線圈骨架部件121的凸緣部131的開口部131a、131b的緣部,在連結第1線圈骨架部件121和第2線圈骨架部件122時,只是將分離限制部105插入第2線圈骨架部件122的筒狀部152a、152b,就可以使形成于分離限制部105的板狀部171的前端部的爪部172與第2線圈骨架部件122(開口部132a、132b的緣部)卡合,因此,能夠容易地裝配線圈部件101,結果是,可以充分提高線圈部件101的裝配效率。
此外,在上述的線圈部件101中,規(guī)定第2線圈骨架部件122為“各線圈骨架部件的任一方”,并且規(guī)定第1線圈骨架部件121為“另一方的線圈骨架部件”,但也可以規(guī)定第1線圈骨架部件121為“各線圈骨架部件的任一方”,并且規(guī)定第2線圈骨架部件122為“另一線圈骨架部件”。這樣進行了規(guī)定后,在第1線圈骨架部件121形成筒狀部152a、152b,在第2線圈骨架部件122配設分離限制部105。
另外,在線圈部件101中,也可以代替利用板狀的導體61構成的線圈4,而采用將被覆導線纏繞在筒狀部152a、152b的周圍而構成的線圈4。
接著,對作為線圈部件的另一例的圖15所示的線圈部件201的構成進行說明。另外,在以下的說明中,對于與上述的線圈部件1、101相同的構成要素,附加相同的符號并省略重復的說明。如該圖所示,線圈部件201具備芯部件2、線圈骨架203、線圈4(省略圖示)及分離限制部5a、5b。該情況下,分離限制部5a相當于第1分離限制部,分離限制部5b相當于第2分離限制部。此外,在圖15中,以第1線圈骨架部件221及第2線圈骨架部件222沿著長軸方向(與圖6的切斷方向同樣的方向)切斷、將配設于筒狀部52a的1個分離限制部5a沿著通過該分離限制部5a的寬度方向的中心及筒狀部52a的中心軸a1的方向切斷、將配設于該筒狀部51b的1個分離限制部5b沿著通過分離限制部5b的寬度方向的中心及筒狀部51b的中心軸a3的方向切斷的狀態(tài)進行圖示。
如圖15所示,線圈骨架203分別由絕緣性材料(例如樹脂)形成,并且具備可相互連結的第1線圈骨架部件221(相當于另一方線圈骨架部件)及第2線圈骨架部件222(相當于一方的線圈骨架部件)。
如圖15所示,第1線圈骨架部件221和上述的線圈部件1的第1線圈骨架部件21同樣,具備形成有兩個開口部31a、31b的凸緣部31、側板41a、41b及形成于凸緣部31的開口部31a、31b的緣部的筒狀部51a、51b。該情況下,筒狀部51a形成為和上述的線圈部件1的筒狀部51a相同的形狀(相同的尺寸),筒狀部51b形成為和上述的線圈部件1的第2線圈骨架部件22的筒狀部52b相同的形狀(相同的尺寸)。即,第1線圈骨架部件221除了筒狀部51b以外,與上述的線圈部件1的第1線圈骨架部件21同樣地構成。
如圖15所示,第2線圈骨架部件222和上述的線圈部件1的第2線圈骨架部件22同樣,具備形成有兩個開口部32a、32b的凸緣部32、側板42a~42d及形成于凸緣部32的開口部32a、32b的緣部的筒狀部52a、52b。該情況下,筒狀部52a形成為和上述的線圈部件1的筒狀部52a相同的形狀(相同的尺寸),筒狀部52b形成為與上述的線圈部件1的第1線圈骨架部件21的筒狀部51b相同的形狀(相同的尺寸)形成。即,第2線圈骨架部件222除了筒狀部52b以外,與上述的線圈部件1的第2線圈骨架部件22同樣地構成。
如圖15所示,分離限制部5a具備板狀部71a(相當于第1板狀部)及爪部72a(相當于第1爪部),配設于第2線圈骨架部件222的筒狀部52a的前端部。該情況下,在該線圈部件201中,配設有兩個分離限制部5a。另外,分離限制部5a的板狀部71a及爪部72a分別與上述的線圈部件1的分離限制部5(參照圖6)的板狀部71及爪部72同樣地構成。
如圖15所示,分離限制部5b具備板狀部71b(相當于第2板狀部)及爪部72b(相當于第2爪部)。
如圖15所示,板狀部71b形成為和分離限制部5a的板狀部71a同樣的形狀,以從第1線圈骨架部件221的筒狀部51b(相當于配設于與一方的線圈骨架部件的除了一部分的其它開口部(未配設有第1分離限制部的開口部)相對的另一方的線圈骨架部件的開口部的緣部的筒狀部)的前端部朝向第2線圈骨架部件222(一方的線圈骨架部件),向與凸緣部31垂直的方向(該圖的上向)突出的方式配設于筒狀部51b的前端部。
如圖15所示,爪部72b形成為與分離限制部5a的爪部72a同樣的形狀,在從開口部31b的中心軸a3分離的方向上突出形成于板狀部71b的前端部。
在該線圈部件201中,在連結第1線圈骨架部件221和第2線圈骨架部件222時,將配設于第2線圈骨架部件222的筒狀部52a的前端部的分離限制部5a插入第1線圈骨架部件221的筒狀部51a的內(nèi)側,并且將配設于第1線圈骨架部件221的筒狀部51b的前端部的分離限制部5b插入第2線圈骨架部件222的筒狀部51b的內(nèi)側。接著,使第1線圈骨架部件221和第2線圈骨架部件222接近,使筒狀部52a插入筒狀部51a的內(nèi)側,使筒狀部51b插入筒狀部52b的內(nèi)側。此時,分離限制部5a的爪部72a與第1線圈骨架部件221的凸緣部31的開口部31a的緣部卡合,分離限制部5b的爪部72b與第2線圈骨架部件222的凸緣部32的開口部32b的緣部卡合。由此,第1線圈骨架部件221和第2線圈骨架部件222相連結,限制連結狀態(tài)的第1線圈骨架部件221和第2線圈骨架部件222的分離。
另外,在該線圈部件201中,在第1線圈骨架部件221的筒狀部51a、51b及第2線圈骨架部件222的筒狀部52a、52b分別插入第1芯部件11的柱狀部11a、11b時,分離限制部5a、5b的板狀部71a、71b的內(nèi)表面和柱狀部11a、11b的外周面分別維持在接近狀態(tài)。其結果是,限制了板狀部71a、71b向與中心軸a1、a3接近的方向的彈性變形,可以可靠地防止爪部72a、72b的卡合被解除的情況,可以可靠地維持第1線圈骨架部件221和第2線圈骨架部件222的連結狀態(tài)。
根據(jù)該線圈部件201,通過在第1線圈骨架部件221的筒狀部51b的前端部配設分離限制部5a,并且在第2線圈骨架部件222的筒狀部52a的前端部配設分離限制部5b,就能夠在向第1線圈骨架部件221和第2線圈骨架部件222分離的方向施加力時,使該力均衡良好地向各分離限制部5a、5b分散,因此能夠更加可靠地防止爪部72a、72b的卡合被解除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