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用于低壓電氣設施的開關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521710閱讀:164來源:國知局
      用于低壓電氣設施的開關裝置的制造方法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低壓電氣設施的開關裝置(例如斷路器、接觸器、隔離開關等)的領域。



      背景技術:

      出于本申請的目的,術語“低壓”(lv)指的是低于1kvac(交流電)和1.5kvdc(直流電)的工作電壓。

      眾所周知,用于lv電氣設施的開關裝置包括一個或多個電極,所述電極用于電連接到lv電力線路的導線上。

      每個電極包括可以相互聯(lián)接/斷開的一個或多個動觸頭和靜觸頭。

      通常,lv開關裝置包括機械控制裝置,該機械控制裝置適于提供致動力,以便將動觸頭從與相應靜觸頭的聯(lián)接位置移動到斷開位置,反之亦然。

      在許多l(xiāng)v開關裝置(如在pct/ep2009/067995號專利申請中所描述的裝置)中,所述機械控制裝置包括外手柄,該外手柄旨在由使用者或致動器(例如moe,即電動機操作的致動器)來執(zhí)行開關裝置的斷開或閉合動作。

      在傳統(tǒng)的開關裝置中,斷開動作通常需要較長時間(甚至長達若干秒)來完成。

      這是開關裝置的工作壽命的關鍵方面,因為這樣長的時間來分離電觸頭有利于巨大和延長的電弧現(xiàn)象的發(fā)生,從而導致磨損并縮短電觸頭本身的有效工作壽命。

      容易理解,所有這些缺點導致開關裝置的較高操作成本,因為經常需要對電觸頭進行維護。

      因此,在用于lv設施的lv開關裝置的領域中,人們頗為強烈地感覺需要新的解決方案,以減少在斷開動作期間分離各電觸頭所需的時間。

      另一方面,經驗已表明執(zhí)行該任務如何困難,因為所述機械控制裝置通常具有難以裝在一起的相當復雜的結構,以確保開關裝置的工作壽命所需的所有功能。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lv電氣設施的開關裝置,其使得能夠克服上述問題。

      更具體地,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開關裝置,其中,在斷開動作期間只需要短時間來分離各電觸頭。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開關裝置,該開關裝置具有簡單且緊湊的結構,其易于工業(yè)級制造和組裝。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開關裝置,該開關裝置可在工業(yè)級上以與當前可行的相同類型的開關裝置相比具有競爭力的成本來實現(xiàn)。

      為了實現(xiàn)這些目標和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開關裝置。

      就一般定義而論,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開關裝置包括:

      -一個或多個電極,每個電極包括一個或多個動觸頭和一個或多個靜觸頭,所述動觸頭和靜觸頭適于被聯(lián)接或斷開;

      -動觸頭組件,所述動觸頭組件包括所述動觸頭,并可在所述動觸頭與所述靜觸頭聯(lián)接的第一觸頭位置和所述動觸頭與所述靜觸頭斷開的第二觸頭位置之間可逆地運動;

      -用于操作所述動觸頭組件的機械控制組件。

      這種機械控制組件包括用于在所述第一與第二觸頭位置之間可逆地移動所述動觸頭組件的控制機構、以及與所述控制機構操作地聯(lián)接的跳閘機構,所述跳閘機構包括可在第一跳閘位置與第二跳閘位置之間可逆地移動的跳閘軸。

      所述控制機構適于響應所述跳閘軸從所述第一跳閘位置向所述第二跳閘位置的運動而將所述動觸頭組件從所述第一觸頭位置移動到所述第二觸頭位置。

      所述機械控制組件包括與所述控制機構操作聯(lián)接的手柄機構,手柄機構包括手柄,手柄適于通過使用者或外致動器而在第一手柄位置與第二手柄位置之間可逆地移動,以便執(zhí)行開關裝置的閉合或斷開動作。

      所述控制機構適于響應所述手柄從所述第一手柄位置向所述第二手柄位置的運動(斷開動作)而將所述動觸頭組件從所述第一觸頭位置移動到所述第二觸頭位置,并響應所述手柄從所述第二手柄位置向所述第一手柄位置的運動(閉合動作)而將所述動觸頭組件從所述第二觸頭位置移動到所述第一觸頭位置。

      根據(jù)本發(fā)明,所述機械控制組件包括致動機構,致動機構適于將所述手柄機構與所述跳閘軸操作地聯(lián)接,以便在開關裝置的斷開動作期間、在所述手柄由使用者或外致動器操作時致動所述跳閘軸。

      特別地,所述致動機構適于將所述手柄機構與所述跳閘軸操作地聯(lián)接,以便在開關裝置的斷開動作期間(亦即在所述手柄被使用者或外致動器致動時從所述第一手柄位置朝向所述第二手柄位置的運動期間)將所述跳閘軸從所述第一跳閘位置移動到所述第二跳閘位置。

      優(yōu)選地,所述致動機構適于由所述手柄機構致動并將力傳遞到所述跳閘軸,以便在開關裝置的斷開動作期間(特別地,在所述手柄被使用者或外致動器致動時從所述第一手柄位置朝向所述第二手柄位置的運動期間)將所述跳閘軸從所述第一跳閘位置移動到所述第二跳閘位置。

      優(yōu)選地,所述致動機構包括鉸接到支撐元件并可相對于所述支撐元件運動的致動桿。

      優(yōu)選地,所述致動桿可相對于所述支撐元件平移地和旋轉地運動。

      優(yōu)選地,所述致動桿適于在所述手柄從所述第一手柄位置朝向所述第二手柄位置運動時由所述手柄機構致動。

      優(yōu)選地,致動桿適于相對于所述支撐元件從第一桿位置平移地運動到第二桿位置,并將力傳遞到所述跳閘軸,以便在開關裝置的斷開動作期間(特別地,在所述手柄被使用者或外致動器致動時從所述第一手柄位置朝向所述第二手柄位置的運動期間)響應于由所述手柄機構施加的致動而將所述跳閘軸從所述第一跳閘位置移動到所述第二跳閘位置。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支撐元件相對于所述開關裝置的外殼固定。

      在這種情況下,所述致動桿適于由跳閘軸致動,以便在所述跳閘軸從所述第二跳閘位置向所述第一跳閘位置的運動期間返回第一桿位置。

      此外,所述致動桿適于在開關裝置的閉合動作期間(特別地,在被所述手柄使用者或外致動器致動時從所述第二手柄位置向所述第一手柄位置的運動期間)由手柄機構致動且相對于所述支撐元件旋轉地運動。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其它實施例,所述支撐元件可相對于所述開關裝置的外殼移動。

      在這些情況下,所述致動桿適于在開關裝置的閉合動作期間(特別地,在所述手柄被使用者或外致動器致動時從所述第二手柄位置向所述第一手柄位置的運動期間)由所述支撐元件致動,以便返回所述第一桿位置。

      此外,所述致動桿適于在開關裝置的閉合動作期間(特別地,在被所述手柄使用者或外致動器致動時從所述第二手柄位置向所述第一手柄位置的運動期間)保持與所述手柄機構斷開。

      附圖說明

      本發(fā)明的其它特征和優(yōu)點將從對優(yōu)選但非排他的實施例的描述而顯現(xiàn),這些實施例的非限制性例子提供于附圖中,其中:

      -圖1-7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開關裝置的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8-15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開關裝置的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所引用的附圖,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適于安裝在lv電氣開關柜中、或更一般地安裝在lv電力配電網中的開關裝置1。

      作為示例,開關裝置1可以是用于lv應用的自動模制外殼斷路器(mccb)。

      優(yōu)選地,開關裝置1包括限定開關裝置的內部容積10的外殼2(圖1-2、8-9)。

      外殼2在許多方面可以根據(jù)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解決方案來布置,并且為了簡潔起見不再詳細描述。

      通常,外殼2包括多個成形部分,其具有至少部分地幾何共軛或互補的突起和空腔,以限定開關裝置的內部容積10并確保適當?shù)南嗷C械聯(lián)接。

      外殼2可以由電絕緣材料(例如,熱固性樹脂)制成。

      然而,在一些應用中(例如,當開關裝置1是空氣斷路器時),外殼2或其一些部分可以由導電材料制成。當然,在這些情況下,合適的絕緣元件需要布置在開關裝置的電動構件與外殼2之間。

      開關裝置1包括一個或多個電極3。

      每個電極3包括一個或多個動觸頭31和一個或多個靜觸頭32,所述動觸頭和靜觸頭適于被聯(lián)接或斷開。

      當電觸頭31、32聯(lián)接時,開關裝置1處于閉合狀態(tài),而當電觸頭31、32斷開時,開關裝置1處于斷開狀態(tài)或跳閘狀態(tài)。

      在所引用的附圖中所示的實施例中,開關裝置1是三極型并包括三個電極3,每個電極包括能夠被聯(lián)接或斷開的多個靜觸頭32和多個動觸頭31。

      然而,視開關裝置1的具體應用而定,其它解決方案也是可能的。

      電極3和電觸頭31、32在許多方面可以根據(jù)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解決方案來布置,并且為了簡潔起見不再詳細描述。

      在開關裝置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每個動觸頭31可以適于在其相對端部處與相應對的靜觸頭32聯(lián)接/斷開(雙斷配置),所述靜觸頭又電連接到電力配電線路。

      根據(jù)其他實施例(未示出),每個動觸頭31可以具有旨在與相應的靜觸頭聯(lián)接/斷開的端部以及電連接到電力配電線路的相對端部。

      視開關裝置1的具體應用而定,其它解決方案也是可能的。

      開關裝置1包括動觸頭組件4,動觸頭組件4包括動觸頭31并且至少部分地容納在開關裝置的內部容積10中。

      而且,動觸頭組件4在許多方面可以根據(jù)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解決方案來布置,并且為了簡潔起見不再詳細描述。

      通常,動觸頭組件4包括適于在開關裝置的切換操作期間圍繞第一旋轉軸線400旋轉的觸頭軸41。

      優(yōu)選地,觸頭軸41具有沿著其旋轉軸線400縱向延伸并且至少部分地由絕緣材料(例如,熱固性樹脂)制成的細長形狀的本體(例如圓柱形)。

      優(yōu)選地,觸頭軸41包括一個或多個觸頭座(未示出),其適于至少部分地容納一個或多個動觸頭31,使得這些動觸頭31相對于縱向軸線400垂直地從其主體突出。

      以這種方式,在開關裝置的切換操作期間,動觸頭31和觸頭軸4可以圍繞旋轉軸線400扎實地旋轉。

      然而,視開關裝置1的具體應用而定,其它解決方案也是可能的。

      動觸頭組件4可在動觸頭31與靜觸頭32聯(lián)接的第一觸頭位置c1和動觸頭31與靜觸頭32斷開的第二觸頭位置c2之間可逆地運動。

      在所引用的附圖中,為了簡潔起見,僅在圖1-7的實施例中示出了動觸頭組件4。然而,所提到的動觸頭組件也是圖8-15的實施例的主要部分。

      開關裝置1包括用于操作動觸頭組件4的機械控制組件5。

      機械控制組件5至少部分地容納在開關裝置1的內部容積10中。

      機械控制組件5包括用于在第一和第二觸頭位置c1、c2之間可逆地移動動觸頭組件4的控制機構6。

      而且,控制機構6在許多方面可以根據(jù)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解決方案來布置,并且為了簡潔起見不再詳細描述。

      通常,控制機構6適于采取不同的操作配置,即閉合、跳閘或斷開配置,其分別涉及開關裝置的相應動作,即閉合、跳閘或斷開動作。

      當控制機構6采取閉合配置時,動觸頭組件4在第一觸頭位置c1運動,開關裝置采取閉合狀態(tài)(開關裝置的閉合動作)。

      當控制機構采取跳閘配置或斷開配置時,動觸頭組件4在第二觸頭位置c2運動,開關裝置分別采取跳閘狀態(tài)或斷開狀態(tài)(開關裝置的跳閘或斷開動作)。

      優(yōu)選地,控制機構6包括可動控制構件61、611(例如,軸、棒、彈簧、桿等),其操作地布置成能夠提供力以便移動觸頭組件4。

      優(yōu)選地,控制機構6包括固定到外殼2(例如通過螺釘、螺栓或拉桿等)的支撐框架構件62、621(例如成形框架板等),以便對可動構件61、611提供支撐。

      機械控制組件5包括與控制機構6操作地聯(lián)接的跳閘機構7。

      此外,跳閘機構7在許多方面可以根據(jù)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解決方案來布置,并且為了簡潔起見不再詳細描述。

      一般來說,跳閘機構7適于響應跳閘事件(開關裝置的跳閘動作)使控制機構6跳閘,以使觸頭組件4從第一觸頭位置c1自動移動到第二觸頭位置c2。

      以這種方式,可以響應跳閘事件獲得電觸頭的快速分離。

      跳閘機構7包括適于在第一與第二跳閘位置t1、t2之間圍繞第二旋轉軸線700可逆地旋轉的跳閘軸70。

      優(yōu)選地,第二旋轉軸線700平行于第一旋轉軸線400。

      跳閘軸70與控制機構6操作地聯(lián)接,使得控制機構6響應跳閘軸70從第一跳閘位置t1到第二跳閘位置t2的運動將動觸頭組件4從第一觸頭位置c1移動到第二觸頭位置c2。

      控制機構6有利地適于從閉合配置(對應于開關裝置的閉合狀態(tài))轉到跳閘配置(對應于開關裝置的跳閘狀態(tài)),在閉合配置下,動觸頭組件4處于第一觸頭位置c1,而在跳閘配置下,動觸頭組件4響應跳閘軸70從第一跳閘位置t1到第二跳閘位置t2的運動(開關裝置的跳閘動作)而處于第二觸頭位置c2。

      類似于現(xiàn)有技術的已知解決方案,跳閘軸70可以通過保護裝置(未示出)有利地操作(跳閘事件),保護裝置與開關裝置1操作地相關聯(lián)、并在安裝所述開關裝置的電網中發(fā)生異常(例如,短路事件、過電流事件、故障事件等)的情況下進行干預。

      這種保護裝置例如可以是熱、熱磁或電子類型的,并且該保護裝置可以根據(jù)現(xiàn)有技術的已知解決方案來設計。

      機械控制組件5包括與控制機構6操作地聯(lián)接的手柄機構8。

      此外,手柄機構8在許多方面可以根據(jù)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解決方案來布置,并且為了簡潔起見不再詳細描述。

      通常,手柄機構8適于由使用者或外致動器(例如,電動機操作的設備)操作,以迫使控制機構6將觸頭組件4從第一觸頭位置c1移動到第二觸頭位置c2(開關裝置的斷開動作)或從第二觸頭位置c2到第二第一觸頭位置c1(開關裝置的閉合動作)。

      在一些情況下,即當控制機構6由跳閘軸70致動時,手柄機構8由控制機構6致動,作為控制機構6從閉合配置轉到跳閘配置(開關裝置的跳閘動作)的結果。

      手柄機構8包括外部手柄80,所述外部手柄是適于由使用者或外致動器直接操作的機械構件。

      優(yōu)選地,手柄8可繞第三旋轉軸線800(僅在圖2中示出)旋轉。

      優(yōu)選地,第三旋轉軸線800平行于第一旋轉軸線400和第二旋轉軸線700。

      手柄機構8包括用于將手柄80與控制機構6聯(lián)接的合適的聯(lián)接構件83。

      手柄機構8布置成使得手柄80可占據(jù)第一手柄位置h1、第二手柄位置h2和在第一和第二手柄位置h1、h2之間的中間部分的第三手柄位置h3。

      手柄機構8(特別是手柄80)與控制機構6操作地聯(lián)接,使得該手柄80在被使用者或者外致動器致動時在第一手柄位置h1與第二手柄位置h2之間可逆地移動,以便執(zhí)行開關裝置的斷開或閉合動作。

      控制機構6響應手柄80從第一手柄位置h1向第二手柄位置h2的運動(開關裝置的斷開動作)而從閉合配置轉到斷開配置。

      控制機構6響應手柄80從第二手柄位置h2向第一手柄位置h1的運動(開關裝置的閉合動作)而從斷開配置轉到閉合配置。

      手柄機構8(特別是手柄80)與控制機構6操作地聯(lián)接,使得手柄80在被控制機構6致動時從第一手柄位置h1移動到第三手柄位置h3,此時控制機構6從閉合配置轉到跳閘配置(開關裝置的跳閘操作)。

      因此,手柄80能夠響應跳閘軸70從第一跳閘位置t1到第二跳閘位置t2的運動而自動地從第一手柄位置h1轉到第三手柄位置h3。

      手柄機構8(特別是手柄80)與控制機構6操作地聯(lián)接,使得手柄80在被使用者或外致動器致動時可從第三手柄位置h3移動到第二手柄位置h2。

      控制機構6響應手柄80從第三手柄位置h3到第二手柄位置h2的運動而從跳閘配置轉到斷開配置。

      當控制機構6響應手柄80從第三手柄位置h3到第二手柄位置h2的運動而從跳閘配置轉動斷開配置時,觸頭組件4穩(wěn)定地保持在第二觸頭位置c2。

      手柄機構8(特別是手柄80)與控制機構6操作地聯(lián)接,使得手柄80在被使用者或外致動器致動時無法從第三手柄位置h3直接移動到第一手柄位置h1,而是必須從第三手柄位置h3移動到第二手柄位置h2,然后從第二手柄位置h2移動到第一手柄位置h1。

      因此,控制機構6必須經過開口配置,以便從跳閘配置轉到閉合配置。

      本發(fā)明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的傳統(tǒng)開關裝置的本質區(qū)別特征在于,機械控制組件5包括致動機構9,用于將手柄機構8與跳閘軸70聯(lián)接,以便在由使用者或外致動器操作的開關裝置的斷開動作期間致動跳閘軸。

      特別地,致動機構9適于將手柄機構8與跳閘軸70聯(lián)接,以便在手柄80由使用者或外致動器致動而從第一手柄位置h1朝向第二手柄位置h2移動時將跳閘軸從第一跳閘位置t1移動到第二跳閘位置t2。

      因此,致動機構9適于在斷開動作(由使用者或外致動器執(zhí)行)期間致動該跳閘軸70,使得通過控制機構從閉合配置轉到跳閘配置來實現(xiàn)電觸頭31、32的分離。

      在實踐中,致動機構9能夠在開關裝置的斷開動作期間在采取斷開配置之前迫使控制機構6通過跳閘配置。

      由于致動機構9,在手柄80被使用者或外致動器致動時從第一手柄位置h1朝向第二手柄位置h2的運動(開關裝置的斷開動作)變得等同于跳閘事件,這引起跳閘軸70的干預,跳閘軸轉而使控制機構6在完成斷開動作之前從閉合配置跳轉到跳閘配置。

      換句話說,致動機構9能夠迫使控制機構6執(zhí)行跳閘動作,以便在完成斷開動作之前獲得電觸頭31、32的分離。

      這個事實使得能夠獲得電觸頭31、32的快速分離,即使手柄80由使用者或外致動器致動。因此,獲得了在開關裝置的斷開動作期間電觸頭31、32的較短的分離時間。

      優(yōu)選地,致動機構9布置成由手柄機構8致動,以便將力傳遞到跳閘軸70,從而在開關裝置的斷開動作期間、當手柄80被使用者或外致動器致動而從第一手柄位置h1朝向第二手柄位置h2移動時將跳閘軸70從第一跳閘位置t1移動到第二跳閘位置t2。

      優(yōu)選地,致動機構9布置成在開關裝置的閉合動作期間、在手柄80被使用者或外致動器致動而從第二手柄位置h2移動到第一手柄位置h1時不將力傳遞到跳閘軸70。

      優(yōu)選地,致動機構9布置成在開關裝置的正常跳閘動作期間不將力傳遞到跳閘軸70,所述開關裝置的正常跳閘動作由與開關裝置操作地相關聯(lián)的保護裝置引起。

      在這種情況下,事實上,跳閘軸70由保護裝置致動,并且致動機構9不將力傳遞到跳閘軸,即使跳閘軸響應手柄80從第一手柄位置h1到第三手柄位置h3的自動運動而被手柄機構8致動。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致動機構9包括鉸接到支撐元件611、621的致動桿90。

      優(yōu)選地,致動桿90可相對于支撐元件611、621以可逆的方式移動。

      優(yōu)選地,致動桿90可相對于支撐元件611、621平移地移動。

      優(yōu)選地,致動桿90還可圍繞第四旋轉軸線900相對于支撐元件611、621旋轉地移動。

      優(yōu)選地,旋轉軸線900平行于旋轉軸線400、700、800。

      優(yōu)選地,致動桿90包括第一聯(lián)接部分901,在第一聯(lián)接部分處致動桿可與手柄機構8的致動元件81聯(lián)接。

      有利地,這種致動元件81布置成相對于致動桿90相對移動,以便在手柄80運動時致動所述致動桿90。

      優(yōu)選地,致動桿90包括第二聯(lián)接部分902,在該第二聯(lián)接部分處,致動桿可與跳閘軸70聯(lián)接。

      優(yōu)選地,致動桿90可在第二聯(lián)接部分902處與跳閘軸70的突出指部70a聯(lián)接。

      優(yōu)選地,致動機構9布置成使得:

      --在開關裝置的斷開動作期間,即在手柄80被使用者或外致動器致動時從所述第一手柄位置h1朝向所述第二手柄位置h2的運動期間,致動桿90由手柄機構8的致動元件81致動;

      --致動桿90相對于支撐元件611、621從第一桿位置p1平移地移動到第二桿位置p2,并且將力傳遞到跳閘軸70,以便響應手柄機構8施加的致動將跳閘軸從第一跳閘位置t1移動到第二跳閘位置t2。

      優(yōu)選地,從運動學觀點看,致動桿90在由與開關裝置操作地相關聯(lián)的保護裝置引起的正常跳閘動作期間大體上以相同的方式工作。

      然而,在這種情況下,致動桿90不將力傳遞到跳閘軸70,即使跳閘軸響應手柄80從第一手柄位置h1到第三手柄位置h3的自動運動而被手柄機構8致動。

      跳閘軸70實際上由保護裝置致動。

      根據(jù)一些實施例,支撐元件621可以相對于外殼2固定。

      在這種情況下,致動機構9布置成使得致動桿90由跳閘軸70致動,以便在跳閘軸70的返回運動期間返回第一桿位置p1。

      此外,致動機構9布置成使得致動桿90在開關裝置的閉合動作期間(即在手柄80被使用者或外致動器致動而從第二手柄位置h2向第一手柄位置h1的運動期間)由手柄機構8致動并相對于支撐元件621旋轉地移動。

      根據(jù)一些實施例,支撐元件611可以相對于外殼2移動。

      在這種情況下,致動機構9布置成使得致動桿90由支撐元件611致動,以在開關裝置的閉合動作期間(即在手柄80被使用者或外致動器致動時從第二手柄位置h2向第一手柄位置h1的運動期間)返回第一桿位置p1。

      此外,致動機構9布置成使得致動桿90在開關裝置的閉合動作期間(即在手柄80被使用者或外致動器致動時從第二手柄位置h2向第一手柄位置h1的運動期間)保持與手柄機構8斷開。

      優(yōu)選地,致動機構9包括與致動桿90操作地連接的彈性元件91(例如彈簧)和相對于外殼2固定的連接部位92。

      如從以下描述中將更清楚地顯現(xiàn)的那樣,彈性元件91布置成施加偏置力,以便有利于致動桿90相對于支撐元件611、621的旋轉或者抵抗致動桿90相對于支撐元件611、621的旋轉。

      現(xiàn)在參考圖1-7,現(xiàn)在更詳細地描述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開關裝置1的可能實施例。

      根據(jù)圖1-7的實施例,致動機構9包括致動桿90,致動桿90具有細長本體,該本體具有相對的第一端部90a和第二端部90b。

      致動桿90在鉸接部位93處鉸接(例如通過合適的連接銷)到支撐元件611。

      根據(jù)圖1-7的實施例,支撐元件611可相對于外殼2移動。

      優(yōu)選地,支撐元件611是控制機構6的控制桿,所述控制桿在控制機構6從上述閉合配置轉到上述跳閘配置(開關裝置的跳閘動作)時從第一控制位置s1移動到第二控制位置s2,并且在控制機構6從上述斷開配置轉到上述閉合配置(開關裝置的閉合動作)時從第二控制位置s2移動到第一控制位置s1。

      作為示例,支撐元件611可以是控制機構6的所謂的“焊接接觸桿”。

      致動桿90可在鉸接部位93處相對于支撐元件611移動。

      致動桿90被配置成相對于支撐元件611以平移方式可逆地移動。

      為此目的,致動桿90包括槽94,當致動桿90相對于支撐元件611平移地移動時,鉸接部位93沿著槽94滑動。

      如圖1-7所示,槽94有利地在致動桿90的第一端部90a處。

      致動桿90配置成可在鉸接部位93處圍繞第三旋轉軸線900相對于支撐元件611旋轉地移動。

      致動桿90包括第一聯(lián)接部分901,在第一聯(lián)接部分處致動桿90可與手柄機構8的致動元件81聯(lián)接。

      如圖1-7所示,第一聯(lián)接部分901有利地位于致動桿90的第一端部90a處。

      有利地,致動桿90可與手柄機構8的致動元件81聯(lián)接于第一聯(lián)接部分901處,當手柄80運動時致動元件可相對于致動桿90相對地移動。

      如圖1-7所示,致動元件81可以是大體上平行于旋轉軸線900布置并從手柄機構8的聯(lián)接構件83中的一個突出的致動銷。

      致動桿90包括第二聯(lián)接部分902,當跳閘軸70處于第一跳閘位置t1時,致動桿90可與跳閘軸70在該第二聯(lián)接部分處聯(lián)接。

      優(yōu)選地,在第二聯(lián)接部分902處,致動桿90可與跳閘軸70的突出指部70a聯(lián)接。

      如圖1-7所示,第二聯(lián)接部分902有利地位于致動桿90的第二端部90b處。

      根據(jù)圖1-7的實施例,致動機構9包括與致動桿90操作地連接的彈簧91和相對于外殼2固定的連接部位92。

      有利地,彈簧91與致動桿90聯(lián)接于相對于致動桿90的第一端部90a的遠側位置處,亦即聯(lián)接于第二端部90b處。

      以這種方式,彈簧91可施加偏置力,以便有利于致動桿90繞旋轉軸線900相對于支撐元件611的旋轉或抵抗致動桿90繞旋轉軸線900相對于支撐元件611的旋轉。

      現(xiàn)在更詳細地公開圖1-7的實施例中的開關裝置1的操作。

      最初假設開關裝置1處于閉合狀態(tài)。

      在這種情況下(圖3):

      -電觸頭31、32被聯(lián)接,動觸頭組件4處于第一觸頭位置c1,跳閘軸70處于第一跳閘位置t1,致動桿處于第一桿位置p1,支撐元件611處于第一控制位置s1,并且手柄80處于第一手柄位置h1;

      -致動元件81不與致動桿90聯(lián)接,并且致動桿90與跳閘軸70聯(lián)接而不在跳閘軸70上施加任何力;

      -彈簧91有利地偏置致動桿90的端部90b,以保持端部90b相對于跳閘軸70適當?shù)鼐臀?,從而防止致動桿90的過度旋轉。

      為了執(zhí)行開關裝置的斷開動作,使用者或外致動器按旋轉方向d1(圖4)將手柄80從第一手柄位置h1朝向第二手柄位置h2移動。

      響應于手柄80的運動,致動元件81在第一聯(lián)接部分901處與致動桿90聯(lián)接。

      致動元件80將力施力在致動桿90上,致動桿90轉而按方向l1從第一桿位置p1向第二桿位置p2相對于支撐元件611平移地移動。

      在這種平移運動期間,致動桿90將力施加在跳閘軸70上。

      響應于致動桿90的致動,跳閘軸70按旋轉方向d3從第一跳閘位置t1向第二跳閘位置t2旋轉地運動。

      響應于跳閘軸70的運動,控制機構6從閉合配置轉到跳閘配置(開關裝置的跳閘動作)并按旋轉方向d5將動觸頭組件4從第一觸頭位置c1移動到第二觸頭位置c2,從而導致電觸頭31、32的分離。

      所表明的是,借助于致動桿9在跳閘軸70上的動作,如何電觸頭31、32如何在進行中的斷開動作完成之前(即,正好在手柄80被使用者或外致動器致動后到達手柄位置h2之前)被分離。

      控制機構6從閉合配置轉到跳閘配置引起手柄80向第三手柄位置h3的自動運動以及支撐元件611向第二控制位置s2的運動。

      支撐元件611的運動導致致動桿90與致動元件81以及與跳閘軸70分離。

      由于彈簧91的偏壓作用,致動桿90相對于支撐元件611本身執(zhí)行旋轉平移運動,并相對于跳閘軸70到達斷開位置。

      開關裝置1現(xiàn)在是跳閘狀態(tài)。

      所表明的是,與傳統(tǒng)的開關裝置不同,即使斷開動作正在進行,開關裝置1的這種跳閘狀態(tài)也被實現(xiàn)。

      在這種情況下(圖5):

      -電觸頭31、32分離,動觸頭組件4處于第二觸頭位置c2,跳閘軸70處于第二跳閘位置t2,致動桿處于第二桿位置p2,支撐元件611處于第二控制位置s2,并且手柄80處于第三手柄位置h3;

      -致動桿90與跳閘軸70斷開;

      -彈簧91有利地偏壓端部90b,以防止致動桿90的過度旋轉。

      在運動到第一跳閘位置t1之后,在被跳閘機構7的致動構件(例如與跳閘軸70操作地聯(lián)接的跳閘軸彈簧(未示出))致動后,跳閘軸70自動地返回第一跳閘位置t1。

      跳閘軸70的這種自動返回運動可以根據(jù)開關裝置的具體應用而在達到第二跳閘位置t2之后立即發(fā)生或在隨后的時刻(例如,在隨后的閉合動作時)發(fā)生。

      為了完成開關裝置1的斷開動作,使用者或外致動器按旋轉方向d1將手柄80從第三手柄位置h3朝向第二手柄位置h2移動。

      在手柄80的這種運動期間,支撐元件611保持在第二控制位置s2。

      手柄80從第三手柄位置h3朝向第二手柄位置h2的運動大體上不影響致動桿90,致動桿90在相對于跳閘軸70斷開的位置中相對于跳閘軸70保持靜止。

      響應于手柄80從第三手柄位置h3朝向第二手柄位置h2的運動,致動機構6從跳閘配置轉到斷開配置,從而完成開關裝置的斷開動作。

      然而,控制機構6的這種運動對觸頭組件4沒有影響,觸頭組件4保持在觸頭位置c2中。

      開關裝置1現(xiàn)在處于斷開狀態(tài)。

      在這種情況下(圖6):

      -電觸頭31、32分離,動觸頭組件4處于第二觸頭位置c2,致動桿90處于第二桿位置p2,支撐元件611處于第二控制位置s2,并且手柄80處于第二手柄位置h2;

      -致動桿90與跳閘軸70斷開;

      -彈簧91有利地偏壓端部90b,以便將致動桿90保持在相對于跳閘軸70的適當位置,從而防止致動桿90的過度旋轉。

      為了執(zhí)行開關裝置1的閉合動作,使用者或外致動器按與旋轉方向d1相反的旋轉方向d2將手柄80從第二手柄位置h2朝向第一手柄位置h1移動(圖7)。

      響應于手柄80的運動,控制機構6從斷開配置轉到閉合配置(開關裝置的閉合動作)并按與方向d5相反的旋轉方向d6將動觸頭組件4從第二觸頭位置c2移動到第一觸頭位置c1,從而引起電觸頭31、32的聯(lián)接。

      控制機構6從斷開配置轉到閉合配置導致支撐元件611向第一控制位置s1的運動。

      響應于支撐元件611的運動,借助于彈簧91的偏壓作用,致動桿90相對于支撐元件611本身旋轉地平移移動,并返回第一桿位置p1,在第一桿位置p1處致動桿90與跳閘軸70聯(lián)接而不施加任何力來移動跳閘軸70。

      開關裝置1現(xiàn)在返回到閉合狀態(tài)。

      所表明的是,在由與開關裝置操作地相關聯(lián)的保護裝置所引起的開關裝置的正常跳閘動作期間,致動桿90的運動學行為大體上相同。

      然而,在這種情況下,致動桿90不將力傳遞到跳閘軸70,即使致動桿90響應手柄80從第一手柄位置h1到第三手柄位置h3的自動運動而被致動銷81致動。

      跳閘軸70實際上由保護裝置致動。

      現(xiàn)在參考圖8-15,現(xiàn)在更詳細地描述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開關裝置1的另一可能的實施例。

      根據(jù)圖8-15的實施例,致動機構9包括致動桿90,致動桿90具有細長本體,該本體具有相對的第一和第二端部90a、90b。

      致動桿90在鉸接部位93處鉸接(例如通過合適的連接銷)到支撐元件621。

      根據(jù)圖8-15的實施例,支撐元件621相對于外殼2固定。

      作為示例,支撐元件621可以是固定到外殼2的控制機構6的支撐框架構件。

      致動桿90可以在鉸接部位93處相對于支撐元件621移動。

      致動桿90被配置成相對于支撐元件621以平移方式可逆地移動。

      為此目的,致動桿90包括槽94,當致動桿90相對于支撐元件611平移地移動時,鉸接部位93沿著槽94滑動。

      如圖8-15所示,槽94有利地位于致動桿90的第一端部90a與第二端部90b之間的中間位置。

      致動桿90配置成可在鉸接部位93處圍繞第三旋轉軸線900相對于支撐元件621旋轉地移動。

      致動桿90包括第一聯(lián)接部分901,在第一聯(lián)接部分901處,,致動桿90可與致動元件81聯(lián)接。

      如圖8-15所示,第一聯(lián)接部分901有利地位于致動桿90的第一端部90a處。

      有利地,致動桿90可與手柄機構8的致動元件81聯(lián)接于第一聯(lián)接部分901處,當手柄80移動時致動元件81可相對于致動桿90相對移動。

      如圖8-15所示,致動元件81可以是大體上平行于旋轉軸線900布置并從手柄機構8的聯(lián)接構件83中的一個突出的致動銷。

      有利地,致動銷81布置成當其與手柄80一起移動時沿著槽621a滑動,該槽形成在支撐構件621中。

      致動桿90包括第二聯(lián)接部分902,在該第二聯(lián)接部分902處致動桿90與跳閘軸70聯(lián)接。

      優(yōu)選地,在第二聯(lián)接部分902處,致動桿90可與跳閘軸70的突出指部70a聯(lián)接。

      如在下面的描述中將更好地示出的那樣,致動桿90布置成在第二聯(lián)接部分902處與跳閘軸70永久地聯(lián)接。

      如圖8-15所示,第二聯(lián)接部分902有利地位于致動桿90的第二端部90b處。

      根據(jù)圖8-15的實施例,致動機構9包括與致動桿90操作地連接的彈簧91和相對于外殼2固定的連接部位92。

      有利地,彈簧91與致動桿90聯(lián)接于相對于致動桿90的第一端部90a的遠側位置處,亦即聯(lián)接于第二端部90b處。

      以這種方式,彈簧91可施加偏壓力,以便有利于致動桿90在鉸接部位93處繞旋轉軸線900相對于支撐元件611的旋轉,或者抵抗致動桿90在鉸接部位93處繞旋轉軸線900相對于支撐元件611的旋轉。

      現(xiàn)在更詳細地公開圖8-15的實施例中的開關裝置1的操作。

      最初假設開關裝置1處于閉合狀態(tài)。

      在這種情況下(圖10):

      -電觸頭31、32被聯(lián)接,動觸頭組件4處于第一觸頭位置c1,跳閘軸70處于第一跳閘位置t1,致動桿處于第一桿位置p1,并且手柄80處于第一手柄位置h1;

      -致動元件81與致動桿90聯(lián)接,而不將任何力施加在致動桿90上;

      -致動桿90與跳閘軸70聯(lián)接,而不將任何力施加在跳閘軸70上;

      -彈簧91有利地偏壓致動桿90的端部90b,以保持致動桿90相對于跳閘軸70適當?shù)鼐臀?,從而防止致動桿90的過度旋轉。

      為了執(zhí)行開關裝置1的斷開動作,使用者或外致動器按旋轉方向d1(圖11)將手柄80從第一手柄位置h1朝向第二手柄位置h2移動。

      響應于手柄80的運動,致動元件80將力施加在致動桿90上,致動桿90轉而按方向l1從第一桿位置p1向第二桿位置p2相對于支撐元件611平移地移動。

      在這種平移運動期間,致動桿90將力施加在跳閘軸70上。

      響應于由致動桿90施加的致動,跳閘軸70按旋轉方向d3從第一跳閘位置t1向第二跳閘位置t2旋轉地運動。

      響應于跳閘軸70的運動,控制機構6從閉合配置轉到跳閘配置(開關裝置的跳閘動作)并將動觸頭組件4從第一觸頭位置c1移動到第二觸頭位置c2,從而導致電觸頭31、32的分離。

      再次,正好在進行中的斷開動作完成之前(亦即正好在手柄80被使用者或外致動器致動后到達手柄位置h2之前),電觸頭31、32被分離。

      控制機構6從閉合配置轉到跳閘配置導致手柄80向第三手柄位置h3的自動運動。

      手柄80的這種運動導致致動元件81與致動桿90斷開。

      開關裝置1現(xiàn)在是跳閘狀態(tài)。

      再次,即使在斷開動作正在進行中,開關裝置1的這種跳閘狀態(tài)也被實現(xiàn)。

      在這種情況下(圖12):

      -電觸頭31、32分離,動觸頭組件4處于第二觸頭位置c2,跳閘軸70處于第二跳閘位置t2,并且手柄80處于第三手柄位置h3;

      -致動桿90與跳閘軸70聯(lián)接;

      -彈簧91有利地偏壓端部90b,以防止致動桿90的過度旋轉。

      在運動到第二跳閘位置t2之后,在被跳閘機構7的致動構件(例如與跳閘軸70操作地聯(lián)接的跳閘軸彈簧(未示出))致動后,跳閘軸70自動返回第一跳閘位置t1。

      跳閘軸70的這種自動返回運動可以在到達第二跳閘位置t2之后立即發(fā)生,如從圖10-12可以看到的那樣。

      然而,視開關裝置的具體應用而定,其它解決方案也是可能的。

      當致動桿90在第二聯(lián)接部分902處與跳閘軸70恒定地聯(lián)接時,在這種自動運動期間,跳閘軸70施力于致動桿90,所述致動桿90返回(以相對于支撐件621與運動l1相反的平移運動)第一桿位置p1(圖13)。

      致動桿90的這種自動平移返回運動因以下事實而變得有可能:隨著手柄80自動移動到第三手柄位置h3,致動元件81不再與致動桿90聯(lián)接。

      為了完成開關裝置1的斷開動作,使用者或外致動器按旋轉方向d1將手柄80從第三手柄位置h3朝向第二手柄位置h2移動。

      隨著致動元件81與致動桿90斷開,手柄80從第三手柄位置h3朝向第二手柄位置h2的運動對于相對于跳閘軸70保持靜止的致動桿90大體上沒有影響。

      響應于手柄80從第三手柄位置h3朝向第二手柄位置h2的運動,致動機構6從跳閘配置轉到斷開配置,從而完成開關裝置的斷開動作。

      然而,控制機構6的這種運動對觸頭組件4沒有影響,所述觸頭組件4保持在觸頭位置c2中。

      開關裝置1現(xiàn)在處于斷開狀態(tài)。

      在這種情況下(圖13):

      -電觸頭31、32分離,動觸頭組件4處于第二觸頭位置c2,致動杠杠90處于第一桿位置p1,并且手柄80處于第二手柄位置h2;

      -彈簧91有利地偏壓端部90b,以便將致動桿90保持在相對于跳閘軸70的適當位置,從而防止致動桿90的過度旋轉。

      為了執(zhí)行開關裝置1的閉合動作,使用者或外致動器按與旋轉方向d1相反的旋轉方向d2將手柄80從第二手柄位置h2朝向第一手柄位置h1移動(圖14)。

      在手柄80朝向第一手柄位置h1的運動期間,致動元件81再次與致動桿90(其已經返回第一桿位置p1)接觸并且將力施加在致動桿90上。

      由于致動桿90可相對于支撐元件621旋轉地運動,由致動元件81施加的力引起致動桿90按旋轉方向r1圍繞旋轉軸線900旋轉。

      致動桿90的這種運動通過由彈簧91在第二端90b處施加在致動桿90上的偏壓力來對抗。

      一旦手柄80到達第一手柄位置h1,并且致動元件81返回其初始位置(開關裝置1處于閉合狀態(tài)),則致動桿90再次返回(以相對于支撐件621與運動r1相反的旋轉運動)第一桿位置p1。

      致動桿的這種返回運動通過彈簧91在致動桿90的第二端部90b上的偏壓作用而成為可能。

      響應于手柄80的運動,控制機構6從斷開配置轉到閉合配置(開關裝置的閉合動作)并將動觸頭組件4從第二觸頭位置c2移動到第一觸頭位置c1,從而引起電觸頭31、32的聯(lián)接。

      開關裝置1現(xiàn)在返回到閉合狀態(tài)。

      所表明的是,在由與開關裝置操作地相關聯(lián)的保護裝置引起的開關裝置的正常跳閘動作期間,致動桿90的運動學行為大體上相同。

      然而,在這種情況下,致動桿90不將力傳遞到跳閘軸70,即使致動桿90響應手柄80從第一手柄位置h1到第三手柄位置h3的自動運動而被致動銷81致動。

      跳閘軸70實際上由保護裝置致動。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開關裝置1使得能夠實現(xiàn)預期的目標和目的。

      在開關裝置1中,借助于致動機構9的布置,電觸頭31、32的分離大體上由跳閘機構7(特別是跳閘軸70)的干預引起,即使斷開動作通過操作手柄機構8(特別是手柄80)來執(zhí)行。

      因此,在由使用者在外致動器上執(zhí)行的斷開動作期間,分離電觸頭需要非常短的時間,該時間被計算為比在傳統(tǒng)開關裝置中的時間短大約50%。

      這一事實為開關裝置的工作壽命帶來相關的優(yōu)點,因為其使得能夠顯著地減少在電觸頭處的磨損現(xiàn)象的增加,從而減少對維護干預的需要。

      因此,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開關裝置的特征在于相對于傳統(tǒng)類型的當前可用的開關裝置具有較低的總體操作成本。

      致動機構9具有容易與機械控制組件5的其他機構集成的顯著優(yōu)點。

      因此,開關裝置1顯示出易于工業(yè)級制造和組裝的緊湊結構。

      相對于機械控制組件5的其他機構而言,致動機構9可以以模塊化方式容易地安裝。在這種情況下,致動機構9可以在需要時容易地移除或替換。

      因為電觸頭31-32的分離(在通過操作手柄機構8而執(zhí)行的斷開動作期間)大體上是由于跳閘機構7的干預,所以開關裝置1大體上顯示出相對于當前可用的開關裝置不同的操作行為。

      這個事實有利于開發(fā)和實施用于管理該開關裝置1集成在其中的電氣設施的工作壽命的不同的和改進的策略。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