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材料化學和能源電池技術(shù)領(lǐng)域,更具體的,涉及了一種調(diào)節(jié)碳-氮基單原子鐵催化劑中的氮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術(shù):
燃料電池是一種將物質(zhì)中的化學能直接轉(zhuǎn)化為電能的裝置,陰極的氧還原過程是燃料電池重要的反應過程。由于陰極的氧還原過程會造成過高的過電位,從而降低了電池的性能。因此,為了提高電池的性能,科研工作者都在尋找和開發(fā)一種新型的燃料電池的陰極電極材料。
目前,pt以及合金催化劑是氧還原反應(orr)最好的催化劑之一,但是,制備成本過高、容易中毒失活、過電位較高及穩(wěn)定性不佳等限制了這類催化劑的大規(guī)模使用。解決這些問題的一個有效途徑是設(shè)計和制備非鉑基催化劑(如過渡金屬氧化物、硫化物、碳化物催化劑,各種雜原子摻雜的碳材料催化劑等),在眾多類型的非鉑基催化劑中,過渡金屬和氮摻雜的碳催化劑(記作tm-n-c催化劑)被認為是非常有應用前景的orr催化劑。近年來,研究者們對非貴金屬單原子催化劑的催化位的結(jié)構(gòu)和催化活性位點進行了仔細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催化劑中的氮能與過渡金屬原子配位形成tm-n結(jié)構(gòu),而這些tm-n結(jié)構(gòu)是tm-n-c催化劑的催化活性位。金屬顆粒尺寸減小到原子尺寸時,其比表面積和表面能都將發(fā)生倍增,在制備和反應的過程中非常容易發(fā)生團聚形成大的團簇,從而導致催化劑活性降低。因此,碳基底物質(zhì)中的n能夠固定和分散金屬原子形成tm-n結(jié)構(gòu),免于發(fā)生團聚等現(xiàn)象,對單原子催化劑起到至關(guān)重要的影響。因此,改變單原子催化劑中n的含量,將直接影響所制備的單原子催化劑的催化活性。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的是提供一種調(diào)節(jié)碳-氮基單原子鐵催化劑中的氮含量的方法,滿足不同反應中對不同催化活性的需要。
為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發(fā)明采取的技術(shù)方案是:
一種調(diào)節(jié)碳-氮基單原子鐵催化劑中的氮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用不同的含氮有機小分子作為c/n源,鐵鹽為fe源,將所述含氮有機小分子和所述鐵鹽分散在有機溶劑中,攪拌使其反應,反應結(jié)束后除去溶劑后烘干,得到混合物;
(2)將步驟(1)中得到的混合物在氮氣氣氛下進行第一次高溫熱解,得到黑色固體;
(3)將步驟(2)中得到的黑色固體進行酸化、離心、洗滌、干燥,得到固體;
(4)將步驟(3)中得到的固體產(chǎn)物進行第二次高溫熱解,即得碳-氮基單原子鐵催化劑;
當所述含氮有機小分子為甲基吡啶時,得到的碳-氮基單原子鐵催化劑的氮含量為0.5-0.7%;
當所述含氮有機小分子為2-苯并咪唑基乙腈時,得到的碳-氮基單原子鐵催化劑的氮含量為0.75-0.9%;
當所述含氮有機小分子為n-甲基咪唑時,得到的碳-氮基單原子鐵催化劑的氮含量為0.95-1.3%;
當所述含氮有機小分子為2-氨基嘧啶時,得到的碳-氮基單原子鐵催化劑的氮含量為1.4-1.6%。
步驟(1)中,所述鐵鹽選自六水合氯化鐵、九水合硝酸鐵或硫酸鐵等其他鐵鹽(iii)中的一種或多種,優(yōu)選為六水合氯化鐵;所述的含氮有機小分子與鐵鹽的摩爾比為13~2:1;所述有機溶劑選自乙醇、丙酮或氯仿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鐵鹽在溶劑中的濃度為2-5mol/l,優(yōu)選2-3mol/l。
步驟(1)中,所述反應的溫度為20-25℃,所述反應的時間為12-24h,,所述烘干為真空條件下,80-100℃下,,烘干2-4h,。
步驟(2)中,所述第一次高溫熱解的溫度為700-1000℃,時間為2-4h,。
步驟(3)中,所述酸化為在濃度為2-6mol/l的硫酸或鹽酸水溶液中加熱回流12-24h,優(yōu)選12h,所述黑色固體中鐵原子和所述酸摩爾比為1:80~160,。
步驟(3)中,用水洗滌,直至洗出的水的ph值約為7時停止洗滌,可洗去碳-氮基單原子鐵催化劑以及在反應過程中形成的fe單質(zhì)和鐵氧化物。
步驟(3)中,所述干燥為真空條件下,80-100℃下,,烘干2-4h,。
步驟(4)中,所述第二次高溫熱解的溫度為700-1000℃,時間為2-4h,。
上述任一所述的方法制備得到碳-氮基單原子鐵催化劑。
本發(fā)明中,第一次和第二次高溫熱解從室溫到高溫的升溫速率為3-10℃/min,優(yōu)選3-5℃/min。
單原子催化劑是一種單原子級別分散的金屬催化劑,在催化劑表面的活性組分高度分散,其金屬的利用率理論上高達100%,因此單原子催化劑具有非常高的催化活性,在資源利用上有著普通催化劑不具備的優(yōu)勢。
本發(fā)明得到的fe-n-c單原子催化劑中碳原子、氮原子和鐵原子的質(zhì)量分數(shù)含量比為:90~99:0.5~2:0.2~1,本發(fā)明提供的fe-n-c單原子催化劑中,fe原子通過與n、c原子之間的共價作用鉚合在碳-氮基材料表面,以單原子狀態(tài)均勻分散,并且該催化劑在堿性條件下對氧還原反應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
本發(fā)明以不同含氮量的有機小分子作為c/n源,得到氮含量可調(diào)的fe-n-c單原子催化劑。本發(fā)明得到的氮含量可調(diào)的fe-n-c單原子催化劑,球差校正電鏡(stem)結(jié)果顯示(圖1),fe以單原子的形式均勻負載在氮-碳基載體表面上。xps光譜圖(圖2-5)可見以不同含氮量的有機小分子作為c/n源時,可以得到氮含量可調(diào)的fe-n-c單原子催化劑,其中氮含量分別為:0.5-0.7%、0.75-0.9%、0.95-1.3%、1.4-1.6%,所對應的fe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0.1-0.25%、0.3-0.4%、0.5-0.6%和0.65-0.8%。
本發(fā)明具有以下優(yōu)點:fe-n-c催化劑中氮含量具有可調(diào)性,通過使用不同氮含量的有機小分子作為c/n源可以有效調(diào)節(jié)催化劑中的氮含量,從而調(diào)節(jié)催化劑中fe-n的含量,而其中單原子fe是fe-n-c催化劑的催化活性位點。因此,通過改變n的含量來提高單原子催化劑中fe的含量,將直接影響所制備的單原子催化劑的催化活性。
有益效果:本發(fā)明所述的氮含量可調(diào)的fe-n-c單原子催化劑制備工藝簡單有效,節(jié)能環(huán)保,適合工業(yè)化生產(chǎn),能夠得到不同催化性能的fe-n-c單原子催化劑,在高性能的燃料電池的應用領(lǐng)域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發(fā)明中氮含量指:氮在本發(fā)明所述的碳-氮基單原子鐵催化劑中的質(zhì)量分數(shù)。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4中氮含量為1.55%的fe-n-c單原子催化劑的球差校正電鏡圖片。
圖2為實施例1中氮含量為1.55%的fe-n-c單原子催化劑的xps圖譜。
圖3為實施例2中氮含量為1.08%的fe-n-c單原子催化劑的xps圖譜。
圖4為實施例3中氮含量為0.82%的fe-n-c單原子催化劑的xps圖譜。
圖5為實施例4中氮含量為0.65%的fe-n-c單原子催化劑的xps圖譜。
圖6為不同氮含量的fe-n-c單原子催化劑修飾的玻碳電極在0.1mol/lkoh溶液中催化氧還原反應的極化曲線圖(a-d曲線對應的氮含量分別為1.55%、1.08%、0.82%、0.65%),掃描速率:5mv/s。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jù)下述實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發(fā)明。然而,本領(lǐng)域的技術(shù)人員容易理解,實施例所描述的內(nèi)容僅用于說明本發(fā)明,而不應當也不會限制權(quán)利要求書中所詳細描述的本發(fā)明。
實施例1
將0.04mol2-氨基嘧啶溶于10ml乙醇(95%)溶液中,形成透明的溶液a;向透明的溶液a中加入0.003mol六水合氯化鐵,室溫下(20-25℃)強烈攪拌12-24h;將混合物置于真空干燥箱(80-100℃)中烘干(2-4h);將干燥后的混合物置于管式爐中,在氮氣氣氛下,熱解2-4h(升溫速率為5℃/min,升溫至1000℃),冷卻至室溫得到黑色固體;用硫酸或鹽酸(2-6mol/l,80ml)對所得黑色固體在80-100℃下酸化處理12-24h以除去材料中活潑金屬鐵及其氧化物;再將酸洗過的物質(zhì)進行離心、洗滌(直至洗液的ph值達到7)并在真空干燥箱(80-100℃)中烘干(8-12h);將干燥后的產(chǎn)物進行二次高溫熱解2-4h(升溫速率為5℃/min,升溫至1000℃),冷卻至室溫,可得到氮含量為1.55%的fe-n-c單原子催化劑,其中c原子、n原子、fe原子的含量比97.7:1.55:0.69。
實施例2
將0.04moln-甲基咪唑溶于10ml乙醇(95%)溶液中,形成透明的溶液a;向透明的溶液a中加入0.003mol六水合氯化鐵,室溫下(20-25℃)強烈攪拌12-24h;將混合物置于真空干燥箱(80-100℃)中烘干(2-4h);將干燥后的混合物置于管式爐中,在氮氣氣氛下,熱解2-4h(升溫速率為5℃/min,升溫至1000℃),冷卻至室溫得到黑色固體;用硫酸或鹽酸(2-6mol/l,80ml)對所得黑色固體在80-100℃下酸化處理12-24h以除去材料中活潑金屬鐵及其氧化物;再將酸洗過的物質(zhì)進行離心、洗滌(直至洗液的ph值達到7)并在真空干燥箱(80-100℃)中烘干(8-12h);將干燥后的產(chǎn)物進行二次高溫熱解2-4h(升溫速率為5℃/min,升溫至1000℃),冷卻至室溫,可得到氮含量為1.08%的fe-n-c單原子催化劑,其中c原子、n原子、fe原子的含量比98.2:1.08:0.53。
實施例3
將0.04mol2-苯并咪唑基乙腈溶于10ml乙醇(95%)溶液中,形成透明的溶液a;向透明的溶液a中加入0.003mol六水合氯化鐵,室溫下(20-25℃)強烈攪拌12-24h;將混合物置于真空干燥箱(80-100℃)中烘干(2-4h);將干燥后的混合物置于管式爐中,在氮氣氣氛下,熱解2-4h(升溫速率為5℃/min,升溫至1000℃),冷卻至室溫得到黑色固體;用硫酸或鹽酸(2-6mol/l,80ml)對所得黑色固體在80-100℃下酸化處理12-24h以除去材料中活潑金屬鐵及其氧化物;再將酸洗過的物質(zhì)進行離心、洗滌(直至洗液的ph值達到7)并在真空干燥箱(80-100℃)中烘干(8-12h);將干燥后的產(chǎn)物進行二次高溫熱解2-4h(升溫速率為5℃/min,升溫至1000℃),冷卻至室溫,可得到氮含量為0.82%的fe-n-c單原子催化劑,其中c原子、n原子、fe原子的含量比98.8:0.82:0.34。
實施例4
將0.04mol甲基吡啶溶于10ml乙醇(95%)溶液中,形成透明的溶液a;向透明的溶液a中加入0.003mol六水合氯化鐵,室溫下(20-25℃)強烈攪拌12-24h;將混合物置于真空干燥箱(80-100℃)中烘干(2-4h);將干燥后的混合物置于管式爐中,在氮氣氣氛下,熱解2-4h(升溫速率為5℃/min,升溫至1000℃),冷卻至室溫得到黑色固體;用硫酸或鹽酸(2-6mol/l,80ml)對所得黑色固體在80-100℃下酸化處理12-24h以除去材料中活潑金屬鐵及其氧化物;再將酸洗過的物質(zhì)進行離心、洗滌(直至洗液的ph值達到7)并在真空干燥箱(80-100℃)中烘干(8-12h);將干燥后的產(chǎn)物進行二次高溫熱解2-4h(升溫速率為5℃/min,升溫至1000℃),冷卻至室溫,可得到氮含量為0.65%的fe-n-c單原子催化劑,其中c原子、n原子、fe原子的含量比99.1:0.65:0.23。
實施例5
將0.04mol2-氨基嘧啶溶于10ml乙醇(95%)溶液中,形成透明的溶液a;向透明的溶液a中加入0.003mol六水合氯化鐵,室溫下(20-25℃)強烈攪拌12-24h;將混合物置于真空干燥箱(80-100℃)中烘干(2-4h);將干燥后的混合物置于管式爐中,在氮氣氣氛下,熱解2-4h(升溫速率為5℃/min,升溫至900℃),冷卻至室溫得到黑色固體;用硫酸或鹽酸(2-6mol/l,80ml)對所得黑色固體在80-100℃下酸化處理12-24h以除去材料中活潑金屬鐵及其氧化物;再將酸洗過的物質(zhì)進行離心、洗滌(直至洗液的ph值達到7)并在真空干燥箱(80-100℃)中烘干(8-12h);將干燥后的產(chǎn)物進行二次高溫熱解2-4h(升溫速率為5℃/min,升溫至900℃),冷卻至室溫,可得到氮含量為1.58%的fe-n-c單原子催化劑,其中c原子、n原子、fe原子的含量比97.2:1.58:0.66。
實施例6:
將0.008mol2-氨基嘧啶溶于10ml乙醇(95%)溶液中,形成透明的溶液a;向透明的溶液a中加入0.003mol六水合氯化鐵,室溫下(20-25℃)強烈攪拌12-24h;將混合物置于真空干燥箱(80-100℃)中烘干(2-4h);將干燥后的混合物置于管式爐中,在氮氣氣氛下,熱解2-4h(升溫速率為5℃/min,升溫至1000℃),冷卻至室溫得到黑色固體;用硫酸或鹽酸(2-6mol/l,80ml)對所得黑色固體在80-100℃下酸化處理12-24h以除去材料中活潑金屬鐵及其氧化物;再將酸洗過的物質(zhì)進行離心、洗滌(直至洗液的ph值達到7)并在真空干燥箱(80-100℃)中烘干(8-12h);將干燥后的產(chǎn)物進行二次高溫熱解2-4h(升溫速率為5℃/min,升溫至1000℃),冷卻至室溫,可得到氮含量為1.42%的fe-n-c單原子催化劑,其中c原子、n原子、fe原子的含量比97.8:1.42:0.65。
實施例7
將0.04mol2-氨基嘧啶溶于10ml乙醇(95%)溶液中,形成透明的溶液a;向透明的溶液a中加入0.003mol九水合硝酸鐵,室溫下(20-25℃)強烈攪拌12-24h;將混合物置于真空干燥箱(80-100℃)中烘干(2-4h);將干燥后的混合物置于管式爐中,在氮氣氣氛下,熱解2-4h(升溫速率為5℃/min,升溫至1000℃),冷卻至室溫得到黑色固體;用硫酸或鹽酸(2-6mol/l,80ml)對所得黑色固體在80-100℃下酸化處理12-24h以除去材料中活潑金屬鐵及其氧化物;再將酸洗過的物質(zhì)進行離心、洗滌(直至洗液的ph值達到7)并在真空干燥箱(80-100℃)中烘干(8-12h);將干燥后的產(chǎn)物進行二次高溫熱解2-4h(升溫速率為5℃/min,升溫至1000℃),冷卻至室溫,可得到氮含量為1.57%的fe-n-c單原子催化劑,其中c原子、n原子、fe原子的含量比97.5:1.57:0.68。
實施例8
將0.04mol甲基吡啶溶于10ml乙醇(95%)溶液中,形成透明的溶液a;向透明的溶液a中加入0.003mol六水合氯化鐵,室溫下(20-25℃)強烈攪拌12-24h;將混合物置于真空干燥箱(80-100℃)中烘干(2-4h);將干燥后的混合物置于管式爐中,在氮氣氣氛下,熱解2-4h(升溫速率為3℃/min,升溫至900℃),冷卻至室溫得到黑色固體;用硫酸或鹽酸(2-6mol/l,80ml)對所得黑色固體在80-100℃下酸化處理12-24h以除去材料中活潑金屬鐵及其氧化物;再將酸洗過的物質(zhì)進行離心、洗滌(直至洗液的ph值達到7)并在真空干燥箱(80-100℃)中烘干(8-12h);將干燥后的產(chǎn)物進行二次高溫熱解2-4h(升溫速率為5℃/min,升溫至900℃),冷卻至室溫,可得到氮含量為0.7%的fe-n-c單原子催化劑,其中c原子、n原子、fe原子的含量比98.7:0.68:0.12。
實施例9
將0.01mol甲基吡啶溶于10ml乙醇(95%)溶液中,形成透明的溶液a;向透明的溶液a中加入0.003mol六水合氯化鐵,室溫下(20-25℃)強烈攪拌12-24h;將混合物置于真空干燥箱(80-100℃)中烘干(2-4h);將干燥后的混合物置于管式爐中,在氮氣氣氛下,熱解2-4h(升溫速率為5℃/min,升溫至1000℃),冷卻至室溫得到黑色固體;用硫酸或鹽酸(2-6mol/l,80ml)對所得黑色固體在80-100℃下酸化處理12-24h以除去材料中活潑金屬鐵及其氧化物;再將酸洗過的物質(zhì)進行離心、洗滌(直至洗液的ph值達到7)并在真空干燥箱(80-100℃)中烘干(8-12h);將干燥后的產(chǎn)物進行二次高溫熱解2-4h(升溫速率為5℃/min,升溫至1000℃),冷卻至室溫,可得到氮含量為0.51%的fe-n-c單原子催化劑,其中c原子、n原子、fe原子的含量比98.2:0.51:0.13。
實施例10
將0.04mol2-苯并咪唑基乙腈溶于10ml乙醇(95%)溶液中,形成透明的溶液a;向透明的溶液a中加入0.003mol六水合氯化鐵,室溫下(20-25℃)強烈攪拌12-24h;將混合物置于真空干燥箱(80-100℃)中烘干(2-4h);將干燥后的混合物置于管式爐中,在氮氣氣氛下,熱解2-4h(升溫速率為5℃/min,升溫至900℃),冷卻至室溫得到黑色固體;用硫酸或鹽酸(2-6mol/l,80ml)對所得黑色固體在80-100℃下酸化處理12-24h以除去材料中活潑金屬鐵及其氧化物;再將酸洗過的物質(zhì)進行離心、洗滌(直至洗液的ph值達到7)并在真空干燥箱(80-100℃)中烘干(8-12h);將干燥后的產(chǎn)物進行二次高溫熱解2-4h(升溫速率為5℃/min,升溫至900℃),冷卻至室溫,可得到氮含量為0.9%的fe-n-c單原子催化劑,其中c原子、n原子、fe原子的含量比98.1:0.89:0.3。
實施例11
將0.01mol2-苯并咪唑基乙腈溶于10ml乙醇(95%)溶液中,形成透明的溶液a;向透明的溶液a中加入0.003mol六水合氯化鐵,室溫下(20-25℃)強烈攪拌12-24h;將混合物置于真空干燥箱(80-100℃)中烘干(2-4h);將干燥后的混合物置于管式爐中,在氮氣氣氛下,熱解2-4h(升溫速率為5℃/min,升溫至1000℃),冷卻至室溫得到黑色固體;用硫酸或鹽酸(2-6mol/l,80ml)對所得黑色固體在80-100℃下酸化處理12-24h以除去材料中活潑金屬鐵及其氧化物;再將酸洗過的物質(zhì)進行離心、洗滌(直至洗液的ph值達到7)并在真空干燥箱(80-100℃)中烘干(8-12h);將干燥后的產(chǎn)物進行二次高溫熱解2-4h(升溫速率為5℃/min,升溫至1000℃),冷卻至室溫,可得到氮含量為0.77%的fe-n-c單原子催化劑,其中c原子、n原子、fe原子的含量比98.3:0.77:0.32。
實施例12
將0.04moln-甲基咪唑溶于10ml乙醇(95%)溶液中,形成透明的溶液a;向透明的溶液a中加入0.003mol六水合氯化鐵,室溫下(20-25℃)強烈攪拌12-24h;將混合物置于真空干燥箱(80-100℃)中烘干(2-4h);將干燥后的混合物置于管式爐中,在氮氣氣氛下,熱解2-4h(升溫速率為5℃/min,升溫至900℃),冷卻至室溫得到黑色固體;用硫酸或鹽酸(2-6mol/l,80ml)對所得黑色固體在80-100℃下酸化處理12-24h以除去材料中活潑金屬鐵及其氧化物;再將酸洗過的物質(zhì)進行離心、洗滌(直至洗液的ph值達到7)并在真空干燥箱(80-100℃)中烘干(8-12h);將干燥后的產(chǎn)物進行二次高溫熱解2-4h(升溫速率為5℃/min,升溫至900℃),冷卻至室溫,可得到氮含量為1.3%的fe-n-c單原子催化劑,其中c原子、n原子、fe原子的含量比97.9:1.27:0.5。
實施例13
將0.01moln-甲基咪唑溶于10ml乙醇(95%)溶液中,形成透明的溶液a;向透明的溶液a中加入0.003mol六水合氯化鐵,室溫下(20-25℃)強烈攪拌12-24h;將混合物置于真空干燥箱(80-100℃)中烘干(2-4h);將干燥后的混合物置于管式爐中,在氮氣氣氛下,熱解2-4h(升溫速率為5℃/min,升溫至1000℃),冷卻至室溫得到黑色固體;用硫酸或鹽酸(2-6mol/l,80ml)對所得黑色固體在80-100℃下酸化處理12-24h以除去材料中活潑金屬鐵及其氧化物;再將酸洗過的物質(zhì)進行離心、洗滌(直至洗液的ph值達到7)并在真空干燥箱(80-100℃)中烘干(8-12h);將干燥后的產(chǎn)物進行二次高溫熱解2-4h(升溫速率為5℃/min,升溫至1000℃),冷卻至室溫,可得到氮含量為0.93%的fe-n-c單原子催化劑,其中c原子、n原子、fe原子的含量比97.9:0.97:0.51。
實施例14
將6mg實施例1-4中所得的fe-n-c單原子催化劑分散到50μl的nafion溶液(質(zhì)量濃度為5%)、500μl的乙醇和450μl的去離子水混合液中,超聲分散30min,得到6mg/ml的fe-n-c分散液。取10μl上述分散液滴涂至玻碳電極表面,自然晾干,得到薄膜電極(fe-n-c/gc電極)作為工作電極;以鉑電極為對電極,ag/agcl電極作為參比電極,電解液為o2飽和的koh(0.1mol/l)溶液。
用線性掃描法對所得fe-n-c對氧還原反應的催化活性進行評估,實驗結(jié)果如圖6所示。2-氨基嘧啶、n-甲基咪唑、2-苯并咪唑基乙腈和甲基吡啶的分子式中n的質(zhì)量含量為44%、34%、27%和15%,制備出不同n含量的fe-n-c單原子催化劑中所對應的n的質(zhì)量分數(shù)含量為1.55%、1.08%、0.82%和0.65%,同時所對應fe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0.69%、0.53%、0.34%和0.23%。不同n含量的單原子催化劑的氧還原活性測試的起始電位分別為0.95v、0.93v、0.9v和0.86v,半波電位分別為0.78v、0.73v、0.73v和0.70v。在0.5v電位處各種單原子催化劑的電流密度分別為5.1ma/cm2、4.8ma/cm2、4.1ma/cm2和3.4ma/cm2。結(jié)果表明前驅(qū)體中氮含量越高,所制備的催化劑中氮含量越高,其活性組分fe含量也越高,其催化活性越高。因此可以通過選擇不同的含氮有機小分子作為c/n源來調(diào)節(jié)催化劑中fe含量,從而獲得不同催化活性的催化劑。
對比例1
將0.04mol葡萄糖溶于10ml乙醇(95%)溶液中,形成透明的溶液a;向透明的溶液a中加入0.003mol六水合氯化鐵,室溫下(20-25℃)強烈攪拌12-24h;將混合物置于真空干燥箱(80-100℃)中烘干(2-4h);將干燥后的混合物置于管式爐中,在氮氣氣氛下,熱解2-4h(升溫速率為5℃/min,升溫至700-1000℃),冷卻至室溫得到黑色固體;用硫酸或鹽酸(2-6mol/l,80ml)對所得黑色固體在80-100℃下酸化處理12-24h以除去材料中活潑金屬鐵及其氧化物;再將酸洗過的物質(zhì)進行離心、洗滌(直至洗液的ph值達到7)并在真空干燥箱(80-100℃)中烘干(8-12h);將干燥后的產(chǎn)物進行二次高溫熱解2-4h(升溫速率為5℃/min,升溫至700-1000℃),冷卻至室溫,可得到fe-c催化劑。